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艺术的观察、思考与瞭望
2022-11-05杨嘎
杨 嘎
现今对加密艺术的认识似乎成了盲人摸象。有人用大众审美、学院派艺术眼光看,有人用货币、代币等金融工具看,有人还用元宇宙看,林林总总,纷繁芜杂。我觉得,要厘清加密艺术的头绪,不妨从加密艺术的前身——NFT的初心看起。
据现有的资料考证,NFT的最初设想与尝试起源于2013年染色币(colored coins)的方案,设计初衷是对比特币进行标记,被标记的数字代币在被追踪到之后,可以被赋予各类衍生功能。此时的NFT的“雏形”以“会员权益”为核心诉求。此后,区块链社区针对NFT的应用领域展开了世纪大讨论,其中一个焦点是游戏化,另一部分集中于艺术品。再经此发酵,区块链开始密切关联实物资产,实物资产所有权“上链”成为NFT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也间接影响了加密艺术从藏品拍卖“出圈”,正式开启了身价与影响力齐飞,同时争议与诟病傍身的不归之路。
当前,包括加密艺术在内的泛NFT领域的乱象繁多。我首先聚焦于3个我观察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现象,挖掘其中值得反思的问题,给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差异化的探究视角。
第一个问题是NFT的头像化热潮。NFT市场迅速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头像类NFT(Profile Picture NFT,也称PFP NFT)的崛起与泛滥。对于头像类NFT,无论业界还是市场都没有给出准确清晰的定义。笔者认为,笼统地讲,头像类NFT是指在开发动机上以创作人物(包含非人像化的拟物)形象为设计方向、以引起社交传播为主要导向的NFT品类。也就是说,头像类NFT的核心价值诉求是“可通用的”社交价值与“可最大化的”收益。
NFT头像化热潮虽为文化现象,但它首先是个市场现象。市场的嗅觉通常较为灵敏,在CryptoPunks、BAYC等项目因知名人士成功“带货”而身价激增的形势下,头像类NFT成为市场主力军。根据NFT的专业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头像类NFT的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约占NFT总市值的56%。
作为艺术的一种新型载体,NFT在头像类型化上寻求突破,这本无可置喙,至少从拉近大众对新兴艺术媒介的认知、加速艺术的“破圈”而言,是有正向意义的。毕竟,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头像NFT,也让很多人在文化与精神层面找到了某种认同。如CryptoPunks的先锋与朋克,BAYC的厌世与不恭,Azuki的自由与反叛,Mfers的“普信”与慵懒,这些头部NFT系列或多或少带着烙有自身印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得到了追随者心理与购买力的双重认同。拥有一个符合自身精神气质与价值追求的头像类NFT,是基于人类长期以来对现实世界中弥合社会认同、社交地位和部落主义罅隙的一种顽固心理需求,而NFT正是满足它们的易得工具。
但是,此类NFT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以至于在艺术界、投资界演变出了“头像化NFT运动”,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在我看来,“头像化NFT运动”本质上使得新兴数字艺术载体背后的艺术性被“弃之如敝屣”,是一种社交异化和工具异化的产物。如果顺着NFT交易平台OpenSea的排行榜从前往后察看,前100名里不乏艺术价值乏善可陈、审美趣味乖张的头像类NFT。与此同时,许多沉淀在底部、出自独立艺术家设计并且能够反应艺术家审美情趣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反思的作品,却乏人问津。简言之,在NFT世界里,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出现了“倒挂”,该问题与平台追求商品化价值的取向不无关联。
就NFT的价值而言,肯定会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NFT就是NFT,不必谈艺术。对于NFT是否应该扣上艺术的帽子,业界、学术界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但是关注NFT艺术市场的人们应该能注意到,苏富比、佳士得这些传统艺术拍卖行早已开辟了NFT艺术品的业务线,若以单体作品为例,无论是第5293号加密朋克被美国迈阿密艺术博物馆收藏,还是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专门举办了全球性的首届加密艺术展,都足以说明加密艺术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单元。在此背景下,恰恰是由于NFT创作者或发行者“为了头像而生成头像”且拒绝审美评价与艺术审视,才导致了头像类NFT的泛滥。因此,任何剥离NFT作品艺术性的假设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伪命题。既然头像类NFT是艺术品的一个新分支,则那些挟持头像化需求、进而盲目追逐“社交变现”的头像类NFT,就必然不可能长久,长此以往难免会引起业界乃至公众对加密艺术的污名化。
艺术是创造性劳动的产物,NFT艺术亦如是。它与传统艺术品一样,是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文化相关性的社会货币,其价值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开放的命题。尤其是在区块链技术的可参与性、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特性的加持下,NFT艺术的“特殊价值”反映在它作为一种新兴数字艺术产品的地位上,也即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及与原始艺术创作相关的劳动,把艺术的创作语言、观念表达推进到新层次,为艺术家乃至普通人发挥创造力提供新动能。从艺术家Beeple的NFT作品在拍卖场上落锤的那一刹那,以加密朋克为代表的加密艺术就完成了艺术史、文化史上的范式转变。它们是头像、是社交符号,但更是艺术品、收藏品。
第二个问题是NFT正在过度商品化,商品化与上文提及的头像类NFT的困境同根同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NFT是一个能让艺术品以更加简单的、低成本的方式去进行交易的媒介。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疫情给传统艺术市场带来了严重冲击,而NFT技术则是让数字艺术进行无障碍交易的有效商业模式,为艺术市场打开了新的需求缺口。从积极角度加以审视,NFT掀起的这股艺术潮流让我想起了以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为代表的波普艺术运动,彼时的艺术大众化与艺术品商品化相互裹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由此当代艺术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甚至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就艺术品商品化的批判性省思而言,阿多诺(Theodor Adorno)的观点很有借鉴意义,他认为:
当今社会不需要艺术,对艺术的反应是病态或反常的。在此社会中,艺术是作为具体化的文化遗产和作为票房顾客的快感之源得以幸存的,但却不再作为客体或对象而存在。
按照阿多诺的观点,艺术品的商品化必然导致受众欣赏和理解水平的日渐肤浅,并且这种以市场为目的的文化产品不过是一种文化垃圾,扮演滥竽充数的丑角。面对过度商品化的NFT,我们也应该反思:粗制滥造的NFT作品是否会让公众产生错觉,以为新兴加密艺术的真面目就当如此?当代艺术的新形态也许只是在迎合市场炒作?倘若NFT也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那么说NFT是新时代的“文化垃圾”一点也不过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NFT的商品化之路上存在着一只“看不见的手”,与NFT所代表的去中心化精神严重背离,那就是体量巨大的中心化NFT交易市场——OpenSea。NFT的游戏规则在很大程度上被OpenSea这样的中心化交易市场所把持,其排名标准由交易价格与交易量决定,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威权价值导向。作为行业翘楚,OpenSea的用户遍及全平台,此外找不到第二个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于是“价量”这把尺子就对NFT作品粗暴地量到底了。我认为,这种做法既不“去中心”,也不艺术。
回头看传统艺术品商品化的几个特征:一是艺术家经观念转化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呈现;二是承载艺术史的某种表达,以及具有创新性的人类文化方式;三是艺术品得以售卖,但其核心围绕着文化、思想、价值观与世界观等非物质化产物。在NFT艺术品商品化的进程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些当代艺术家、观念艺术家以及数字艺术家已经尝试将NFT作为艺术观念呈现的新型介质。在部分严肃的NFT艺术品上,亦能捕捉到当代艺术特征的痕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语境下的NFT作品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与风貌。但这些尚不足以支撑价值观、世界观的嵌入与沉淀,我们期待NFT艺术品在商业化编织的茧房中逐渐迎来蜕变。
第三个问题则是NFT的资本化。NFT的崛起伴随着疫情下美元增发、全球通货膨胀的形势背景。被我们俗称为“Old Money”的群体的资产,似乎已经触到了天花板。然而资本却并不甘心,希望用新故事来套取“New Money”的价值。在区块链领域里,讲故事的能力本就不输任何行业,于是区块链产品自然就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新标的。抢夺先声、跑马圈地、抢占制定规则的主动权等资本运作逻辑再次显现。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NFT领域的投融资金额超过624亿美元,其中单笔融资过亿的NFT领域实体就有NFT交易平台OpenSea。不仅区块链领域内的大牌投资机构a16z、Coinbase正不断加大NFT领域的投资力度,传统投资机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也在跑步进入这一新兴领域。但是请不要忘记,资本疯狂涌动的方向,也是泡沫堆积的伊始。NFT既满足区块链世界虚拟化、数字化的方向,又是人性深处追求独占性、新鲜性的体现,理所应当地成为演说故事的好题材。拍卖市场上动辄天价的NFT作品,幕后很难不看见资本操作的身影。
事实上,几乎所有成功的NFT转售行为都发生在高端市场,大多数NFT几乎没有发生过一次以上的转售。NFT平台和NFT艺术品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投资工具。从本质上讲,无论何种艺术品,当其沦为投资工具时,它最终会像集装箱放进自由港那样,停止实现艺术的主要特权。作为商品的艺术不一定不是艺术,但把艺术品仅仅当作投资甚至投机,那么它的生命体一定不会得到滋养。
下面我想从NFT与艺术行业的一些面向出发,进一步探讨加密艺术。
其一,NFT与艺术家的关系。我认为,加密艺术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不仅取决于艺术家自身,加密艺术受众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同样至关重要。19世纪,艺术家们用金属板印刷这一新技术来实现作品的商品化,版画行业因此而兴盛。自从摄影、视频和数字艺术发展以来,技术加速拉近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可以说,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对话一直存在,而NFT只是这一持续趋势的另一个佐证。
区块链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意媒介,使其得以与观众直接沟通。“加密原生艺术家”Pak的NFT作品《吞并》()是一个典型案例,其所提供的聚合方式,让艺术品产生了极大的传播影响力。用户的参与、购买会直接影响到所获得的NFT作品结果。如果我们在寻找真正的加密艺术,那么Pak的作品无疑是“正宗”的。Pak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加密艺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用户为主的Web 3.0思维主导下的艺术实验,能且只能在加密世界发生。我想这跟“关系艺术”不无关系,在以往典型的“关系艺术”案例中,艺术家就是通过触发新的互动来揭示人类个体之间的互动本质。同样,作为早期的NFT系列,CryptoPunks被认为是把创作焦点放在收集行为及其意义上的一场实验,两位创始人起初并不知道这样一个社区实验行为能产生怎样的后果,现在时间给予了检验,CryptoPunks成为我所说的加密艺术界的珍贵“古董”,整个过程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事件。
加密艺术让创作的主权从艺术家手中部分迁移到普通人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密艺术也算是区块链时代背景下的“文艺复兴”。
其二,NFT与艺术市场的关系。传统艺术的生态圈由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艺术批评人、画廊(一级市场)、拍卖行(二级市场)、艺术展、收藏家等机构或主体组成。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位艺术家的作品的价格高低。相反,NFT艺术市场的定价机制却很不完善。虽然诸如加密朋克已被博物馆收藏,但毕竟属于个别现象。其中部分原因当然是加密艺术仍是一种年轻的艺术形态,对其认识难免不一;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包括艺术家、画廊、拍卖行等传统艺术市场的参与者,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共识的清晰标准来看待NFT作品。专门签约画廊的加密艺术家可谓凤毛麟角,而在二级市场上,虽然NFT平台不在少数,但真正有艺术影响力的仅有SuperRare、Foundation这几家。当然,佳士得、苏富比也已涉足这个领域,不过机制依然不算成熟。为什么新艺术形态没有让传统市场的各个主体迅速跟进布局呢?这可能是由于加密艺术具备天然的开放性以及去中心化的基因。
在传统艺术交易中,画廊主、拍卖行以及策展人等利益相关者,会对作品起到一个评判把关的作用,这是中心化的交易思维。而NFT艺术品在出售后,作品版权仍归由艺术家所有,且允许创作者参与作品的后续转售,随着作品的转手交易和升值持续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此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驱使艺术家开展创作,推动对NFT的尝试和探索。也就是说,到了区块链的世界,“去中心化模式”打破了艺术家与藏家之间的壁垒,“即拍即拥有”的模式使得尚未得到市场认可的新兴艺术家能更直接地获得作品收益。NFT二级市场平台和社交网络成为NFT艺术品交易的非天然把关者,公众将会在作品流转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不过,去中心化模式也并不一定意味着NFT艺术对传统艺术交易从业者造成灾难性的打击。现在一些传统画廊同样在转变思维与身份,开始积极参与加密艺术家的孵化,并且在推出加密艺术作品的同时打造自身的“加密艺术品牌”。而对艺术博物馆来说,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NFT艺术作品是否还需要挂在博物馆的墙上?究竟什么才是真正适合NFT艺术品的观展方式?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验,元宇宙似乎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想象。任何人都可以从任何地方进入线上会场,以场景化、沉浸式的方式体验NFT艺术,无论对艺术家、观赏者还是收藏家而言,都是独特的体验。
值得传统艺术行业进一步思考的是,加密生态系统开发了新的社区模式——“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简称DAO),允许藏家在线互动并集体验证决策和想法,以加密社区的方式来推进“共识”落地。像“全球加密艺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Global Crypto Art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也称GCA DAO)这种新型加密艺术培植与众筹组织,通过Web 3.0的思维对具有价值潜力的NFT作品予以支持,并以奖励的方式回馈社区用户,受到了业界与资本界的追捧。可见,作为新兴组织形态的加密艺术社区,其前景是美好的。借由社区的力量,创造艺术潮流与价值的力量将回归到公众手中,通过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视野为艺术提供新的价值增长潜能。
基于上述思考,我对Web3.0语境下加密艺术的发展作一个小小的瞭望。Web3.0是对下一代互联网的设想和设计,其鉴于Web2.0的“垄断状态”而进行变革,是一种实现开放性、去中心化并赋予任何用户自由参与网络的权利的新型互联网形态。我认为,其最大价值是将用户个人数据真正地复归于用户本身,为用户所有和所用。这也是为什么普通用户从Web2.0向Web3.0转变的第一步便是身份认证问题。因此,对于包括加密艺术作品在内的NFT而言,未来第一个显著的发展方向是“用户”与“个体”的色彩将更加浓厚。
我们目前正处于Web2.0与Web3.0之间的过渡期,NFT可以视为现实资产的一种延伸,其主要价值体现在艺术作品、藏品以及游戏等方面。而在Web3.0时代,NFT更多的价值将会体现在身份象征和资产媒介上。购买NFT的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展示自己的藏品,为自己的NFT赋予更加“人格化”的特征。也可以把自己个人的关注点、注意力(包括瞬间的创意或者记忆)铸造成NFT,形成新的“注意力经济”。任何个体都可以对自己铸造的NFT享有绝对的拥有权和控制权,无需任何平台的许可和支持。在Web3.0时代,NFT将会彻底演化为用户个体数据价值的载体,彰显人人平等的意识形态。随着交易量、资产流动性和新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Web3.0基础设施的发展,NFT将会与Web 3.0的生态交织得更加紧密。目前现实世界的难点问题(如版权保护、流转问题、数字资产验证与去中心化抵押问题)将会迎来简易化的解决方案。同时,现实与虚拟的的糅合将会进一步深层化,NFT不仅可以作为虚拟世界的独立资产,现实世界的资产亦可通过NFT向虚拟世界迁移或者得到补充。
对于加密艺术而言,我认为随着Web 3.0相关技术的迭代与进化,加密艺术将会摆脱对传统艺术路径的依赖。在区块链概念还未普及之前,Web 3.0其实更多是指代下一代“语义互联网”——更贴切的表达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即被训练后的互联网可以深度解析人的语义乃至思想。区块链概念普及后,尽管普遍认为区块链是承载下一代互联网的底层技术,但我认为,就加密艺术的逻辑来看,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成艺术NFT,或许是未来大有可为的艺术领域。尽管运用人工智能进行NFT创作的生成艺术还是一个新概念,但这种模式的雏形已经影响了当代艺术家。在Web 3.0时代,人需要算法,算法也需要人。新语境下的创作者面临着数据收集、代码编写、合约智能等一系列崭新的创作方法命题,这无疑能为艺术主体创作带来灵感。虽然算法是机械的,但更重要的是,“指导”算法创建形成的过程是动态而鲜活的,是由人与“机器”“代码”协作而来的。人工智能或许会改变艺术家与创作劳动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想说的是,加密艺术社区化将是未来加密艺术发展的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传统艺术讲究圈层,加密艺术亦是如此。从头部加密艺术品开始所引领的会员社区,成为其艺术品牌生态发展的肥沃土壤和美好温床。区块链的共识精神在社区与用户生态下彰显得淋漓尽致。加密艺术和社区的融合将是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所以在未来,加密艺术创作者只需要专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把美和想象融入区块链世界,与此同时,社区将会接过接力棒,把内容和叙事丰满后的加密艺术进一步带进Web 3.0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