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难点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2-11-04母霞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和谐的员工关系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面临着全新的管理重难点问题与挑战。优化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体系,建立和谐有序的员工关系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鉴于此,论文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以“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新特点作为切入点,阐述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难点,最后提出优化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以此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员工关系管理;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7-0051-03

1 引言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关系管理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谐的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标准,是助力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然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企业常规的业务流程,而且还重新定义了劳动力,促使员工关系生态系统发生显著变化,增加了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难度。因此企业需要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针对企业员工关系管理难点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此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新特征

从狭义层面讲,员工关系管理就是企业和员工的沟通管理,此种沟通更多采用柔性的、激励性的、非强制性的手段,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最终实现企业目标。“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改变了传统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模式,赋予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更多的新内涵、新元素。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呈现以下新特征:

第一,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模式的开放性。传统的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模式主要是采取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员工完全听从于企业管理者的命令。“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催生了诸多新的用工模式,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用工信息,员工就业渠道更为广阔。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模式呈现开放性特征。企业不再对企业员工采取单一命令式的管理模式,而员工也不再局限于相对枯燥的就业环境,更加彰显对就业环境、生涯规划等诸多元素的追求,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企业与员工提供了相互沟通的平台,能够及时将双方的诉求反馈给对方,提高了沟通效率,促使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模式呈现多元、开放的特性。

第二,企業员工关系管理过程的动态性。“互联网+”对传统的雇佣关系提出新的挑战,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环境下,科技型人才的匮乏及企业对高端人才需求的增加,提高了核心员工流动的可能性和潜在收益。基于个人利益的诉求,企业核心员工更加注重企业是否能够满足个人利益诉求,是否能够构建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如果企业不能为其提供相应的物质或者精神条件,企业员工就会另谋出路。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更加突出员工关系管理的动态性,及时根据员工的知识结构、个人诉求、同行业发展环境等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此为员工提供更加舒适的就业环境,提升员工企业归属感。

第三,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手段的人性化。员工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助力于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关键支撑力量。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成为提升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手段要突出人性化,一方面,企业分配员工的任务更加具有创新性。员工具有不断增长的诉求,随着员工就业时间的增长,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岗位培训的内容以及工作内容的要求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异表达,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诉求,企业需要采取权宜应变的原则,将工作、组织、环境与个人需求动机作最佳的匹配,以此达到激励的目标。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要突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柔性化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的自学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员工综合素养是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必然举措,而员工专业技能的提升必须要通过外在的激励推动,因此企业要构建柔性化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等方式开展学习,增强个人业务能力。

3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难点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模式,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难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员工关系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不合理。在“互联网+”环境下促使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生态体系发生巨大变化,要求企业要及时更新员工关系管理理念,构建与“互联网+”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模式。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当前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仍然以简单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并未树立以员工为本的理念。另外,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也没有达到“互联网+”环境下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的要求。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上仍然是按照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实施,缺乏对在线办公平台的有效运用,导致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效率比较低下。

第二,缺乏健全的岗位职业培训,企业员工归属感不强。增强企业员工归属感是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员工流动性越来越高,员工归属感相对较差:①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缺乏常态化岗位职业培训,导致企业员工难以获得满足感。具备较高的岗位职业技能是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满足个人荣誉心的重要举措。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员工岗位技能培训方面缺乏资金投入,导致员工难以接受到系统的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久而久之导致员工丧失工作激情。②企业职工岗位晋升通道设置不合理,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造成员工归属感相对较差。获得单位认可是激励员工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企业缺乏健全的职业发展通道,导致企业员工缺乏工作的激情,员工难以获得投身贡献企业的动力。

第三,缺乏有效沟通,员工流动率较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同时增加了企业员工关系管理难度。沟通不畅、员工流动率较高是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难点,也是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并未重视与员工的有效沟通,不能及时掌握员工的心理变化情况,导致内部信息的传递比较缓慢,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对企业的决策以及运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员工流动率比较高,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由于企业岗位纪律过于机械、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因素导致企业员工流失率比较高。尤其是对于新生代员工而言,他们不拘一格,一旦工作环境不符合他们的预期目标,就会引发员工忠诚度下降、员工关系管理成本增加、纠纷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造成员工流动率的提高。

第四,工作环境不理想,福利待遇与员工预期不匹配。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吸引员工的重要因素,但是通过调查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往往忽视工作环境改善问题,难以达到员工工作期望要求:①企业忽视对工作环境的改善,尤其是淡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企业缺乏较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致使企业人际关系不和谐。例如,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扩大业务規模方面,而在改善工作环境方面并未投入相同的资金。甚至部分企业常年都不举办职工文体活动,导致企业员工人际关系不和谐。②员工薪酬待遇与预期目标不匹配。最突出的现象就是企业缺乏科学的作息时间,甚至部分企业为了追赶生产进度无节制地强制员工加班,与此同时还忽视员工心理问题的引导,导致员工逐渐丧失对企业的归属感。

4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具体策略

基于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所存在的难点,为了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构建和谐有序的员工关系,企业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员工关系管理工作,为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供智力支撑。

第一,转变员工关系管理理念,创新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生态体系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为了适应“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企业要及时转变员工关系管理理念,推动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企业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员工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激发员工工作潜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与员工的地位趋于平等,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企业管理者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才的重要性,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员工的个人诉求,将满足员工利益、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等作为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此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其次,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网络办公成为企业主要的办公模式,在线办公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为此,企业要依托云办公平台等管理系统,推动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发展,以此构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长期以来,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在沟通交流、意见反馈、劳资协商等方面受限于金字塔式组织架构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以此减少员工关系管理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效率,提升员工关系管理的整体水平。

第二,加强在岗职业培训,构建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提升员工工作技能,打造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归属感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要结合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员工专业优势强化在岗职业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不断更新,要求工作人员要及时学习,掌握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实践证明单独依赖于员工独立学习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企业要发挥组织优势,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及生产操作要求,定期组织员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活动,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以此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让员工认识到个人价值,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另外,为了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激情,消除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企业要构建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基层员工提供不断成长的载体。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缺乏健全的职业发展通道,导致企业员工出现职业疲倦感,影响企业经营发展。为此,企业要结合企业岗位特点制定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公平、公正的职业发展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例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必须要构建公平的职业发展通道,尤其是要基层科技型人才提供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优越的职业发展空间留住科技型人才,增强科技型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

第三,依法保障员工权益,降低员工流失率。一个稳定的团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大量流失不仅可能造成客户资源流失,而且还会造成企业核心机密流失,给企业带来惨重损失。因此,企业要强化劳动关系管理,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以此减少员工流失:首先,依法保障员工权益,减少劳动争议。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应加大对劳务风险、劳动风险的防控力度,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做到“岗得其人,人得其岗”,促进个体与企业同步发展。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劳动纪律,明确员工工作职责,以此规范劳动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员工工作纪律规则制度不明确导致劳动纠纷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企业要结合工作特点制定完善的员工工作纪律制度,明确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纪律制度的宣传,增强员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最后,企业需要采用合法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机制评估与修正员工的行为,并建立有效的申诉渠道,使员工能够通过正式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合理范围内运行,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柔韧性,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员工管理问题。

第四,优化工作环境,构建与员工心理与行为相符合的工作机制。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打造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氛围,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激情。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企业员工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企业要从工作环境入手,构建满足员工心理诉求的工作环境机制:首先,企业要合理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员工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员工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为此企业要为员工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协调生活和休息时间,确保员工能够在高效的工作期间完成岗位任务,降低加班现象,以此为员工提供相对舒适、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其次,优化工作环境,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与员工工作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员工工作环境恶劣必然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要结合员工的工作特点、业余爱好等优化工作环境,通过不断改善工作环境,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最后,企业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员工心理情绪的引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是展现企业员工正能量的重要举措,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员工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消极情绪不仅会影响安全生产,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安定团结,造成人才流失。因此,企业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企业基层车间了解职工的诉求,以此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

5 结语

总之,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是降低员工流失率、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以此助力于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梦佳.和谐关系下的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2(18):110-112.

【2】韩晓建.基于国企改革下的员工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7):10-11.

【3】汤丽敏.员工关系管理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2(12):88-89.

【4】徐大丰,孙海云.数字经济下的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22,28(03):14-26.

【5】刘晓涵.“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难点及优化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9):118-119.

【6】张宏.企业社会工作及其在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49-51.

【7】刘玢婧.互联网视域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20(19):166-167.

【8】陆颖.企业离职员工的价值分析及关系管理要点[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8):91-92.

【作者简介】母霞(1980-),女,重庆人,高级经济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互联网+互联网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