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记
2022-11-05
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这场大上海保卫战留下了很多值得认真回顾、总结的问题,很有必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从上海市民在特殊状态下所经历的艰难中,提炼出今后可以作用于正常状态和可能状态下的城市、社会、文化建设之中的经验。为此,本刊将组织一系列专题讨论,邀请相关学者,立足学术本位,就我们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作出学理性的探讨,尽可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是上海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期刊出的第一个专题是“新常态下的城市社区建设”。社区是市民参与疫情防控的基本单元,从中衍生出了社区自治的各种令人瞩目的新功能、新模式。而社区内部的沟通空前活跃,也使社区作为市民生活共同体的意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我们期待,经受了严峻考验的社区韧性在新常态中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街道是社区的扩展,也是社区之间的连接,在此意义上,徐锦江研究员对愚园路的研究也不妨视为对上述专题的补充和呼应。
或许有必要申明的是,除了及时应对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之外,本刊的着重点始终是文学、文化、文艺领域具有当代性的人文学科研究。
沈语冰教授领衔创办的国内第一个(也可能是世界第一个)艺术哲学系,去年在复旦大学正式成立。沈教授在事务繁忙之中以笔谈形式接受本刊采访,畅谈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的愿景和方案,让我们得以较为完整、清晰地了解这个新兴学科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从而也会在一般意义上对于艺术有新的理解——顺便说一句,同期刊发的关于NFT的专题讨论同样如此。
许纪霖教授去年曾经接受本刊访谈,探讨《面对“后浪”文化,如何“降维启蒙”》(本刊2021年10月号)。今年3月初,他又应邀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斯文在线”学术讲座中将这一话题继续推进,由讲稿整理而成《在变化时代捕捉不变的人性——再思当代中国的代际更替与“90后”文化》一文。许教授反复强调对年轻人要放低身段,平等对话,而他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自是高屋建瓴,又践行着“降维启蒙”。
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陈伯海先生,将新近撰写的三篇学术笔记交予本刊连续刊登。本期刊出第一篇《人文研究之我思——“意义论”初札》,缘起于陈先生为文学所讲座而拟的提纲(这个讲座未能如期进行)。他将此提纲整理成文之后,又撰写了与之相关的另外两篇。近日,陈先生获得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这个奖项于陈先生为实至名归,于文学所为值得庆贺与鼓吹的荣耀,本刊亦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