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互嵌式社区构建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2022-11-04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湖北省共同体居民

李 伟

(湖北文理学院 政法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一、问题的提出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省武汉市智苑社区考察时提出: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因此,基层治理的价值旨归在于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民族互嵌式社区是中国特色的多民族社区形式,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单元,是调适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重要场域,也是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探索。自2014年中央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起,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成为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彰显出协同发展的关系本质与合作共享的交往态度,实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目标与路径策略的相辅相成。

诸多学者立足“民族互嵌”视角,聚焦于多民族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进行研究。杨鹍飞[1]从精神关系维度对民族互嵌式社区进行定义,并细分为“区隔型、接触型、融洽型和交融型”;裴圣愚[2]认为互嵌是“相互接纳、吸收和依赖并形成共同体的过程”,以结构、经济、关系和文化的互嵌维度研究相互嵌入民族社区发展的新方向;李晓霞[3]选取新疆和田、喀什等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南疆地区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存在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彭庆军[4]“通过解析新加坡社区建设的住房配额制,以此为我国民族互嵌式社区提供经验参考”,这些成果为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提供了理论基础。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5],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这也为进一步在全社会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要积极创造全方位嵌入的有利条件,以民族互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根据七普数据显示,目前湖北省的汉族人口为5498.1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5.20%;少数民族人口为277.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80%。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1.23万人,增长0.39%;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0.26万人,增长12.26%。民族人口的稳步增长充分体现出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和民族事务治理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湖北省先后有一批社区被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2022年1月国家民委命名的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中,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仙女山街道山后湾社区、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等获此殊荣。新时代湖北省民族工作既迎来机遇又面临挑战,《湖北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建成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工作的湖北样板。因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实现湖北省高质量民族工作的主线,在此基础上加强湖北省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理论基础

民族互嵌式社区是一个由人口基础、空间条件、社区交往和情感交融共同构成的完整系统,其内在层面是各族居民与居住空间的互嵌,意在创设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区氛围;外延层面则是社会关系与精神情感的互嵌,定位于在多民族社区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可以深入探讨民族互嵌式社区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功能定位以及政治保障、服务供给和内生动力构成的运行机制。

(一)民族互嵌式社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单元

基层社区治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充分体现出国家对新时代多民族社区性质、特征及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不仅为社区建设指明新方向和丰富新样态,成为以多民族社区治理来推进民族工作的大胆尝试,而且通过在社区层面促进各族居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推进社会结构层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巩固全社会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铸牢全体社会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互嵌式社区是具有丰富社会文化意涵的空间单元,通过社区环境来“透视”社会结构的关键在于对地方性脉络的整体把握,全景呈现各民族日常生活中互动交往的大量鲜活实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载体。

多民族社区是各族群众居住、生活、交往、娱乐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有别于工作单位、学校之外的最私人化的场所,拉近各族居民之间的空间距离、文化距离、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条件。“民族互嵌体现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真实样态”[6],国家在多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强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尤其是将多民族社区打造为民族互嵌式社区,日益重视微观层面民族关系的整合,在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中形塑和谐团结的关系模式,使民族政策更加“接地气”。事实上,如果单纯或过度强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治性表述,则容易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单抽象为宏观的政治事务,难以还原各族群众的真实相处样态,也不利于将居民的日常交往整合为有机团结的现实材料。

(二)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功能定位

第一,微观层面来看,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现代化进程强化了社区的流动性特征,“原本由国家设定或隐喻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社会和文化的界线,不断地被越来越频繁的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通所穿越”[7],民族关系应更加深入各族居民的现实生活,更加聚焦于特定地域环境下的个体互动。民族互嵌式社区关注个体层面的居民生活和居民关系,重视各族居民的社区体验,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打造出利益相关、情感相通与守望相助的社区共同体,真正实现多民族社区的互嵌式、内涵式发展。

第二,中观层面来看,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市域社会治理是“以建构都市共同体为目标,消除社会的原子化和散沙化,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以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以收善治之效”[8],它事实上通过城乡社会治理技术的创新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互嵌包含着丰富的治理元素,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民族关系处理中的最新拓展,成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实践方式。民族互嵌式社区作为调适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重要场域,它的精细化与专业化决定着市域社会治理的效能,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策略与自下而上的居民权利诉求的交织,能够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三,宏观层面来看,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民族互嵌式社区是一个从政策理念到行动路径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从社区场域走向社会结构的实践过程。通过提升多民族社区的互嵌式品质,在社区场域中铸牢各族居民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整个社会层面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氛围,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寻求路径创新。如近年来新疆大力开展“访恵聚”民心工程,在当地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先坐在办公室中的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真正走进群众的田间地头、屋里头以及心里头,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维汉居民的民族关系。

(三)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在逻辑

民族互嵌式社区是涉及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社会工作者、各族居民等多元主体协商共建、共同参与的“大合唱”,这项系统性工程充分体现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现代内涵,其构建成效取决于各主体间的合作深度和互动效度。因此,民族互嵌式社区需要搭建起社区的合作平台和联通秩序,实现多元主体共治,其运行机制包括政治保障机制、服务供给机制和内生动力机制(运行逻辑关系见下表1),以此形成协同共建、上下联动、动态开放的多维复合体系[9]。

民族互嵌式社区各主体之间应实现彼此联动、优势互补,共同构成多民族社区治理和服务供给网络的内外循环系统:内循环系统以各族居民的基本需求满足和社区活动开展为中心,形成社区内多元文化塑造、公共空间打造、社区共同体意识提升的正向循环;外循环系统以社区整体发展为中心,通过社区外部资源的支持形成有机的供给通道。多民族社区的内循环系统刺激外循环系统,而外循环系统则推进内循环系统,最终实现内外循环的有机关联与双轨并进,充分发挥民族互嵌功能的扩散效应。

表1 民族互嵌式社区运行逻辑

三、湖北省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实践模式

湖北省是中部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省份,不仅有土家、苗、侗等世居少数民族,而且是多民族文化交汇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东进、西出、北上、南下的重要通道。新型城镇化带来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日益汇聚,使得多民族社区不断增多,成为现代民族事务治理的重点。通过实证调查可以归纳出目前湖北省民族互嵌式社区构建的三种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一)市场主导型:现代商品房社区为主

新兴或新建的商品房社区凭借位置优势与发展机遇,吸引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涌入,虽然此类多民族社区有别于传统乡土社会厚重的熟人社会关系,缺乏民族互嵌的自主性和内在资源条件,民族因素在市场化逻辑下趋于稀释,但是民族互嵌效果往往会在城市功能和社区公共服务完善中得以实现,当地居民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之间的互嵌程度,在整体上呈现出交错杂居、融洽和谐的特点。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生生艺术形象,化有机的生命繁衍为社会创新”[10],在现实中需要制度创新,才能将城市的积极功效转化为文明创造,因此要将民族互嵌与城市社区建设、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推动多民族社区人口结构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变迁。

荆州市城南高新园的新风社区、襄阳市樊城区的水星台社区、武汉市洪山区的鲁广社区、江岸区的百步亭社区、硚口区的百泽社区等现代商品房社区,均属于市场主导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多民族社区,在充分发挥城市社区服务功能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构建路径。近年来武汉市南湖街宁松社区通过“建设‘红石榴’民族大广场,联合湖北省新疆商会开设讲堂,借助学习资源打造‘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品牌和‘代理家长’活动,为新疆籍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课外教育、生活帮服等”[11],探索出精细化、亲情化的民族互嵌路径。另外,为了在城市社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宜昌市在西陵区环城北路社区、大学路社区、伍家岗区汉宜社区等首创社区少数民族“双语双向”培训基地,并发布湖北省第一套“西陵双语”微课堂电子教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推进民族互嵌的创新方法。

(二)政府与市场混合型:世居多民族社区

世居多民族社区的居民通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一般都会积淀丰富的相处模式与交往经验,以此共同营造尊重差异、互鉴互赏的和谐社区氛围。城市化进程进一步促成了民族互嵌的新样态,不仅带来各民族居住环境的优化与改善,而且实现了居民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的更新升级,实现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品质的改善。在市场层面通过商品房开发,以个人购买能力和个性化需求为基础重新创造新的社区形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是促进世居多民族社区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因素,能够形成资源共享、商贸流通和民心相通的和谐关系,实现各族居民在社区生活、交往空间、教育资源等全方位的嵌入式发展,并培育出基于相同价值观的心理默契,成为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坚实基础。

湖北省现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同时还有洪湖市老湾回族乡、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宣恩县晓关侗族乡等,这些基本都属于世居的民族地区,其在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性的影响,同时市场经济发展也为其提供契机。近年来宜昌市在多民族社区建设中坚持人文化、实体化原则,切实尊重社区内各族居民的节日、饮食、信仰、殡葬等风俗习惯,实现各族居民的“节有喜”“食有味”“葬有尊”,以切实有效的社区行动助推民族互嵌。恩施建始县业洲镇草子坝社区居住着土家、苗、蒙古、藏等民族居民,当地成立社区大党委并成立“尖刀班”下沉社区,发挥红色引擎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提供就业、就医、入学、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服务,建设智慧社区,开发智慧党建、便民服务、民教服务、立体防控、基础数据库,成立红、橙、粉、蓝、绿、紫、白“七彩”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各族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12]。

(三)政府主导型:易地搬迁安置社区

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是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天然试验场”,社区重构与家园重塑为民族互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政府在安置房屋分配与社区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般遵循整体性发展规划,通过多项措施推进民族互嵌。比如安置住房政策可以实现各族居民的交错居住,通过共享移民社区的发展红利促进民族互嵌,使各族居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适应新环境。尤其是随着安置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各族移民经济盈利性和交往紧密性的双重互嵌特点,在社区家园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经济效益共创、居民情谊共存等方面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民族互嵌路径。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共计完成88.23万搬迁人口,建成一大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其中包括一些多民族社区,如十堰市郧阳区清凉寺回族社区、恩施宣恩县的歌乐社区、襄阳市宜城王台回族移民社区等。湖北省在易地扶贫安置工作中形成一整套工作方法,包括“‘五联动’工作责任制、‘五到县’管理机制、‘五统一’建管模式、‘五靠近’集中安置”等举措[13]。荆门市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是由巴东县三峡库区搬迁形成的社区,当地政府以特色民居、特色农业和特色餐饮为切入点,按照三峡特色对居民房屋整体装修,发展土家族特色餐饮一条街,使当地各族居民融为一家。利川市柏杨坝镇“易迁”的永兴社区通过打造“网红一条街”,并实施以当地社区居民为主的“网红培训计划”,以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作为社区发展新动能,实现当地土特产、农产品、旅游资源等的全方位链接,使社区信息全面“上网”,不仅使搬迁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安居乐业,而且将民族文化与地方特色进行推介和宣传。

四、新时代湖北省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路径策略

民族互嵌式社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涉及多层次、多维度的基础工程,应针对不同的实践模式而制定差别化的实践路径,立足荆楚文化资源、现代社区治理以及都市圈城市群战略优势,挖掘湖北省各地民族互嵌式社区构建的可行性措施,为新时代深化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现实支撑。

(一)立足荆楚文化资源,讲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湖北故事

荆楚文化历来具有人文相融、雄阔大气、兼容并蓄的深厚文化渊源,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连结各族人民情谊的文化共享元素。荆楚文化滋养下的湖北大地呈现出丰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形塑出团结包容、通变任放的城市文化性格;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各族人民驰援湖北,共渡难关,共抗疫情,谱写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雄浑之歌,这成为了今后湖北城市建设中团结凝聚各族人民的重要文化力量。目前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为动因的民族互嵌,连同以富有特色的荆楚文化和城市品格,分别构成湖北省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核”与“外因”,形塑着社区各族居民共同体的心理态度和行为方式。

新时代湖北省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应深入发掘并用好荆楚文化蕴含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展演与文化记忆中提炼各民族共乐、共知、共享的文化交融元素,创造出多民族社区内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情境,尤其是将抗疫精神的文化意蕴转化为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同心同向的时代内涵,在民族互嵌式社区构建中增强各族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宿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尽快融入城市社区的生活实践提供文化路径。多民族社区建设应重视各民族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宣传和教育,积极树立具有湖北特色的精神文化符号,以各民族美好家园建设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武汉市江岸区以“微梦传媒”为平台,推出“疆岸故事”“疆湖儿女”“一桶疆湖”等系列视频,大力宣传各民族在鄂就业创业、防疫抗疫、助人为乐的故事,在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过程中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的湖北故事。

(二)秉持现代治理理念,为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贡献湖北智慧

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到城市民族工作的整体状态,通过为各族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能够将社区治理能力转化为推动民族互嵌的强大动力。现代社区的“事无巨细”特性催生出“微服务”来进行条析梳理,目前湖北省在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微项目”“微心愿”“微平台”“微基金”等为社区治理的突破口,以此作为“最大公约数”来缩小各族居民之间的价值分歧,将多元参与和公共服务的理念融入微治理的实施过程,不断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能力和民族关系的再生产,同时使各族居民参与到项目的征集、设计和论证等环节,以赋权增能的方式推动各族居民的相互认同和形塑社区共同体意识。

民族互嵌式社区应积极争取优势资源和政策扶持,探索社区资源供给的多元化,推进社区项目和搭建参与平台,将硬性管理转向软性服务,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发挥资源的最大效力,同时通过壮大社区的集体经济与公共收入,不断提升社区自身的“造血”能力。现代社区治理的基本理念在于打造活力与秩序并重的合作型社区,活力与秩序并重本身就是一种社区动态平衡的发展状态,最终达致社区的善治。因此要以自治、法治、德治来提升多民族社区治理水平,并加强对地方性实践经验的宣传和推广,武汉市江夏区打造“云学”“云品”“云游”“云联”的“互联网+民族互嵌”平台,展现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融洽关系。通过构建城市民族智能化治理体系,打造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方面继续贡献湖北智慧。

(三)依托都市圈城市群战略,打造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湖北样板

民族互嵌式社区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现代治理能力,体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系统性、共享性和整体性,这恰与城市群“协同联动、条带成环、一体化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城市群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旨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其开放性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带来机遇。目前湖北省不仅是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同时省内大力发展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因此,应积极探索区域合作背景下多民族社区建设路径,打造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创新区与引领区,以此助力湖北省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区域一体化是现代城市社区发展的动力,应从多民族社区的服务、就业、就学、安居等方面“把人留住”,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构建湖北省各民族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社区。同时要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并创造各民族融居的实践形式,丰富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实践样态,把握好各民族的利益结合点、心理契合点和情感共鸣点。以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社区氛围,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科学应对民族工作新挑战。民族互嵌式社区应将城市治理能力转化为社区建设动力,依托城市群内户籍互认、居住证互通、数据共享等优势,形成信息联通、数据共享、合力加强的民族事务治理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相应的政治、组织、法律、科技等保障机制,统筹城市群规划布局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突出区域化、精准性和差别化的支持政策,实现城市功能与社区建设贯通融合。

猜你喜欢

湖北省共同体居民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石器时代的居民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