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型构建、美学诗话和家国情怀
——以电影 《长津湖》为例

2022-11-05李思杰

今传媒 2022年4期
关键词:长津湖

李思杰

(广东东软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学院,广东 佛山 651699)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近几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主旋律电影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相继上映的《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均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长津湖》仅上映两周便刷新了26项中国影史纪录,使新冠肺炎疫情下冷却已久的电影市场重焕生机。《长津湖》作为艺术作品,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票房上,还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在电影美学表现上,《长津湖》用浪漫主义的色调和运镜表现最残酷的战争;从文艺思想性角度分析,《长津湖》传递的家国情怀感染了无数观众,影片细节催人泪下。因此,笔者认为, 《长津湖》技艺合一,代表了中国人隽永的情感表达,它既是国家对历史的呼唤,也饱含民众对集体的认同感,更蕴含了中国人对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最诗意的想象。

一、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建构

类型电影作为商业社会中自觉发展起来的电影现象,具有共识性的经典元素,包括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大团圆式的完满结局、使观众沉浸其中的“造梦”效果等特征。主旋律电影也具备类型电影的某些特质,甚至有发展成为类型电影的潜质。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趋势,应着眼于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找寻其类型化的特质与表征。在 《长津湖》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之间的对抗,类型电影二元对立的特征,善与恶、国家之间的较量与对决贯穿影片始终。完满结局的设定符合中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儒家本土思想,让观众的情感得到满足,并在电影营造的梦幻效果中得到情感共鸣与精神支撑。

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元素要求电影剧情强调对抗的正义性和必然性。《长津湖》的导演曾说:“战争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赢来的和平则更为宝贵,这都是我们希望通过 《长津湖》来表达的。”他认为,中国的战争片一定要让观影者明白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对今天的和平起到了什么作用。长津湖战役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一环,从未在银幕上展现过,因此,《长津湖》全面再现先烈们所经历的艰苦环境与作出的巨大牺牲,能够让青年一代铭记历史,体会祖国繁荣富强的来之不易。《长津湖》的历史顾问在采访中表示:“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受尽屈辱,所以百年以来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仁人志士,不惜掉头颅也要挽救这个民族,要让这块土地上的广大人民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 《长津湖》用画面、镜头、表演,深刻、饱满地体现了当时历史片段中的人和事。”

从 《士兵突击》中钢七连第四千五百九十六名新兵许三多,到第七穿插连第六百七十七名新兵伍万里,编剧兰晓龙的剧本也从军旅题材转向了战争片。当代军旅题材电影的创作空间非常有限,很少出现真实的战争事件,《士兵突击》和 《长津湖》走入大银幕,反映了观众对主旋律电影审美和情感需求的转变。

新世纪以来,大部分主旋律电影都淡化了战争痕迹,着力军事动作片的类型模式,《战狼2》《红海行动》亦是如此,可以看出其中“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内核。虽然该影片具有正面的价值导向作用,属于主旋律电影,但观众不免会对硬汉英雄产生审美疲乏。类型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商业行为,想要获得观众的认可绝不能仅依靠简单的再现,创作团队必须在坚持主旋律的前提下,寻找各种有效的叙事策略和技术手段。作为一部时长达三小时的电影,《长津湖》在部分观众眼中被严重低估,在豆瓣等打分平台和评论区,不少人因时长给影片“差评”,但事实上,该电影并未因三个制作团队和时长而产生割裂感。影片呈三段式结构,战争前、入朝遭袭、长津湖大战三个段落叙事,故事推动层层递进,这种纯熟的技法将战争片的类型元素与主旋律电影有机融合,在突出人物性格的同时,又避免了个人英雄主义类型元素在主旋律影片中的简单重复。

如果说 《湄公河行动》 《红海行动》 《战狼2》等影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几个主角人物,那么 《长津湖》所塑造的就是整个重大战役中的人民志愿军群像。《长津湖》不是对一场历史战争进行简单复述,而是通过人物去展现战争、历史和精神,在叙事上以“人”为主,以“人”的动作和情感来结构和主导战争。影片所有人物都是时代环境下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电影看角色,就是从角色身上读到时代的烙印。在电影中,雷公是所有人的“父亲”、梅生是上海人、伍千里出身渔民,也有伍万里这样随兄入伍的新兵,他们出身不同、年纪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爱国热情和军人荣耀,既各有各的性格,又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展现出20世纪50年代,爱国军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保家卫国的舍身情怀。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之外,《长津湖》在叙事过程中还非常注重英雄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样精心刻画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联系在主旋律电影中非常少见。“百千万里”的兄弟情、“雷老爹”与多代战士的父子情、七连全体成员的战友情等多组复杂且具有人性深度的情感线索,证明了该片在战争大环境下对个体人性挖掘所做出的努力,能有效唤起观众对时代的感怀。

《长津湖》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在票房和多种需求的呼应下,还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和制作规模最大的影片 (截至2021年9月)。该影片投资达13亿,三位导演、三个剧组同时开工,工作人员超过12000人,后期CG人员来自国内外80多家特技公司,并有一个巨大的体系保障导演之间的衔接,对我国主旋律类型电影的体系建设和电影产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美学诗话:杂糅的影像表达

新世纪以来,香港电影导演纷纷北上,其中很多都参与了主旋律电影的拍摄,他们和内地影视团队的合作,为主旋律电影带来了别样的风格。徐克导演执导拍摄的电影 《智取威虎山》在商业和艺术上均获得较好的成就,不仅拥有8亿的票房成绩,还获得了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林超贤导演在电影 《湄公河行动》和 《红海行动》的拍摄制作中获得了优秀的口碑,同样也获得了诸多奖项。《长津湖》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导演合作完成的,因此,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多种艺术风格、人文理念和影像表现方法的融合,这一做法既有取长补短的优势,也有易造成影片割裂的风险,但最终形成了《长津湖》美学风格杂糅的现象。

一是创作思想的杂糅。据报道可知,在 《长津湖》中,陈凯歌导演负责影片史诗级的艺术气质、时代气息与人物性格的塑造;徐克导演注重把握电影完整性和生动性,情感表达十分细腻;林超贤导演则主抓动作戏。陈凯歌导演的拍摄主要集中于影片前段,营造出浓厚的时代气息,真实深刻地将观众带回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成功塑造了电影主要人物的形象,深入刻画主人公的亲情、家乡情和报国情,观众在了解人物背后的故事后,沉浸式地跟随主人公进入战场,为后续情感共鸣埋下伏笔。无论是伍氏兄弟情,还是毛岸英主动请缨出征,都印证了这一点。正如电影台词:“当我跨过鸭绿江,看见对面炮火的时候,我的身后就是祖国”,当人民志愿军从运兵的列车出来那一刻,长城日出,山河静好。林超贤导演一直以来都是以动作戏闻名,他执导的电影 《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中诸多打斗场景紧张刺激、非常激烈。在《长津湖》中,最激烈的当属仁川登陆战、乱石阵和村庄战,这都是林超贤导演的“手笔”。人民志愿军积极作战、血肉横飞的场景虽然会在视觉上刺激观众,但战争真实的场景远比电影中惨烈得多,能够让观众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体会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徐克导演注重电影完整性和生动性的表达,情感刻画十分细腻。他认为:“英雄的定义,就是为了一个国家、民族,去执行一个信念,你应该‘参与’到战争中,才能明白这场仗为什么要打。”因此,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每一小节、每一场戏他都亲力亲为,对服装、化妆、道具和视觉效果严格要求,为影片的完整性、历史真实性作了巨大贡献。

二是表述方式的杂糅。由于中国地理、经济、文化和政治环境的特殊性,中国电影本就因地缘因素各具特点,并且独成流派。香港电影因其独特的区位因素和空间限制,在拍摄时热衷于街头、摄影棚等取景方式,导致香港导演在场景布置、人员调度、故事表达上倾向于个人、双主人公模式。个人英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创造高票房,也便于电影叙事,但对《长津湖》来说,其需要塑造的是英雄群像、壮丽山河和宏大场面,因此,观影时可以明显感觉出三段不同的叙事风格。在提倡电影拍摄地域合作的前提下,怎样“取长补短”,形成“1+1>2”的效果,还需要对合作方式和模式继续探索。

三是影像声画的杂糅。 《上甘岭》 (1956年)、《英雄儿女》(1964年)是我国早期非常优秀的影视作品,虽然受限于当时的工业水平,但在今天仍能给观众带来优秀的声画体验,使观众身临其境、热血沸腾,战争的“真实感”扑面而来。陈凯歌导演在自述时表示,期待通过当今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能力和水平,在银幕上再现历史战役。该影片前段的油画质感浓厚,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后半段的画面色彩饱和度较低,整体风格偏黄,红色作为象征色又被单独强调,风格化处理痕迹非常重,和中国历来战争电影的风格相异。与画面不同,《长津湖》在声效方面主要挖掘历史与地缘因素,服务于电影剧情中的家国情怀,鱼鹰哨、沂蒙山小调等声效的处理,加强了临场感与情绪渲染。

整体上,《长津湖》的美学风格极具艺术化、风格化,美学也大多为内容服务,思路清晰、处理得当,通过回顾历史,表述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惜和渴望,是一篇歌颂伟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壮烈诗歌。

三、家国情怀:激昂的民族精神

如果仅仅为 《长津湖》打上主旋律、大制作和宏大场面叙事的标签,很难解释在电影市场冷却的2021年其所获得的热度与成就。除了对电影拍摄、叙事技法等众多元素的分析,笔者更多聚焦于电影的主题,影片表现了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和血性精神,将历史中对家国情怀的共鸣,以及诗与血的激荡重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国庆档是主旋律电影的主战场,2019年国庆档同样迎来了主旋律电影热潮。《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 《攀登者》齐齐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2021年,建党100周年纪念刚过,全国人民都还处于爱国、爱党情绪高涨的阶段,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团“火”,主旋律电影定档这个时期,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目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引发声势浩大的情感共鸣。

对比 《红海行动》《战狼2》等基于跨国叙事语境下的民族主义宣言,以及观众对国际话语和民族自强的期待,《长津湖》属于主旋律电影的回归之作。影片将抗美援朝战争搬上银幕,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对抗美军的故事。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审美与共情,《长津湖》用光影声效将中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展现出来,颂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代议题相契合,将全国观众讨论“长津湖战役”的热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取得了电影票房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

《长津湖》由三位导演联合执导,也许是从协作出发,电影采用了经典的三幕式结构,以入朝前、入朝时、长津湖战役三段式结构组成,层层递进;电影的叙事也从三个角度切入,以“千里、万里”为代表的个体叙事、以“七连”和国家为代表的群体叙事,通过协作的阵容、合理的叙事和精心的制作完成了这样一部时长达三小时的电影。 《长津湖》中鱼鹰哨、长城、围巾、枪、土豆、沂蒙山小调、战士冰雕等的叙事意象,分别从不同角度代表了电影叙事,并穿插意识形态的内容。鱼鹰哨是“千里、万里”对家乡的思念,沂蒙山小调是雷公内心的牵挂,围巾象征着军民鱼水情,长城代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气节,冰雕则是志愿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正如影片台词所说:“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口语化的表达饱含了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和上述意象一起,在影片中构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坚决反战、维护和平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

电影有意识地设置了一些情感片段,比如以“长城”为代表的意象,“入朝”时志愿军战士打开列车门,画面呈现壮美的长城风景,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长城自古以来就意味着“敌从外来,需要保家卫国,朝代更迭,但中国人始终义无反顾地辞别家乡、告别亲人,戌边卫疆”。历史上的中国军队多次踏出长城在朝鲜作战,汉唐雄风,明清蓬勃,白江口之战大破日军,碧蹄馆之战以少击多……先辈的精神鼓舞后人,也与抗美援朝战役的口号一样遥相呼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众在听到人民志愿军喊出口号的瞬间,血脉之中贲张的力量瞬间舒展开来。

四、结 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影行业始终笼罩在阴云之中,2020年全球电影票房同比下跌80.56%,但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内地票房收入首次超过北美市场,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在2021年上映的电影中,无论是 《悬崖之上》《1921》,还是 《革命者》,都无法满足中国电影观众对主旋律类型电影的需求和期待。《长津湖》构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战争题材主旋律电影类型,是主旋律类型电影嬗变的转折点,也突出了中国电影资本动向、电影观众需求和电影文化的跨越与倾向。近年来,从 《红海行动》 《战狼2》等动作类影片到 《长津湖》这样的巨作,主旋律类型电影在美学风格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情感,结合电影的艺术特点,成为诗化的主旋律电影美学。《长津湖》是主旋律电影在叙事方式上的探索和表达,以全方位的视角展示了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在银幕上重现了炽热的家国情怀和激昂的民族精神。

猜你喜欢

长津湖
看电影《长津湖》有感
看电影《长津湖》有感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40亿元系列总票房97.75亿元
《长津湖》
爱国主义的战火记忆、情感共鸣、传播策略
恶意申请注册“长津湖”商标,罚!
《长津湖》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血战长津湖
长津湖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