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定成败

2022-11-06潘云霞

科学导报 2022年70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读题习惯

一、破而除之——找出问题,精准改善习惯。对于刚刚接触语文知识的低年級学生来说,有很多的习惯需要培养,比如:预习习惯的培养、课堂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主动表达习惯的培养等。这些都是针对学生课堂知识和能力形成的主要习惯,除了这些基础习惯之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为此,笔者认真分析了低年级学生出现的“读题不良习惯”,发现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容易漏读题目。有部分学生在读题时只关注题目的前半部分,很容易忽视后半部分,导致在做题的时候出现马虎的现象。比如:语文练习题中最常见的题目:读一读,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学生一看到读一读,以为是一个朗读作业,便不会完成后边的任务。2.容易读错题目。有些学生虽然说对于习题要求的字都认识,但是在读的过程中出现不理解的情况,最终完成的习题也是错误的。比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提出题目: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学生不理解什么是歇后语,在写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成语、俗语等各种答案。这就是典型的读错的问题。

二、细而读之——抓住细节,教会读题方法。细而读之,指的是教师要抓住一些读题的细节,让学生学会读题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通——针——返”三个步骤来学会认真读题。

通,即“通读”,将语文题目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遍,准确的掌握题目的内容和含义。针对低年级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一问题,我在引导学生培养读题习惯的时候,将题目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用激光笔指着屏幕,让学生大声的朗读,在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也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在读题的时候会自己用手指指着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

针,即“针对读”,在完成通读之后,找出题目当中的关键词或者关键的条件。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在这一环节,我会让学生拿出笔进行圈画,然后与班级的学生分享。[2]比如,题目为:从短文中找出与以下词意思相近的词语。学生在圈画的过程中会标记出“短文”“意思相近”,通过圈画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返,即“返回读”,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题目再一次的阅读,保证自己的答案准确性。

三、谨而审之——用心领悟,激发读题兴趣。认真读题习惯的培养,除了有良好的方法之外,还需要形成读题的思维,也就是适合学生的读题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转换,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来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看清楚题意之后,在完成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在语文课堂活动中需要教师设计丰富的读题活动,在不同情境中引导学生反复的联系,形成独立读题、理解题目意思的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参考文献:

[1]石爱粉.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核心素养的对策[J].数据,2021(08):146-147.

[2]张俊俊.小学低年级审题能力的培养[J].教育,2018(47):78.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潘云霞)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