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补历史,打通古今,传播文明
——解析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文化价值

2022-11-05

今传媒 2022年2期
关键词:缂丝钟表中华文化

沈 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为故事主线,展现了故宫书画、宫廷钟表、织绣等各类中国文物的修复过程,通过文物展现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背景,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这不仅有利于唤起中国人民对于历史的记忆,而且能够增强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介绍一个不常见的职业——文物修复师,在展现他们高超技艺的同时,将中华文化贯穿其中,以多个人物的工作交叉,历史与现实的双向线,彰显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

一、重拾历史记忆,唤起情感共鸣

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产生的共同记忆,是整个民族共同的经历,人们借历史记忆来共同追溯历史的流变。也有学者认为历史记忆是通过聚焦个体生命体验、书写个体记忆观照族群历史的方式,再现民族历史情境下的史诗色彩。《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多位文物修复师的工作,以他们作为个体展示文物在古今的重要意义,彰显中华民族在那个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并将中国置于当时的世界中去,说明中国在当时的进步性与独一无二的地位,呼唤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一)时空的双向性,现实与历史的交叠

《我在故宫修文物》采用现在与过去交叠的方式,以现实为起点、以历史为终点、现实与历史进行切换,将修复文物的过程与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相结合,立体化展现文物价值。

以书画的修复为例,《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以现在文物修复师修复这副已有250多年寿命的古画为起始点,讲述这幅画本身所记载的历史:乾隆皇帝为母亲崇庆皇太后庆祝八十大寿时的实景,而徐建华与老师修复的隋朝画家展子虔 《游春图》也以修复师的修复工作入手,讲述这幅画背后的历史场景与文化意义:在绘画内容上,它描绘了人们在春天出去踏青游玩的情景,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服装及其精神状态等都有一定的价值;而在艺术成就上,这幅画开始被认为是真正在表现空间,它为我们展示了当时广阔的生活场景。该纪录片大多以现实中的修复工作为起点,深挖文物背后的历史以及其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实,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时空下历史的纵深感。

文物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特殊价值,《我在故宫修文物》将如今的修复工作作为一个时空,将文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作为另一个时空,将这两个时空连接起来,将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与我们对文物的敬重之情打通,立体化展现出文化传承的过程以及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

(二)精选历史符号,彰显民族自豪

人们通过符号将内在于个体意识中的意义世界转化为集体意识中客观的意义世界,成为集体拥有的精神符号世界。文化符号彰显一个民族共同的认识,也是最能够反映民族认同的关键。对此 《我在故宫修文物》精选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符号,选择最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意象进行展现。

1.青铜器、瓷器、织绣——中华文化的重要底蕴

对于青铜器表述有这样一种说法:它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通过对青铜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那段历史,因此青铜器对我们中华民族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时代历史课本中就有“青铜时代”的介绍,青铜器的发展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青铜器在世界上都具有重要地位。马踏飞燕、司母戊鼎都是享誉国际的珍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其精美的纹饰是我们阅读历史的重要参考,藏品中的铭文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资料,因此青铜器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我们以往历史的重要见证者,是我们对历史的重要记忆。该片选择青铜器作为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保护中华文化的体现,也是对我们共同的“青铜时代”历史记忆的再现,并且鲜明地表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号。

瓷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古代中国的瓷器以其精美的外形和优秀的制作工艺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无数件精美的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等地,中国的英文“China”也有瓷器的意思,中国甚至有“瓷国”之称,在外国人看来,瓷也是中国的代名词。瓷器的向外销售一方面表现出我国的瓷制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反映出中国制瓷技术的发达;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获得外币,增强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片选择瓷器这一具有高度中国文化的符号,让人们在对瓷器的了解中潜移默化地增强我们作为瓷国的民族自豪感。

对于织绣,《我在故宫修文物》选择的是缂丝技术,根据纪录片我们可以知道缂丝在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东西,其使用者非富即贵,皇帝龙袍用的就是缂丝工艺,而对当时君主专制的中国来说龙袍就是君主权力的象征,其工艺水平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手工技艺的鼎峰,而缂丝技术应用于龙袍的制作中,既显示了皇家的尊贵,也展现了中国织绣技艺的高超。选取缂丝这一符号无论是在其使用者上还是工艺上都具有高度中国特色。

因此,该片在选取的符号上具有高度典型性,不管是青铜器、瓷器还是织绣,都是中国手工艺史上的明珠,都展示了我国手工艺技术的领先地位,有利于人们感受到我们国家优良的手工技艺以及文化底蕴,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宫廷钟表、绘画——中国符号与外国文化的融合

清朝皇帝酷爱钟表,钟表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后由传教士带到中国的,他们广泛收集当时最新、最好的钟表送到中国,康熙曾赞扬西洋钟表: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婉转报时全。甚至因对钟表的喜爱,在康熙年间我国就已经有了自己生产的钟表,康熙不仅跟传教士学习他们的数学和天文,还下令设立“自鸣钟处”作为制作钟表的皇家作坊,皇帝对于钟表的喜爱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钟表事业的发展。在传教士进入中国后,皇帝对于钟表的推广也是中国积极向西方学习的证明。但是对于钟表的制作,我国更多的是将中华文化与西洋的钟表技术相结合,以后来的民间作坊为例,我国钟表在外形上注重“吉祥如意”“龙凤呈祥”等传统寓意,并且将我国传统的镂空技艺运用于钟表的制作中,体现了中国符号与外国文化的融合。

在绘画方面,《我在故宫修文物》选取的是宫廷画家郎世宁画的 《乾隆惠贤皇贵妃朝服像》作为对象,在这里选取的主体具有特殊性。首先,郎世宁是来华的传教士,身上带有西方文化的痕迹;其次,他在采纳中国绘画技巧的同时又保留了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因此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中国绘画的影子,又没有完全抛开西方绘画的特色,很好地表现出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以上符号是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符号,体现出中华文化包容他国优秀文化的特点,既展示了我国对于自己的文化具有高度的自信,也显示了我国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特点,博采众长,努力将中华文化与世界接轨。

二、传承古老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希尔斯认为:“传统对于人的行为发挥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原因在于传统被人赋予了神圣的、超凡的特质”。在对于文物的修复过程中,文物自身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价值毋庸置疑,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对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织绣艺术,还是制瓷技术等的修复都是为了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保存下来,供后人学习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修复历史,以工匠精神传承中华文明

文物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展现,修复文物就是在修复现代人对历史的记忆。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生命,是同载着这种文化的民族本身相共生的。作为中华儿女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该片以文物修复师修复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作为线索,深耕在文物中包含的文化与历史,使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

工匠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精神就体现在工匠对于他们工作的态度中。在该纪录片中,文物修复师们对待文物,谨慎小心的态度是对历史的尊敬也是对文物负责的表现,他们对自己手握的历史以精巧的技艺和耐心反复揣摩,力求最大限度的还原文物本身。在古书画的修复过程中,先是要用毛巾、排笔、热水来洗,在洗的过程中要求修复师不能损伤书画本身,只能对修复部位进行操作;然后再进行揭,但是纸又是十分脆弱的,想要将背纸一下全部揭下来并不可能,修复师们往往是拿着镊子一点一点的进行操作,既不能揭多,也不能揭少,力求揭的干净。缂丝工艺的陈杨往往是不穿鞋、光着脚来蹬机器,她表示自己穿着鞋容易没有脚感,常常就这样工作好久。对于缂丝这项工作即使是一个缂丝技术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寸,可见其难度,但是陈杨却一直用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工艺追求完美的态度投身于对缂丝的修复中。在对瑟的修复中,闵俊嵘表示其修复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修旧如旧;另一个是最小的干预、有效的保护,对于缺失部位相连的地方要尽量小心,保留它原有的历史信息,这是一种尺度的把握。因此,这就对修复师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对于文物的修复与复制都是精益求精,容不得差错。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修复者也有不少来自清华美院和中央美院的学生,他们表示修复文物和学校强调的创新精神不同,文物的修复不能有创作的思维而是要实现重现文物,其强调的是复刻,原来的物品如何,其修复出来也应如此,要反复揣摩其原本的样子,最大程度地复原与复制文物。

(二)师徒制度,传承技艺与使命

和其他行业不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仍采用的是师徒模式,学徒都是跟着他的老师学习技术,但是和以往的学徒不同的是,如今故宫博物院吸收了很多受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他们一方面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在修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如今在故宫博物院顶级的文物修复师是有限的,对于大量损伤的文物都或多或少需要修复。因此,为了不让破损的文物无人可修,也为了让修复艺术不会断层,我们需要有人将技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该纪录片中也有退休后又返聘回来带徒弟的师傅,其实这些老师傅们早期也是当学徒的,手艺也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样的传承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希望,这也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所在。

三、全新讲述,细节处彰显伟大

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主题来说往往过于宏大,如何让纪录片在有限的时间中既表现主题又让人们印象深刻,这就成了拍摄纪录片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该片选择了作为传承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文物作为客体,以从事修复文物这一职业的人们作为故事主体,多方面展现文物价值。

(一)日常生活入手,展现怡然自得的精神面貌

《我在故宫修文物》以修复师的日常修复工作为主,其中辅以其在工作之余的休闲场景。例如,在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他们有的拿着一块布去摘杏,有的拿着水管给地里种的蔬菜浇水,还有的坐在椅子上弹吉他。可能我们不太了解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甚至会觉得他们很遥远,高不可攀的样子,但是这样平民化的视角却将我们心中遥不可及的人物通过其平凡的日常展现出来,我们会发现文物修复师和普通人一样都是平凡的,这样的镜头无形中拉近了人们与他们的距离,让人们感到亲切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形象更加真实。

(二)工作认真细致,工匠精神感染他人

在这部纪录片中有大量文物修复师们工作的镜头,他们精巧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了不少观众。不管是对生漆过敏但仍忍着坚持与生漆打交道的漆器组,还是一个小小误差就要仔细调整几天的钟表组;不管是一天才织几寸缂丝的织绣组,还是要用细心和耐心来洗、揭、补、全的书画组,他们都用自己对于文物修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在感叹其技艺高超的同时,也对其个人充满敬佩之情。

(三)独特职业,彰显中华文化传承精神

文物修复师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大众性的职业,但它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却有着特别之处。文物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为例,不管是 《清明上河图》 《游春图》兵马俑还是马踏飞燕等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这些东西都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是带有珍贵历史记忆的藏品。而在时间的冲刷下,文物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损伤痕迹,这就需要我们的文物修复师去根据已有的文物部分,将缺失、受损的部分进行还原,恢复其本身面貌,这样有利于我们后来的人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历史面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更何况这里所选的是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们,博物院本身就是让我们接受教育、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场所。阿莱达认为:“只有通过历史学习,不同阶层的人才能够转化为一个特定的同质的集体”,博物院让人们在参观文物的同时,唤起对于历史的集体记忆。在该纪录片的旁白中也有很多关于故宫历史的介绍,如慈宁宫、寿康宫等,不管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还是故宫博物院这一特殊的地理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传承的特点。

四、结 语

《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影像记录今人修复过去历史,以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作为切入口,展现了我们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让我们在了解这一职业的同时,被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所打动,也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我们在获取历史记忆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明,这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有独一无二的作用,使得纪录片内涵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缂丝钟表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丽娜认钟表
焱鼎—KE演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
“织中之圣”藏巷陌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