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朴诚挚的诗篇
——评梆子剧《小岗记忆》

2022-11-05

影剧新作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梅小岗村记忆

段 丽

从小戏《知音乐》《伯牙摔琴》,到十场历史剧《项羽和范增》、六场黄梅戏《黄梅春秋》再到八场梆子剧《小岗记忆》,吴彬先生在戏曲剧本创作中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且长短不限,剧种多样。梆子剧《小岗记忆》作为最新的一部剧作,倾注着作者高度自觉的历史责任感与真挚朴素的创作情感。回望作者的创作轨迹,最能与之形成呼应的应该是《黄梅春秋》。如果说《黄梅春秋》是写戏曲之史、艺人之史,《小岗记忆》就是写土地之史、农民之史,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真人、真情、真史的把握与对平实诚挚的文风构建。将两部剧本作对比观照,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与创作情感。

《黄梅春秋》旗帜鲜明地为“穷艺人”作传,借黄梅调的“唱到痛处最断肠”,以史剧笔法记录黄梅调艺人带艺闯上海的艰辛。作者赞丁永泉、白玉霜们爱戏之真、改良戏曲之勇,颂穷艺人们的侠肝义胆、守望相助。整部剧以悲声传不屈,以戏魂写传承,是作者剧作中最为成熟的一部。其中,主人公丁永泉对“乡音”的挚爱响彻全剧:“干事业就应该愈挫愈勇,怎能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旁”“只为黄梅争口气,哪顾得声声血泪血泪声声”,其实也不妨视为作者自身的写照。丁永泉对待黄梅调之“真”即是作者对待戏曲创作之“真”。作为一位话剧史研究者,吴彬先生在对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的研究中,已取得不少硕果。专著《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也在学界获得了广泛好评。在从事科研之余,他一直对舞台创作充满热情,近年来在戏曲剧本创作上笔耕不辍。“我不是剧作家,只是一名高校教师。从事戏剧教学和研究,这是我的主业。由于嗜好戏曲,也是出于成长的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我尝试着写了几个剧本。”正如《黄梅春秋》中评剧艺人白玉霜与丁永泉相知相惜,希望“黄梅调”“蹦蹦戏”戏曲改良并辔行,发出“剧不相同心相通”的期许一样,吴彬先生“跨界”创作的动力,一是来自对戏曲的热爱,二是来自对学科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作为高校戏剧专业教师,我一直觉得,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不可分离,而应并行不悖,齐头发展。”这种热情与担当被他融入笔下,带到剧作人物身上。同时,他严谨的学术态度与扎实的史学基础,又让他的剧作建立在丰富的文献积累与历史情境的真实还原之上。这就形成了他剧作的风格基调——“真”与“实”。

吴彬先生最初萌生创作《小岗记忆》的动机是朴素的,当年小岗村民为了活下去,甘冒风险、敢闯敢干的精神应该记住。剧中的严红钢夫妻、老关叔等人都曾追忆过小岗村的往昔。“咱小岗也曾经猪羊满圈,粮满仓油满缸吃也吃不完。”而第一场“遣返”中,小岗村的现状却是年三十前夕,饥民们手拿腰鼓,拖儿带女,离乡背井去逃荒。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严红钢也早就远闯他乡,只为换得妻儿老小温饱。小岗村虽只剩二十户人家,但用老关叔的话说,能人不少。“这二十户人家,有炸馓子的,有磨豆腐的,有弹棉花的,有轱辘锅的,有摸鱼捉虾的,还有拉二胡唱小曲的,可以说是家家有能人,可就是没把地弄好,年年去要饭,田地撂成荒。你说这是为啥?”小岗村的穷根究竟扎在哪?剧中人物多处发出追问,但还是老关叔答得最为通透:“穷不怕,可怕的是人心都给斗散了。”一个“斗”字频繁地出现在小岗村人的心尖上。严红钢一开始拒绝返乡上任,因为“想起来搞斗争浑身发怵”。母亲、妻子劝他不要带头分田,不约而同地提到的都是想想“你的叔伯兄弟严大孬”。只因在家前屋后的空地上养了羊、种了菜,这位前小岗队长便“上午挨批斗,下午去强劳”。县委陈书记形象地总结“斗”的恶果:“把人心斗散了,土地斗荒了,社员斗穷了,集体斗空了……”所以,老关叔、严老汉等普通村民的心声才会是:“涝不怕,旱不怕,就怕政策起变化!”当严红钢顶住压力,主持分田单干后,作者在第五场“分田”中,以合唱、轮唱的方式在舞台上还原小岗村民测地分田的欣喜:“分田单干心欢畅,再也不怕饿饥肠。土地就是咱农民的命,命在自己手中藏。”当严红钢唱出“命在自己手中藏”这一点题词后,紧跟其后便是村民们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小岗村民“丰收”的快乐,在第八场中化为喜悦的锣鼓:“爱民政策回农村,人尽其力地献宝。粮食满仓油满缸,猪羊成群鸡鸭叫。丰衣足食人欢乐,手拿花鼓尽情敲!”作者之笔记录的是中国农民最诚挚的心愿达成之路。“爱民政策”与尾声中严红钢对小孙女的叮嘱——“伟大的人民是要用真心去爱护的”相互辉映,点亮了剧作的深远主题。

因《小岗记忆》扎根于史实之真,为剧作的情节真实与主题深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人物在“真情”之下,如何做出“真实选择”在该剧中便显得十分重要。在《黄梅春秋》中,隐藏作者的创作理念。“千改万改一句话,演戏演的是人物,万不能舞台上噱头成风。”这与他研究的大后方戏剧导演洪深的“不演戏要演人”一脉相承。在《小岗记忆》中,主人公虽是严红钢,但作者同样重视对小岗村村民的群像塑造。老关叔的睿智、严老汉的直爽、严临淮的忠厚、一风吹的会盘算,有着千千万万农民真实的身影。其中,形象最为完整的当属老关叔。当他在除夕前夜出村乞讨被陈书记、张社长拦下时,老泪纵横,一句“热炕难离,穷家难舍”,道尽小岗村人的忍饥挨饿、冒寒逃荒的苦楚。在全村大会上,又是他深入浅出地用“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俗语,引出自己对严红钢的推荐。“斗来斗去人心散,年年吃的救济粮。要想穷根尽拔除,人心聚拢头一桩。”这段唱词将一位睿智识大体、清醒有谋略的农村老人鲜活地立在舞台上。对登门夜访求主意的严红钢,他殷殷叮嘱,“小岗的未来捏在你的手中”“我们都盼着你带大家吃饱肚子呢”。在察觉到严红钢有后顾之忧时,他挺身而出,在18人社员会议上一锤定音:“红钢挑头,要是真犯了事,蹲了班房,他家的农活就由我们全队包下来,小孩子也由全队养活到十八岁!”分了责任田后,他又成了辛勤耕作、不服老的老社员,开心地宣称:“老汉今年六十七,再不发财来不及”。当张社长顶不住压力,要扣除小岗队的牛草、化肥、种子、贷款时,那句“我老汉继续挎个篮子拾大粪!”让中国农民的韧性与乐观跃然纸上。这样的一位真性情老人,自然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光彩不亚于主人公严红钢。

作者对严红钢的塑造,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黄梅春秋》中丁永泉的执著与勇气。严红钢热爱自己的家乡故土。虽然他曾赌气,发誓不返乡不种地,拒绝了特意寻他赴任的张社长邀请。在此,作者别具深意地安排了一场夫妻之间的隔空对话,促使观众自行去探究严红钢的真实内心。推动严红钢返乡的重要动力,固然有对妻儿的思念与愧疚。但真正触碰他心结的却是明事理的妻子劝他“莫要把村民来埋怨”,一下子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这段夫妻对唱虽饱含了两人对家园的深情,然而此时严红钢毅然返乡的决定——“不信小岗注定要饭的命,归心似箭我要奔回程”,对于观众而言,或许仍缺少足够的支撑力与可信力,需要延宕到第六场“吵家”中的夫妻、母子谈心来补足。直至趁夜完成分田后,严红钢才向家人彻底吐露心声,父亲饥寒交迫倒在逃荒路上,十几年小岗村的苦和难他都记在心上。他对忧心忡忡的母亲的劝解,实际上是对家乡父老乡亲的真情告白:

两年来做包工钱虽没少赚,

可咱不能忘了还在挨饥受饿的穷老乡。

儿从小学念书娘也常把儿训讲,

学文化报国家把乡里乡亲来帮。

娘啊娘,只要乡亲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孩儿我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砍头颅

蹲牢房,

天大的罪名我也敢承当!

儿子虽然已经做好坦然担责的准备,可母亲又怎么可能不为儿子焦心?“分田地你带头这罪名不小,儿呀儿,你怎不叫为娘我牵肚挂肠。”在第六场戏中,作者将母亲拳拳的爱子之心化为一句句感人肺腑的唱词。对故乡的真情与对家人的深情,构成了严红钢这一人物的“真”,他的选择自然也就蓄积了真实感人的力度。但是,由于这段戏一直拖到了剧本的后半部分,这使得严红钢返乡后,排除万难、主动担当的行动力根源面目模糊。同时,红钢母亲的正式登场仅在第六场中,前篇部分严红钢与家人的交流只限于妻子。前无铺垫,后无交代,让这场感人的母子谈心戏有硬性植入的嫌疑,拉低了严红钢行为的可信度。这可能是作者分阶段创作,后期添加角色留下的痕迹。

从剧作结构上看,第四场“密谋”脱胎于真实的“小岗记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18位小岗村民在“包产到户”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其余都是自己的”,是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记忆,洋溢着小岗村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舞台上,它自然是深化主题,塑造人物群像的重头戏。作者事先蓄力,在第三场“摸底”中准备了一风吹这一角色,以此类“中间人物”的视角来凸显严红钢改革的困难度与复杂性。“目的明确之后,剧作者在从出发点经过故事到情节结构的过程中,必须选择、选择、再选择。必须从一切可能写出的主要人物之中选择一个对自己并经他认为能对观众最有兴趣的人物。还要从一切环绕他这个中心人物的角色中选择几个最能够完成作者意图的人物。”这位圆滑精明的老领队对严红钢“分田到户让单干”的提议,有着自己的小盘算:“算盘响,换队长,换来换去,权力不还都在咱弟兄手里?”他的态度是得过且过,“何必要冒那个险,趟那摊子泥”。与其形成对比的,是原队长严临淮的主动让贤。厚道老实的他以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对严红钢的支持,“你也是为了社员不受饥”。在村民会议的现场,严红钢的内心挣扎,大多也是通过三人轮唱来呈现的。

严临淮 红钢,你看……

(唱)会未开社员们起身要走,

一风吹 (唱)分明是逼队里扛旗挑头。

严红钢 (唱)箭在弦上……

严临淮 (唱)发与否?

一风吹 (唱)慎思量你有几颗头。

严红钢 (唱)我……(攥起拳头)

严老汉 (唱)看队长他紧紧握双手,

老关叔 (唱)速决断来它个一剑封喉。

走!(欲走)

其实老关叔、严老汉等参会村民都非常清楚,“分田”“单干”能不能行,就在此一举。他们故意离会,希望能够以此激励严红钢果断表态。而一风吹在这场会议中更多地充当了一个代言者、干扰者的角色,由他来向观众说明严红钢将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他“亲近”地提醒严红钢要知轻重、念家人。而当严红钢领头做出“分田到户”决定后,他又积极表示同意:“既然大家伙都要干,我也要见风来使舵,顺风顺水好行船!”他的选择,体现了小岗村民对待分田到户的上下一心。但是,这个角色直到第三场“摸底”时才正式露面,观众并不知道他是“二十户人家”中的哪类能人。作者浅尝辄止地勾勒了这位老领队圆滑精明的符号化特征,因着墨有限,人物形象未有充分的血肉。后续又在第五场“分田”刻意强化了一风吹爱钻营的特性,以烘托严红钢的公而忘私,导致这一角色工具化作用明显,反而有脸谱化的痕迹。当一风吹、严临淮、严红钢等人合作签字盖章时,作者分别以唱词、布景、角色群像造型等构建了小岗人团结一心,携手并进的仪式场面。但必须要思考的是,如果舍弃这些舞台效果,这场戏的戏剧张力有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完成重头戏的任务?一风吹见风来使舵的喜剧效果容易过火,严临淮的憨厚让他几乎变成了透明人。老关叔、严老汉对严红钢的故意激将,因缺少充分的动机,显得生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作对集体选择真实性的构建。整部剧的节奏、气氛也因前几场戏的拖沓与第四场戏的生硬,需要更为深度的修改调试。

在其他人物塑造上,陈书记与张社长是一组对偶人物。虽然同为小岗村民的贫苦落泪,陈书记展现的是“愧”、是“反省”,“乡亲们挨饿我有愧,小岗村的穷根咱一定要拔摧”,而张社长在乎的是“穷根不除我社长脸上也无光”。当两人面对着小岗村民胆大包天的“包干到户”时,自然就形成了对比。张社长气急败坏地斥责严红钢在“耍刁”,陈书记却是发自真情地支持:“当干部就应该把民声听就”“把乌纱帽拿在手上,光着头皮也要硬顶住”,实践证明“小岗村的大包干,注定会写进历史的”。当第八场出现万书记与小岗村民共庆丰收的场面时,掷地有声的一句“吃饱饭才是最大的天条!”感动的应该不仅是村民,还有剧本的读者与未来剧场的观众。

情感的真挚是作者酝酿《小岗记忆》的基础,梆子剧唱词的朴实动人是他个人风格逐渐显露的表现。我们通过这部质朴诚挚的诗篇得以聆听历史的跫音。虽然相比《黄梅春秋》的成熟流畅,《小岗记忆》还存在一些生硬的瑕疵,但根据长期以来作者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他一定不会停步在此。

猜你喜欢

黄梅小岗村记忆
自然分娩产妇优质护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探讨
小岗村“再出发”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
黄梅君作品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