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史略(1904-1937)
——以《博济医院年度报告》为中心

2022-11-05朱素颖

岭南文史 2022年1期
关键词:恩赐公共卫生卫生

朱素颖

博济医院是中国西医学的源头,其公共卫生科的成立和发展,是广东构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一环,对此历史和贡献进行整理,可为中国建立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现实借鉴。

一、建置概况

1904年9月1日,博济医学堂正式开学时,老恩赐已经开设公共卫生课程,这是当学期13门课中的1门。当时全部学生有15名,其中12名为正式生,学制为四年,汉语为教学语言。1921年,老恩赐设立了广州最早也是唯一的公共卫生科。在1923年刊发最后一份年度报告时,博济医院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主要有:学校保健、钩虫研究、在夏葛医学堂和广东公医学堂教授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课程、消灭沙眼和进行健康教育,直到1926年医院关闭。医院关闭后公共卫生工作虽然受到政治风潮和工人运动的影响,但依旧进行,直至1927年6月4日才结束。1929年11月后工作又再接上,钩虫研究重新开始,主要研究如何破坏人粪中的钩虫卵而不会影响人粪的肥力。夏葛医学堂的公共卫生课程由毕业于端拿护士学校的吴节华重新开设,与西村的协和女子师范学校及基督教会合作,推广卫生护理。1930年6月30日博济医院年度结束时,公共卫生服务部走上正轨,沿着学校保健、消灭钩虫、卫生护理、健康教育和在夏葛医学院开设公共卫生课程的方向发展。

二、初步发展

至1931年,公共卫生科开展了体检工作。根据医院记录,开展了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和职业等方面的调查。博济医院与在白鹤洞的真光女子中学、崇基女子圣经师范学校以及协和女子师范学校合作,为学校师生开展450多次的体检。学校有一位医生,每周分别来这三所学校一次。真光女子中学则聘请了自己的护士,一名健康护士每周来两次。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师生的健康管理工作都极见成效。公共卫生科还开展了护照申请人、人寿保险受益人、各学校新生、医院员工以及其他人员的体检业务,开展伤寒和天花的免疫接种服务。尝试过开展锡克试验,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温度保存试验材料,结果并不满意。

公共卫生科还继续与岭南大学的其他院系合作。1931年,化学系开始研究人粪在保存过程中氮流失的问题。他们使用了其他商品肥进行试验,发现其中一种像硫酸铵一样的肥料可能可以有效杀灭钩虫卵。它适用于园艺和水果栽培,同时也可以像硫酸铵一样用于桑树种植。公共卫生服务部和化学系一起合作研究,阶段结束后将选址建设示范性基地进行实地试验,小榄附近的九洲基会种桑,而岭南大学旁边的村庄则进行园艺和水果培植。这两个地方都在准备一个改良农村的四重奏计划:教育、健康、济贫和宗教。消灭钩虫的示范性项目与这一计划很吻合。夏葛医学院继续设立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课程,下设一个母婴健康诊所以及开展卫生护理服务,这些都与教学相结合。在多机构通力合作下,关于结核病与钩虫防治、母婴福利、儿童卫生及传染病的健康宣教,分别在勒流、东山、桂洲、小榄、九洲基以及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举办,超过5.5万人参观了展览,各学校、俱乐部和基督教青年会也进行过演讲报告。

1932年,护士郭凤律加入公共卫生团队。同年7月至1933年底,在中国检疫局局长伍连德的要求下,由中国检疫局提供人、财、物,博济医院在广州开展老鼠和跳蚤的研究,作为全国调查的一部分。研究结果提供给中国检疫局参考和发表。这项调查对鼠疫的种类、发病率和发病季节进行资料收集,对鼠疫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933年5月25日成立了广东家庭卫生促进会。博济医院认为,该团体的成立是广东公共卫生工作方面的一大步。1932年10月起,儿科主任许刚良每周六开设儿保门诊,就诊人数平均每次有15人,特别是有护士在场时,就诊人数会大幅增加,而且随着知识逐渐普及、儿童逐渐成长,复诊人数逐渐减少。许刚良还与基督教青年会合作,组织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家庭卫生与儿童保健”课程,分成两班,一个班3人,另一个班5人。

1934年,由于老恩赐休假,在上海的中华基督教全国总会的支持下,10月1日起,由龚邦耀接任博济医院公共卫生科的工作,同时兼任岭南分院的工作。这一年度公共卫生科主任依旧为老恩赐,下级医师苏淑媛(1933年毕业于夏葛医学院),卫生护士为郭凤律。龚邦耀特别撰写了一份详尽的工作概况上交广州市卫生局。他在文章中将博济医院公共卫生科的工作分为学校卫生、家庭访问、治疗、婴儿健康体检、预防、卫生展览会六部分。其中重点介绍了学校卫生工作。他接手当年,博济医院管理了乡村小学校6所,小学生共598人,另外真光女子中学和协和女子师范学校两所,学生共758人;为这1356名学生开展了体检(含营养指导和检查治疗蛔虫钩虫等寄生虫病),接种牛痘、伤寒和白喉等疫苗,砂眼检查、隔离和治疗,卫生教育,每周卫生监督检查等工作。龚邦耀特地提交一份详细报告给广州市卫生局,说明当时公共卫生工作是政府工作重点。亦从此时起,博济医院正式从医学精英自发推行公共卫生服务理念的自治组织,转为国家政权实施医疗卫生政策的依托基地与有力工具。

三、国家化进程

1935年10月,老恩赐结束在美国的休假返回广州继续担任公共卫生科主任工作,刚好赶上11月2日至8日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大会。在11月5日上午9点至12点30分举行的第二次会务会议上,老恩赐被选为公共卫生委员会成员。该委员会成员有黄子芳、陈鸿康、张维、罗明远、老恩赐、李廷安、罗赛、王祖祥、伍连德。8日上午,第五次会务会议临时动议提出公共卫生人员训练事项:“请教会医事委员会向卫生署及医学教会团体报告中国卫生人才之缺乏及需要,并须迅请以上二机关召集公共卫生护士及医师候选人才,得在卫生署受特殊训练,以便在医院中服务,使医院得实施其卫生计划。”此事项由张维提议,颜福庆附议,经众略加讨论通过。因此,1936年除常规工作外,老恩赐在1月起便大量派员外出学习。他这一年度的“工作报告”明显使用了公文语言,这意味着国家意志的强力介入。1月起医生张维耀与王兆霖派赴南京卫生署公共卫生医师训练班练习半年。张维耀6月回来后开始负责广州河南的乡村卫生工作。王兆霖原负责的学校卫生工作则在1935年12月新聘了罗友仁医生接充。3月护士刘桂卿赴南京入公共卫生护士训练班肄业,医生钟绛根也将于下一年度派赴协和医学院先研究产科,然后在卫生事务所研究儿童卫生,再在杨崇瑞处研究产妇卫生产前诊所及助产士之指导,并拟派护士郭凤律赴南京一年学习学校卫生护士管理法。老恩赐在“年度报告”中写道:“目前急需完成发展一区域,俾为医学生及护士学生等实习公共卫生之处所,其工作性质务求与南京行政院卫生署之计划相符合,即求医学国家化,及合并治疗预防及建设医务等工作,而侧重于乡村卫生事业。”

1935年,在岭南大学学生的协助下,公共卫生科在伍村、敦和及岭南分院等分诊所内举行有比赛性质的婴儿健康检查会,将参加的婴儿检查后分为甲乙丙三组,其分数在90%以上者为甲组,75%至90%者为乙组,75%以下者为丙组,凡参加者有奖品赠给。每处参加的儿童均逾百人,会毕后更派员作家庭访视,劝导父母携其儿女进行儿童保健检查。1936年,公共卫生科定为教学重点。“年度报告”中说:“惟特别注重公共卫生、乡村卫生及热带病学;此外更增加医学伦理、医学史科、心理学科三种。至卫生一科,为统一事权,增加效率起见,特于本年起拨归本学院公共卫生科学部管理;俾学生毕业后得普遍各地,改进公共卫生;至于乡村卫生事业之创办,则有广州市河南新村之敦和卫生所、从化县和睦墟内之和睦卫生所,每所均有医师驻所主持,并公共卫生护士、助产士、护士等工作。其他乡村卫生事业,如岭南大学博济分院及岭南大学内之乡村卫生部,仍继续以往工作办理,并增加牙科。同时,本院附属之博济医院内,亦新设城市卫生部,由卫生医师2名,及卫生护士2名主理之,专为学校卫生、妇婴卫生及传染病探访工作。”

1937年,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博济医院院长黄雯在《广州孙逸仙博士医院公共卫生科二十五年度报告》的发刊词中开宗明义指出:公共卫生乃是防免疾病、增进人类健康的一种科学。对于不良环境锐意改进与取缔,使适合卫生的原则;对恶劣不善的习惯,利用卫生教育的方法,如何劝导改变,使适合健康的方式,做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工作。故卫生行政的技术要简单化、设施要普遍化,不论富贵贫贱、贤智愚庸,均获其利,同受其益……也是维护世界人类共同安康的信条。本学院既是总理纪念学院,更应本着总理“天下为公”的精神,以努力于全民健康的事业。雯不敏,刚受命于孙逸仙医学院筹备之初,千绪万端,诸待毕举,夙夜自维,不敢后人,所以从民国廿五年九月到廿六年六月,这十个月当中,叨蒙中央卫生署刘署长瑞恒、本市卫生局长欧阳慧聪、本校孙校董哲生、钟校长荣光和中西各同寅的指导,暨公共卫生医师老恩赐、王兆霖、张维耀等的努力,于本院设公共卫生科,以同健康教育及城市卫生。

当年除常规工作外,还加设了工友卫生事项与节育指导工作。工友卫生事项包括工友调查、健康检查、缺点矫治与工友卫生训练班等四部分。当时博济医院共有工友42人,其中男16人,女26人;识字者20人,不识字者22人。9月9日,老恩赐、王兆霖、郭桂贞开展健康检查,统计有缺点者26人,无缺点者16人。除甲状腺、淋巴腺、包茎、牙齿外,其余营养不良、砂眼及其他眼病、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寄生虫病、扁桃体疾病、皮肤病等都已给予纠正,并在下旬开始将工友分为识字与不识字两班每周授课两小时,进行个人清洁与环境卫生方面的健康科普教育。

1935年在广州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大会上,11月7日上午王逸慧与王国栋已提出关于节育问题。王逸慧提议:“凡在中国之医师,应认节育为公共卫生设施之一端,对于妇婴卫生,尤宜注意此点”;王国栋提议:“中华医学会理事会应设一委员会,考虑节育问题”;并提议与提案均获得全体通过。1937年3月18日,博济医院成立了节育指导会,开展避孕指导工作,以减轻社会经济负担,保障良好人口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至6月底的三个月间开会2次,求诊者12人,全为夫妻同来。

1937年后,由于抗日战争,博济医院公共卫生科的工作开始在曲折中前行。1946年起,由于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博济医院院长李廷安为中国第一位公共卫生学博士,博济医院公共卫生科的工作明显得到加强。1946年老恩赐担任公共卫生学系导师,该年该系共有学生16名。1949年10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博济医院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广东的公共卫生事业也开始了崭新的探索和发展里程。

[1][3]The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in China 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04:15.

[2]William Warder Cadbury and Mary Hoxie Jones.At the point of a lancet.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Hong Kong Singapore.1935:183.

[4]1934年的博济医院“年度报告”中文版中,将博济医院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写为“卫生科”,主任为老恩赐。但该科与岭南大学学生合作出发赴各乡种痘的大合照图注又写为“公共卫生部”,同一年度的称呼也前后不一致。1937年又出《广州孙逸仙博士医院公共卫生科二十五年度报告》,表示是年度专设“公共卫生科”。为阅读方便,本文统一写作“公共卫生科”。

[5]粤语将人粪称为“夜香”,博济医院“年度报告”将其写作“nightsoil”。

[6]Report of the Canton Hospital for the years 1924 to 1930:24.

[7]锡克试验的原理是毒素抗毒素中和的原理,用于测定机体内有无白喉抗毒素。方法是用少量白喉毒素注入受试者前臂皮内,同时用加热后失去毒性的白喉毒素在对侧前臂行对照试验,试验侧局部出现红肿,对照侧无反应为阳性,双侧注射处均无反应为阴性,临床常用以检测人群白喉的免疫状态。

[8]这可能是程天固提出的《繁荣广州经济计划》的一部分。

[9]大致相当于今佛山南海桂洲。

[10]Canton Hospital Lingnan University 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30-1931:20-21.

[11]郭家背景详见拙作《博爱遗广宇 松柏永垂青——哭吊我国著名放射学家郭广柏教授》。

[12]Annual Report for the 98th Year of the Canton Hospital Lingnan University 1932-1933:32-33.

[13]Annual Report for the 100th Year of the Canton Hospital Lingnan University 1934-1935:28.

[14][21]许崇清:《私立岭南大学孙逸仙博士医学院一览》,第212、7页。

[15]《中山纪念博济医院九十九周年年报》,1934年,无页码。

[16]龚邦耀:《博济医院卫生部工作概况》。《广州卫生》,广州市政府卫生局,1935年第10期,第155-157页。

[17][18][22]《会务会议记录》,《中华医学杂志》,1935年21(11):1330、1337、1334-1336页。

[19][20]《私立岭南大学附属博济医院一百零一周年年报》,1936年7月,第35页。

[23]《广州孙逸仙博士医院公共卫生科二十五年度报告》,1937年,第1-12页。

猜你喜欢

恩赐公共卫生卫生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你降落自银河,从此在我心上
智取红领巾
Enci/恩赐 EC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正午
卫生歌
讲卫生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