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2022-11-05张媛媛张雪兰黄金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18期
关键词:穴位黏膜症状

张媛媛,张雪兰,关 清,庞 春,黄金锐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反复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为主,常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全身症状,属于中医“久痢”范畴。有研究发现,该病发病人群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亚洲等国家发病率为7.6/10万~14.3/10万,患病率为2.3/10万~63.6/10万[1]。疾病所引发的腹泻、腹胀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及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均会影响患者躯体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近年研究报道显示,中医药干预方法在减轻UC患者西药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降低医疗费用上均存在一定的优势[2]。《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将UC分为大肠湿热、热毒炽盛、脾虚湿蕴、寒热错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阴血亏虚7个证型。UC缓解期主要为正虚而余邪未尽,以脾肾两虚为主,脾肾阳虚是常见证型,约占UC患者的14.81%[4],可按“健脾补肾、温阳化湿”[5]治法进行干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使用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干预脾肾阳虚型缓解期UC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2010 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6],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嗳气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里急后重,粪质多成糊状,伴有黏液,常带脓血。内镜检查符合缓解期UC表现[7]:可见正常黏膜,部分患者可见假性息肉形成,或呈瘢痕样改变;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因黏膜萎缩,可见结肠袋形态的消失、肠腔的狭窄以及炎(假性)息肉的形成。

1.1.2中医诊断标准 由临床主管医生进行辨证,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诊断符合脾肾阳虚证,症见久泻不止,大便稀薄;夹有白冻,或伴有完谷不化,甚则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腹胀;食少纳差;形寒肢冷;腰酸膝软;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处于缓解期,属轻度和中度者;③年龄≥18岁;④知情并签字自愿参与本研究。

1.3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脑、肺、肾及造血系统疾病者;②处于疾病活动期或为重度UC者,伴肠穿孔、下消化道大出血者;③特征人群,如危重患者、意识或语言障碍患者、精神病患者、孕产妇;④对艾灸或本研究中的中药成分过敏者。

1.4剔除标准 ①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病情需要而同时接受了其他中医治疗如针灸、中药灌肠、中药热熨等,可能影响到效应观测指标者;②入组后发现中医证型诊断有误、失误纳入者;③未能按照事先规定治疗方案完成周期治疗,或者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情况不能完全依从治疗方案者。

1.5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一区、二区住院治疗的缓解期UC患者64例,按照收治病区不同分为2组:一区收治32例为观察组,二区收治3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中女20例,男12例;年龄36~74(54.4±11.7)岁;病程2~17(6.47±3.66)年;轻度10例,中度22例。观察组中女19例,男13例;年龄28~77(48.7±11.5)岁;病程2~20(6.69±4.33)年;轻度11例,中度2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KY2020-096)。

1.6干预方法

1.6.1对照组 按照UC诊疗方案,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64,规格:0.5g/包)口服,每天4次,每次1包,服药期间注意观察。同时向患者进行UC疾病知识等健康教育。①生活起居指导:嘱患者起居有常,注意腹部保暖,避免感受外邪,久病者活动以不疲劳为度,注意休息培养正气。②膳食指导:教会患者选择低脂饮食,补充足够量的蛋白质,避免食用容易胀气和刺激性的食物,如粗纤维和辛辣食品,向患者推荐健脾温肾的食疗方,如淮山莲子粥、羊肉栗子煲、核桃糊等。③情志调护:告知患者心理压力过重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应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等移情易性。

1.6.2观察组 在上述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护理干预,具体应用如下。

1.6.2.1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 在患者脐灸治疗前先进行穴位按摩。护士按摩手法和注意事项统一由医院推拿科一名主治医师培训,要求力度均匀、适中,以患者感受酸、麻、胀得气感为度。在引气归元理论指导下,采取同身寸的取穴方式为患者选取腹部的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四穴为主穴,按照腹部穴位按摩操作标准进行手法穴位按摩。①腹部按摩。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右侧,操作者将少许润滑油导入手掌心,随后快速搓揉双手掌心,使双手掌微微发热后,再用手掌以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腹部20次,力度适中,保证腹部下压2~3 cm。按摩过程中观察询问患者感受,如有不适,及时调整力度。②穴位一指禅推法。方法:在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四穴行穴位按摩,操作者以右手拇拇指末节螺纹面作施力点,力度垂直向下,于患者吸气时点按,当患者局部有酸胀感后停留10 s,随后嘱患者呼气,操作者放松按压手指。上述方法循环操作,每穴按摩2 min。注意事项:操作者应剪指甲,避免划伤患者;按摩前嘱患者排空小便,避免在进餐后1 h内按摩;全腹按摩过程中,用力应均匀、柔和、有力、缓慢;取穴定位需准确,穴位按摩强度以患者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1.6.2.2脐灸 具体操作方法:将面粉加水制作成直径4 cm、厚度均为3 cm、中间圆洞直径1.5 cm面饼,外型类似碗状。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施灸部位,选用科室自制脐灸中药粉,配方包括: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大枣等成分。先用75%酒精在脐局部常规消毒后,将中药粉填满患者肚脐,将面饼放置腹部,使肚脐与面圈的孔对齐,再洒部分脐灸粉于面饼空心底部,药粉厚度约2 cm,每次操作脐灸粉用量4~5 g。用电子秤称出1.0 g的艾绒,制出直径约4 cm、高5 cm锥形艾,随做随用。将制作好的艾柱,放置于面饼底部脐灸粉上正中并且点燃,每柱燃烧时间为10 min,燃3柱。注意事项:脐灸过程中,注意用火安全,防止烫伤;操作过程中及时询问及观察患者反应,艾柱燃烧结束后,撤去面饼,观察艾灸部位皮肤情况,脐周皮肤微微发红、汗出,属正常现象;清洁脐周皮肤,保留患者肚脐内药粉,外贴敷贴,贴敷时间为4 h,揭下贴敷后,用温开水清洗脐部。穴位按摩配合脐灸,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8周。

1.7观察指标

1.7.1粪便性状 运用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8]对2组患者粪便性状进行评分,按照大便形态等级计1~7分。1分:颗粒硬球;2分:条状表面凹凸;3分:香肠状,但表面有裂痕;4分:像香肠状,且表面很光滑;5分:断边光滑的柔软块状;6分:粗边蓬松块,糊状大便;7分,水状,无固体块。发放Bristol粪便性状对照评分图表给患者,要求患者对当日每次排便进行评分,计算2组患者治疗前7 d内、治疗8周结束后7 d内的大便性状评分平均值。

1.7.2中医症状积分 选取主症腹泻、腹痛及次症腹胀、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作为观察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指导原则(试行)》[9]进行评分。主症无、轻、中、重分别计0分、3 分、6 分、9分,次症无、轻、中、重分别计0分、2 分、4分、6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单项症状积分。

1.7.3肠镜黏膜Baron积分 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均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由同一内镜医生对2组患者的肠黏膜Baron积分进行评价并记录。肠镜下显示正常黏膜图像计0分,轻度病变(血管纹理模糊、黏膜充血但无出血)计1分,中度病变(黏膜呈颗粒样变化,重度接触性出血)计2分,重度病变(黏膜溃疡并自发性出血)计3分[10]。

2 结 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性状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粪便性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粪便性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粪便性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脾肾阴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比较[M(P25,P75),分]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各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仅腹泻、腹痛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余各项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脾肾阴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食少纳差治疗前治疗8周后tP形寒肢冷治疗前治疗8周后tP腰膝酸软治疗前治疗8周后tP对照组324.31±1.034.13±1.011.791>0.054.31±1.354.00±1.521.973>0.053.75±1.413.69±1.531.000 >0.05观察组324.44±1.321.56±1.3210.709<0.054.06±1.641.00±1.2410.29<0.054.19±1.281.06±1.019.675<0.05t0.4238.7350.6648.6261.2978.078P>0.05<0.05>0.05<0.05>0.05<0.05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镜黏膜Baron积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肠镜黏膜Baron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肠镜黏膜Baron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肠镜黏膜Baron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脾肾阴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肠镜黏膜Baron积分比较分)

2.42组患者治疗安全性 2组患者均无脱落,穴位按摩及脐灸护理干预过程中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依从性好。

3 讨 论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被称作穴位,中医学认为体表穴位与经络、脏腑相通,因此刺激体表上的穴位就能够起到治病作用。穴位按摩是借助操作者的手实施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体表穴位上,通过局部或穴位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的一项中医护理技术[11]。薄智云[12]提出引气归元穴由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四穴组成。气海为气聚之所,有气聚成海之意;关元穴培本固肾,主先天原气;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会穴,为任脉脉气所发,中脘、下脘两穴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因此四穴合用含“后天养先天”之意,故名“引气归元”。UC缓解期患者往往由于外感湿邪,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损伤脾气,脾胃位于中焦,脾气受损会进一步阻碍气机运行而加重湿邪,使得湿注于肠,从而导致UC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肠道症状。肾为先天之本,脾阳根于肾阳,肾阳既能助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肾阳又赖于脾阳运化水谷之精微以资其源,二者相辅相成[13]。覃宇等[14]、邓海珊等[15]均以引气归元穴为主穴,采用腹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患者,结果显示能有效缓解腹泻及全身症状,提高免疫力。穴位按摩作为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患者舒适度和接受程度较高的一项中医护理技术,与针刺疗法作用接近,同样也能够达到激发全身经气、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本研究中,对脾肾阳虚型UC患者穴位按摩选取引气归元四穴,正好契合本病健脾补肾、调和气血的首要治则,通过按摩来刺激穴位,调动患者气血,有助于脾气健旺,肾阳旺盛,气血充盛,从而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神阙穴位于肚脐,居人体中部,脐通百脉系全身,是五脏六腑之本,也是人体元气归藏之处,属于养生补阳的要穴。脐灸属中医外治法,在脐部采用隔药的形式再施以艾灸,能起到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作用,临床中运用广泛而确有疗效[16]。本研究对象均属于脾肾阳虚型UC,病位虽在肠道,但其根本与脾、肾有关。艾灸本有扶阳固本、温阳益气作用,脐通过经络与脾肾相通,在脐部施灸,能更好地温补脾肾之阳[17]。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脐灸可通过对结肠黏膜内 BTNL2-HLA 信号通路的调控,增强免疫功能,从分子机制层面验证了脐灸的疗效[18]。本研究中选用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的经典方剂,方中包括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大枣等中药成分,补骨脂补肾助阳,温脾止泻;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吴茱萸辛热,散寒止痛,助阳止泻; 五味子酸敛固脱,具有滋补强壮之力,治疗久泻久痢;大枣健脾益胃;生姜味辛,性温,可补脾止泻。以上中药合用,经脐给药并在药物上辅以艾灸,操作简便,安全,减轻胃肠道的负担,且脐通大肠,更有助于药物的吸收。

UC最佳疗效是使其长期处于消除症状或者无症状的状态,降低其复发率。本研究显示,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和脐灸联合干预后的粪便性状和腹泻、腹痛、腹胀、食少纳差、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组。可见本研究所采取的这2项中医护理技术对UC患者的多种中医症状效果明显,对患者机体起到全面调理的作用,尤其凸显在改善患者久病导致阳气耗损而表现出的手足不温、腰膝酸软等方面,且能够增强UC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减轻肠道不适症状。在脐灸前先进行腹部和引气归元穴的穴位按摩,一方面增强腹部的血液循环,通过重点穴位的干预,进一步激发经络之气来调节脏腑功能,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肠黏膜屏障损伤可引起机体异常免疫调节及肠道炎症反应,是导致UC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19]。氨基水杨酸类的药物作为治疗UC的常规用药,虽有一定疗效,但治疗费用高,不良反应较大,且药物对人体长期作用不够明确[20]。本研究中选取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四穴进行穴位按摩,联合艾灸神阙穴等作为脾肾阳虚型UC患者干预手段,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肠镜下肠黏膜的改变,发现观察组患者肠镜黏膜Baron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这说明以上措施能促进肠黏膜组织炎症反应的缓解,进而有利于修复肠道损伤,有效缓解UC症状,这与穆韵浓等[21]、赵岩等[22]团队的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可以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缓解期UC患者的症状,促进肠黏膜恢复,较好地发挥了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UC上的优势,操作简单、安全且能节约医疗成本,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然而本研究还存在样本量小有可能导致偏倚,干预时间有限,不能追踪远期疗效等不足之处,今后可以从扩大样本量、采取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来逐步完善,同时进一步探索设计更为详细的研究方案及观察指标,以更好地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穴位黏膜症状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辣烫”出来的口腔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