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传承背景下地方戏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以高安采茶戏为例
2022-11-05兰七荣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兰七荣 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受茶文化的影响,我国劳动人民在种茶、采茶、制茶的工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艺术形式,从采茶歌到采茶舞到采茶戏,表演形式不断创新,艺术内涵也得到丰富。采茶戏在我国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地区广泛流传,而且很多都是以地方行政区域命名的,如高安采茶戏、黄梅采茶戏等。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背景下,想要实现对于高安采茶戏的保护和传承,就需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以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作为支撑,推动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
一、高安采茶戏概述
高安采茶戏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江西省的四大传统戏剧之一,原来的名称是高安丝弦戏,是以高安民间传承的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如灯歌、灯彩、傩舞等为基础,吸收了本地其他剧种元素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其本身的语言通俗易懂,行腔清越淳婉,具备十分鲜明的艺术特色。
高安采茶戏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高安本身有着22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依照当地的习俗,正月要唱新年戏,二月要唱娘娘戏和花朝戏,三月要唱财神戏,四月是青苗戏,五月是端节戏,六月荒戏,七月到十月庙会戏,十一月娱乐戏,十二月封箱戏,基本上每个月都有戏剧表演。解放初期,高安地区的业余剧团数量只有5 个,而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后,鼎盛时期业务剧团的数量达到了288 个。伴随着高安采茶戏非遗认定成功,高安周边很多县市地区都成立了专业的高安采茶戏剧团,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每年都会进行演出,演出的场次可以达到上百场。
一直以来,高安采茶戏之所以能在大江南北得到广泛的传唱,主要是因为其本身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在高安丝弦戏的基础上,吸收了瑞河戏、锣鼓戏、高腔戏、皮簧戏等戏曲的有益成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剧种,也有着极强的创造性,有依照地方传说自编自演的剧本,如《青锋剑》《退妻得子》《烈女救夫》等,经由其他剧种移植以及编排的剧目数量超过300 个。从音乐来看,主旋律采用的是灯歌、小调以及采茶本调,同时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作曲者也创作出了板腔体、曲牌体和老本调、小花调、北词调等,以及场景音乐等一系列的调式和音乐风格。另外,高安采茶戏本身也具备恒定性以及观赏性的特点,以其融合剧种锣鼓戏为例,其发展历史达到了数百年,不断融入新元素,同时也始终保留了原本的艺术形态,为我国戏剧发展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2011 年5 月,高安采茶戏经国家批准,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江西地方戏曲艺术的一张名片。
二、高安采茶戏人才现状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很多地方传统文化都失去了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高安采茶戏也不例外,其一度走向低谷,伴随着老一辈的逝去,原生态表演艺术濒临失传的问题,表演队伍变得青黄不接,严重欠缺音乐人才和编导人才。为了对高安采茶戏进行保护和传承,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例如,每2 年举办一届高安采茶艺术节,将其逐步申报为市级、省级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从2003 年开始,每年投入70 万资金,用于专业剧团设备购置、剧目的排演以及工资发放等。通过这样的方式,高安采茶戏开始重新焕发生机。不过,在高安采茶戏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人才培养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其缺乏长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针对高安采茶戏传承人群保护与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几个关键性问题:其一,经费投入难。采茶戏院团体制改革后绝大部分院团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或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单位性质变了,生存问题变得更加艰巨;其二,留住人才难。演员严重不足,人才断档严重,演员队伍濒于老化,正处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阶段;有能力的演员往往想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跳槽” 现象也比较严重;其三,传承人员整体能力、素质提升较为缓慢。
高安采茶戏在传承保护中存在着严重的演员以及创作人才缺乏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其一,高安采茶戏以当地方言为主,严重限制了受众群体,也给其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其剧目内容取材自当地百姓的劳动和生活,涉及民俗特色,要求创编人员熟悉高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除了一些老艺人,很少有能够创编新剧目的人员;其二,以往人才的培训都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陌生人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剧团中的演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老一辈手口相传的弟子,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因为缺失优秀演员的问题,戏剧的表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另一部分是剧团通过与艺校合作的方式培养或者招收学员,但是这样的学员缺乏对剧团的归属感,跳槽问题严重。
三、非遗保护传承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在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高安采茶戏受到了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的重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想要对高安采茶戏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高安采茶戏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但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高安采茶戏也出现了剧目老化、投入普遍较小、表演艺术人才断档严重等问题。人才兴则剧种兴。只有不断培养出地方戏的高质量后备人才,才能保证地方戏的繁荣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欣赏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文化瑰宝,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产物,属于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不过在之前,我国将发展的中心放在经济建设方面,非遗保护和传承并没有引起多数国人的重视。最近几年,政府部门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使得非遗开始逐步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中。如果非遗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则能够充满生机,如果保护不当,那么可能会濒临消亡,甚至于部分已经消失的非遗文化也只能从历史文献中看到,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损失。
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技艺,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其传承需要以人为核心,但是就目前来看,不少非遗文化采用的传承方式多是个人传承,或者家族式传承,传承渠道单一,如果年轻人无心传承古老的文化艺术,则很容易出现非遗传承断层乃至“绝流”的问题。以个人传承为例,在高安采茶戏中,得到国家认定的传承人只有三个,其中依然从事演出的只有一人,对于没有被认定为传承人的演员而言,很容易出现不满的情绪。同时,个人传承会削弱地方文化的生存能力,不利于文化传播。高安采茶戏的传播需要演出市场,而目前地方政府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专业剧团方面,对于业余剧团不重视。就目前来看,单纯依靠数量稀少的专业剧团无法做好高安采茶戏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针对这样的问题,立足非遗保护传承的大背景,高安市政府部门在对高安采茶戏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以专业化的戏曲人才为支撑,激发高安采茶戏本身的生命力,以此使高安采茶戏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四、非遗保护传承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人才培养路径
在推动高安采茶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本身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自然也应该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应该将非遗文化中的精华内容以及保护相关的知识纳入到教学体系中,维持好民族文化特色。结合高安采茶戏发展现状,想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就必须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明确人才培养路径。
(一)培养路径
1.学校与政府联动
高安采茶戏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已经成为了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虽然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变革带来的冲击下,高安采茶戏日渐式微,但是其依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只要能够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在政府政策、财政资金以及专业人才的支撑下,依然能够实现发展壮大。对此,学校应该与政府部门形成联动,可以在高职院校内设置专门的非遗文化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展开合作,实现对于相关文化的整合处理。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针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其一,参与非遗文化保护;其二,对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培养。以高安采茶戏为例,高职院校需要对其发展现状以及保护价值进行明确,对照地方政府部门提出的保护要求,构建起相应的保护框架和人才培养框架,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调动相应的师资力量,推动高安采茶戏保护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与监督者的角色,为高安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为此宜春采茶剧团与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招收了17名高安采茶戏专业学员,校团联合教学发展良好,在校期间有14 名学生参加了大型高安采茶戏《月照山乡》的演出,并获得专家、同行一致好评,现已形成了较好的校团合作办学经验。与此同时,高安采茶剧团也招收了两批采茶戏学员,且送往江西职业艺术学院进行培训,目前这两批学员分别进入各地的采茶戏剧团成为高安采茶戏的新生力量,并多次参加江西省艺术节比赛,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2.加强创新开发
高安采茶戏本身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很多方面,在突出民俗民风以及农耕文化的同时,也有着独属于自身的文化传播形式,在不同时期的民族活动中,高安采茶戏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人文价值,民众可以形成对文化的认同。基于此,在对高安采茶戏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文化传播和文化推广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教育传承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打造出和谐统一的文化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群体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其学习高安采茶戏的兴趣,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为此宜春文广新局、高安文广新局与当地的教体局联合推进高安采茶戏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使得当地的学生人人会唱高安采茶戏的经典唱段,个个喜欢高安采茶戏这种优秀的传统艺术,并挑选学生排演优秀的传统小戏,比如《四九看妹》《补背褡》《打鸟》和《孙成打酒》片段等。
3.引入数字化技术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管是高安采茶戏的传承还是人才的培养,都不能忽视数字化技术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可以通过高职院校平台与网络平台的相互结合,实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前,人们虽然可以从电视上、网络上或者剧院中看到高安采茶戏的表演,但是对其相关信息和生存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加上宣传方式单一,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传统人才培养采用的大都是个人传承或者家族式传承方式,面向的群体过于狭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个人传承中,老师费尽心力培养了一名学生,学生本身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表演能力,但是因为收入偏低,无法将高安采茶戏的表演作为一种职业坚持下去,又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难以从事相关工作,则会导致传承断层的问题。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可以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实现“广撒网”,再配合传统的传帮带方式,可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二)实践策略
结合高安市的实际情况以及高安采茶戏的发展现状,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在研讨后,提出了“五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径,旨在双赢、诚信、融通的基础上,通过紧密的校团合作,实现招生、基地、教学、科研、就业一体化,促进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深度融合共办订单班,招生与收徒对应,教学与习艺相融,出师与就业同步,从教育培养端口改善戏曲人才供给侧结构。校团共制培养方案、共研课程与教材、共同管理与考核评价,校训文化和剧团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共设专项资金,实施免学费培养,吸引优质生源。在实际操作中,主要的措施包括:
1.建立校团共招机制,解决学生入口问题
通过学校与剧院合作的方式,定制培养新生力量,解决高安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存在的人才供需失衡矛盾。校团合作可以通过订单培养的形式,实现学校教育与科班教育的有机融合,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团、上课即上班的相关机制,学生在进入相关专业学习后,不会为毕业后四处找工作而担忧,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2.建立校团共演机制,解决实践基地问题
其一,应该坚持教学与演出合一。通过演学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对接,通过丰富多样的演出实践及比赛活动,锤炼学生的舞台人物塑造力和人文综合素质,让学生全方位获取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缩短与真实岗位的差距,最终达到实践教学与戏曲舞台的无缝衔接,避免出现理论考试满分,一到台上就“麻爪”的问题。
其二,应该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合一。针对学校而言,应该强调打开校门办学,让学生走出去,把名家请进来。学生走出去指鼓励学生走进剧院团实训岗位、社区演出场所、剧场实践平台,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检验所学知识,同时积累演出经验;专家请进来是指通过戏曲进校园的方式,把名家请进来,让同学们可以零距离地感受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
3.建立校团共管机制,解决教学质量问题
其一,应该坚持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队伍专兼结合,建设校团互聘的师资团队,在校内专职教师的基础上,校团联合聘请一支由知名表演艺术家、名人名家、行业专家组成的顶级师资队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名师、专家将具体项目带入职业院校,通过真实项目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技艺,通过口传心授、现场讲解以及学生的亲身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高安采茶戏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
其二,应该坚持课程与岗位合一。学校与采茶剧团深度融合,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联合设置专业教学课程、联合培养、联合安排学生的演出实践与剧目创作创新,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人尽其才,才有所用。
其三,应该坚持考核和展评合一。根据戏曲表演专业的特点,将课程考核与舞台展示相结合。将学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实行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学校教师考核和剧团专家考核相结合。注重实践评价体系的建设,采取“以演代考”的评价方式,使得考试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4.建立校团共研机制,解决产教融合问题
积极开展校团联合科研攻关,引入戏曲名师参与学科发展,开设大师工作室,编写特色校本教材,积极总结地方戏曲传承人培养经验。同时,要发挥互联网优势,构建教师与高安采茶戏传承大师合作建设地方戏曲传承保护数据库,为高安采茶戏科普推广提供学习资源,交流经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发挥办学辐射功能。
5.完善实习就业机制,共赢校团合作硕果
可以通过校团合作的方式,共同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畅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使学校和剧团获得双赢。
五、结语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情感和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实际上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这必须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对于以高安采茶戏为代表的地方传统戏曲文化而言,需要将其纳入到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借助学校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切实做好戏曲人才的培养工作,为高安采茶戏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