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流战争片的崛起与反思
——以电影《长津湖》为例
2022-11-05张晶晶晋中信息学院
张晶晶 晋中信息学院
几经撤档改期,电影《长津湖》终于在2021 年国庆档与观众见面。这部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影片一经上映便表现不俗,票房遥遥领先于其他同期电影,为近年受疫情影响一度萎靡不振的电影市场带来一缕清风。伴随高票房而来的,是人们对于近些年来新主流战争片的诸多探讨。本文试图以电影《长津湖》为例,分析与归纳近些年崛起的新主流战争片的特色,反思这类片子在发展中的问题。
一、新主流战争片的崛起与发展
在《电影艺术词典》中,战争片的定义是:“以描绘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故事片。多着重于人们在战争中命运的描绘;对战略战术及巨大战争场面的描绘。常以军事将领或英雄人物为主人公。”战争片作为一种特定的电影类型,在我国的电影创作中占有重要比重,长久以来是主旋律电影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战争与战争中的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战争片的生产与制作已然进入了新主流战争片的时代,但这个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各阶段战争片拍摄、制作与生产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其中有电影人的自觉探索,亦有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扶持。
(一)主旋律战争片时期(2000 年以前)
一方面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史中拥有诸多值得铭记的战役典范,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及其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这些都为战争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一方面通过创作战争片宣传重大历史事件、教育后辈青年不忘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也是我国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基于此,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的战争片都是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属于“主旋律电影”。以“十七年”战争片为例,这类“主旋律战争片”不突出,甚至主动规避战争的残酷与血腥,重点表现英雄人物、正面人物的机智英勇,主要表现组织决策的魄力与正确性,如《上甘岭》《地道战》等就是典型代表。这类电影或拥有宏大严肃的叙事视角,或拥有二元对立的敌我对抗视角,当然也曾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我国人民提供了精神鼓励与娱乐消遣,但其创作模式与理念却表现出了较强的说教意味,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电影文化的需求。
(二)主旋律战争片商业化时期(2000 年-2015 年)
进入新千年后,我国电影创作进入“商业大片”时代,战争片即便有“主旋律”护体,也不得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改变,以谋求更多观众的青睐,出现了如《集结号》《南京!南京!》等一批广受好评同时颇具市场价值的影片。
相较于之前的主旋律电影,这一时期战争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小人物视角。在回顾和表现战争时逐渐摒弃了宏大叙事的野心,转而从小人物在战争中的命运起伏来使观众与片中人物产生更多的认同与共鸣,从而反思战争的本质与残酷性。二是更加强调情节结构的戏剧性。战争题材的特殊性本就充满了戏剧张力,这一时期的战争片充分挖掘战争故事中的戏剧性,剧作结构上更加强调戏剧张力的表达、视觉呈现上更着墨于激烈战争场景带来的视听觉震撼。三是爱情戏成为更加重要的情节线索。在强调集体意识与革命精神的传统战争片中,爱情常被认为过于个人、过于感性,是小资情调,而这一时期的电影中,爱情元素被表现得更加从容自然,也更加趋向于日常化与人性化,这也正是这一时期主旋律战争片商业化追求的必然要求:爱情本是个体生活中最寻常、最珍贵的感情,表现爱情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得战争片中的英雄人物更立体、更生活化,也更加容易得到观众认同。
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战争片虽然已经开始进行商业化探索,但对于大部分此类电影而言,主旋律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与商业化所倡导的娱乐性始终存在着摇晃与迷离。因着力于这两者之间的拉锯,虽说这一时期也曾出现过一些现象级优秀作品,但此类电影的艺术性难以被完全顾及。
(三)新主流战争片时代(2015 年之后)
新主流电影的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2000 年前后,其指向与我们今日所言的新主流电影不尽相同。今日学界热议的“新主流电影”主要是指以《战狼》系列、《湄公河行动》《中国机长》等为代表的电影,他们以传统主旋律电影应具备的价值取向为核心,采用成熟的商业电影生产的工业美学体系进行生产、宣传、发行,且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因为《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中表现了我国“撤侨”等军事行动,也属于广义上的战争片,所以新主流电影实际上也正对应了新主流战争片的诞生。
相较于主旋律战争片,新主流战争片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主旋律为体,商业运营为用,主旋律与商业运营之间力量均衡且配合完美。“新主流电影之‘新’,新在既不同于教化功能过于明显和外在的主旋律电影,也不同于商业功能之上甚至唯一的主流商业电影。其核心特点必须是被主流市场所接受、所认可、所欢迎的大众电影,但同时又鲜明地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流价值观的电影。新主流,要完成主流价值观与主流市场的统一,是价值观与商业性的融合。”二是主流价值的传递更加真实可信:从“说服”到“认同”。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增强,人民文化自信增强。这样的大背景、大环境给予了如《红海行动》《战狼2》 等故事的讲述更多可信的铺垫——人民群众在现实世界感受到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增强在电影里得到了可视化的视听展现,这当然振奋人心。另一方面,新主流战争片也通过剧情设置、角色塑造等方式使得故事更接地气,更容易使人信服。比如 《战狼》 系列中的主角冷锋的角色塑造就不全然是传统英雄人物的面貌,在影片《战狼2》一开始,护送牺牲战友回家的冷锋眼见战友家属被流氓欺凌,忍无可忍便出手相助,这一行为虽然对观众而言合情合理,但不可否认违反了部队纪律,故而被开除。这种不全然正面的形象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这个人物就是自己身边的人。三是电影工业美学生产模式。新主流战争片既讲究电影制作的技术性、系统性,同时也不放弃电影自身的美学追求,力争做到美学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电影生产模式既保证了影片质量,同时也更高效地保证了电影的生产与宣发效果。当然,新主流战争片的成功离不了一大批优秀的香港导演北上拍片等大环境,诸多优秀的新主流战争片的主创团队里都有香港电影人的影子。
二、电影《长津湖》作为新主流战争片的创作策略
抗美援朝战场上曾有过多场荡气回肠的英勇战役,也发生过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数量却并不多。除却《上甘岭》《英雄儿女》等曾经家喻户晓的经典老片,新时代创作的此类题材影片再也难续以往的辉煌,直到此次电影《长津湖》的横空出世。影片一经上映,票房便以一骑绝尘的态势引领2021 年国庆档,影片在观众处的口碑评价亦不错。从整体上来看,影片《长津湖》从多方面展现出了新主流战争片的典型特征。
(一)三线并置的全景叙事结构
影片《长津湖》讲述了在抗美援朝的大背景下,伍千里带领的钢七连参与长津湖战役,英勇战斗最终重创美军的故事。相较于之前的抗美援朝题材影片,《长津湖》的叙事是全方位的,我们能够轻易地在影片中找到并存的三条叙事线索:第一条是我国高层决策指挥的宏大史实叙事线,该线表现了我国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彭德怀入场指挥等重要历史场景,一些重要的情境、作战部署与台词皆有真实历史材料佐证。这一宏大史实性叙事线索揭示了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我国抗美援朝决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奠定了影片宏大史实叙事的格局与高度。第二条叙事线索是与第一条宏大史实叙事线相对应的美军视角,这一视角是战争片中常见的敌方他者视角。传统战争片中的敌方他者视角,要么是面目模糊又凶残异常的群体,如《上甘岭》;要么是充满反思意味的个体,如《南京!南京!》中的日本人角川,他对侵略战争中中国人的遭遇充满同情,同时对自己身处的日方做法充满自省与反思,这是一个典型的充满人性关怀和悲悯同情的日本知识分子的视角。《长津湖》中的美方视角更加尊重真实历史,这条贯穿全片的叙事线“以美军视角完整呈现了从轰炸中朝边境、仁川登陆到长津湖溃败、兴南港逃离的全过程,勾勒了狂妄的麦克阿瑟、盲目的第10 集团军司令阿尔蒙德、谨慎的陆1 师师长史密斯等形象,纪实性重现了长津湖战役这一美军 ‘陆战队历史上最为艰辛的磨难’”。第三条叙事线索则是伍千里、伍万里兄弟所在的钢七连英勇战斗的故事。这条叙事线虚构了一个钢铁战斗英雄团体:吴京、易烊千玺饰演的伍千里、伍万里兄弟自不必提,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梅生、胡军饰演的炮排排长雷公、李晨饰演的火力排排长余从戎等角色个个都骁勇善战,甚至某种程度上这些人在片中的表现极具个人英雄主义风采。同时,第三条叙事线索还恰如其分地将历史真实故事融入进叙事进程,如怀抱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保持战斗姿势匍匐在地最终被全员冻僵的 “冰雕连”。一实一虚之间形成了对照与呼应,启示观众,即便是虚构的钢七连的故事在历史上也是有参照的,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确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表现出了钢铁般的纪律和惊人的意志力。
三线并置的全方位、全景式叙事使全片呈现出气势恢宏的文献记录风格,也使得本片既能够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要求,同时也兼顾了商业利益,成为一时风头无两的爆款。第一条线索和第二条线索保证了意识形态叙事的要求,第三条线索在保证意识形态叙事要求的同时保证了商业利益,且三条叙事线索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他们互相呼应,彼此配合,这保证了影片的艺术质量。
(二)全明星战略:想象与认同
大批量启用明星饰演角色是新主流战争片为保证商业效益经常采用的策略。在以往的实践中,大批量启用明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影片具有了票房号召力,但个别明星演技差、饰演的角色与本人气质不符等一直以来饱受诟病。长影片《长津湖》因其特殊的叙事结构,在演员的选用上也颇为讲究:观众所熟知的伟人形象,片方还是稳妥地启用了特型演员,如饰演邓小平的卢奇、饰演朱德的王伍福等,这极大地提升了观众对于影片的好感度;为保证商业效果,影片同样启用了很多演技过硬的演员,如饰演伍千里的吴京、饰演伍万里的易烊千玺、饰演指导员梅生的周亚文、饰演雷公的胡军等,但这些人饰演的角色大多是虚构角色。
流量演员饰演英雄人物能够吸引观众,其中的奥秘主要在于观众的想象与认同机制。普通人的生活大多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平凡,甚至不可避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当人们走进电影院,灯光暗下来,漆黑的影院里只有放映机射出的一束光,直直地打在银幕上,此刻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成为聚集群体中孤独的个体,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于电影银幕上,能够逃离平凡甚至不如意现实的白日梦就这样开始了。观众放下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承担的角色,开始想象自己就是电影中的英雄人物——虽历经磨难,但凭着自己的勇敢睿智总能取得最终成功。正是将自我与影片中的人物通过想象进行认同,观众在观影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震撼,这样的感受促使他们一遍遍走进电影院去沉浸、去体验,去想象、去认同。
在近些年的新主流战争片中,吴京明显成为一个标志,他所饰演的角色大多身手敏捷、充满正义感,且值得信赖。因为《战狼》系列影片强大的影响力,甚至在更多场景下,吴京的出场自然询唤出观众对于其所代表的我国特定意识形态下的正义力量的认同与想象。在影片《长津湖》中,饰演伍千里的吴京一出场便带给观众诸多观影的“安全感”——根据经验,吴京的出场大概意味着一场激烈又精彩的搏斗和最终的胜利——至影片结束,也确实如此。
因为易烊千玺在青年群体中具备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更多的青年受众在观影时会自动认同他所饰演的角色。易烊千玺所饰演的伍万里从最初对战争的懵懂、恐惧,到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战士,这一叙事视点正与青年观众的视点重合。青年观众跟随着伍万里的视角入伍经历战争,最初是一个好奇的旁观者,后来逐渐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而感到害怕,进而与钢七连战士一起在战场上磨炼成长,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战士,对战争的理解才更加深刻:战争是残酷的,可有些仗现在不打,我们的后辈就要打。
(三)工业化生产方式
电影的本体与功能是复杂多元的,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而新主流战争片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外还要保证政治导向上的正确性。为了能够多方兼顾,新主流战争片必须要既承认电影的美学属性,即注重电影的艺术性,同时也要注重电影本身具有的工业属性或特点。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一是提倡“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统筹把控电影的生产与制作过程;二为提倡导演做好“体制内的作者”,在保证影片整体商业性和意识形态正确性的基础上,发挥导演的“电影作者”美学表达能动性;三是实践“类型生产”原则,尽最大可能保证电影生产与发行的标准化,培养与形成给予特定类型的固定受众群体;四是追求电影美学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影片《长津湖》于2019 年7 月开始筹备拍摄,因疫情影响,其真正的生产周期其实很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就必须依靠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主要表现为制片人、总监制统筹一切。《长津湖》的导演由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三位联手完成,制片人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总监制黄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表示,影片并非拼盘电影,要有一个完善的体系保障三位导演之间的衔接,“导演们主要的精力还是在人物创作上,其他的细节都通过协调来完成衔接,若有了大的问题,跟戏剧有冲突了,才会请导演开会来商量。或者我挨组去跑,跟这个导演开完了跟那个开,拿出一个结论之后再去协商。大家服从于一个结构,这个非常重要,所以中国电影进步了,就是因为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指的就是电影的工业化生产体系。《长津湖》是中国电影史上庞大的工程,在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推向新高地的背景下,创作上、影片制作规模上都创造了先例。
三、结语与反思
新主流战争片是时代背景之下,战争片在追求艺术表达、市场效益与主旋律宣扬而探寻到的全新创作路径,表现出我国新时代的大国情怀与文化自信。但新主流战争电影的快速崛起也出现一些值得我们警醒与反思的地方。
在剧作上,新主流战争电影要把握好虚构创作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部分新主流战争电影为了类型化创作与追求视听的奇观效果,经常会在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虚构创作。如果把握不好虚构创作的度,极有可能因离历史真实太过遥远而受到观众批评。电影作为艺术确实可以高于真实的历史,但过于脱离实际的虚构创作会导致影片“失真”,从而使得艺术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大多数战争电影而言,或多或少总会从真实的历史事件或战争中取材进行创作;而有些影片在宣传阶段,历史真实事件也经常会成为宣传的重点。在此前提下,会有大批观众出于对历史事件的探索兴趣而走进电影院,如果影片过分强调猎奇剧情与奇观化视听效果而严重忽视历史真实,观众就会产生对于影片创作的不信任,从而引发负面评价。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电影不能进行虚构故事的表现,相反的,新主流战争电影在进行类型化叙事时通常会虚构一个英雄人物来承载枪战、打斗等视觉奇观。最重要的是,新主流战争电影在创作时要把握好虚构创作的“度”,在虚构创作与历史真实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在主题上,新主流战争电影应牢牢以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向往作为落脚点,防止本末倒置。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表现战争和战争中的故事,战争电影的创作动机与落脚点始终应是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对美好人性的赞美。与传统战争电影相比,新主流战争电影更加注重表现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对激烈打斗场景的表现来塑造能够影响观众的英雄人物。在实际创作中,新主流战争电影还要注意把握好暴力血腥等打斗场面的尺度,切不可让猎奇的奇观场面喧宾夺主,抢占了“对战争反思”这一主题。
在生产方面,新主流战争电影所依赖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成熟。“电影工业美学”概念的提出,对于包括新主流战争片在内的我国整体电影的产业化进程意义重大。但必须要注意的是,“电影工业美学”式的生产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相关机制。虽然电影《长津湖》的生产体现了“电影工业美学”的生产模式和特征,但必须认识到的是,该片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生产模式,更大的原因在于疫情影响下控制成本和保证进度的被动选择。中国电影还处于工业化生产的初级阶段,想要真正践行“电影工业美学”生产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