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加速知识生产力转化现实生产力研究
2022-11-05侯冬梅
侯冬梅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学术交流部,哈尔滨 150080)
从本义上讲,知识生产就是生产知识产品的劳动过程,其生产目的与物质生产类似,都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所进行的生产活动,是精神人本质的外化,价值目的的实现。但与物质生产不同,知识生产的产品以信息的形式存在,其产品价值体现在探索性、创造性与非重复性上,同时与物质产品的可消耗性相反,知识产品在传播、使用和消费的过程中不但不会被损耗,而是能够在此过程中展现可继承性,稳定的可持续性并且通过不断地积累实现知识的增长甚至创生。在此意义上,知识生产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此以外的知识传播、交流、分享与应用都是知识生产的重要过程。因此知识生产展现出超越物质生产的更高层次的生产力。学术期刊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在传播意义上参与知识生产的过程,通过服务时代发展、引领学术方向、推动知识创新在知识生产中承担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也要在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发挥推动作用。当前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知识生产呈现繁荣景象,知识信息数据量巨大繁多,然而从知识引领创新驱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能力看,尽管知识生产呈现出极强的增长趋势,但在知识创新生产以及与社会的融合发展上却后继不足,知识生产力很少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学术期刊中的知识生产往往终结于成果发表,而不追求知识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学术期刊不应是知识生产成果的终点,要在向社会传播和推广知识成果的过程中,建立开放思维、主动思维加速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学术期刊必须克服发表即传播的错误观点,在传播中真正实现知识的推广和应用,遵循新知识生产模式,在促进知识生产力创新发展的现实转化过程中实现长远性的经济效益。
一、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性
知识生产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特殊劳动过程。知识产品不能以一种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论形式存在,而是要通过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展现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当前的知识生产在很大程度上终止于学术平台,以学术平台的承认和发表为直接目的,忽视了知识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知识生产力存在着巨大的闲置和浪费。
从知识生产者角度看,科研工作者是知识生产的主要构成者,为追求知识成果短期效益,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动力来自于科研任务,科研任务的评价标准大多数为量化标准。这就导致与知识生产的目的发生偏离,知识生产的动力不再是实践中的问题、理论中的难题、时代中的课题或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粹研究精神,而是为产品而生产的、为成果而生产的物质刺激。知识生产作为高级别的精神劳动丧失了其作为人本质力量表征的价值,知识生产产品外化于人本身,反过来操纵、压制生产者。知识生产表现出马克思所批判的异化劳动的基本特点。在现实中,知识生产单位以科研数量、科研经费代替对科研成果的知识性评价,知识生产的异化现象导致生产者片面追求成果数量,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科研工作者为了追求科研GDP而拼命地努力,透支体力。而为了在科研竞争中适者生存,大量科研工作者集中在较容易出成果尤其是短时间内出成果的领域,抓热点、避难点跟风科研。而那些专业性强、聚焦度低、需要长时间深入积累的基础性研究领域却少人问津。更有甚者还会在科研中走捷径,拼凑论文、成果造假。知识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不再是知识生产者的考量。
从知识传播者角度看,随着知识生产的不断深入,学科体系逐渐完善,但同时学科内部的分化也逐渐加大,导致在知识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学术藩篱,此类学术成果在传播和交流的过程容易形成小圈子内的自我认同现象。一些学术期刊由于长期固定的学术风格定位,容易受到学术圈子内习惯性力量的影响,为降低学术突破的风险成本,倾向于刊发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生产限制在象牙塔的科研壁垒中,不但限制了知识生产的创新程度,也弱化了知识生产力转化的动力。
另一种现象是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链条中面临市场竞争和评价体系的压力,为了维持高引用率增加知识传播的收益,以追求知识热点为目的,忽视对基础领域、对瓶颈学术问题的探索。基础学科的专业性强,关注度低,因此引用率远远低于热点文章,难以形成引用的规模化,对学术期刊提升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较小。但从长远来看,热点问题很难长期延续下去。尽管基础领域和瓶颈问题的研究者较少,受到的关注度低,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贡献较少,但知识生产的延续性和创新性恰恰在这些领域和问题中展现,一旦完成知识生产力的现实转化、与物质生产力形成社会合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
二、知识生产新模式转型对知识生产力现实转化的促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驱动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以创新和创造为核心的知识生产新模式逐渐产生。知识生产的传统模式也在逐渐转型和变革。知识生产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叠加性的制造,更注重范式转变性的创造。而从知识产品的特性来看,新世纪创新性知识更强调其与社会的关联性,知识不是简单的自我生产,其孕育和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之中,不但在与社会文化的交融中展现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建构,更建构一种极具应用性的实践体系。知识生产新模式的转型体现出极大的社会应用性趋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生产模式问题就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知识生产的传统模式一般被称为知识生成模式1,这种生产模式以制度化的知识活动为基础,以学科为基本单位,以学术共同体成员为知识生产主体,以同行评议为基本评价手段,以专业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为知识生产主体构成相对稳定的知识生产结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知识生产逐渐超出单学科范围和界限向交叉学科研究发展。这种知识生产模式即知识生产模式2,强调知识对社会的作用。在知识生产主体上不再是单一的学术共同体成员,而是广泛的社会研究组织、团队、人员的协同;在知识评价上,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应用性为主要评价标准;在知识结构上以跨学科研究为导向。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时代,创新驱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竞争力。以知识集群、创新网络、协同创新为核心概念的知识生产模式3逐渐形成,它也被称为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将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中多层次进行,生产主体不但跨界政、产、学、研,更可能超越学科和空间维度进行国际化协作。三种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代表了人类知识需求的深化,尽管我们以知识模式转型来定义其差异性,但三者并不是替代和淘汰的关系,而是彼此的接续和延伸,在一定范围内三者同时存在,并发挥不同的知识生产效能。三种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指明了知识生产的方向,回答了知识由谁来生产、如何生产、生产什么样的知识以及怎样进行合理的知识评价这样几个问题。从中能够得出如下启示:一是要以开放的态度理解和定位知识生产的主体,避免囿于学科界限和学术团体而忽视政、产、学、研的结合;二是要准确把握创新和创造为内核的知识生产标准,杜绝知识研究中的简单浮躁和低水平重复,注重知识生产与应用的结合;三是要以社会需求为知识生产现实转化的导向,对知识成果进行积极推广、应用。学术期刊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应准确把握知识生产模式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增强开放性和主动性,加速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学术期刊加速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基础与路径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知识生产超越了自我生产的界限,生产、传播、消费、应用等全部领域都存在着知识创新的生长点,知识生产力在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溢出效应。学术期刊通过向社会推广知识产品,使其被决策部门采纳、应用,将知识成果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去,能够加速实现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学术期刊加速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前提基础就是要认识知识生产规律,尊重知识生产规律。知识生产三种模式的并列清晰勾画出知识生产的整体语境。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不断发挥着溢出效应,知识作为一种生产力更直接、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知识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知识不断与经济规律相结合,甚至完全以经济规律的视角去看待知识生产过程,知识生产的第三种模式备受关注。但从知识发展的历史来看,知识生产三种模式各有所长,不可偏废。知识生产模式1奠定了学科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生产模式2拓展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论,推动理论范式的创新;知识生产模式3促进了科学向技术的转化,基础向应用的过渡,增强了知识与社会的结合度,实现了知识远期效应和近期效应的结合。在现实的知识生产中,应注重三种生产模式的优势互补。从人类发展的整体目的而言,知识的增长不但有近期的显性价值,而且有长期的隐形价值。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在引导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基础理论,学科中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努力回应社会的现实需求,引导知识生产者在基础理论研究之上进行应用研究。
学术期刊加速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是开放办刊。开放办刊一是要开放学术平台。学术期刊在长期稳定的办刊过程中,极易形成固定学科基础上的学术共同体,囿于学术共同体的学科局限,在基础理论问题的持续性研究中,难以突破旧有的研究范式,寻求创新增长点。基础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复性研究、复制性研究。这就需要学术期刊发挥桥梁作用,开放思路、拓宽领域,跨学科、跨机构、跨圈次邀请作者,以问题研究为基础,激发思想碰撞,促生原创性、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同时学术期刊需要克服自身功利主义、工具主义思维,不片面追求高引用率作者和高影响力热点问题,不以头衔和职称设限,开放知识传播平台,为有真正创新能力的知识生产者提供机会。二是要开放知识评价体系。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受期刊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标准影响,为应对压力,将期刊评价标准转嫁到知识成果评价中,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以推动知识创新生产和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的的学术期刊需要建立开放的知识评价体系。在评价知识成果时,学术期刊一般会借助外审专家,外审专家多集中于固定的学科共同体,并且大多为高校、研究部门科研人员。单一的外审评价制度难以抛开个人主观偏见和学科偏见,很多创生性思想可能会被排斥在学科体系之外。这就需要学术期刊拓宽评价体系,吸纳多学科评价专家,尤其是针对实际问题、应用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敞开评价渠道,从政、产、研、学、用的多领域引进评价专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对知识成果进行客观恰切的评价。三是要开放服务功能。学术期刊在参与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传播功能,对知识产品进行了有效的社会传播。正是通过学术期刊的遴选、加工,学术成果才得以面向社会而不是束之高阁,其潜在的生产力才获得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可能。但知识生产力能否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除了要看知识产品是否有效地实现了社会传播,还需要看它是否被决策部门采纳形成政策参考或进入市场被应用部门开发、生产、利用。因此学术期刊要开放服务功能,也就是要积极挖掘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这就要求学术期刊树立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办刊的开放性和主动向,在知识成果发表后继续跟踪知识成果的应用,在追求知识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知识产品效益,积极向知识利益相关者推广知识成果,促使知识产品得到及时地开发和合理利用。
综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术期刊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要在传播意义上参与知识生产的过程,而且需要通过开放办刊,引导知识创新促进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以知识创新和对社会发展应用性需求的满足为知识生产的中心目标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中,学术期刊遵循知识生产规律,引导、支持、保护知识生产的创新性和应用性,积极寻求办刊路径,助力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