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2022-11-05郑晨雨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郑晨雨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对当下国内高校音乐教育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可知,教学内容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西方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所占比例较小,如果此种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变的话,高校音乐教育必然会受到影响,学生的艺术素养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相关人员必须要对中国传统音乐有正确的认知,并认真履行好其传承职责,让传统音乐教育和高校音乐教育真正融合起来,如此方可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音乐知识体系也能够变得更为完善。
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是由中原音乐、四域音乐等共同组成的,其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理论。高校在展开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传统音乐纳入其中,在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保障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展开。高校应当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并充分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带来的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一)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高校在展开音乐教育时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幅度提高,并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所在。传统音乐与传统文化间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音乐传递出来。所以说,为了使得高校音乐教育能够顺利展开,课程设定者应该关注传统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发展的认知,进而生发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意愿。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使社会环境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大学生所要面对的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就使得其必须在在校期间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在学业上,这样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就会不断加大。学习音乐可以让学生的心情较为放松,身心成长更为稳健,促使其更为积极的面对人生、社会,除此之外,学习音乐还可以让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学习,能够进一步释放其内心的压力,这样就可为其步入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来说,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激发其爱国情怀,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音乐有着其自身的特色,但其均是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展现民族精神。20 世纪上半叶,我们的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黄河大合唱》 之类的民族战歌在这时就起到了鼓舞作用,它激发出了人民的战斗意识,将强烈的爱国精神充分表达了出来。这样的传统民族音乐能够使得民族精神真正得到强化,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切的感悟。
二、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我们国家的师范院校、音乐学院以及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大多都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想要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胜任音乐教学、教育研究、艺人演出等工作。从音乐专业学生的角度来看,其通过学习能够对音乐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个人的音乐素养也会明显提高,这对音乐发展也可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有些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国内、国外的演出活动之中,此时若其能够运用精湛的演技来展现中国音乐的魅力,就可以大幅度提升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力。由此可知,音乐专业毕业生除了要把音乐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理想,还应该主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承担起自己的职责。高校在对音乐教育人才进行培养时,应该重点关注传统音乐文化,夯实基础理论基础,同时还要针对研究方法展开深入探析。因此,在开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针对音乐理论基础进行传授,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明显的提升,进而为将来的音乐研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当下的音乐发展虽然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但是高校音乐教育依然采用的是西方音乐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学内容也是偏西化的,简单来说就是在对和声、对位、复调等内容进行教学时,依旧是以西方教学方式为主。从当下的音乐专业教学来看,钢琴属于必修课程,学生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在传统乐器的学习上,学校却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在展开声乐教学时,内容、方式均呈现出西方特征,学生一直接受此种教育的话,在接触中国传统音乐时就会出现认同感较低的情况,而且学习自信也无法树立起来。从中小学音乐教育来看,师资力量大多来自国内的音乐学院,其组织日常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自己从高校习得的,如此就会使得音乐教学陷入到固定的循环之中。要想让教学理念、音乐理论、视唱练耳以及音响乐器等均来自于西方国家这种情况能够切实发生转变,必须要对高校音乐教育予以创新,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渗入其中,确保传承教育能够真正的做到位,如此方可使得当下的音乐教育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我们国家的音乐教育虽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但是其在基础理论知识、乐器乐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中占比是非常少的,从教学的方式来看,我国对传统音乐教育也是不够重视的,这会造成音乐教学与传统音乐间出现相互脱节的状况。当然,我们国家的传统音乐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就使得传统音乐的传授受到了一部分影响,加大了相关研究工作的难度。由当下的实际情况来说,国内针对传统音乐进行研究的专家并不多,更多的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西方音乐教学上,使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难以顺利实现传承工作,如果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的话,民间传统音乐必然会走向没落。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是专业化教育,可以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音乐教育同样如此,系统化教育可以使得学生自身拥有的综合能力大幅提升,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音乐继承者角度来看,其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大多都是西方音乐思想,这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如果一直秉持西方音乐观念的话,传统音乐便会逐渐消失。另外来说,在音乐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要紧跟时代前行的脚步,如果不改变目前的教育政策的话,势必会对传统音乐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导致继承者数量急剧减少,甚至一些传统音乐慢慢走向消亡的境况。当下依然有专业人士正在对传统音乐展开研究,但是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传统音乐外,也会接触大量的西方音乐,如果学校不对此进行合理的安排,就会带来传统音乐基础的构建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未能顺利解决的话,即使其想要对传统音乐予以传承,在教学中想要寻找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也是较为困难的。正是因为现行的音乐教育模式和传统音乐发展呈现出了相互脱节的状态,这就使得研究人员难以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对传统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限制。
三、传承与创新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
(一)加强音乐教师传统音乐教学能力培训
对于高校来说,若想保证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目的能够切实达成,就必须要将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传统音乐教育若想有序的展开,就应该要保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充分凸显出来,增强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当然,学校也必须要加大投入力度,配置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设备,组织教师参与专业培训,确保其音乐素养的大幅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应该要加强,为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如此便可以使其拥有的音乐教学能力也进一步增强,能够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最为可行的教学方式。
(二)开展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若想保证学生能够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更为深入的理解,除了要将传统音乐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同时还要组织集体文艺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活动形式应该要多样化,可要求学生去收集资料,了解传统音乐是如何诞生的。也可直接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校授课、讲学,如此可以使得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民间音乐,增强其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由学生自己来组织音乐汇演,适当增加民族音乐节目的数量,这样在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参与乡村民俗音乐会,这样可以使其对乡土人情有更为真切的感知,对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更为积极的投入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传统音乐的学习并非只是通过课堂实现的,因而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时,应该要增加实践性课程,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对传统音乐文化具有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如此,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显得更为积极、主动,个人的综合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三)开设专门的民族传统音乐鉴赏课程
高校在展开音乐教学时应该将传统音乐鉴赏纳入其中,这样可以切实达成传承的目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对鉴赏环节展开可行性论证,确定其对教学产生的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课时安排进行合理设计,并要保证鉴赏环节能够渗入其中。教学内容应该将传统音乐作为主体,尤其是要增加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和一些已经接近失传的民族音乐,如此便可以保证整个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民族音乐传承目的就能够切实达成。众所周知,传统音乐是在长时间的积淀中产生的,其呈现出明显的艺术韵味,而且鉴赏价值非常高,为了使得传承、发扬目标能够切实达成,必须要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从这点来说,国内高校应该要对音乐教育体系予以完善,鉴赏课程必须设置到位,并要切实完成好教学工作,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意识就会形成,审美能力也会大幅增强。当然,教师、学生也要对自身承担的职责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做到主动对传统音乐文化予以传播,尤其是要保证主人翁意识能够真正树立起来。高校必须要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邀请民间艺人、专家学者等来到学校讲座、演出,如此便可以使得传统音乐的传承能够真正达成,大幅度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对当下的专业音乐教育予以分析可知,西方音乐教育依然占据主体,此种现状暂时无法改变,因而在展开教学时,应该要寻找到可行的途径将中国民族音乐、外来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突显其民族性特征,确保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并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若想保证教育教学能够有序的展开,应该要保证课时数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时,必须要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对教学内容予以分类,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深入探讨,如此便可以保证学生能够有一个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若想保证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真正得以实现,必须要对其具有的美感有深入的理解,如此方可使得传统音乐教育更具实效性。
(四)增加传统音乐的课程内容
在对音乐教育进行创新时,应该以现代教育体系为基础,秉持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确保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相契合,选择可行的途径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从普通高校的现状来看,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多是在选修课程中接触传统音乐文化的,因而其学习内容并不多,想要形成深刻的理解是难度较大的,导致其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也较为浅显。另外来说,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拥有的音乐功底是较为薄弱的,所以其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这就导致了民族音乐的传承难以实现的状况。因此,想要确保传统音乐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高校应该要对音乐课程加以革新,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将传统乐器、中国音乐史等课程融入其中,对传统音乐教学进行细致划分,久而久之,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就会更为深入。为了保证音乐教学可以有序展开,教师可以利用经典曲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保证学习的效果更为理想。
(五)开发传统音乐养生疗法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都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并且在临近毕业时,其还要考虑就业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展开教育时不仅要对其学科能力予以培养,此外还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调控学生的情绪,提升其心理调节能力。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主要集中在内心感受方面,这也会对其个人意志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众所周知,不同音乐的节奏是存在着差异的,且不同音乐所带来的情绪波动也有区别,欢快的音乐可以使得聆听者身心更加的放松,而低沉的音乐则会带来伤感的情绪。大学生所要面对的学业压力是较大的,除此以外,很多事情也会让他们产生困扰,增加他们的负面情绪。若想改变此种情况,高校可充分利用传统音乐,将其和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使其心理压力切实得到缓解,以更为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生活,进而保证综合素养的大幅提升。
(六)做好科学指导,提升传统音乐传承热情
在开展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将“以生为本”这个原则落实到位。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需求作为重要关注点,选择最为可行的教学措施进行教学,如此方可使得学生的成长更为稳健。对“以生为本”这个理念予以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科学地指导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如此方可使得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理想能够真正得到实现。组织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寻找到可行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传统音乐的价值,深入理解传统音乐的内涵,让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提高个人的音乐素养。而要达成这个目标,高校必须要完成好课程设置工作,并寻找到可行的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为关注传统音乐。另外,传统音乐社团也要在校内组建起来,并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去,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对传统音乐的喜爱程度,使传统音乐的传承、保护工作切实达成。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校的传统音乐社团应该要扩大招人范围,让专业和非专业学生都参与其中,如此方可使得传统音乐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进而保证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得到大幅提高。
四、结语
由上可知,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予以重点关注,这样方可真正树立民族自豪感。而要想实现传承目标,则必须要寻找到可行的途径。国内的高校对音乐教育是较为重视的,为了能够真正实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高校必须要将改革创新做到位,做好传统音乐文化课程的设置工作,确保其更为专业化、多样化,如此方可呈现出传统音乐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认识到其精髓,让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能够真正达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