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少数民族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2022-11-05刘文静

文化遗产 2022年5期
关键词:西南诸葛亮中华文化

熊 威 刘文静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近年来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丰硕,但大多集中在理论阐释和政策解读,对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案例关注较少。其实, 围绕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我们应该回到民众的生活世界,探讨民间社会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鲜活案例,并剖析背后的社会实践和文化逻辑,才能做到理论与现实、政策与实践、顶层与底层的有效衔接,切实做好民族工作。

民间文学是一种活态的文化资源,也是各民族民众生活实践的记忆和情感传递的载体。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深刻影响着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学者指出,“在希腊,荷马史诗传承的过程就是希腊民族形成的过程,正如《托拉》的传承与以色列民族的诞生同时,因为文本的确立与民族同属感的增强相辅相成。”而且,“用共享的记忆、神话、共同的价值观和象征来界定的文化共同体或文化集体比其他共同体更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看出,民间文学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

诸葛亮是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的历史人物,围绕其历史事迹,在民间社会形成了诸多传说,并且跨越了地域、民族和文化边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甚至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中华文化符号。围绕着诸葛亮传说及其形象塑造,学术界已经有诸多研究成果。陈翔华梳理了诸葛亮形象的形成与演变,也叙述了诸葛亮传说的创造与传播。贯井正分析了各个时期诸葛亮形象的流变过程,认为诸葛亮形象沿着文人士大夫与平民百姓两条线索发展。具体到西南地区的诸葛亮传说研究,江应樑整理了民国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流传的诸葛亮传说,并简要分析背后形成的原因。苍铭按照历史进程,细致梳理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诸葛亮传说的演进。李福清、白嗣宏比较少数民族与汉族对诸葛亮描述的异同。刘杰分析了诸葛亮传说的类型及其与西南地域社会的关系。另外,很多学者都强调诸葛亮的汉文化传播使者角色,在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看出,既有研究大多从文本出发,注重梳理诸葛亮传说的历史轨迹及文化意涵,而忽略了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与日常生活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认同表达与实践。本研究深入到西南少数民族生活世界之中,分析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民间文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二、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与西南少数民族日常生活

流传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大多都会追溯到诸葛亮南征这一历史事件。诸葛亮南征的目的是平定地方叛乱,但客观上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中原与边疆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围绕着诸葛亮南征,结合本地社会文化内容,西南少数民族生产出丰富多彩的诸葛亮传说,并衍生出众多文化景观。

很多西南少数民族将诸葛亮纳入到民族起源传说之中,成为建构民族神圣起源的关键符号。在傈僳族传说中,为了南征胜利,诸葛亮派泥人到阵前站哨,吓退敌军。泥人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活人,这就是傈僳族的祖先。因此,傈僳族也被称为“泥塑族”。在基诺族传统中,基诺族的祖先是跟随诸葛亮南征的战士,因途中睡觉掉队被落下,醒来想要追赶,却发现诸葛亮的军队已经过了江,因此留在基诺山。还有一种说法,诸葛亮派人把箭射到基诺山之后,国王派人去找箭,找箭的人却在山上睡着了,之后便留在基诺山上生活,没有跟着诸葛亮的队伍离开,成为了基诺族的祖先。通过诗性叙事的方式,傈僳族、基诺族将民族历史谱系与诸葛亮联系在一起,不仅为民族起源提供了攀附性解释依据,凸显本民族的神圣地位。同时,通过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的赋魅,形成“神话与历史在实践中的相互建构”,进一步强化民族集体记忆。

在西南少数民族节日传说中,也有大量与诸葛亮相关的内容。在傈僳族、彝族纳苏支系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诸葛亮帮助百姓打败了大鬼主后,听说当地人都吃不上大米饭,便派士兵往这里运稻谷,然而,运稻谷回来的人马在森林中遇到瘴气,死了不少士兵。在诸葛亮的带领下,村寨的男女老少每人点起一束火把,到森林去迎接送稻谷的汉兵。火把赶跑了瘴气,也赶跑了森林里的毒蛇猛兽。就这样,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就点燃火把,跳舞庆祝,这就是火把节的来历。傣族的泼水节,传说也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南征来此地之后,帮助傣族人民除贪官、建家园,还留下“想长命,水冲凉,草棚矮,住高房”的锦囊妙计,傣族人民按照诸葛亮帽子的样式盖好房子,养成常洗澡的习惯,之后就发展成了泼水节。每年到了泼水节晚上,傣家儿女还会燃起“孔明灯”。

另外,诸葛亮还融入西南少数民族的信仰体系之中。比如,彝族传说《孔明大战山神》讲述了诸葛亮与山神斗法的故事。在彝族原始宗教里面,山神具有神圣性,彝族人有祭祀山神的传统,诸葛亮能够与山神交手,可见诸葛亮已经上升为彝族神明崇拜的对象。在基诺族地区,流传着孔明洞的传说,只要是进洞里,就可以向孔明老爹借东西,无论是盆、碗、还是粮食。这一传说表明,诸葛亮在基诺族人心中已经神祇化。江应樑在民国时期对滇西南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当地诸葛亮传说较多,而且崇拜仪式和实践也十分丰富。比如景颇族认为诸葛亮是人间世界的创造者,在举行祭祀鬼神仪式之前,首先要祭祀诸葛亮;传教士在傈僳族地区传教过程中,编造诸葛亮与基督教相关的故事,才能打开传教局面;信仰南传佛教的傣族也十分崇敬诸葛亮。可见,在景颇族、傈僳族、傣族等民族心中,诸葛亮也被视为神明。而且,围绕着诸葛亮崇拜,还修建了众多官方庙宇及民间崇拜场所等。直到今天,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很多诸葛亮崇拜的文化景观。比如,在白族的本主庙里,供奉着诸葛亮的神像;苗族家里供奉诸葛亮像,逢年过节都要祭祀。

诸葛亮传说不仅作为口头叙事在民间传颂,也衍生出很多与诸葛亮相关的文化景观。比如,布依族地区有“孔明潭”和“孟获坉”。传说诸葛亮因“九山为龙搅心肝”生出怪病,砍倒九龙藤,喝了黑狗汤才得以病愈,最终擒获孟获。当地人便把诸葛亮逢难的潭叫做“孔明潭”,诸葛亮抓获孟获的坉就叫“孟获坉”。白族地区有“诸葛洗马池”。传说诸葛亮带兵南征到剑川,被困于后山之中无法突围,看到士兵吞食生米,想到妙计,吩咐将士提出几桶白米,牵出几匹战马,舀起米朝马撒去,远处看起来就像“洗马”,敌方以为他们不仅有水喝,还有水洗马,于是就退兵了。在诸葛亮走后,洗马的地方真出现了池水,便被当地人称为“诸葛洗马池”。佤族有孔明山,也就是阿佤山区的公明山。传说诸葛亮来到阿佤山,先请头人让出“一马之地”,头人不允,之后请头人让出“一箭之地”,头人同意后,诸葛亮便把箭射到了最高的山上,最终与佤族人民建立友好关系。可以说,生动活泼的诸葛亮传说,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景观文化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旅游化和遗产化的当下,将诸葛亮传说与景观叙事联系在一起,更是成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叙事的重要策略。

可以看出,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已经深度融入了西南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成为当地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深刻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轨迹。同时,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也深刻影响到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

三、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按照学者们的考证,诸葛亮南征并未深入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传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诸葛亮传说,更多是一种文化附会。那么,西南少数民族为什么要接受、传播并生产诸葛亮传说,并形成深厚的景观叙事传统呢?这背后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密不可分。传说不仅单纯是口头叙事,背后隐藏着讲述人的社会心态和文化情感。通过分析传说文本及景观叙事的选择、描述与建构,可以深化探讨背后的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因此,回到日常生活语境,分析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解读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轨迹。

(一) 本民族文化认同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受不同历史进程、地理位置、生产条件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从上述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传统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将本民族文化事项与诸葛亮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文化附会的方式,形成了民族共享的文化记忆,增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夯实了本民族文化认同的社会基础。

西南少数民族将本民族物质文化的发明与创造归功于诸葛亮的教导和赠予,为物质文化的民族性寻找到神圣的文化源头。比如,德昂族居住的干栏式竹楼,楼顶呈八字形,形状像作战士兵带的头盔,据说是根据诸葛亮赠予的帽子建造的。水族的铜鼓形似圆墩,花纹精细,声音清脆纤细,被视作世代相传的珍宝,民间多称为诸葛鼓或孔明鼓,传说是诸葛亮在征服川滇时创造的。基诺族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传说诸葛亮南征时,曾赠予基诺族祖先茶籽,并让他们以种茶为生。通过附会诸葛亮传说,这些少数民族赋予了房屋、木鼓、茶籽等物质以神圣性,凸显出本民族物质文化的独特性。毫无疑问,这可以增强本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感。

在精神层面,西南少数民族也是采取类似策略。比如,白族有本主信仰传统。本主多是有功于国、造福于民的人物,受到当地人民的崇敬和喜爱。传说诸葛亮南征追拿孟获时,在塘子铺安营扎寨,孟获求助于藤国国王,却还是被诸葛亮用计生擒,最终归顺蜀国。诸葛亮班师回蜀前,得知塘子铺百姓没有姓氏,赐给当地百姓刘、杨、郭、李、路五姓。诸葛亮离世那天,塘子铺百姓到山头将诸葛亮接回村子做本主,尊称他为“五姓民首来安景帝”,年年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白族将诸葛亮纳入到本主信仰体系,看似是与诸葛亮赐姓有关,其实背后彰显出白族文化认同。将白族姓氏与诸葛亮联系在一起,不仅赋予姓氏以神秘色彩,而且标识白族姓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强化本民族文化认同。

另外,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为民族内部交流提供了文化媒介,增强了民族内部的文化互动。比如,牯脏节是侗族、苗族地区隆重的传统祭祀节日。传说诸葛亮降服孟获后,为了安定南疆,便想出“吃牯安夷”的计策,先制造出孟获坟墓尸体发臭的假象,再派人告知要想酋长孟获死后魂魄安宁,部落民众需要逢卯斗牛,七年两头吃牯,才能消灾解难,保家安康。于是,到了牯脏节这天,家家户户踩鼓斗牛、跳芦笙、宰牛祭神,热闹非凡。西南少数民族节日分享着民族文化记忆,民众的参与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内部的交流互动,透过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使之成为一种社会记忆模式,进一步增强民族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吸收西南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糅合进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记忆,成为西南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

(二)跨民族文化认同

“族群”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西南少数民族的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本身就是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产物。同时,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跨民族文化因子。借助于诸葛亮这一共享的文化符号,加强了西南地区的跨民族文化认同。

在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中,诸葛亮大多是作为汉族文化的代表,传授西南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技能。比如,诸葛亮不忍心见苗族人光脚上山,便教他们编草鞋,诸葛亮扔下农具到羌族退兵的路上,帮助羌族开荒务农,诸葛亮送给白族蔓菁籽种,种出了诸葛菜。另外,诸葛亮还改造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风俗。传说诸葛亮安定南方后,得知当地百姓为保佑兵卒平安,要杀“蛮人”的头来祭神,诸葛亮不忍看到无辜的百姓丧命,便把面团捏成人头的样子,用蒸笼蒸熟,开始被叫做“蛮头”,后来觉得“吃蛮头”对少数民族不尊敬,改成了“馒头”。当然,也有较为戏剧化的传说。传说诸葛亮率兵进入西南之后,迷失方向,误入敌阵,跌下深谷,被德昂族姑娘救下,两人互生爱意。诸葛亮在离开的时候,将自己的帽子留给了姑娘,后来,姑娘站着的地方长出了与诸葛亮帽子一模一样的房子。

无论是诸葛亮帮助西南少数民族,还是西南少数民族帮助诸葛亮,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在历史过程中彼此交往互动的过程与实践,借助于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搭建起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了二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除了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联系以外,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还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内部的社会互动和文化交流。傣族、德昂族、基诺族等民族的传统民居是干栏式建筑,他们都将这种带有地域风格的建筑形制与诸葛亮的帽子联系在一起。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共享的节日,他们都将节日起源与诸葛亮南征联系起来。这些传说跨越民族边界,形成共享的文化记忆,这不仅是西南少数民族内部互动的生动注脚,也增强了西南少数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形成跨民族的文化共同体。另外,西南少数民族尊称诸葛亮为“孔明老爹”“孔明阿公”“爸孔”,这不仅是表达对诸葛亮的尊敬之情,也是一种文化谱系的构建方式。通过赋予诸葛亮英雄祖先的身份,使得各民族形成了拟制的兄弟关系,建构起“根基历史”,这类“弟兄祖先”神话可以强化各民族同根共源关系。

可以说,流传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反映出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西南少数民族内部在历史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而且也为他们建构跨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资源。

(三)中华文化认同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多元”是指56个民族。其中, “一体”是主线和方向,超越既有的民族边界和文化界限,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反映在文化层面,则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西南少数民族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背后,体现出明显的中华文化认同。

在上文中,我们介绍了傈僳族、基诺族将自己的文化始祖追溯到诸葛亮,这不仅是一种文化想象,也是一种文化策略。通过“寻得或假借一个祖源”,将汉族人作为其祖源存在,是边缘人群华夏化的普遍策略。另外,上面提到的西南少数民族尊称诸葛亮为“孔明老爹”“孔明阿公”“爸孔”,也是此种文化策略的体现,体现出西南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努力。这些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隐喻着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同根同源”,是西南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框架体系内重构自身的文化谱系,从而确立了自身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坐标系。因此,透过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西南少数民族表达和建构了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

另外,西南少数民族将神圣器物也都附会到诸葛亮身上。比如,木鼓和铜鼓,不仅是乐器,也是祭器和礼器,象征着权力和文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汉臣赐鼓”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将铜鼓来源与诸葛亮联系在一起。比如苗族传说诸葛亮骑马巡山时,听到悬岩滴水传来清亮的响声,便派士兵仿照将军岩滴水的样子做成木桶,再用牛皮蒙住鼓面,造出将军鼓并赠予苗家嘎老。在水族传说中,原来的铜鼓沙哑笨重,经过诸葛亮的改造后,声音洪亮,传得又远,成为了水族人民的宝贝。这类传说的出现,将铜鼓与中原文化/文明联系在一起,不仅有来自中央政权向南发展的影响,也是西南少数民族攀附中原文化/文明的结果。将诸葛亮传说与铜鼓传说桥接在一起,既赋予了铜鼓以神圣性,也表达出了对中原文化/文明的向往,充分彰显出西南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借助于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西南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激发出强大的现实行动力。传说诸葛亮与佤族订立盟约,要求佤族守护边疆。在此之后,佤族便将自身视作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在近代保家卫国战争中得以体现。在1934年,英国殖民者派出军队抢占云南沧源银矿。为了反抗殖民者的侵略,佤族各部落首领剽牛立盟,以效忠“阿祖阿公”诸葛亮的名义,成立佤族联军,与英军激战,迫使他们退出云南境地。后来,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修建了班洪抗英纪念碑。这一案例表明,经过历史的文化积淀,诸葛亮传说已经融入到佤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强化了佤族的国家认同,成为激发他们爱国主义的文化源泉。

西南少数民族的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不仅丰富了诸葛亮传说文化,而且使之成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也成为西南少数民族表达、建构和实践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三个层级,族群意识、他族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对应的文化认同也具有三个层面,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呈现出西南少数民族递进式的文化认同轨迹。首先,借助于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赋予本民族物质、精神和文化事项以神圣性,形成本民族文化认同。接着,依托于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各民族形成了密切互动关系,文化交流也得以加强,不仅有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社会交往,也有西南各少数民族内部的社会互动,从而增强了跨民族文化认同。最后,诸葛亮传说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并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文化景观,增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了西南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其实,早就有研究者指出,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围绕着诸葛亮传说的建构,不同主体形成了多种记忆模式。在建国以后,随着国家权力的下渗,诸葛亮传说与民族团结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充分发掘以诸葛亮传说为代表的共享中华文化符号,不仅有利于构建各民族共享的精神家园,而且能够夯实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根基和文化情感,从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结 语

围绕着诸葛亮南征这一历史事件,在接受来自中原地区诸葛亮传说的时候,西南少数民族结合本地社会文化内容,生产出丰富多彩的诸葛亮传说。这些传说与民族起源、节日活动和民间崇拜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叙事传统。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形塑了西南少数民族集体记忆,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本文认为,诸葛亮传说及景观叙事是西南少数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并以此形成本民族文化认同、跨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递进式的文化认同轨迹,深度诠释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图景,展现出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性。这也提醒我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民间文学是一种活态的文化资源,贴近民间的日常生活,不仅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也影响着各民族群众的文化认同。特别是,民间文学蕴含着大量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它们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也是形成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源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以更好服务于当下的民族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将民间文学融入到民族工作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更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猜你喜欢

西南诸葛亮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古城西南两座桥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潮”就这么说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Country Driving
诸葛亮隆中决策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tereotypes and Diversity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