东莞:以体育人,让学生都动起来
2022-11-06王思静
王思静
上午7:30左右,校园已十分热闹,到处都是学生运动的身影,有的在400米跑道上跑步,有的在练习跳远,还有的聚在一起拍球……“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参与运动锻炼的学生正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东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刘守君欣慰地说。
自2015年起,东莞市坚持以评价为导向,通过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活动,克服了基础差、底子薄等发展障碍,基本补齐了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短板和不足,初步构建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夯实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实践东莞教育现代化“品质教育”核心战略积蓄了发展动能。
注重日常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以往的体育评价多数是聚焦于学生的定量评价、绝对评价,或是终结性评价,仅仅停留在甄别和选拔的层面,无法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了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东莞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周少波介绍。为此,东莞市要求学校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东莞外国语学校将学生日常主动参与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学校体育比赛和校外锻炼等的动机和出勤情况,转化成20%纳入考评体系,将学生在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称《国标》)测试中的达标情况换算成30%,运动技能测试则为50%。“在运动能力测试项目上,我们也进行了改革,不仅要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还要充分检验学生所掌握的综合运动技能应对不同情景的能力。如篮球上篮,学生不仅要学会上篮前怎么跑位,还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这个技术。”刘守君介绍。
寮步镇河滨小学在“尽享灵动之美”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重构了学生评价系统——“灵动少年”,包括文明之星、学习之星、健康之星、艺术之星、科创之星五大部分。“‘健康成长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寮步镇河滨小学副校长刘肖玉介绍,“学生体育学科的学业成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体育课堂的态度、习惯,一部分是《国标》测试结果。这两部分内容每学期都会记录在学生的《灵动少年素质报告册》中,作为评选‘健康之星的依据,并反馈给家长。”
此外,河滨小学还把大课间检查、运动会、体育竞赛的班级成绩纳入对班级的整体评价中,作为学期末“灵秀班级”的评选条件之一。
体育家庭作业也是学校积极推进的一项工作,学校专门设计了《体育家庭作业记录本》,除了体育作业动作示范,还印制了《给家长的一封信》,附上了《国标》测试的单项指标与权重,为家长带领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明晰了标准、指明了方向。
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二小学将中小学生学习体育类课程和参加体育实践活动情况逐步纳入学业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逐步推进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应测尽测,实现伴随式收集、数据化整理、数据化呈现、智能分析等。
创新活动形式,营造浓厚体育氛围
2021年10月28日,寮步镇河滨小学一年一度的体质健康测试运动会正式启动。“运动会分成三部分:一是《国标》测试运动会,学校有三分之一学生参加测试;二是校测运动会,剩下三分之二的学生参加该项目,做到全员参与;三是班级足球比赛,将作为‘灵秀班级的评选条件之一。”刘肖玉介绍。
“东莞队加油!”在《国标》测试运动会中,学校给予学生“东莞代表队”的身份,鼓励学生努力拼搏,突破自我。最终,学校在《国标》测试中的优良率达77.78%,名列全市前茅。“本次《国标》测试,除了是学生的‘大阅兵,更是对抽检学校的‘大阅兵。从接到通知到检测当天,不过短短一个月。这个月,我们见证了河滨人对‘有素养、会合作这一理念的更深诠释。”河滨小学校长尹瑞玲说。
南城阳光第二小学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除了围绕《国标》测试项目,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个性化体育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学校还开放校园,允许家长周末带着孩子到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一共有52个班,我们专门进行了排表,每个班大概一小时,然后自行协调,做到每班不超过4位家长进校。”南城阳光第二小学校长罗慧玲介绍。
东莞外国语学校在学期初便联动多部门,制定了“人人参与、周周比赛”的策略,在保障秋季运动会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全员参与的《国标》测试运动会,保障学生每学期有两次全程参加体育竞赛的机会,并在日常积极开展以宿舍、学习小组、班级等为单位的单项运动竞赛和趣味比赛。小学各个年级的大课间安排都不一样,一至六年级分别是跳绳、毽球、跳长绳、排球、篮球、足球。在此基礎上,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年级竞赛,每学年举办一次班级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学生运动水平
作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南城阳光第二小学在“慧读”品牌引领下,构建了“体育·文化足球慧读”教学模式,以明星传记、足球历史、足球规则和足球赛事为主,在体育学科中进行“足球大阅读”。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足球文化节活动,以足球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环境营造、阅读分享、学科融合、课程推进、活动结合”为策略,设计了六大活动主题:晒足球、悟足球、画足球、说足球、炫足球、赛足球。
“学生现在一看到足球,就想拿来碰一碰,足球水平的确提高了不少。”罗慧玲说,“学校女足连续4年获南城街道小学生足球赛第一名,东莞市小学生足球赛第三名。”
东莞外国语学校根据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办学特色,结合武术、足球等校园特色项目,建立了班内竞赛、级部竞赛、学部竞赛、校运动队选拔的一体化的选拔性竞赛体系,构建班级、年级、学段的三级竞赛制度,从评价多元化到升学途经多元化,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外,学校还招收武术、健美操、网球等特长生,并通过体育特长生、单招等形式向多所双一流大学输送优秀毕业生。
寮步镇河滨小学发扬学生在舞蹈、体育方面的特长,扎实开展“健与美”大课间活动。如今,该活动在学校已是颇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每天进行,从不间断。期间由音乐统一指挥,包括出场、队形队列变换、形体操、柔韧操、跑步操、放松操、退场七个部分。
东莞市大力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2021年成为广东省首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之一。周少波表示,东莞市的主要经验是始终坚持把育人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中心目标,全面挖掘和补齐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保持改革行动的科学性、规范性、衔接性、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