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湾区视野下“‘国史、国学、国情’教育模型”的理论与实践
——以国史教育中心(香港)为例
2022-11-05何汉权刘吴睿宏
何汉权 刘吴睿宏
2020年12月,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并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历时两年联合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这份《规划》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不仅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工作进行详细部署,而且对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远景目标进行明晰展望。《规划》提出落实“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目标和任务,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十四五”期间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要求。在这次构建人文湾区的宏大工程中,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界可谓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主力军的角色。文化界的各组织机构应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在对口领域发功,在关键位置发力,不仅需要理论模型的支持,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一、构建人文湾区
(一)人文湾区的内涵
《规划》中的“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对于解读“人文湾区”的内涵起到提纲挈领作用。构建“人文湾区”,即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在地缘、中西文化长期交会共存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创产业体系,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青少年的爱国教育,进一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中外文化交流水平。《规划》进一步强调,要注重“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深耕厚植,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繁荣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在“人文湾区”的视野下,谋发展、搞建设的理念及行为,应始终围绕着“人的发展、环境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充满着人文关怀,这是以人为本现代化新的发展观的一种湾区建设的战略思维”。个体的发展能提高生产力,文化教育势必先行,环境发展能建成各种文化景观,其动力亦根源于文化。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更离不开个体和环境的有机结合。“人文湾区”的基本要义就在于“文化”二字,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民素养及行为、环境规划及建设,都能发扬并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广博内容和精神风采。
(二)人文湾区的主体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首个具有国家级战略规划意义的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内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这“珠三角九市”。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二三四”的特征,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货币)、四个核心城市。两岸三地的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存在不少差异,如何尽量减少由此带来的合作与发展的阻力,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目前,世界上有发展较为成熟的三大湾区,从核心优势看,美国纽约湾区可以说是“金融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被誉为“科技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则是“产业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也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应当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力量并发挥出其效用。从“人文湾区”视角看,虽然香港和澳门特区在历史上经历了外国的侵占和统治,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文化可谓同宗同源,在文化产业存在巨大合作空间。粤港澳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可以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开发和利用三地文化资源,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岭南文化”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三)构建人文湾区当务之急
以香港为例,2019年,香港遭遇了一场猝不及防的“修例风波”。这场在外部势力插手干预下的事件,不仅令到香港的社会经济和民生消极倒退,更挑战了“一国两制”的底线,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和发展。“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出现此类状况,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危机。这不由得让人们对国家的年轻人,特别是香港的年轻人的国民教育问题产生担忧和深思!现今香港学校的国民教育,包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存在很大问题。“无论是对于湾区人文精神、大湾区文化软实力、青年群体的交心交融,还是大湾区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而言,若没有共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纽带,这一切都将难以实现。”这纽带即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中华优秀文化。通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底蕴等诸多优势和港澳的有利条件,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尤其是香港的国民教育扎根,既是国家发展新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确保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国史、国学、国情”教育模型的理论
(一)理论依据
(1)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同时也包含在现阶段我国的外交总目标中,不仅先后被写入党章和宪法,还被写进了联合国决议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努力,而“文化共同体作为国家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体现着文化内核的同质性,同时也涵括着文化形态的异质性,形态各异的区域文化可看作其庞大家族的不同成员,即区域性亚文化共同体”。因此,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包含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性亚文化共同体而言,以“爱国精神”为基础的中华优秀文化构建“人文湾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意义无远弗届。
(2)“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通过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区域间的个体、思想和文化间的交流,以达到促进“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塑造区域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最后达成区域政治合法性的支持”。在文明交流的过程中,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胸怀,增进友谊,达成理解,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不仅能引发与港澳台的共情,还有利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更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多年来,我国已经在教育、文化、体育及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平台与渠道方面付诸努力,并重视同青少年、民间团体等各界的交流,创新合作模式,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善教民爱之……善教得民心”。从全人成长的价值教育文化看,尤其需要从青少年开始,这种“教”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历练过程,是需要培育与互动,“知”“情”“意”“行”逐步而上,最终领悟爱国、爱民族、爱人类是一份难以言喻,却又实实在在的大爱。“文化创新和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从精神层面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的本质在于‘人化’,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研究和提出理论需要“突出时代性、思想性、实践性,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提炼、总结、对待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鲜经验,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既然坚持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么必定要注意思考和审视在这过程中的成果于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适切性。无论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还是人文交流与互鉴,“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文化界应致力于这一努力方向。
(二)理论内容
(1)国史。
在知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的书作《政治无意识》中,首要且贯穿始终的观点即是“永远都要历史化”,即要探讨事物的历史脉络,并从中解读其背后的历史性。中国人之于中国史,正如美国人之学习美国史一样,主体不可取代!从史前时期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的“三皇五帝”的故事,夏、商、周的社会演进,到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再到秦始皇影响历朝历代的“大一统”,两汉时期,恰逢汉字基本定型,历史又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一路驰骋到隋唐五代,世人必会惊异于当时经济、科技和文化的高度发展,更会对武则天——这位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如何让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顶峰而大为震撼!辽宋夏金元时期最为复杂而特殊,各民族在激荡与融合中,共创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而中国的封建帝制在明清之际徘徊五百多年,最终轰然倒塌。辛亥革命后,国家命途多舛,历经军阀割据混战、北伐战争,更饱受日本侵华战争的摧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终于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和祖国共享太平盛世。“国史”宛若一盏明灯,照亮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风雨兼程的漫漫前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怎能叫人不细品“国史”华章?
(2)国学。
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政权如何演化,仍是中国。国学就是国家之学、国人之学,海外学者多称“汉学”或“中国学”。实际上,国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中国的、中华民族的学术,是汉、满、蒙、回、藏等民族所探索、研究、论述的学问,可简称为‘中学’,‘汉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二是从古到今,自殷商西周的史官之学、春秋战国的百家之学、汉代儒学(经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到近现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儒学、人间佛教等学说。国学是不断发展的……国学作为一国的学术,也指一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即学术部分,国学不直接、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文化。”概括而言,国学即是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涉及中国古代的史学、哲学、文学、宗教学及政治、经济、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承装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智慧结晶,悉心研习之,乃至从西周的“六艺之学”,而一直延续到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略之学”,“超越经史子集的传统,回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原生态”,当能领略到“国学”的魅力所在!
(3)国情。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中华民族正是有着这样的文化特质,而能实现长足发展,立于世界之林。随着全国各地的开发建设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认识到今日祖国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定居的机制畅通无阻;香港各大高校纷纷在大湾区布局落户;港珠澳大桥、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深中通道等交通工程,形成“轨道上的大湾区”;经活化改造的永庆坊、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等文化街区……他们纷纷到大湾区创业、定居,追求自己的“中国梦”。
随着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多年来,国家在许多方面默默支持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发展。时至今日,国家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是助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机遇。“国情”恰似一面平镜,映射出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此中“国情”,大众必须紧记,这是“情义理法”的实践。
凡一国之民,当对本国的历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亦当对本国的历史心怀温情与敬意,同情与谅解。唯有从“国史”的演变,将中华民族自信而不自大的线索找出,方有“国学”可述;也唯有从“国史”的演变,紧扣对其脉络的认识,并结合现实情况,方有“国情”可知。
三、国史教育中心(香港)的“国史、国学、国情”教育模型的实践
(一)实践情况
(1)国史方面。
国民教育的根源在于国史教育。正如国史教育中心(香港)其名所强调的,要把“国史”教育及文化在香港大力推广,既要面向社会公众,又要重点关注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通过举办多元化的“国史”主题活动,使中国历史教育在香港迎来“新的春天”。
在诸多活动中,以“年度中国历史人物选举”为热点,第一阶段以“年度中国历史人物专题研习比赛”为重点,其艺术作品(以当年高票当选的历史人物创作的舞台剧)为亮点。如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第二届“年度中国历史人物选举”系列活动,就以“吾土吾民,图强奋进”为思考方向,推举五位与之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作为候选人(其时鲁迅高票当选)。参与投票者年龄、身份不限,但须首先了解有关各历史人物之生平、事迹等,继而投选当中一位其认为赋有特别历史意义的人物作为年度代表。第二阶段的“专题研习报告比赛”就以鲁迅为主题,参赛者可围绕鲁迅之生平事迹、文学作品等,自拟题目、研究方向等,完成研习报告、参加专家学者的面试遴选并参加颁奖典礼。第三阶段的《何者鲁迅》历史舞台剧(优质教育基金赞助),由本港学生联同多名专业表演者共同演绎,在人物对白、面部神态、肢体动作到服装、歌曲、舞蹈等诸多方面精心设计构思,可谓中国历史题材的文艺佳作。“年度中国历史人物选举”系列活动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三年,每年都吸引了来自全港各区逾百所学校的数万名学生参与。此外,国史教育中心(香港)还举办了“全港中学中国历史研习奖励计划”、《百年历史当代中国》青史青少年青灯中小学历史文章阅读征文等比赛活动。而“香港青年史学家年奖”以奖学金的形式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入读与中国历史紧密相关学系(如历史、中文等学系)为首志,让中华历史与文化研习薪火相传。
国史文化理应面向社会大众,国史教育中心(香港)运营的“知史”公众号,拥有来自世界各地近三十万名关注者,每日分享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精彩内容。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每月还会举办“名家讲座”,曾邀请到王赓武、金耀基、周佳荣、单周尧、李焯芬、李金强等著名学者向公众分享国史文化。中心与多个团体合办“五四运动百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包括论文写作比赛、讲座、舞台剧等,以多角度多元化方式探讨“五四运动”的真义及其影响。同时,也积极参与协办诸如广东省社科联组织的2020年岭南学术论坛“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征文活动,大力支持“蔡元培先生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主题展览与文化论坛等活动的宣传推广等。
(2)国学方面。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定期出版及推介“国史、国学、国情”的“三国读物”及课程。而营造崇尚国学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生、市民的国学素养,教师培训理应先行。国史教育中心(香港)筹办“价值教育——教师培训课程”计划,着重从教师层面分析,立足教师的个人气质及修养(历史、文化底蕴),如以德育人、立己修身、君子气度、健康的人生观等,并能以行动贡献家国,立足香港、贡献国家、造福全球等价值教育的认识及体会。本计划根据香港现行教育课程指引中所提及的价值观和态度,及参考国际高水平专家理论,配合香港独特的教育情况及中华文化,制定出“仁爱待人、彼此尊重、独立思考、慎思明辨、身份认同;善用自由、公道不偏、承担责任、守法护法、和平友爱”十个价值主题。在具体操作上,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工作坊,让教师透彻了解各个价值观的内涵,掌握课程设置及课堂施教技巧,再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具备正向的价值观。同时,通过同侪交流、专家反馈、集体总结等让教师能互取所长,互补所短。通过分享会,把教材整理,编辑成套教材,分发全港中小学,更会向全港中小学进行全面推广。本计划预计将惠及50间学校(中小学各25间),约250名副校长、教师,约4万名学生。
要想提升儿童、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念、国民身份认同,及切合现今香港社会的需要,“国学”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切入点,既有底蕴深厚之雅,又含意趣盎然之赏。国史教育中心(香港)特举办“明日栋梁:青少年国史教育计划”,希冀补足不同教育阶段国民教育于知、情、意、行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成为爱港爱国及具国际视野的良好公民。“明日栋梁”计划以“行前培训——各校活动——成果分享——进阶研习”的模式,鼓励各伙伴学校可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策划及开展节庆、经典、艺术等各类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度,由此涌现出大量国史、国学元素的作品,如“三字经”说唱、儿童粤剧、皮影戏道具制作及表演、茶文化、国画、民族服饰及音乐鉴赏等;更有学校举办“中华文化日”,弘扬国学文化等。本计划为期三年,预计受惠总人数近6万人,目前已经达近半数。
(3)国情方面。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长期致力于创造机会让香港的师生了解祖国的发展,更在规划研习内容及考察行程路线时,积极研究国家推行的“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政策。重视教师在国情倡导方面的重要作用,举办年轻教师座谈会,邀请教育局专业人士担任嘉宾,研讨中华历史文化的教学与推广,并成立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教师委员组。还联合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两届“香港教师国史研修班”,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交流学习,并积极支持大湾区教师专业发展座谈暨知识争霸战的宣传活动。2021年,国史教育中心(香港)统筹各方专才,推出了“《基本法》多媒体教材:2020上下三十年”,供香港青年学生、市民充分了解港情、国情。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亦积极联合各有志团体及爱国人士开展综合性考察交流活动,由专家领衔、教师带队、学生跟团,对中外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进行考察交流,认识国家发展,开阔国际视野。近三年间,国史教育中心(香港)先后统筹举办了由同心教育基金会(香港)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一生一师同心游”研学交流活动,和香港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会联合主办:“丝路明珠:中亚乌兹别克历史文化探索之旅”“戊戌120周年:北京天津行”及“‘五四百周年’双城考察:北京及巴黎之旅”等考察团,青年义工中上环考察团、“香江有幸埋忠骨”导览团等考察交流活动。参团的师生们不仅带着开放包容的历史观认真考察,更积极撰写出所思所感,并集结成“同心一生一师系列”《广西越南篇》及其续篇、《柬埔寨篇》《丝路明珠·中亚乌兹别克之旅》《三盏青灯香港·北京·巴黎》等精彩作品集出版发行。目前,北京、西安师生历史文化考察团及广州中医药文化考察团等活动已经获批由香港教育局资助,正在紧锣密鼓筹备。
(二)反思总结
“人文湾区”视野下,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坚持“五位一体”,国史、国学(中华文化)、国情、国安、国语(普通话)的推动,又可统合称之为国民教育。历史真相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祖国是百般情、千般爱的永续相牵,血缘、历史、文化、生活习惯是同根同源,更应携手爱国、爱民族、爱人类的教育事业。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已在规划跟有关机构开展“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应进一步思考关于参与共建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议题,将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与大湾区青年高峰论坛相结合,积极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青少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整合文化资源,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如在“孙中山文化”的研究推广及合作领域,尚存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应注意整合岭南地区其他民主进步爱国人士的文化资源,如有“岭南第一才女”美誉,曾在香港以诗明志、守节不屈,并活跃在粤港澳宣传抗日的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前辈冼玉清教授等。当然,不限于岭南地区的更多不胜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建议者、第二任教育部部长张奚若先生,国旗(“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先生,《义勇军进行曲》的代国歌建议者、著名画家徐悲鸿,杂交水稻先驱袁隆平院士等。
“粤港澳有着非常丰富、集中突出的人文价值链,这使得大湾区的交融与合作具备了最大公约数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无论是在合作机制还是组织机构方面,粤港澳文化界应思考如何发挥更大力量和更高效率,争取“共建平台,共创品牌,拼船出海,共享市场,共同发展”。更需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深意!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民间文化团体,以弘扬优秀中华历史文化为己任,始终关心国家发展及人民福祉,心系香港特区的繁荣稳定,将继续积极参与“人文湾区”的构建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耕耘不息!
[1] 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9年2月19日,第12-13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zwgk.mct.gov.cn/zfxxgkml/ghjh/202012/t20201230_920403.html,2021年8月18日。
[3] 肖阳:《人文理念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思维》。《南方都市报》GA08文旅,2021年4月24日,第8-9版。
[4] Carl O.Sauer:",,(),Human Geography:An Essential Antholog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6),pp.296-315.
[5][1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第3-5、9页,2015。
[6] 金凯:《建设‘人文湾区’展现‘文化自信’》。《深圳特区报》,2019年4月9日,第B06版。
[7] 黄玉蓉,曾超:《文化共同体视野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0期,2018年10月15日,第60页。
[8][10][15][1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第470、469、471页,2020。
[9] 吕文菁:《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论文,第155页,2019。
[11] 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收于《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类·孟子卷七》。浙江大学图书馆,第5页,2009。
[12] 陈伟军:《以岭南文化夯实大湾区人文底蕴》。《人民论坛》第19期,第126页,2019。
[14] 杨汉卿:《从改革开放宝贵经验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岭南学刊》,2019年1月25日,第8页。
[16] Fredric Jameson::,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pp9.
[17] 方立天:《寻觅性灵:从文化到禅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页,2007。
[18] 黄朴民:《怎样弘扬“国学”》。《党建》2010年第2期,第64页。
[20] 张毅,王尧,程龙,林小溪:《海阔天空奋发有为(大湾区大未来)》。《人民日报》第26611期,2021年5月19日,第1-2版。
[21] 庄福伍:《洗玉清教授年谱》。《岭南文史》,1994年12月20日,第10-15页。
[22] 丘树宏:《人文湾区建设浅说》。《人民政协报》,2019年3月14日,第15版。
[23] 张永飞:《人文是无形力量,是最高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交流合作座谈会综述》。《中国政协》第19期,2018年10月15日,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