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影视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机制研究
2022-11-05肖艳华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肖艳华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5 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此方案的推行背景下,各省市、各高校纷纷出台了如何建设“双一流”的多样化实施方案。而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结合思政教育,全面提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成为了高校学科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必须摈弃功利主义思想,必须增强世界‘双一流’大学特有的‘文化气质’,必须增强高校‘活力’创设‘宽松的自由学术氛围’”。在此“双一流”的目标下,明确了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且本科教育是所有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影视专业类课程在各高校许多相关专业上均有了相关的课程设置,尤其是以培养戏剧影视类、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院校中,影视类课程是最主要的核心课程建设。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虽然影视教育的外延与意义都在不同的维度中拓展,但其重实践、轻理论的弊端仍然是制约着影视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不少高校仍侧重于影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上,且以技术实践为主要导向,虽然凸显了专业化的优势,在无形中淡化了其艺术内涵与教育意义。因此,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影视类课程创新不仅是对影视科研人才的学术引领,更应强调社会需求的导向意义,并坚持以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建立起开放有序的、全课程育人的一流人才培养成长机制。
影视媒介在当今时代所展现出来的传播广度与深度,令各高校对影视类课程更注意课程思政教育意义的挖掘与提升。影视课程因互联网、大数据、虚拟影像等技术的影响,其专业性、大众性与娱乐性日趋强化,因此影视教育的观念更新、路径重构已是影视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如何在高校中对影视教学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创新实践,能切实地提升高校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教育,更是当下“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发展的新思路与新策略。
一、经典性·互动性·反思性:影视类课程思政的多维路径
(一)注重影视类课程中影视文本选取的“经典性”
影视作品有着强大的意识形态传播功能,能传播积极的社会价值观,也能因为某种有失偏颇的意识形成消极的意见与舆论。因此,选取怎样的影视作品是课程思政最为关键的前提。如果影视类课程一味只考虑视听符号专业上的学习选取,往往容易淡化对影视作品意识形态的关注,从而有可能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产生不利因素。所以,在专业性与思政教育两者兼顾的考量下,影视类课程的文本选取要尤为凸显“经典性”,“经典”一词“不但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过时间考验、以文字或其他符号形式存在的权威性文本,更包含此类文本所藏含的制约人的思维、情感与行为的文化规范之义。”经典电影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因其内外兼具的艺术影响力而最终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如“红色经典”电影,以其革命精神与英雄主义的内核,真实、深刻地展现了对革命时代背景中的高尚情感与热血情怀。“红色经典作为一种与中国革命密不可分的电影类型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特定的文化土壤、文化背景,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机制、叙事方式和社会功能。”将“红色经典”电影融入课程,是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在精神有着一致性的追求,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教育等优秀精神通过经典的红色影视作品影像诠释,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与崇高情感。例如高居中国票房榜首的电影《长津湖》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不畏艰难与美军展开殊死对决,血战长津湖的悲壮场面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共产主义信仰与革命斗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对经典电影的选取是对中国主流电影叙事模式与价值体系的理论掌握与现实导向。中国主流电影有着独特的文化呈现方式,它在经典的叙事逻辑之下,以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为主旨,对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在影像符号中进行合乎电影美学理念的表达。以中国主流文化建构的经典电影类型,也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与传承,它以一种主旋律精神发挥了强大的集体认同功能,能令学生在掌握经典叙事模式的同时,实现现实的社会主流价值引导,极大地提升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感。近年来,我国的主流电影在融入商业化模式的叙事上呈现出了一定的娱乐化倾向,这是中国电影发展与时俱进的表现,是在满足大众市场观影的心理需求上,又能展现国家意识形态的探索性创作。此类影像文本的判断与选取,可以让学生在娱乐功能的体验下完成思政教育功能的相互促进。
(二)从教师引领的“被动性”转向师生双向探讨的“互动性”
传统的影视类课程教学师生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泾渭分明的,老师作为讲授者充当的是主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固化为被动的倾听者。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 “单向度的人”,即丧失了思考的行为能力,那学习效果也就无法取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因此,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才是影视类课程思政教育中有意义的运行方式。互动是指两个以上的主体相互交流、沟通彼此想法、见解、达成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良好的学习效果就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心理历程,在学习情境中彼此能获得有效的交流与成长性收获。“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的构建关系就是通过每个主体与外部世界不间断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认知结构。教学作为教育的本质就应该是互动模式的呈现,在课程思政策略中,教师是作为建构者与引领者的双重叠加的角色,建构指的是老师对于课堂学习情境的有效创设,引领则体现在老师在学习情境建设完成的基础下,提供大量的、多样的学习资源,实现学生对课程学习积极兴趣的导入与维持,开展符合学生个体情况的差异化思政教学,在互动传授过程中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在影视类课程的互动教学模式中,老师不再局限于传统主体讲者地位,而是通过意义目的性的互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影视课程的知识体系建立。影视类课程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虽然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个体课堂之外的实践累积,如影视文本的大量观摩、影视评论的细致阅读等,但学生在课堂中主观能动性的参与才是取得优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在影视类的课程中,设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互动设置能比传统课程导入更具有教学效果,如《影视评论》等课程可开展“五分钟电影推荐”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五分钟以内的时间推荐一部电影,且从影片启示的角度来进行口头推荐。而在一些影视基础课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主题汇报等方式来融入思政教育,如电影史类的课程,将电影史的代表性导演作品或电影现象以小组形式进行互动学习,让学生在史学维度的基础上,实现育人协同的实践模式。此类互动环节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感,亦能提升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三)在专业学习基础上介入“反思”维度的社会意义探寻
学习上的反思体现在学习者对学习信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刺激与反应。主动的互动学习过程能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辩证能力,在交互行动的探讨意识下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习信息与社会环境的关联,并能给予一定的指导与纠正意见。行为主义理论中也表明,积极的反思意识是学习者对社会环境中的学习行为诠释。影视类课程的反思维度在于如何从表象的视听影像符号之下选择正确的价值维度。价值导向是课程思政的本源问题,在高校“双一流”的建设中,育人始终是首要任务,随着“双一流”建设步伐的加快,育人应是多维度、多联动的,不应再传统地把思政类课程看成单一的思政教育途径,而是各学科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在整体上的融会贯通,通过课堂差异形式的多样化联动,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在课堂形式上不仅传播知识,而且还传递积极价值观。
育人的价值意义体现在对社会问题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一种影视批评学术方式的教育途径。影视批评是在对影视理论学术资源的吸收与掌握的情况下,对影视的文本、创作群体、影像类型等不同视角的讨论与反思。尤其是在面对西方霸权式的影像话语表达时,专业学习者更应该从社会历史语境来发现影视作品中的问题,结合多学科的知识来获得对问题的准确阐释。影视文本往往因形式化视听符号的戏剧情节演绎而吸引大众的观影兴趣,但其内在所蕴含的社会意识却并未被大众所共识。因此,影视类的课程更应在专业的学习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影视文本分析,将课堂之外的社会信息连接,聚焦探索影像符号背后的指涉意义。如《功夫熊猫》系列影片,其中国风的形式化借由好莱坞的影像技术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上大获成功,但反思之下,此类影片的实质仍然是西方人物性格与思想价值观的强势植入。又如好莱坞的科幻电影类型,虽然它们凭借娴熟的技术美学在科幻类型叙事上有着代表性的视听示范,但影片中的故事逻辑叙事大多是美国自我霸权意识的赤裸化呈现。学生们在课堂上对所学的影视文本只有从反思的层面延伸理解,才有可能实现高校影视教育中最终的育人目的。
二、影视类课程思政实践下的多重社会意义表达
(一)通过影视课程思政进一步认识世界政治与文化的多样性
“双一流”建设呼应了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影视教学因其兼具视听符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活跃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影视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维度,需与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目前,许多高校的影视教育依旧遵循传统的讲授方法,尤其是在高校影视专业的教学中,大多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专业维度,对其影像所指的政治与文化意义并未充分挖掘讲解。在新媒介日新月异的当代,影视文化传播的大众性已不言而喻,而影视教育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影视文化中世界各地的政治与文化多样形态,认识到影视符号之下所承载的真实政治与文化生态。
影视教育中的政治与文化往往跟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关系,影视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式载体,每一部影视作品都体现与反映了所处的社会时代政治背景与该地域的文化现象,这些政治与文化现象借由影像传播后,又在大众中形成新的文化影响,从而促使新的文化观念形成。《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肖申克的救赎》《拯救大兵瑞恩》等美国电影虽被许多观者列为励志影片,但事实上影片的背后是典型的美国政治与文化的映射,《阿甘正传》 中阿甘所经历的事件串联起了美国的历史事件,而阿甘的成功则是美国所宣扬的“美国梦”的文化价值观呈现,“由此而言,可以将电影看成是一种从事替代的精神机器”。同时,通过影视作品的视听符号呈现方式,往往更能提升学生对国家政治体制与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如电视剧《大国崛起》《遵义会议》《长征》等、电影《长津湖》《八佰》《狙击手》等,这些影视作品以主旋律精神为基调,不仅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艰苦卓绝及革命历程,更是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怀。
(二)通过影视课程思政深刻认识社会与生活的现实性
好的影视作品始终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艺术介质,现实主义一直以来都是影视创作中的重要美学倾向。虽然许多的影视作品有着强烈的商业意识,但它所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视剧,基于一定的宣传意识,它更着力于对社会的各方面作出合乎理性的折射与认同,以其获得大众的心理审美接收。”对影视作品的理解不应止于表面化的故事情节,更应能对影视作品所表达的现实时代背景与社会意义有所认识。
影视作品首要的现实意义是反映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近年来出现的不少聚焦扶贫攻坚的农村题材电影,如《花繁叶茂》《三变》《文朝荣》《出山记》《情系喀斯特》《我和我的家乡》 等影视都是书写少数民族山区借助现代化力量而带来的自身改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国家城乡矛盾中的农村一角,银幕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常常是经济不发达的农牧区生活。从农村题材电影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而农村题材电影也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更有亲和力的类型。”这些有着特殊时代语境的影视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再现,能令学生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与社会时代的发展有更好的现实理解,继而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获得正确的认识与判定。
影视作品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聚焦社会问题的揭露与思考。中国主流电影的创作一直与现实主义精神内涵紧密相连,对现实社会与人生力图给予多元化、多视角的呈现。《我不是药神》影片就是聚焦白血病群体困境下的“以人为本”的现实题材佳作,在营造戏剧冲突的商业类型创作意识上,寻求与观众情感痛点的共通层面,在艺术创新与价值情怀表达上形成了在地化思维的经验书写,获得了观众与市场的双重认同。“现实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态度、创作方法、创作手段,其深层次更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关注国计民生尤其是民生疾苦,是现实主义电影的第一要义。”现实主义创作中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审美艺术式的人性真善美批判,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与思想表达的创作范式。
(三)通过影视课程思政提升艺术思维的审美能力
虽然影视媒介是工业技术时代下的产物,但经典的影视作品并非是为了单一的商业目的或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创作,而是创作者们遵循艺术规律、用审美思维的方式来进行的创作。因此,具有艺术质感的影视作品往往有着自由思想与哲学思考,这其中独特的感性与理性双重维度叙事,是影视创作者们对人类生命在不同意义状态中的准确把握。“电影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世界第一艺术。它能依靠画面消除语言不同所造成的隔阂。”影视教育能彰显影视作品中艺术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观念,将视听语言符号的叙事特征与隐喻意味升华至客观的理性认识,与创作者的主体思想经验完成情感意义上的共鸣,从而实现艺术审美的精神愉悦。
影视艺术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人类精神需求的重要来源,是人类物质生活丰盈之后的必然追求。在影视产业空前发展的当下,如何辨别出积极的、有意义的、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影视作品是亟需的艺术素养。在这一前提之下,影视类课程的艺术形式与现实价值能获得更广泛的理解与观照,并能为其他事物的艺术形式发展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影视类课程随着各种媒体技术的发展,在艺术审美也呈现出了与时代并存的多维特征。首先是对技术审美的理性认识,数字技术的瞬时革新促使了多媒介的深度融合,继而令影视文本的形式与主题有了更多的创新与突破,影视的工业化美学成为了艺术与商业交融的意义汇聚点。其次,是基于工具层面上的艺术感知能力提升,工具性能是一种专业的职业化技能,在遵循影视课程专业原则教育的实践上,更要对影视的艺术规律科学地掌握,真正地实现影视课程工具性能与价值性能的和谐统一。最后,则是影视教育是对每个学生的健全人格与美好心灵的呵护,影视的艺术魅力能舒缓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能对人的全面成长以及适应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结语
高校“双一流”建设要求将高校中优势较为明显的学科充分挖掘其内在的联动性与优势因素,同时也要求在不同的学科之间,不能单一地只关注专业知识的内容范畴,而更应该注重学科内容与社会环境、文化因素、学生心理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系统地开展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工作,建立起与融合教学资源、协同创新的教育机制,形成创新育人的有效发展路径。随着影视媒介传播的不断泛化与影响程度的持续深化,影视教育无疑肩负着社会价值观念确立、艺术审美能力提升的重要引导之责,因此,影视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是高校影视教学的创新改革尝试,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切实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是“双一流”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内涵体现,是“双一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