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报人践行新闻道德对当下反转新闻的启示

2022-11-05张雪丽

今传媒 2022年4期
关键词:跳车职业道德公众

张雪丽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一、引 言

民国时期,社会较为动荡复杂,新闻行业中出现了部分趋炎附势的记者,他们不顾人格和职业道德,生产出不少虚假新闻和庸俗报道,但其中也涌现出许多为民族大义以身殉报的报业先驱,比如邵飘萍、林白水等民国著名报人,他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坚持,以及对出版事业的积极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新闻道德规范的实践,对当下信息传播和新闻行业的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各种新兴媒体在传媒领域得以发展。但是,有些新兴媒体受商业化运营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往往将经济利益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忽略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导致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屡屡频发的反转新闻和博取流量的标题违背了事件真相,不断煽动着公众的情绪,引发一轮又一轮的舆论反转。因此,媒体如何牢牢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还原事件真相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二、民国报人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践行

新闻道德是针对新闻传媒事业从业者职业行为的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要求,它形成于新闻行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并具有内在稳定性与历史沿袭性。面对民国时期报界黄色新闻泛滥、部分报人品格低下的现状,以邵飘萍、林白水为代表的报人不仅做到了坚守新闻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严格自律,还敢于对新闻事业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坚持报刊为人民说话的原则,勇于承担责任。

(一)以品性为从业第一要义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官场腐败,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失范行为急剧增加,但也有很多记者将自我要求提升到很高的标准,认为记者的品性为从业第一要义,将人格操守、道德良知内化为严格自律,不断加强自我约束和道德要求。邵飘萍在 《实际应用新闻学》中提到,“外交记者精神上之要素,以品性为第一。所谓品性者,乃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志不乱,此外交记者之训练修养所最不可缺者”。此外,邵飘萍还分析了新闻从业者不受待见的原因,“半由无对于新闻事业重视之观念,半由于访员者于上述弱点之外,更多不健全之分子,不能自重其人格”。一方面,由于当时民众的素养普遍较低,再加上社会发展限制,无法意识到新闻事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记者的品性、人格无法得到保障。邵飘萍对记者的应具备的素质提出要求:需具备君子的正义勇敢、诚实勤勉,包含儒家对士大夫美好人格的期许和向往。新闻记者品性培养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持续的、长期积淀、自我要求的过程。邵飘萍认为不存在生来就能胜任新闻记者的天才,每位优秀的记者都需经过千锤百炼的新闻实践,在困境与逆境中艰难求索,“盖处于如是之重要地位,决非仅恃天才者所能胜任而愉快,是其资格之养成,必经种种繁复之准备,兹可分数方面说明之”。

(二)针砭时弊,肩负社会责任

民末报人林白水是一位极具正义感的文人,他疾恶如仇、憎恶分明;他针砭时弊,将担负社会责任看做是报刊的使命和任务;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将报刊视为公众的言论机关和斗争的武器,勇敢地借助报刊与军阀恶势力斗争。他倡导办报的目的是启迪民智、开化百姓、针砭时弊、促进变革,主张报纸的语言通俗易懂,不说官话空话。《杭州白话报》第一天出版的启事里写到,“这个报纸是属于一般老百姓的,因为我是一个平民,所以我说的话,是一般老百姓的语言,而不是士大夫阶级的咬文嚼字或八股式的文章。我不谈风花雪月,也不像别的报纸一样,捧戏子或歌颂妓女的美艳风骚。我只是把国内国外发生的大事小事,报告给一般老百姓,同时把我自己对这些事的意见,表达出来……”。1926年8月5日,林白水因在 《社会日报》上发表 《官僚之运气》,以辛辣犀利的文笔揭露了军阀张宗昌与其亲信潘复毒害人民的事实,次日清晨被杀害,年仅45岁就以身殉报。林白水不畏惧强权,不向军阀势力低头,践行了“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即使他最终将生命献给了新闻事业,也坦然就义,在所不辞,“世间还有公道,读报的还能辨别黑白是非,我就是因为文字贾祸,也很值得”。作为中国现代报业的先行者、杰出的报刊政论家、坚守社会责任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实践活动给后来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三、当下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性缺失

随着传媒产业的高度发展,社交媒体愈加呈现出迎合市场与大众的趋势,新闻爆料者和舆论场逐渐转移到新媒体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转新闻。

(一)新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的出现

反转新闻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是指在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了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快速更迭的信息和多样化的传播平台为其提供了发酵和传播的土壤,反转新闻主要发布于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具有较强舆论聚合力的新媒体平台,其特点有:1.传播时间短;2.信息片面化;3.话题具有争议性;4.多发布于新媒体平台;5.后期影响持续发酵。在反转新闻中,吸引公众眼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津津有味的“剧情”和戏剧性的反转。“这些新闻事件本身极具话题性,大多反映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传播范围广、受众数量大、媒体热情高,舆论在演变过程中多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和极端变化性”。

比如,2021年发生的“货拉拉女生跳车”事件、CGTN发表袁隆平院士“去世”的不实消息、“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楼事件”,等等,每一次“新闻”都引发了网络舆论热潮。新媒体平台给公众带来信息、表达和行动三方面的赋权,“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大众化传播消解了固有阶层发布信息和评论信息的权利。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舆论的生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的产物。部分公众意见的不理性带偏了事件发展的风向标,促进了反转新闻的再传播,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甚至造成网络暴力,使当事人遭受了“社会性死亡”。

(二)抢占首发、博取流量成为媒体新导向

2021年2月,“货拉拉女生跳车事件”在微博上愈演愈烈。信息最初由货拉拉跳车女生家属在微博上发文“今夜的风格外喧嚣”,讲述了女乘客使用货拉拉搬家过程中,因不明原因跳窗离世的事件。在警方公告未发出之前,网友对事件中“因不明原因跳车的女生”加以推测,“司机意图猥亵女生,女生反抗跳车”“女孩跳车前肯定发生了无法忍受的事情”“女孩落地时后脑勺着地,一定是被司机推下车的”,等等。一些自媒体顺势煽动公众情绪,利用社会舆论、大众猎奇心理,以及公众对女性的同情,脑补出一系列“离奇跳车”的情节,引发公众联想,击中社会痛点,错误引导公众对事件真相的探寻。在警方调查结果通报后,证实司机确实未对女孩进行侵害,各种推测不攻自破。

回看“货拉拉女生跳车事件”折射出媒体的不足,一些媒体为获得流量和关注置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于不顾,仅依靠主观臆断和公众对事件固有的刻板印象,让真相淹没于公众情绪之中。再如,CGTN(中文名:中国国际电视台或中国环球电视网)在信息源未得到证实的情况下,抢先发布袁隆平院士去世的不实消息,引发了公众的极大不满与愤怒。CGTN隶属于央视旗下,发布虚假新闻对媒体公信力造成极大损害,即便是致歉也无法挽回公众的信任。

(三)新闻从业者道德自律与主体坚守意识缺失

随着新媒体的赋权,公众媒介素养得以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公众在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选择寻求媒体的帮助。比如,“刘学州寻亲”事件中,刘学州首先在微博上发布了希望能够找到亲人的消息,随后借助媒体、警方和网络的力量成功找到了亲生父母,却被亲生父母再次抛弃。《新京报》在报道该事件的相关新闻时,站在刘学州母亲的立场,发布了刘学州多次要求父母为其购房,并威胁父母离婚等消息。在亲情的背叛和舆论的压力之下,刘学州最终在海边服药自杀。在该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在事件没有经过官方取证调查之前,《新京报》就发表了具有主观臆断色彩的新闻报道,被网友批判为“缺乏客观性、公正性的报道,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得知,媒体缺乏对新闻内容多角度、多方位的报道与挖掘,偏听偏信一方言论和单方面证据,置事实全貌于不顾,最终导致了新闻报道出现偏差。这样的新闻发布后,会在网络上产生病毒式的传播效应,还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这些新闻从业者为吸引受众眼球、博取流量,捏造事实甚至篡改事实,抛弃传统媒体时代以真相为首位的职业规范,使得大量反转新闻和虚假新闻在网络上肆虐,严重破环了媒体在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同时也严重消耗了媒体公信力,浪费了社会资源。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这种乱象的进一步扩大。

四、结 语

职业道德规范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于心的基本准则和行为操守。提升自身政治意识、站位意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新闻从业者也应从民国报人邵飘萍、林白水的职业作为中悟得启示,将自身品性修养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和辨识大是大非的能力,要以严格的自律意识规范自身行为,将新闻媒体看作社会公共舆论机关,而不是资本逐利的工具,积极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其次,要建立起系统的新闻监督体制,由公众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监督,让媒体的每一次新闻报道都能够经受住公众的考验;最后,要提升媒体把关和审核力度、强度,新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一定要经过相关专业部门的审核,才能在网络中进行传播。

猜你喜欢

跳车职业道德公众
袁方:让公众更早地用得起好药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父母竟逼亲生孩子 跳车“碰瓷”20多次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意外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别害怕和别人不一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