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辅治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22-11-04何佩
何 佩
(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淇县 456750)
心力衰竭(HF)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造成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功能不能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求,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之为心衰。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也被称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为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1]。心衰患者多存在心率变异性降低及昼夜节律的消失,易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增加患者死亡率。西药治疗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缓解症状为主,但对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无明显改善,同时药物不良反应也大大增加。中药治疗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从根源上减少“瘀、痰、水”病理产物的生成,改善症状,提高预后和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显示[2],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有助阳解表、利水化气、祛湿健脾之功,可帮助心率恢复稳定,对改善心功能有显著作用。本研究用西药联合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2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51~80岁,平均(68.55±2.34)岁;病程10~15年,平均(7.32±1.54)年;心脏功能分级为III级27例,IV级13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9岁,平均(67.54±2.12)岁;病程11~16年,平均(6.45±1.23)年,心脏功能分级为III级28例,IV级12例。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考《心脏病学》ADHF诊断[3],入院存在呼吸困难,颈静脉充盈,双下肢浮肿,活动后呼吸困难,存在腹腔胸腔积液,非ADHF抢救期。中医诊断参考《中医内科学》中阳虚水泛型辨证标准[4],主症为心悸,气短喘促,动则加重,形寒肢冷,端坐不能,尿少肢肿;次症为口唇青紫,面色灰暗,伴有胸水或腹水,舌淡苔白,脉沉弱。
纳入标准:年龄45~85岁,诊断符合ADHF标准,中医证型符合阳虚水泛型标准,为急性心衰抢救治疗结束后,NYHA心功能分级在III-IV级,LVEF水平低于40%,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签订知情同意书,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未得到控制的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的肺水肿、肝水肿,入组30天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有严重感染或活动性风湿热心内膜炎,细菌性内膜炎,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收缩压低于80mmHg,存在心源性休克或伴有低灌注,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或其他严重的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呋塞米(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324)20mg,1日1次;硝酸甘油注射液(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289),5μg/min静脉泵入;缬沙坦(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820)40~80mg,1日1次;螺内酯片(上海金不换兰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619)。治疗60天。
观察组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黄芪15g,人参15g,丹参15g,桂枝12g,五味子12g,炮附片10g,麻黄10g,白术10g,细辛3g。水煎取200mL早晚温服,治疗60天。伴有糖尿病或冠心病者分别给予降糖或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治疗。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按照证候心悸气短、动则气喘、身寒肢冷、面色晦暗、舌淡苔白,从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中医证候积分越高说明临床症状越严重。
心率指标[6]利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平静心率、24h最慢心率、24h平均心率。
昼夜节律用美国Mortara公司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软件心率变异性辅助计算出时域指标,窦性间期标准差(SDNN)评估心率变异总体,正常值(141±39)ms,中度降低少于100ms,明显降低少于50ms;窦性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评估心率变异性长时程,正常值(127±35)ms;相邻窦性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评估心率变异性短时程,正常值(27±12)ms,按照早8时~晚10时划分昼夜两个时段。
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7],显效:心电图结果ST段回升>0.1mV,T波有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超过70%,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临床症状心悸、端坐不能、口唇发紫、面色晦暗消失,24h平均心率提升10次/min。有效:症状口唇发紫、面色晦暗改善,心电图检查ST段回升>0.05mV,T波有一定程度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在30%~70%,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24h平均心率提升5次/min。无效:症状无改变甚至更加严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低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指标比较 (次/min,±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指标比较 (次/min,±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分组 例 24h平均心率 平静心率 24h最慢心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1 50.96±4.75 63.22±4.36* 50.16±3.51 59.86±3.25* 40.82±4.08 49.81±4.56*对照组 41 52.38±4.51 59.12±4.25*△ 50.33±3.68 55.42±3.11*△ 41.13±4.27 45.23±4.45*△t 1.389 4.312 0.214 6.320 0.336 4.603 P 0.169 0.000 0.831 0.000 0.738 0.000
两组治疗前后昼夜节律指标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昼夜节律指标比较 (m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昼夜节律指标比较 (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分组 例 SDNN SDANN RMSSD白昼 夜间 白昼 夜间 白昼 夜间观察组 41 治疗前 99.7±12.0 95.5±25.1 73.1±22.6 74.5±28.6 13.7±11.2 24.7±12.4治疗后 119.1±13.4* 123.7±26.2* 102.5±19.7* 118.7±24.2* 25.5± 4.3* 34.5±14.2*t 6.906 4.977 6.279 7.554 6.298 3.329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对照组 41 治疗前 94.6±11.2 96.8±19.9 74.0±10.5 79.0±26.6 14.1±10.3 26.0±3.4治疗后 112.0±11.4* 118.0±22.6*△ 81.7±10.3* 98.5±24.1* 22.2± 5.0* 28.6±2.6*t 6.972 4.508 3.352 3.478 4.529 3.889 P 0.002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心力衰竭属中医“水肿”“心悸”范畴。心肾阳虚,瘀血水湿停,阳气虚弱为病机。心之阳气不足则无法推动气的运行,血液运行无力,不能濡养心脉,则心脉搏动减弱,阳气不足则温煦功能减弱,心之搏动减弱。气虚不能行血,则瘀血内生,气虚及阳,阳气虚不能化气行血,瘀血愈甚,迫津外泄,导致水湿泛滥。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久病肺虚,易感受外邪,而外邪为心衰加重的重要因素,肺失治节,水津外泄,且外邪犯肺,可逆传心包,导致心气进一步亏虚;脾失健运,痰饮内生,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加重心气亏虚;肾气亏虚,不能上资于心,心体失荣,君火失用,进一步加重气虚、瘀血、水饮。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表助阳、散寒温经的功效[8]主治少阴病,反发热,脉沉。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中麻黄辛温散寒,宣通经络,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细辛通达表里、助麻黄发散在表之风寒、亦能助附子温阳,白术补脾燥湿、利水,桂枝温经、通阳化气,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人参、五味子益气敛阴,丹参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助阳解表,温阳散寒,温补肺肾,利水通阳之效。
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24小时心率和昼夜节律指标,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