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与民族发展
——202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11-06安丽哲
安丽哲 李 楠
(1.2.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12)
2021年10月29日~10月31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和安徽财经大学共同主办,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承办,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民族艺术》杂志社、云南大学协办的“202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财经大学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艺术人类学与民族发展”,来自国内外艺术人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经过三天的讨论,此次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包括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讨论、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与主题探讨、艺术审美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反思、艺术应用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此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艺术人类学理论与艺术民族志研究方法的深入探讨,发展了艺术人类学理论与田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提出了诸多建议,并从艺术角度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与探讨。
一、关于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讨论
视觉艺术,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图像视觉艺术,也包含舞蹈、仪式等需要视觉参与的艺术形式。本次会议中的不少论文,都是关于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学术探讨。
首先是通过视觉形象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来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章,参会学者们通过分析不同时空和技术样态中丰富多元的视觉艺术为我们分析呈现出蕴含其中的民族交流与融合以及民族认同的深刻意蕴。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季中扬的论文《民族民间视觉文化的共享性与文化认同》,以多次从内蒙到山西考察拓跋魏王朝的汉化历史遗迹为实证,寻踪我国古代民族认同的线索,并以艺术写照的方式加以呈现。东南大学的闵天怡,张彤的《基于图像智能识别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共性特征研究——以“湘鄂川渝黔”数据板块为例》一文,以视觉作为切入点,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展开研究,在全面检索与收集具有中华民族代表性形象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建构数据库与运用智能识别技术,深度解析蕴藏在各形象要素内的中华基因。华东理工大学的周洁在其论文《北京城市中轴线的空间演变与视觉形象研究》中提出,新中国的改造以及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新的建筑与空间在中轴线上的设计,使得北京城市空间从封闭到开放,为我们呈现出从皇家宫城到人民城市,从民族共和到世界之都的视觉形象。云南大学李世武,在其题为《多民族艺术“三维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中,论述了多民族艺术交融,是推动中华艺术创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上海电影学院的丁李,在题为《大禹文化的艺术传播研究》的报告中,展示了以大禹图腾为艺术可视资源,通过影像、全景、全息、虚拟、仿真等现代科技媒介,复刻历史景观进行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形态艺术传播。
其次,是通过视觉或者图像来分析文化与民族心理方面的学术成果分享,各类视觉图像或者审美偏好背后的文化密码和生命与心灵诉求,都被予以凝视与分析。
中央民族大学的邢莉,在题为《草原民族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审美观》的报告中,通过草原视觉艺术,来揭示在草原生命与人在长期持久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的和谐美、生命美。她认为人寻求的应该是人与自然共生存的共同感,自然赋予人的生命,人的生活视野在依赖自然、感念自然。东南大学的甘锋,在其《<万方职贡图>艺术传播效果三重探微》一文中提出,“职贡图”是反映中国古代四夷前来朝贡的艺术形式,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创作手法。“职贡图”不仅昭示着艺术观念、创作技法的变迁,同时,也可看做是跨民族、跨文化艺术传播效果的有力佐证。安徽财经大学杨德忠的论文《元代御容及元世祖出猎图中的民族认同意识》中揭示出,元代的御容图册及大汗出猎图等部分绘画作品中,体现出元代统治者为了保持蒙古人的民族传统和蒙古人的民族认同意识所做出的努力。湖南师范大学彭迪的文章《多元文化认同:勾蓝瑶水龙祠壁画图像释读》中,为深入剖析壁画的内涵,结合图像学理论及田野调查、历史文本等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水龙祠壁画丰富的图像表征下,所反映的多元文化认同。四川大学李倩倩,吴媛媛合作的论文《时间、戏剧与民俗: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清代<十殿图>》,试结合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十幅清代《十殿图条轴》中对川剧、成都民俗生活场景的描绘,与对十王图式中时空逻辑的分析,来探寻“十王”神像画在四川地区的地方性艺术表达,并尝试揭示这批文物丰富的内涵、思想性及多元文化价值。东南大学的程万里,在其提交的《基于“物”视角的花窗视觉机制的心理建构研究》一文中总结认为,中国人对花窗的关注和观看,包含了人与自然一体、同在以及借助自然呈现自己的心灵状态的多维景观。
还有一些文章是通过解读文化和艺术的遗存与实践,探入探讨了文化重建与身份认同以及被仪式背后的群体记忆。不管是历史遗迹还是绘画作品,亦或是仪式艺术或者传统手工艺,通过学者们严谨细致的的田野考察和理论分析,其背后丰富的认同与信仰和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记忆,都被呈现在我们面前。
南京艺术学院的夏燕靖,在《民族认同的艺术写照——从内蒙到山西考察拓跋魏王朝的汉化历史遗迹》一文中,探讨了在多民族国家凸显民族与国家多元一体认同背景下,不同民族之间具有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归属感,不同族裔的记忆与寄托,以及不同风俗与生活形态的构成背后,最终统一的信仰。潍坊学院的董小慧,在其题为《当代凉山彝族画家笔下的群体记忆与民族文化认同》的文章中,以当代部分凉山彝族画家为例,探讨了该群体对民族文化与群体记忆的表达,成为其创作的代表性特征以及其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作用。云南艺术学院的曾静,朱雨航两位作者,在他们合作的论文《戏剧人类学视野下庭院戏剧的仪式化实践》中提出,在环境戏剧的大背景下,庭院戏剧依托既有的历史建筑环境,征用仪式化手段使得演出过程具备了“过渡礼仪”的阶段性体验,建构了有别于普通大剧院戏剧的本土性特征,召唤和引发了类似于仪式的集体记忆、情感欢腾和交往活动。海南师范大学的张君,在《物质表征与黎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一文中,以黎族文化为例论述了传统工艺既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族群认同的物质表征。昆明学院的何马玉涓,在文章《多民族地区仪式艺术的当代建构》中认为,仪式艺术的民俗属性,决定了文化持有者立场的重要性,其解释系统的重新解读、艺术主体权力的取舍、文化持有者的交换心理,都构成了仪式艺术当代“活态”传承与变异的基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王俊的《霸王鞭舞的现代建构与昆明西郊白族认同研究》一文,为我们探讨了霸王鞭舞及演练场合的符号体系和表述机制,把政治话语、经济发展、艺术审美等多种要素融为一体,本身也被塑造成为表述白族认同的艺术形式。南京艺术学院的杨曦帆,在《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川西藏传佛教觉囊派藏哇寺考察研究 ——以佛教艺术与文化传承为视角》的论文中,以西藏觉囊派“藏洼寺”的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实践为例,分析了其推动新时代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藏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的方法与途径。扬州大学魏琳琳,在《城镇化进程中蒙汉杂居社区音乐实践的田野调查——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文化大院”个案谈起》一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变迁中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蒙汉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城镇化问题有着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性。在这里,通过民众日常音乐实践活动将传统音乐形式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作为浓缩城乡关系、蒙汉关系的载体,该社区的音乐实践承载着特殊的意义。江西师范大学的胡晓东,在题为《族群·区域·国家:彝、哈、傣、苗杂居区节庆仪式用乐中的三重文化认同》的报告中,论述了在多族群杂居区,节庆仪式音乐里呈现出的族群、区域、国家三重文化认同。三者之间既有微观上的相互博弈,又在国家“一 体多元”宏观政策驱动下整体趋同。
最后,是关于文化空间理论与个案的研究,学者们从个案入手,阐释与揭示出不同文化艺术的历时变迁、空间流布与意义构成。
湖南师范大学赵书峰的《流域·通道·走廊:音乐与“路”文化空间互动关系问题研究》一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出发,针对由“流域”“通道”“走廊”构成的“路”地理文化空间与音乐的结构与象征意义生成之间的互动关系问题,展示了他深入的思考。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张应华,在《贵州民间音乐“涵化”现象的本体形态研究——以苗疆走廊作为参照》一文中,试图转换方法论视角,选取赶马调、贵州花灯、侗戏作为个案,以“苗疆走廊”作为参照,从微观观察出发,通过音乐形态流变线索的比较分析,去探寻贵州民间音乐基于苗疆走廊“通道文化”的“涵化”现象。安徽财经大学的魏国彬,在《淮河流域史前玉器的空间分布与发展变迁》一文中,对淮河流域史前玉器的空间分布与发展变迁的研究,为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历程提,供了一个有益而鲜活的个案。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姚珏的《传统民居艺术的文化重构——艺术人类学视域下的徽州旧屋“远嫁”研究》一文,反思的理论问题是在社会经济变迁中,不同东西方文化观念导致的实际传承现状,促使国人重新认识本土文化传统和资源,进一步探寻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重构。
二、关于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与主题的探讨
2021年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探讨,主要从4个方面展开,即艺术人类学理论方面的学术探讨,国外艺术人类学相关研究及带给我们新的启发,艺术人类学关键概念的追踪与探讨及各类民族志研究的方法与方式的总结与创新。
首先,是艺术人类学理论方面的学术探讨,这一主题的探讨呈现出更加视野广阔和交互多元的态势。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关于《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报告,从宏观理论层面探讨和梳理了中国艺术人类学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总体问题等内容,并在报告的最后,进一步明确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目标。中国艺术研究院安丽哲,在题为《核心与趋势:中国艺术人类学与相关学科的交互与思考》的发言中,提出如今的艺术人类学,在艺术学的框架下与审美人类学及文学人类学等相关专业产生互惠与接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然,三个学科的互相合作与促进,才能在各自领域里形成进一步的突破与发展,为建设“中国学派”而做出贡献。杭州师范大学的冯雪峰,在《艺术和人类学的相遇方式:关于艺术人类学的形态学梳理》一文中,根据艺术和人类学结合方式的不同,将艺术人类学大致区分为三种研究形态,分别是“关于艺术的人类学”、“与艺术合作的人类学”以及“作为艺术的人类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可,在其论文《分形与混沌——艺术人类学的虚拟观》中提出,伴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虚拟艺术走入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艺术创造实现了从“模拟感受”到“机械复制”,再到“互动体验”的本质转型。
其次,是通过分析国外艺术人类学相关的研究内容,以期带给我们新的启发,学者们通过对美国、日本的相关热点研究的概括与介绍,从而对我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浙江财经大学的罗易扉,在《保罗·斯托勒(Paul Stoller):“观看”殖民记忆的非洲表达》一文中,探讨了美国人类学家斯托勒文本的价值和启发。揭示了作者采用非虚构小说写作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虚构的人类学小说与真实民族志写作的结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永健,在《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视域与研究范式——兼论与中国艺术人类学之比较》一文中,介绍了民族艺术作为日本学界的一个专属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民族艺术学会”的建立而得到较快发展。日本的民族艺术学与艺术人类学、民俗艺术学存在很多交叉共域之处。东南大学的周渝,在论文《从人类学到艺术史:阿比·瓦尔堡的北美之旅研究》中,通过对阿比·瓦尔堡北美之旅的梳理,揭示了早期美国人类学研究如何影响瓦尔堡,使其从一位关注文艺复兴时期图像的艺术史家,转向成为关注人类记忆的图像研究学家的历程。
再次,是关于艺术人类学关键概念的分类、追踪与探讨。
东南大学的卢文超,在题为《论艺术与手工艺的五种区分》的论文中提出,艺术与手工艺具有五种区分方式,即本体区分、目的区分、过程区分、语义区分和语境区分。贵州大学美术学院的刘剑,在其论文《艺术媒介的三重要义》中,对于艺术媒介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艺术整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的物质工具到丰富复杂的精神表达,再到传播需求的不同阶段的蜕变过程。
第四,是对各类民族志研究方法与方式的总结与创新。
中央音乐学院的杨民康的论文《从“族群-地域-定点”到“民族-区域-多点”和“走廊”连通“板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面向“多元分层一体格局”的跨世纪转型》,以当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生存与传承过程为对象,结合田联韬先生师生的学术研究实践,从一个局部侧面入手,进行了微观学术史的跟踪、分析和探讨。昆明理工大学巴胜超,在《艺术民族志写作的四种文本:基于<寻找阿诗玛>的方法论》一文中,以《寻找阿诗玛》的田野调研、影像采录、整理出版为例,详述了艺术民族志写作的四种文本,以“田野日志+调查报告+ 研究论文+影像(音)文本”的摹本设计,立体阐述了文化人类学视野的艺术研究,探索了艺术民族志写作的可行范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卢芳芳,在《社会记忆、身体操演与影视人类学方法与实践——基于田野作业的反思》一文中,试以白马藏人影像民族志实践为切入点,根据本土人的仪式操演特征、个体的身体实践,来传承社会记忆,探讨感官民族志的“具身性”在影视人类学学术实践中的呈现。湖南师范大学的余媛,赵书峰合作的论文《从乐谱分析走向以表演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转型——基于对中国学者的音乐表演民族志分析与研究》,是基于对中国学者的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文献的整理与总结,以及在结合田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分析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色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乌云格日勒合作的论文《民族志调查与民俗艺术品收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馆藏民俗文物为例》,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馆藏民族文物为例,论述了民族学田野调查与民族文物收集工作的关系,以及目前留存的部分民族文物的类型、功能、特点等相关问题。
三、艺术审美理论及其他
这部分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中国审美现代性方面与欧美之间的差异探讨、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实践”的深入解读、艺术体验的内涵、价值变迁与升华等领域的探索,皆丰富了我们对于艺术审美理论方面的理解和该主题的理论边界。
浙江大学王杰在其题为《没有翅膀的天使——中国乡土文学的审美人类学根据》的报告中,通过对中国乡土文学的审美价值、社会意义及其传达和实现机制等方面作出分析和讨论,以期呈现与欧美相比之下,在审美现代性方面存在的差异。中南大学的谢旭斌,张婕,在合作的论文《红色文化景观及其表意空间的审美性研究》中,对兼具审美性、创造性、现代性的红色空间进行了探讨,对推动红色文化景观现代审美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周丰,在《由历史的起源至现时的发生:“审美发生”的神经美学转向》一文中认为,神经美学对“美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强调,正是将审美作为一种能力的现时性感知发生的解剖与探索,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审美“实践”的深入解读。三峡大学赵以保,在《基于“文化复兴”语境下中国美学话语建构》一文中认为,20 世纪以来,中国美学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亟待突破的瓶颈:中国美学研究需要突围,其关键在于让美学回归感性与生活。湖北民族大学康晓蕴、石庆秘在合作的论文《从“和而不同”到“美美与共”:艺术体验的内涵与价值——兼谈艺术民族志》中,提出艺术体验使得个体与群体得到“和”与“美”的熏陶,获得心理情感的和谐与升华;同时,提倡要反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从而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台湾政治大学的郑涵,在《民族艺术展演下的生命意象》一文中的研究,是以剑河县柳富乡展留村女性围腰的个案为切入点,探讨展留苗族女性在村寨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以围腰作为独特的方式,诠释自我与村寨之间的关系。哈尔滨学院刘迅,从动画学学术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建立“动画人类学”的可能性,希望以此打破动画艺术单纯发挥影像传输功能的传统思维壁垒,实现中国动画学多种学术可能的崭新学理判断。民族艺术研究杂志社的马云华,对艺术学研究成果的规范化表达,从编辑的专业角度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四、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反思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艺术人类学讨论的重要焦点之一,在2021年的系列讨论中,除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探讨外,学者们对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与方法的讨论,进入了更深层次与更宽广的领域。
首先,关于非遗理论展开的探讨,包括方法论的构建和实践策略的反思与尝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汪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志研究》一文中,以人类学民族志方法为基础,探讨了如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志研究和文本书写的方法论问题。天津大学的王明月和马知遥,在《离散性空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另一种空间形态》一文中提出:非遗的文化生态具有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在区域性空间形态之外,还包括散布于多区域的离散性空间形态,而这有助于文化生态保护策略的类型化与精准化。广西艺术学院的陈玉茜,在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数据库构建思考》中,提出了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其次,是关于文化场域的探讨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王廷信提交的《文化变迁与傩文化的当代传承》一文,于文化变迁的视域下探讨了傩文化因其较深的农耕文化背景和形态特征,而面临现代文化的挑战引起的变迁,文化多样性的立场下傩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从文化资源的角度对傩文化进行的保护性传承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傩文化这份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传承问题的学理探讨,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呈现。黄冈师范学院的张雅梁,在《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中心的“面具文化圈”研究》一文中,对中国西南地区为中心的“面具文化圈”,进行了学理性的梳理与分析。他提出以中国西南为中心,包含部分东南亚的区域,可称为“面具文化圈”,并就一带一路政策,提出发展我国面具文化的相关建言。广西民族大学的廖明君和刘远峰,在《驱傩仪式的可能世界叙事与傩面具造型研究》一文中,通过驱傩仪式中的可能世界叙事与傩面具造型研究,探讨了在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的联结中,发掘表演艺术所蕴藏着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性。安徽财经大学的崔杨柳,吴衍发的论文《生态理念视野下寿州古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正阳关“肘阁抬阁”为例》,则是探讨了在生态理念视野下寿州古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利用的诸多内容。江苏师范大学张宗建的论文《木版年画产地与文化区之辩:基于鲁西南木版年画画店的考察研究》,是基于鲁西南木版年画画店的考察,对木版年画产地与文化区进行辨析并探讨民间文化在多场域中的交流与融合特性的理论问题。同济大学的王菡薇,其《元末明初文人画家实践与松江、吴门地区绘画发展》一文,是对元末明初文人画家实践与松江、吴门地区绘画发展的研究。绵阳师范学院曹英才的论文《文化生态语境下舟曲藏族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特质及传承保护研究》,是在文化生态语境下,对舟曲藏族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特质及传承保护的研究。湖南城市学院的连芷平与郑保纯,其《武陵山地区苗族服饰图像、技艺与传承行动中的女性主体研究》一文,是将手工艺品放置于文化结构与社会变迁中,对武陵山地区苗族服饰图像、技艺与传承行动中的女性主体进行的鲜活的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邢习娇在其论文《文化传播与图像呈现:中国木版年画的生发路径与文化整合研究》中提出,木版年画作为一种分布于广阔地理空间中的民间美术事项,无论是其制作方式与表现内容的形成,还是其商品营作与民众使用的互动中,民间文化的交流融合,都是其得以生发的本源。这种交流融合,既有文化的地理空间扩散,亦有文化的历史时间传承,这两者也是某种民间文化事项得以存续的重要基础。广西艺术学院的裴龙,在其论文《艺术人类学视角下越南越族门亭曲研究》中发现,越南越族门亭曲民俗文化活动是越南主体民族越族北部村庄的主体活动,更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日常休闲、乡亭公社的公共服务及雅俗共享的族群生活所需。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浪潮的机遇与挑战下,我们要认识到现代化的进程必定会对传统文化艺术造成冲击和破坏,也必须要认识到越族门亭曲传承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的重要性。青海民族大学的高莉,在《<格萨尔>史诗的视觉文化建构与超文本传播》一文中认为,《格萨尔》史诗的文本形态,在当代社会发生了持续的演进,其实质是以视觉文化转向为基础的多元文化实践策略,凸显了文化间性的互动表达。尽管被日趋多元的文化样貌所遮蔽,但是《格萨尔》史诗丰富的文化内涵,已借助人文视域的拓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趋于超文本传播,重构了其“传承”与“传播”为一体的文化空间。
最后,是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体系方面的建构与反思。
安徽财经大学吴衍发的《中华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体系建构、现实困境与效能提升——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一文,是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对中华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体系建构、现实困境与效能提升的探讨。中国美术学院的王侃,在其论文《泉州古城文化规划视域下的文化遗产与艺术生态》中,以泉州古城文化的规划为例,强调以生态学理念保有和传承文化遗产所蕴藉的“生活世界”的重要性。东南大学的孟凡行和康泽南,在《南京云锦当代传承困境与解决路径的理论探析》一文中,以南京云锦当代传承困境与解决路径的理论探析为基,在物的功能性意义逐渐转化为审美价值的语境中,探讨如何通过激活物的当代人精神空间,从而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西北民族大学的王晓珍,在其论文《文化“涵化”与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承保护》中,探讨了文化“涵化”与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承保护问题。
五、艺术应用与社会发展
如果说“从遗产到资源”理论的提出,是非物质文化保护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思想,那么将艺术资源进行转化与现代化应用,则是当下学界极为关注并深入探讨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关于传统艺术创新性传承和应用转换方面的探讨,为传统工艺的新生与再造,指引了一些可供尝试的方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南方科技大学的王晓葵,在《艺术与日常生活再造---灾后重建的人类学视角》一文中提出,来自外部的灾后重建支援,可以有很多角度和形式。其中,通过民俗艺术重建的方式,让原有的社会组织得以重建,是恢复原有日常生活非常有效的策略。西藏大学的赵文琪的《基于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西藏布面重彩画发展研究》一文,是从民族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对西藏布面重彩画发展进行的研究。山东大学袁宙飞的文章《融媒视域下年画的创意衍生与传播》,是在融媒视域下,对年画的创意衍生与传播进行的深入探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路琼,在题为《民间工艺现代设计转化应用的探讨——以传统手工艺壮锦技艺为例》的文章中,以传统手工艺壮锦技术为例,探讨了民间工艺现代设计的转化应用。湖北经济学院的黄朝斌,在《现代文化消费与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性传承》一文中呼吁:要实现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创新性传承,需要我们转换传统手工艺的视角,与现代文化消费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手工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稳定的手工艺文化消费群体,构建多元的手工艺产业消费系统,建立健全手工艺产业的文化消费市场,从而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性传承。云南大学胡凌的《艺术人类学视角对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的价值重估》一文,是基于艺术人类学视角对西双版纳傣族制陶进行的价值重估,强调的是尊重民族艺术的在地性与特殊性对于民族艺术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是关于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讨论,这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艺术类话题,学者们着眼历史和现实中的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践,总结出了宝贵的学术经验与反思。这部分的探讨也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关于中国艺术乡建的历程。四川美术学院的张颖,在《中国艺术乡建二十年:本土化问题与方法论困境》一文中,提出了“百年乡建变迁”与“当代艺术转向”两条历史线索叠合共生,如何形构中国艺术乡建二十年的基本问题、理论工具及行动目标,以及中国艺术乡建的本土化问题与方法论困境,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二,是关于“参与”的有效性问题探讨。四川美术学院的李竹,在其提交的论文《“参与”的有效性:社会介入性艺术诸问题刍议》中,试图从主体、意图及路径三个方面,检视社会介入艺术当中“参与”的有效性问题,在关注社群、集体、行动等观念的同时,探讨了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最后,是关于艺术介入方面的内容研究。云南大学的向丽和赵威的《艺术介入:艺术乡建中的“阈限”》一文,是基于审美当代性的角度,以阈限的视角探讨艺术介入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意义、症结以及未来向度。
综上所述,2021年的艺术人类学会议,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第一,与艺术人类学相关专业的深度融合与讨论,是2021年的一个新现象。同时,具有问题意识的讨论和具有社会现实性与话题鲜活性的学术文章,越来越多;第二,无论是艺术民族志,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相关的理论建设,都尝试着在全球视野下构建本土理论的努力;第三,关于艺术人类学未来发展的讨论,正如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在闭幕式中指出的那样,本次会议中的田野方法讨论,明显向多元化发展,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发展,在学术视野上,要有由一点扩展到全局、由地方关系拓展到全球的气象与格局,从而建构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派,加入到国际学术体系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