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儿童与自然共情
2022-11-06衣玉婵容海平张迪铁铮
衣玉婵 容海平 张迪 铁铮
“儿童的生态教育迫在眉睫。”
全球生态教育联盟共同创始人、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院长樊美筠博士在近日的一次主题演讲中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8月28日,第16届怀特海儿童教育国际研讨会线上召开。中美两国的数十位专家和学者云端相聚。樊博士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
研讨会是由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全球生态教育联盟、北京怀特海教育科技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与会专家认为,儿童的共情能力需要在与自然的亲近和接触中才能得到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儿童走进自然,让孩子近距离地观察和接触花虫鸟兽,从中体悟自然、感受自然,进而共情自然,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奠定坚实的基础。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樊美筠博士演讲的题目是《过程哲学视域下的儿童生态教育》。她指出,要进行儿童生态教育,必须在观念上完成转向。
首先,坚持孩子是有机的存在,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关爱孩子,还要保护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足够的闲暇和室外活动时间,让他们更多的拥抱大自然。
其次,坚持自然也是一个有机的存在,而不是一个任人类予取予求的资源的堆积。在儿童教育中要坚持这个观念。
樊博士例举大量幼儿教育的例子后指出,不但要带领孩子走向自然,而且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将自然带入教室,实现儿童与自然的共情。
“要让孩子真正意识到万物是互联的,不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间万物都是如此。要在儿童相关的各种教学和具体活动中,提供许多鲜活的实例,让儿童真切体验到,自己的生活与自然万物是息息相关的。”她反复强调说。
孩子不必讨好成年人
开幕式上,已经97岁高龄的小约翰·柯布首先致辞。他是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他说自己十分欣赏“共情”这个概念。在他看来,培养共情心是个伟大的任务。他说,所谓共情就是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感情,共情是理解他人最深刻的方式。当一个人被共情时,就可以回归自我,诚实地面对自己,包括自己的失败和错误。
这位耄耋老人举例说,中国的怀特海幼儿园里的孩子正是如此。在具有共情心的集体中,孩子们不必费力讨好成年人。他们更能享受生活并做好自我。
他强调,共情心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应保护并发展它。若孩子感受不到被理解和接受,共情心就有可能被恶性竞争取代。
这位经历过无数风霜的老人,明确反对将生活看作你死我活的斗争。他希望看到大家一起快樂地生活。
他告诫人们,“生命的美好就在于与他人共享 欢乐。”
让孩子与自然建立联系
艾丽森.罗伯茨女士坚信,户外活动可以使孩子在身体、心理、情感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例如帮助他们减轻学业压力,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建立与同龄人的良好关系等。同时,有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内心的宁静和丰盈。
她是美国华盛顿州沃特卡姆县儿童走向乡野项目主任。她介绍说,“这个项目自创办以来,通过开设探索者俱乐部、夏令营、自然学前教育、野外生物等板块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并热爱赖以生存的地球,让孩子与自然建立联系,与生命相互联结。
她认为,人类要学会关注“我们”而不是“我”,要构架桥梁而非城墙,建立相互包容、接纳的社区。同时,成人需要树立“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相连”的观念,关心彼此,关心地球,为孩子树立榜样。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帕翠莎.贝婷女士强调,以过程为导向、相互关系的宇宙论最能解释人们所处的世界。人们在一个相互依赖共生的世界中理解共情心。这个视角能够让人们考虑到主观经验作为对宇宙本质知识的一个来源。因此内省和关注自己的心理过程,是探索共情心的条件和限制的合理手段。她探讨了共情心是如何依赖环境的,并指出处于身心安全的环境是共情心的一个重要前提。
她说,幼儿教师首先要为儿童创造具有安全感的环境,还要采取一些可以促进共情心增强的方法。例如分享食物、团队合作、讲故事等。孩子们积极的经历会增强自信心,自信会促进冒险,冒险则带来对多样性的欣赏,对多样性的欣赏就有利于增强共情心。
使孩子在爱中成长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治河博士报告的题目是,《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共命意识”》。他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区别出发,指出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一种有机文明、尚和文明,一种肯定生命、欣赏生命的文明。相互依赖是生命的本质,相互成全是生命的升华。在这种基础下的生态文明必然呼唤一种“共命意识”。
所谓“共命意识”是指意识到自己与他者是休戚与共,同呼吸、共命运的。这既包括与他人的“共命”,也包括与自然的“共命”。对于人类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重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将人类“从后世界风险社会的挑战中拯救出来”,“共命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对于如何发展共命意识和共情能力,王博士认为发展“有机语言”是一个重要路径。因为有机语言是有营养的。它能够赋予万物以温度、光泽、色彩与意义,它比金子还珍贵。
王博士主张用“一花二果”代替“一石二鸟”,用“帮过多少人”代替“赢过多少人”,用“相得益彰”代替“互争互害”,用“体谅”代替“挑剔”。他认为前者都是有机语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则从人学视角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人越在最初,越显示出生命的本征性。在儿童时期,社会的干预度较低、社会注入的观念等较少。这也说明幼儿教育的至关重要。
对于儿童共情能力的培养问题,刘教授指出,共情的根本是把伦理变心理,把偶尔变习性,使人类生活在有情的氛围中。他从共本与情缘、养教与展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认识和培养儿童的共情能力。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共情为导向,增强师生共情体验,构建共情文化,让儿童在爱中成长。
埋下热爱自然的种子
高淮微博士从甲骨文、小篆字形等古文字解释什么是共情。这位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的讲师,将自然共情、人际共情、自我共情联结起来。她强调培养幼儿共情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如何培养幼儿共情能力,她提出的3个路径是:正式课程、教育事件、专项训练与培养方案。
北京亿华海景集团董事长丁宏伟提出了“觉人教育”的概念。所谓觉人教育,可以理解为使人觉悟的教育,具有启迪当代生态智慧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与自然的共情共性,必须有身体的参与和在场。需要孩子身临其境,动用五感,与万事万物产生关联,共情才会发生。
他认为博物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他创办的洛阳龙门海洋馆,通过开设甲虫工厂、蝴蝶接触馆、羽毛的故事、蚂蚁公社、两栖爬行接触馆、贝壳船等不同主题的场馆,让儿童亲身观察物种变化过程,感知自然、埋下热爱自然的种子,逐渐使其与自然共情。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廖丽英从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分享了过程体验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她说,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给孩子充分的过程体验。她反对在学前教育阶段过分强调知识和经验能力。
她认为,在幼儿园过分“小学化”会忽视了对儿童情感的培养,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儿童在幼儿时期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是直觉和形象,所以过程体验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教师和家长不能仅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
在众多体验中,她尤其强调情感体验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儿童教育最重要是培养情绪情感正常、心理健康的孩子。而情感培养则需要体验。评判一个幼儿园好不好,重要的是看幼儿和老师的关系如何,而非设施豪华与否。创造良好的、有安全感的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集体中培养孩子的共情。
奠定与自然共情的基础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曹馨元认为,设计活动需要将问题可视化。每个人对信息的汲取方式不同,有自己的偏好,如偏好视频、音频、文字等。应选择图文声像等多媒体结合方式展开教育,从而吸引儿童注意力,让儿童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联结感。
此外,还需建立“时间清单”,如观察家人的3分钟清单,既可以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又能使其观察家人生活;而“角色扮演”则帮助儿童换位了解角色本身的经历感受,提升共情能力,增进与家人、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她总结概括了与儿童建立共情的6个有效途径,即懂得倾听、注重引导、善于沟通、尊重规律、接纳不同和換位思考。
北京怀特海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阎晓霞从家庭关系视角,探讨幼儿共情能力的发展。她认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共情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家庭中,共情是夫妻关系的润滑剂,是良好家庭关系维系的基础。儿童的共情能力是在家庭生活中、在成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儿童的共情,教师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通过共情实施教育。要关注教师自身共情能力发展。要积极营造具有共情基础的校园环境。
她希望,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都关注儿童生态教育和共情教育,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携手促进孩子自然而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