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2022-11-06李时根
李时根
摘 要:核心素养即学生在参与学习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优秀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基础上,它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关注学生在参与合作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想与想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与新时期的育人要求达成一致。为了改变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人才培养的创新力、实践力的不足,新高考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试图通过改变人才选拔方式为当下的教学指明方向,以在帮助学生夯实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助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身为一名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和必要性,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创新人才。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实际研究;教学探索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不单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以推动高中生的不断前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格、正确三观还能得到树立,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效果的好坏不单影响当下的成绩,更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立足新时期,教师必须认识到核心素养发展对学生自身成长、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并认真审视当下的化学课堂,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和方法推动核心素养在课堂的进一步落实。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要依据化学核心素养设计课堂内容,构建相应的流程,以推动高中化学教学迈向新的阶层。基于此,文章立足高中化学,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一、新高考改革的理念
第一,考试方案的改革。新高考实行“3+1+2”的模式,外语一年两考。“3”即全国统考科目为英语、数学、语文,所有考生必考。每科满分150分,各科以原始成绩纳入学生的高考总成绩。“1”为首选科目,即考生在物理、历史中选1科,满分100分,以原始成绩纳入考生总成绩。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按照选考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公布招生计划、分别投档录取。“2”为再选科目,考生需要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择2科,每科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纳入学生的总成绩。第二,考试范围的改革。在考试范围方面,主要是解决学业水平命题、高考命题过渡的问题。自新高考政策实施以来,有关考试范围的优化和调整非常重要。高考大纲的修订,经济发达地区先进行了模块比重的下调,例如《化学与技术》的占比有所下降,以实现学生学习负担与考试的相辅相成,为高中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第三,高校录取制度。普通高校推行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的总结评价机制。另外,加快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得参加高考,由学校根据学生学业水平测验成绩、职业倾向进行人才的选拔。
二、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认知
(一)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认知
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使其能够更好地顺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不单要完善学生的三观,更要促使他们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以促进自身创造思维的发展,并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助力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因此,核心素养培育可以强健学生身心,可以激活学生创新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这也是当下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在助力学生全面提升、日后发展中发挥着绝对的优势。
(二)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
文章通过对化学学科特点的分析,将化学核心素养分为宏观辨识、思想发展、模型建构、创新实践、科学态度五大方面。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教师要积极创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力,让他们在参与探究中形成创新意识,进而获得良好的化学技能。因此,化学教师要注重知识与技能和核心素养的结合,通过两者的结合与渗透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持续开展。
三、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高中化学教学价值和必要性
(一)教学价值
核心素养即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的优秀品格、关键能力,不同的学科其核心素养构成也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渗透,都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得到发展,其学习力才能得到保障。另外,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施行,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在高考试卷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两份文件的分析了解到:教育部从政策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意味着在日后的教学中,核心素养应当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的一大目标[1]。
(二)必要性
1.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习习惯是其中之一。高中化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教育教学,不单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步伐,而且推动着以往教学模式的改变,同样可以将学生的内在潜能挖掘到位,以全面激活学生的动机。另外,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还能实现他们对知识的深入探究,为他们日后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单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能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样还能突破应试教育体制下课堂模式的束缚,进而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位,助力学生整体化学水平的提升。一般情况下,化学核心素养培育通过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三个方面展现出来。从实质层面来看,核心素养教育以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让他们既能与时代发展要求形成一致,还能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与发展。从价值視角来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育教学可以推动学生正确情感态度的发展,可以转变他们的行为方式,进而实现学生高效的学习。
四、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的化学教学问题,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制约,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进而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必须积极创新和改革,在解决当下化学教学问题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
(一)师生交流、互动少
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教育教学,如何实现师生的有效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难题。一些教师经验少,特别是刚进入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因没有掌握交流的技巧,无法引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持续探究。如若在学生的学习中,师生间没有有效的交流和互动,那么学生遇到问题就不能真正地解决,最终抑制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二)创新力不足
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以知识传输为主,因此在核心素养培育上处于劣势地位,而且因缺乏系统评价体系的指导,无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指明方向。在新高考背景下,如若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创新力的发展,因教学模式无法与当下教学要求达成一致,即便学生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会因不能深入理解,无法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来。另外,学生创新力的不足,难以整合知识来解决综合问题,如沐浴露包含20多种成分,它们是如何合成的?因缺少创新思维,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2]。
(三)缺少逻辑思维训练
以往的化学课程教学因缺少逻辑思维训练,导致学生逻辑思维、抽象力培养的欠缺。因高中化学课程是全静态开展的,缺少相应的逻辑思维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在自主操作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化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对其规律进行总结,并在这一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进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成创造性思维。但当前的化学课程教学缺少脑力训练,并未建立起系统化的操作流程,以至于削弱了学生在实践中的分析力、总结力。
(四)缺少生活属性
化学是一门产自生活、高于生活的学科,化学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但文章通过对当下化学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只是机械式地了解知识却并未将其应用于生活中,进而导致学生的生活应用能力较差。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教师应试教育理念未改变,仅仅是向学生开展知识讲解,进而导致化学与生活的脱轨。
(五)学生探究力不足
一般情况下,书本中学习的操作步骤、涉及的反应原理都在书本中进行了详细的标注,这使得学生在开展实验操作中缺少一份参与感。长此以往,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问题的思考也过于片面,以至于学生无法真正地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说教材就是这样写的、教师就是这样教的。很明显在这种有形无实的训练中,抑制了学生探究力的发展。
五、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只有在学生的反复操作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解题的技巧。而学生只有具备相应的化学核心素养,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提升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基于此,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核心素养在化学课堂的实际渗透进行了研究:
(一)加强师生沟通,帮助学生明确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这一目标的有序开展与学生的配合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文章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发现:虽然教师认识到了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十分注重方法的构建,没有从思想层面对学生做出引导,以至于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问题不断,最终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挑选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解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及对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在具体开展中,可以按照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开展教学,学生只有认识到什么是核心要素,才能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做出的一系列要求。通过这一过程的开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认知得到了提升,可以配合教师开展教学,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3]。
(二)教学展示,完成宏观观察和微观探析
宏观观察和微观探析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学生可以通过宏观观察了解事物发展过程,但宏观观察无法满足人们对物质深层次的探究,还需要从物质深层次视角开展分析。纵观以往的教育教学,教师以“黑板+粉笔”的方式开展教学,并不能引领学生对微观领域进行观察,相应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受到限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化教学技术进入教学实际中,通过多媒体展现可以让学生从宏观、微观视角开展观察,进而树立起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认知,以深化学生对化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分子的空间结构”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根据本节内容开展展示,让学生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开展分析。在具体的教学开展中,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多样化分子空间结构,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分子空间结构测定方法、原理开展分析,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空间分子结构搭建的模型,以提升学生的认知力。在这个过程中,将抽象的微观分子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发展,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三)纳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起观念与平衡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平衡和运动是紧密关联的。从这一视角分析来看,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具备这一属性,从不平衡到平衡,从平衡到不平衡的轨迹,在运动着、发展着。为了助力这一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想尽方法将物质的规律展现出来,通过这一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并让学生系统把握同一物质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例如:在“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在全面把握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案例,并在其中为学生展示相應的化学式,通过对化学式的分析与研究把握其涉及的变化、平衡内容,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与提升[5]。
(四)巧设典型例题,实现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推理能力的发展是助力核心素养目标落实的有效途径。模型认知即学生根据化学现象构建题目模型的能力。而借助题目帮助学生构建,不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平台,还能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模型认知力、推理能力的题目较为复杂,而且这两种题型会涉及多种化学反应,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得到推论。而为了助力学生这一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习题引导学生探究。针对这一情况,文章建议教师整合历年来的高考题、模拟真题,通过“专题库”的建立,指导学生开展研究。例如:在真实化学课堂的开展中,为学生选择有机化学题开展展示,通过学生的推理研究,建立起解题的模型认知。在具体开展中,以某个习题为例,让学生将自己解题的过程展现出来,教师可以趁机融入除杂题排除杂质的原则,让学生在这一原则的引领下进行分析,进而深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当然,也可以为学生展示有机化学推断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空余产物前后的反应物质,进而完成对有关内容的深刻理解。
(五)优化实验设计,激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意识
创新力、探究力作为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也是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着重培养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要重新审视当下的课堂,并进行优化与调整。在化学课堂开展中,实验不单是构成的主要内容,还能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学生探究力的课堂上,教师要在把握学生当前现状的同时优化实验教学。应试教育体制引领下的化学实验以演示、验证实验为主,虽然这两种实验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内容,但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无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必须积极优化这一教学模式,通过巧设实验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提升自身的探究力、创新力。例如:在“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首先根据学生学情、能力进行分组,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提出合理的猜想,而后各小组分工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的开展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力、创新力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与发展[6]。
(六)拓寬前沿内容,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发展
科学精神、社会责任作为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而为了将这一教学内容的培养落实到位,教师要从化学学科特点、实际应用出发,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在当今经济发展、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具体的,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化学家的事迹,让学生通过感悟化学家在研究中体现出来的不畏艰难险阻的科研精神,树立起为国家服务的意识。而为了让学生肩负起社会责任,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我国在尖端化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家国情怀,进而勇敢地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在“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与海水资源”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展示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并帮助学生明确海水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矿物质。再如:在新型材料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新型材料在医疗、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一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二来可以让学生接触我国化学的发展情况,并进一步生成民族自豪感[7]。
六、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开展核心素养教学的建议
(一)正确看待化学教学价值
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化学教学也是这样。为了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必须端正态度,正确看待化学对当下经济发展、对解决环境污染的价值。化学价值有正面、负面两个方面,教师切不可过度宣扬化学的正向价值,让学生忽视其在实践应用中的危害;同时教师也不可过度夸大负面价值,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进而阻碍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只有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平衡好正向与负面价值的关系,才能提升学生对化学价值的全面认识。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核心素养培育效果与之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加强创新与改革,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获得教学成果的突破。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理念,并善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开展,以引导学生在化学探究中尊重事实依据,切不可为了创新而一味地创新。同时,教师要告诫学生质疑精神难能可贵,很多经典的化学理论都是在质疑中产生的。
(三)继承和创新教学手段
要想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实到位,教师必须注重实验开展中引导学生对实验成果进行交流、探究,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设想。具体来讲,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态度,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产生质疑和批判,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在化学课堂开展中,教师必须思考影响实验开展的因素,通过对药品的选择,将绿色化学理念在课堂得到充分的体现。另外,教师还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开展创新,对于经典实验进行保留和继承,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效果的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只有意识到核心素养培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地向课堂渗透,才能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力,以促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为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核心素养作为当下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新时期教学的地位、作用不断凸显。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设计与研究,把握住当下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优化方案进行调整,才能将化学教学引向更高的阶层,才能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赖琛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5):2.
[2]邹祖林.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电脑校园,2021(2):712.
[3]曾祥禄.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26):2.
[4]居鸣富.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2017,24(11):59-60.
[5]张昊.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20):1.
[6]徐晓磊.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11):1.
[7]黄展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