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诗词歌曲《青玉案·元夕》的演唱实践探究

2022-11-05王菊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艺术评鉴 2022年18期
关键词:青玉案旋律古诗词

王菊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本文从歌曲的演唱实践为切入点,探寻一条以高校为载体,以诗词歌曲教学为基石,以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为“羽翼”的促进三者有机融合、良性发展的新规律、新理念、新思路;进一步巩固文化艺术的阵地,将艺术教学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有机融合,推动高校艺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步伐;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诗词歌曲学习过程中对诗词歌曲的理解与认知,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一、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效能性

古诗词是我国的精神文明锻造的产物,是先人流传下来的绝世文化珍宝。自古以来古诗词便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古诗词起源发展自先秦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诗经》与《楚辞》,诗歌都可配乐演唱,汉乐府的建立又有了汉赋,唐诗宋词更是攀登古诗词的文学高峰,还有后来元曲,明清散曲皆可入乐而歌,还有许多原汁原味的古谱流传至今。古诗词不仅是历史发展的时代标志,它还推动着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启迪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朝代的发展情况及文明程度。古诗词歌曲是高度融合文学作品与音乐的产物,亦是现代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还是研究传承鉴赏的艺术作品。古诗词歌曲语言优美凝练,平仄押韵,音韵清新雅致,古朴自然,题材包罗万象,诉说着人间悲欢离合,赞美着祖国大好江山,歌颂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等。古诗词歌曲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韵味激发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润物细无声” 的发挥着思政教育的作用。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诗词歌曲中音乐作为载体,内容上保留了中华民族卓越的传统文化,发散着它所独有的艺术魅力,能更好的产生共情与共鸣。歌唱家李元华曾表示:“传唱古诗词便是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古人先贤的人文品格与优雅神韵,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文学与音乐美,还能汲取精神价值。”

二、《青玉案·元夕》的诗词解读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诗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他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寄托了其拳拳爱国之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其创作题材广阔,艺术色彩鲜明,擅长引经据典。

(二)创作风格

辛弃疾的创作风格灵活多样、别具一格,他的词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技法高超且思想深刻,艺术色彩鲜明。他的词多以国家和民族的现实为题材,多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与斗争精神,使得后世在国家与民族危急时刻,不少后辈从他的词中汲取精神鼓舞。首先,他擅于利用雄壮的声势创造宏大的意境,表现出慷慨激昂之气势。其次,他奇特的想象展现他与众不同的浪漫主义色彩,擅于运用夸张和比兴的手法,以特殊的精神和性格,寄托自己的豪情壮志。再次,勇于打破词千篇一律的传统形式和格律束缚,别出心裁的设计,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继承了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精神,这种创新突出表现在语言的谋篇布局上,使词的艺术形式更多姿多彩。

(三)创作背景

《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写于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国势日衰强敌压境之时南宋统治阶级却沉沦于莺歌燕舞,逃避现实享乐无度,以粉饰太平,辛弃疾心系国家安危欲补天穹却无路请缨,他怀揣着满腹的哀伤与怨恨,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矛盾中一气呵成这首千古传诵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景,衬托出一个孤高淡泊,不同于胭脂俗粉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寄托着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四)诗词释义

《青玉案·元夕》全词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这首词从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开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不同于胭脂俗粉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寄托着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全词采用对比手法,词的上阕写景,渲染着热闹的盛况。作者用固定的灯彩来描写火树,并把“星雨”描写成流动的烟火,营造了一种极美的意象:东风还未吹开百花,却先吹开了元宵节上的银花火树、地上的灯花,还吹落了似雨的烟火;直冲云霄后从空中自然下落,好似陨星雨。街巷里五颜六色的彩灯采用“花千树”来比拟,好似一夜之间千树繁花被春风吹开一样,与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透过词句,我们隐约能感受到当时灯火闪烁、烟火纷纷零落的景象。之后开始描写车马鼓乐、灯火交辉的人间仙境,一些精心打扮、涂脂抹粉的贵族妇女乘着精美的马车赶来灯会,街边回荡着街头艺人吹奏的凤箫声。如玉壶般的明月在天上挂着,好似明亮的眼睛看着地上的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令人赏心悦目。其中的“宝”“雕”“凤”等种种字,是为了烘托元宵节热闹繁华的气氛所用。词人辛弃疾将南宋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描绘得相当细腻,让后世人可以根据词眼体会到南宋的风俗人情。

词的下阙写人,以那位孤冷清傲的女子寄托词人的思想品格。古代女子“一门不迈二门不出”,出门的机会甚少,元宵佳节便是深闺女子们满怀期待可以无所顾惮出门交往、看世界的一个好时机,出门赏灯的丽人们雾鬓云鬓,在头上戴了元宵独有的闹蛾儿、雪柳等装饰物,这些盛装出行的丽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有说有笑,所走过的路上还飘散着衣物的香味。这些丽者,都不是词人意中关切之人,在人群中千回百回寻觅一位女子,却总是踪影难觅,本以为无望,一回头在不经意间,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发现了她,有所等待的在此地未曾离去,发现佳丽的瞬间,是整首作品的点睛之笔,同时也是情感表现的凝结和升华,赋予整首作品生命力。词人将此变成了笔痕墨影,至此,才表现出作者的巧妙构思:上阕对于元宵热闹场景的描写,下阙眼花缭乱的一个个佳人才女,原来所有的描述都只是为了衬托那一个意中之人,倘若无此人的话,那这一切都没有任何的趣味和意义。

词的下阙所描绘的“那人”的身份,有多种不尽相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是作者的意中人,又或许比喻的是词人自己,还有人认为是指北宋旧都汴京。“那人” 作为一个带有复杂性的意象创造了整个作品多意性的内涵。这种多意性在最后一句“灯火阑珊处”上的以充分表现。“那人”若是指汴京的话,“灯火阑珊处” 指千里之外灯火阑珊的汴京城,然而如何破落,词人也不忍去想不愿去写,便只说是灯火阑珊,却更添了一缕凄然之感;“那人”若是指自己的话,阑珊的灯火则正好体现出了词人心中的孤寂。辛弃疾苦苦寻觅的那人,既是旧都汴京,也是孤寂的自己,这首作品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与期盼,要想在演唱时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就必须对整首作品的情感和韵味进行细致的把握。

三、演唱实践探究

(一)作曲家

李砚,湖北潜江市人,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现居北京。北京心乐理创始人CEO、青年企业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内地新生代作曲家、新锐音乐制作人。《青玉案·元夕》是他于2020 年选词填曲的古诗词作品,女高音歌唱家曲丹为首唱。他创作的古诗词歌曲作品还有《凤求凰》《白头吟》《蝶恋花》等。

(二)曲式分析

此作品为一部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全曲共有59 小节,调式调性为A 大调,慢板转行板的速度。

前奏部分:(1~5 小节),由钢琴伴奏深情舒缓的引入,其旋律奠定了全曲忧郁、惆怅的情感基调。A乐段(6~24 小节),其中第6~14 小节唱词为上阕部分,a 乐句,本部分采用两个连续的弱起八分音符节奏型将歌曲推进,增强叙述感。第15~24 小节唱词为下阙部分,此部分为本曲的副歌唱段,在匀称且舒缓的曲调走向中深刻的进行着情感的抒发。间奏(25~26 小节),为A 乐段进入B 乐段的一个过度。B 乐段(27~59)小节,间奏部分的速度由慢板切换至行板,伴奏型采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快速而密集的推进,与a 乐句形成鲜明对比,使得a 乐句和a’乐句大同小异。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在此乐段a’和b’’句的中间插入10 小节(35~44)一字多音的“啊”作为歌词的旋律音,此部分的旋律是在b 乐句的旋律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也为整首乐曲增添了别样色彩,丰富了歌曲层次。之后连接b’’乐句并在此增加了尾句,将“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歌词重复,给予歌曲结束感,并在“处”字以首调旋律为4-3 的开放性音程中结束本曲。

(三)艺术特色

《青玉案·元夕》这首作品属于抒情性、艺术性的古诗词抒情歌曲,演唱时需要把握整首歌曲的情感基调,重点把握歌曲婉转、含蓄、惆怅的风格,要以情动人、以声感人。这首作品是辛弃疾的婉约词作,从元宵节热闹的场面入手反衬出了一个孤高淡泊的形象,含蓄地表现出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四)舞台表演

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舞台表演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从体态、步伐、手势、眼神和语气等方面,精雕细琢,在唱与演之间让观众产生共鸣。在这首作品中,要把握整首作品所表达的忧郁、惆怅的情感基调和内在气质,在表演时才能达到神形兼备。前奏音乐奏响时,表情仿佛置身于元宵节热闹的场景之中;首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在演唱时眼神可以缓缓向前方望去,仿佛映入眼帘的是元宵赏灯的热闹景色;第二句“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演唱这一句时,眼神可以稍微明亮,身体往前倾一些,仿佛自己身处在南宋元宵节热闹的场景中,此时的眼神中需要有戏,将观众带入到情境中。下阙第一句“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在演唱此句时,可以将手慢慢的收回,眼神可以由远到近。末句“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眼神从一开始的四处游走到定格,脸上的神情由无奈到欣喜,手也可以缓慢的送出,神情、手势和眼神的变化需要在音乐的节点进行。

(五)演唱分析

这首作品适合女高音演唱,最低音到小字一组的“c”,最高音到小字二组的“a”,如何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需要把握整首作品婉转含蓄的感情基调,流畅的线条感,带有叙述的语气、语调,厚重而不失细腻的音色,演绎戏曲的润腔、准确的咬字、归韵等。歌唱是为了传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演唱前,要琢磨作者的情感表达意图,把握作品的意境与韵味,带入到词曲作者所营造的情境中去演唱。这首作品辛弃疾没有按照以往的豪放派词风来创作,而是为婉约派风格,意象繁复,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摹。上阕写景,来表现元宵节热闹非凡的场面。情感色彩相对柔和,突出所描写的画面的唯美感;下阙写人,表现对灯火零落处那人的追寻,演唱时情绪婉转,要将寻觅丽人不得的无奈之感表现出来。

润腔作为古诗词艺术歌曲常用的演唱技法之一,对作品的韵味及风格的表现起到了关键作用,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广为使用。在这首作品中主要运用了倚音润腔手法,并且主要体现在词的部分尾字上,呈现方式为在词的旋律音基础上进行大二度的短倚音,如“雨”“夜”“路”“去”“度”等字,在演唱时倚音时值较短并且快速下滑至旋律音,如“宝马雕车香满路”中的“路”字旋律音为“2”,在演唱时唱作“3、2”;“众里寻他千百度”中的“度”字旋律音为“1”,在演时唱作“2、1”。此外,在“雪”“盈”“寻”等字上同样采用了润腔手法,这些字倚音的时值在演唱时相对较长,约占据旋律音时值的一半,呈现方式是在词的旋律音基础之上下行大二度或者小三度作为长倚音,如“娥儿雪柳黄金缕”中的“雪”字,旋律音为“6”,在演唱时需唱作“5、6”;“众里寻他千百度”中的“寻”字旋律音为“5”,在演唱时应唱作“3、5”。此种润腔处理方式使得“依字行腔”“腔随字走”的唱腔特色更为凸显。

第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旋律从小字一组的“c”出发,上行到小字二组的“c”后便下行至小字一组的“f”。第一个唱词“东风”的音区较低,一开口便需要找准位置,为接下来跨五度的“夜”字做准备,在演唱时需要注意用气送声;在演唱“花千树”时,需注意口腔由“画”字的开口音变成“千”字的闭口音,这时候需要保持头腔共鸣以及气息支撑。在演唱“更吹落,星如雨”时,吸气要深,这部分音区较高,并且腰腹要呈对抗感的微收状态,以便更好的将声音送出来;“宝马雕车香满路” 这一句旋律走向和第一句相似,这一句在演唱时需叹着唱,用以气送声的方式来进行诠释,在演唱至“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时,需注意变音记号的准确演唱,以及对节奏型的把握,这句唱词中的“声”“光”“龙”字的韵母都为后鼻音,在演唱时内口腔要打开,“鱼龙舞”这三个字的演唱要饱满,吸气要深,旋律较平稳进行,演唱时突出叙述感,因此在换气时集中于腰腹对抗力量,用中强力度即可。

下阙作为第一部分的高潮段落,演唱时要充分打开腔体,随着旋律线条的上扬加强腰腹的支撑力和气息的推动感,情绪较上阙更为激动饱满。“蛾儿雪柳黄金缕”中的“蛾”字在演唱时需注意舌头不要往上翘,在唱到“儿”字时舌头再往上;这两个字的节奏是两个八分音符,速度较快,所以在演唱时需要注意对儿化音的把控;“笑语盈盈暗香去”中的“盈盈”在演唱时注意时“ing”而不是“in”,演唱时需咬准;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演唱时需要对高位置的准确把握,气息要在腰腹的对抗上找到上下拉开的感觉,对抗感不可过强,演唱时需要让气息具有线条感,让声音具有流动性和穿透力;唱词“灯火阑”的旋律进行为下行五度后上行六度,音区跨度较大,在演唱时需注意对气息的把控以及高位置的保持。

再现部分上阕唱词的速度从第一部分的慢板变成行板,伴奏型从抒情的八分音符变成了快速而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这种变换能使得此部分伴奏线条具有张力;这部分在演唱时与第一部分不一样,由于伴奏音型的转换带动演唱情绪的变化,要在通道和共鸣完全打开的基础上去演唱,语气要坚定且富有张力,以歌者的演唱来带动伴奏的走向。

再现部分上下阕的唱词中加入了一个一字多音的“啊”,此部分曲调高亢婉转,速度流动自由,情绪饱满高涨,已然达到情感抒发的顶点,小字二组的“a”为此句最高音,在演唱时注意气息的稳定性,吸气要深,并且充分的打开头腔共鸣,同时也要避免使用喉咙演唱;作为情感最深的迸发处,这部分在演唱时需要表现出辛弃疾祈求赶紧寻到“那人”的渴望情绪,以此引起观众共鸣。

下阙唱词速度回到慢板,并且到结尾处时逐渐放慢,以表现出当时的惆怅之感,其演唱情绪比较之前更为激动,在演唱时要注意对情感表现以及气息的把控,在音区跨度较大时需注意高位置的保持。这首作品以词人第一人称的角度去演唱,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四、结语

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上古诗乐舞一体,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明戏曲,无不以声情并茂、吟咏歌唱的方式,来表现其独特的神韵。本人通过对《青玉案·元夕》 这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实践探究,继承和创新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方法,以期学习中国古诗词歌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也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凸显文化自信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青玉案旋律古诗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游襄阳米公祠
《青玉案·元夕》
给你的信
青玉案·冬至寄远
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