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社会学视角下音乐教育再思考
2022-11-05李子薇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李子薇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一、关于音乐社会学
(一)学科内涵
音乐社会学是音乐学的一门子学科,它是音乐学与社会学相互交融的跨学科成果,是一门将音乐研究与社会研究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虽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可以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学,音乐社会学是将音乐放在主体地位,它更加侧重于从音乐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将它归为音乐学领域内的一个学科更加合适。从名称上看,音乐社会学是音乐学与社会学融合的产物。音乐社会学主要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交互联系包括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与社会的双向联系、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它未来的发展前景,由此构成音乐社会学的基本观念与对该学科的基本认识。
那么,什么是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围中加以推敲和体会。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他的《音乐理性基础和社会学基础》一书中提出“合理化”和“理想型”理论方法。韦伯摆脱了历史哲学思想的前提和进化论的基本立场,将西方音乐中“复调音乐逐渐发展为主调音乐并且成为主流音乐” 这一过程看作是其本身合理化的结果,也正因如此,音乐中的音程、和声、调音、记谱法以及乐器的制造也就成为了欧洲音乐文化的合理化标志;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发展也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合理化的发展途径。“理想型” 是韦伯提出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其社会学方法论的重要部分。所谓“理想型”是指在分析社会现象时,将多样性的观察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模式。韦伯认为,理想型是从一个时代某些特有的社会现象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分析性构念,在这个过程中,“价值无涉”是基本准则。与韦伯的“理想型”不同,西尔伯曼非常强调经验理论的必要性,将每一个和音乐有关的人的行为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中心进行分析,因此“音乐经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音乐经历”是在音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包含了从生产、传播、复制、赏析到受众的一个完整的音乐社会过程。他认为要研究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就离不开研究音乐家、作曲家、音乐作品、音乐听众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另一位学者阿多诺建立的“以美学为中心的社会批判理论”中认为,对音乐作品进行社会意义的分析才能获得客观和真实的结果,相反,如果运用经验资料对音乐作品进行归纳则会受到主观主义的影响。他强调音乐的社会意义,认为音乐社会学的首要任务是对音乐进行社会意义的解码。
笔者认为,从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围中我们可以窥见:音乐与社会之间存在双向依附性。音乐本身,即音程、和声、调音、记谱法等,和音乐的传播,即生产、传播、复制、赏析到受众的整个过程,都无法脱离社会背景的制约;而在历史进程中,由于音乐具有的社会功能,社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音乐的加持。
(二)音乐的社会功能
谈到音乐社会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我们不免要先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从古至今,不论中西,音乐一直与社会紧密相关,它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是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与价值观的体现。音乐对于社会具有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功能,具体表现为:
第一,音乐的审美功能,表现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调节情感、振奋精神,提高审美能力与审美趣味。苏珊·朗格曾经提出,感觉能力是构成生命活动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音乐是非语义性的,它是不包含实用和功利目的的艺术,我们喝水、吃饭是为了维持身体的能量,从而生存下去;穿衣服、盖房子是为了抵御寒冷;而音乐与这些都不相同,它的影响是非物质性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高级趣味。并且,相较于吃到美味食物时的愉悦,音乐所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是更加全面性的:前者是通过对味觉、嗅觉的感官刺激达到心理满足而产生愉悦的感受;后者则是在听觉、视觉甚至触觉的感官刺激后,结合音乐参与者本身的情感、经历、认知、想象、理解等诸多个性化心理特点,之后才产生精神层面的高级追求。
第二,音乐的教育功能,体现在音乐可以促进人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利用音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智力,促进生理、心理健康,养成和谐人际关系等。通过音乐教育,还可以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在《音乐教育哲学》中指出:音乐具有教育功能,审美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虽然随着后现代视野的到来,音乐教育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于审美上,但音乐具有教育功能的这一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2019 年12 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使人们惶恐、慌张,它打乱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心理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医护人员战斗在抗疫一线、全国人民配合政府工作居家隔离的时候,一群音乐爱好者们站了出来,编创了许多如《武汉伢》等优秀的抗疫歌曲,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像照进寒冬的一抹阳光,既鼓舞了被感染的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病魔的信念,又让广大群众在感动之余坚定了抗疫信心。2021 年12 月,由于天气转冷,疫情在浙江多地出现反复,黄臻、赵时等人将改编歌曲《‘浙’世界那么多人》拍摄成为抗疫MV,以此来感恩所有逆行者、志愿者们,许多观众留言“希望疫情到‘浙’为止,期待春暖花开之际”。
抗疫歌曲作为一种特定情况下的时代产物,笔者认为由此可以窥见,音乐的教育功能也是与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有所关联的,音乐作品所传递的价值取向亦是如此。
第三,音乐的认识功能,体现在通过音乐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历史和现实,以及各种文化现象,音乐的情感引发联想和想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复杂的现象。雷默曾经说过:“音乐使我们能够直接体验感觉,音乐也许是我们培养、拓展和提炼感觉经历的最有效模式,而感觉经历则是人类意识和认知的基础。”从哲学上来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由于人体的生理构造,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最依赖的是视觉,习惯了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先用眼睛观察空间中的形、色、状、动,所以用视觉观察符号现象常常作为一种首要的、基本的、惯例的、普遍性的认识活动,而音乐所倚重的听觉就处在了一个非主导地位。
哲学上讲矛盾具有主次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这里的“主要”与“次要”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次要方面的话主要方面也就无从谈起了。在矛盾主次双方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使事物表现出性质特征,且次要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认为,音乐在我们认识事物的这一矛盾中正是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虽不占主导地位,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文字记载虽然能描述清楚战争的发生经过,但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们来说一切都太过遥远,只靠生硬的文字很难体会到当时抗日英雄舍生取义、英勇无畏的精神,如果这时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当时表达军人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歌曲,亦或是后世追忆当年抗战精神的音乐,通过听觉唤醒学生们心中的情感,就有利于学生深刻了解那段峥嵘岁月,激发内心深处的敬畏之情与民族认同感,更加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更好地认识世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第四,音乐的娱乐功能,表现为音乐使人愉悦、快乐。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音乐可以消释劳累,解脱烦虑,弛懈神经,使身心得到调整。20 世纪80 年代,歌舞厅开始在中国人的休闲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21 世纪开始出现卡拉OK厅,其作为一种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音乐商品,很快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潮流;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唱歌类软件,如全民k 歌、唱吧等层出不穷,且用户众多,休息时录几首歌已经成为了许多民众排遣学业上、工作上、生活中各种压力的方式。而随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提升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人们在空闲时间、休息日去参加、听赏各种音乐剧、音乐会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音乐的娱乐功能并不只是让人们短暂脱离生活的柴米油盐、工作的烦恼困惑,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获得生理上的舒适,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够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笔者认为,音乐具有审美、教育、认识和娱乐的功能,这些功能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互相渗透。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音乐可以发挥积极有益的社会功能,但不可否认,也会产生有害的消极作用。优秀、健康的音乐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庸俗、低级的音乐具有消极、负面的作用。所以,基于音乐对社会的功能,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音乐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来建设社会,服务生产生活。
二、将音乐社会学带入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贺绿汀先生曾说过: “艺术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具体表现,因为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变迁,所以各时代的人们思想感情亦各不相同,因而产生出各时代不相同的艺术。时代提出的问题、矛盾给人们以很深刻的影响。” 音乐是以特殊的方式存在于社会,并受社会的影响,形成社会的艺术。
在中国,从原始社会的诗、歌、舞密切结合,封建时期的大司乐、乐府等宫廷音乐机构的运行,到近现代“学堂乐歌”的创建,以及歌咏活动和“新音乐运动”等活动的兴起,再到现代把音乐纳入义务教育;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源于酒神祭典上歌舞的喜剧和源于祭祀酒神时的酒神颂歌的悲剧,到来自宗教活动的圣咏、经文歌等宗教音乐,到法国大革命失败,标榜着“自由、平等、博爱”理性王国的幻想破灭导致作曲家们将对现实的失望、苦闷、空虚写进作品里而形成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再到20 世纪70 年代西方盛行的年轻人表达反叛社会思想的朋克音乐……不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音乐始终都与社会密切相关。音乐作品的产生受一定的时代背景、社会意识形态、生产科学水平的制约,可以说音乐作品是社会的产物;但反过来,音乐作品同样也是由社会的价值观凝结而成,并且对于社会大众也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导向作用。所以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并不是单方向的,而是一种双向联系。而另一方面来看,音乐教育在促进大众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提升智商和情商,以及树立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着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以往我们说到音乐,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德奥体系的古典音乐,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式化思维。而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变成了一门教授物理音响和织体的学科。经过学校“车间式”的造人过程后进入社会,音乐学习者们在从事音乐生产活动时就会发现这种音乐教育带给我们的就是一种固式化的音乐思维,不是发散性的、以人为本的。这样一来,在西方现代性的书写和单一的、缺乏人文风格的视野下,我们的音乐学习很难突破现代性的桎梏,音乐思维也可能被进一步局限。由此可见,如今我们的音乐教育已经脱离了社会,变成了一种规模化的生产工厂,而从“工厂”中“生产”出来的音乐教育者的思维已经被固化,是否能够教育出具有多元视野与辩证思维的学生是值得商榷的。
笔者认为,相较于音符、和声这些音乐本体,生活世界的音乐方式才是更需要被关注的,因为它不是客观的、科学的存在,而是与人、与所在的地域、所讲的语言、身处的情境、面对的音乐事项息息相关。音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任何一种音乐也不是凭空存在的,它的种类、风格、形式必定与它本身,或者说它的创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背景、社会需要有一定关联,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所处的职位与社会阶层是不同的,经历的社会生活也各不相同,所以创造出的音乐在风格类型与思想上也会迥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反映了各个群体、各个阶层不同的思想情感及精神状态;反过来说,它的存在也会对它所处的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历史发展、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明显不同,我国音乐教育过程中,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教育体系与方法。
哲学家胡塞尔曾经说过:“本质还原的方法是面对事物本身。” 如果我们想摆脱这种客观思维的局限,就可以采用胡塞尔的理论方法对本质进行还原。我们可以重新讨论中国音乐的本体,是否能乐音、音程这种客观规定的科学化方法可以全权代表中国音乐?笔者认为,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中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构成的国家,各个民族的生活、文化、音乐都各有特色;中国传统音乐,不论是调式、记谱法等,还是音乐背后承载的文化精神和社会背景,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不同;而在这种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中国音乐也与西方音乐不尽相同。“五四“运动带来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这种西方现代性思想的传入,使得我们民众的心智得到开化,促进了思想精神的觉醒,加速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但与此同时,在音乐方面,这种对西方思想体系的过度崇拜也使得我们对自身音乐的科学性产生质疑,并且在这种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也让我们逐渐消磨了自身音乐或音乐教育的民族特性,认为自身的音乐或音乐教育没有科学可言。但现在看来,西方的音乐体系也只是世界音乐的一部分,它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之上的,并不是具有“世界性”的权威体系。如今的中国音乐教育以这种西方音乐体系为基础,以物理的音响本质为前提进行音乐语言的构造,所以认为音乐是非语义性的、非文化性的,认为音乐的语言就是音程、和弦、乐音。这样是否会产生另一种极端?笔者认为,音乐不能脱离它所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音乐教育也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应当与我们的社会形态、社会事件、社会价值观联系起来。音乐教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音乐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譬如社会制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音乐教育的社会效应、音乐教师的社会地位等问题。音乐教育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是音乐学与教育学相互交融的产物,将音乐社会学的理论体系运用到音乐教育的研究上,可以充分理解其承载的音乐社会学意义。
笔者认为,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在当今全球化的多元文化世界中,不能将音乐教育的对象狭隘化,要让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音乐教育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教育的社会责任。因此,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在基础音乐教育方面,应当在音乐社会学科学观的指导下,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促使音乐可以更好地向学习者表现和传达社会生产,以便于更好地服务生产、服务社会,同时让学习者了解音乐批判社会的功能和依据,以及音乐如何反应、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反思精神,从侧面促进社会的进步;在高等音乐教育方面,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应该注重社会价值观的正确理解,以及音乐教育的本质、意义和尺度,从而明确教育承担的社会义务。
综上所述,从音乐社会学角度剖析音乐教育,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音乐教育进行研究,将社会价值观融入到音乐教育教学中,使音乐教育能够担负起社会责任,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习与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