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以永壁村乡村建筑改造设计为例

2022-11-04王昳昀谷雨王泽宇

科技风 2022年30期
关键词:技术型建筑学民办高校

王昳昀 谷雨 王泽宇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1 概述

建筑学是工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专业内容覆盖设计、技术、艺术等综合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学生从思维、实操、实践和素质等方面能得到锻炼。民办高校因其发展背景特殊性,为了使其建筑学学生从竞赛活动、升学就业等具有保障性和先进性,民办高校建筑学应重点突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构建,在乡村振兴历史使命的号召下,使乡村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教学过程紧密衔接,形成校外实训和校内理论互补互促的新循环,创造民办高校建筑学学生面向市场发展的新机遇。

我校的建筑学作为河北省特色一流本科专业,应充分挖掘省内传统乡村符号和语言,通过新表达方式,从乡村选址、乡村艺术、乡村改造等考虑乡村建筑设计,为传统建筑发展提供指导意义,进一步耦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民办高校建筑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需求。

2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2.1 专业优势无法突显

民办高校建筑学为了能突显专业优势,在人才培养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成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目前建筑学教学仍存在理论教学课程占比大,实践环节因条件限制、师资缺乏、校外平台不充足等现状,很难真正支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更无法从同类民办高校脱颖而出。

2.2 课程设计脱离实际

第一,目前民办高校实践环节更多地停留在虚拟课题层面,存在“假题浅做”的现象,学生倾向于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前期调研,无法深入区位、周围环境、地块等实地考察阶段。一方面导致学生不善于利用所学专业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导致中后期的建筑设计仍停留在表面,无法设计出接地气、有内涵的建筑作品。第二,学生建筑作品的设计理念缺少亮点和内涵,因为在“假题”的前提下,设计方法“纸上谈兵”,没有真实的条件让学生切实地去思考和研究。同时,在四年的建筑设计中不注重案例元素的整理和归纳,例如建筑尺度的考量、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形式和应用、建筑光影的变幻、不同人群的建筑感受等。

3 探索地方传统乡村资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本次教学实践以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永壁村为基地,立足专业特色,突出探索新型城镇化和为乡村设计的主题。在2022年年初,我们对永壁村进行了调研。

3.1 项目调研情况

永壁村,在清光绪七年出版的《获鹿县志》中有关于该村历史由来的记载。其距离石家庄市鹿泉区西三环和石铜路交叉口西南方向2.5千米处,距离我校直线距离4千米左右,距离石家庄站直线距离7千米左右,附近有龙泉湖湿地、君乐宝优质牧场等公园景观、商业综合体、参观体验等场所。永壁村共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区域,整体呈东西长条状分布,东西村域长,南北村域较短。地势平坦,土壤优渥,农业发展良好(图1)。

图1 永壁村地理位置及村域组成

3.2 应用实践与乡村建筑设计结合的方法

对于乡村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有如下措施,首先是对乡村建筑遗产进行评价和分级,针对级别等级采取不同的措施。其次,对于历史意义较高的乡村建筑,应尽量完好保护,对其价值精神进行继承和发扬。再次,对于可进行新旧功能更迭的乡村建筑,可结合建筑设计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这是当下民办高校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可结合的方面。

3.3 乡村建筑改造设计

3.3.1 基于永壁村单体建筑改造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以OBE的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永壁村的单体建筑作为实践项目,使学生对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周围建筑等进行实际考察。学生作为乡村设计的参与者,使建筑设计不再缺少单调的方案表达,让建筑从内到外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

第二,乡村建筑的使用者具有特殊性,应从村民的利益出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节能减排理念,设计出符合乡土文化、村民满意的房子。深入永壁村调研,不仅要了解户内村民想法,并详细记录整理;还要走访当地工匠艺人,使当地传承多年的建筑技艺,继续发挥特色文化优势,将永壁村当地传统工艺和乡村建筑特色结合起来,不断延续乡土精神。

第三,为了响应国家碳中和、碳达峰发展战略政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动下,乡村建筑改造设计需要考虑体现永壁村建筑风格,与周边建筑具有统一和谐感,不脱离永壁村建筑脉络。另外还应善加利用永壁村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成本,使建筑风格仍具有当地建筑语言魅力。

3.3.2 改造对象位置和现状(图2)

图2 永壁村改造建筑现状位置

改造农宅位于永璧北街村,距离永璧北街村入口近400米,北侧和东侧有单层现代改造后的农宅,混凝土结构,南侧前面有一片空地,西侧是村中土路小道。原有建筑已无人使用,平顶,砖木混合结构,青砖搭建,山墙外砌筑了一面红砖,房屋外侧堆满杂乱的麦秆,正面现有一个入口和一个窗户,建筑东南方向有一个厕所。

3.3.3 建筑风格改造设计(图3)

图3 现状和改造建筑方案设计对比

整体改造的建筑形象,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下,体现了乡土情怀特点。建筑单体改造主要从室外院落、建筑单体功能布局、休息平台、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围墙、花池等方面进行了改造设计。室外院落划分了四个区域,小院子的入口在西南角,围绕着青石矮墙,中间可以点缀当地瓦片,在门口挂有乐玉居的牌匾,强调了主入口的位置,体现了永壁村曾有璧玉的传说,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体现了当下居民生活舒适、安逸、幸福的状态。在院子的东南角搭建了一个开放式的木质休息平台,据观察村中居民具有行为聚集的特点,方便村民相互交流使用,可进行室外就餐,更好地感受乡土情怀。院中地面仍以青砖结合木纹板铺地,可将村中丢掉的木板作为地面装饰回收再利用。针对院落植物,应尽量保留原有树木,种植和点缀易成活的植物花卉或小型蔬菜水果。院落西南方向紧邻入口,可将原本废弃的树木移栽至此,院落的西北方向,点缀了长方形小花池,方便主人种植花卉和采摘蔬菜。

为使改造方案和谐融入当地风格,屋顶仍保留原有椽子、木板等部分。采用村中传统做法,椽子上面封木板,木板上挂仿古瓦片的做法,不得采用现代的材料,破坏原始感觉。屋檐向外挑出,起到遮挡作用。为了唤起村中旧有记忆,墙体材料选取村中遗落的青砖搭建,涂抹保温砂浆,保留纯朴雅致的风格并具有保温的特点。门窗采用仿木纹断桥铝,结合带花纹玻璃,使传统和现代材料进行搭接碰撞。通过砌石基础抬高室内外高差,结合砖、石、木等原始材料丰富建筑单体造型(图4)。

图4 改造建筑立面图设计

3.3.4 建筑色彩的设计

建筑色彩与建筑风格相辅相成,永壁村的建筑色彩穿过一百多年的历史积淀散发出独特感染力,乡村建筑色彩直接体现了乡村浓厚的底蕴。将永壁村传统建筑色彩通过软件进行提取,其主调为砖青、土黄,辅助色调为白色、黑色。这是由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独属于永壁村传统建筑的颜色特征。

3.3.5 建筑单体改造设计

改造建筑在原有位置上,重新进行了功能划分,有别于传统一明两暗的布局方式,中间区域布置客厅兼开放式厨房功能,西侧为卧室兼办公区域,东侧为盥洗兼洗浴功能,将原本独立卫生间和建筑主体联系在一起,避免经过室外,影响卫生间使用,并进行了旱厕改造,注重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建筑几乎是在原有大体空间上保留了基本功能,又对室内区域进行了合理改造而成。

4 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2021级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我校建筑学专业为4年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学时和学分会受到极大限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核心课程建筑设计一至五系列,按着住宅建筑设计、幼儿园设计、中小学设计、汽车客运站设计等传统教学内容。学生的建筑设计实训内容相对较为单一,专业综合运用能力相对较差。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使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学生满足不同市场层次需求,减轻就业压力,且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具有时效性,核心课程的改革应因势利导,与乡村建筑设计有效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中,应充分结合中国建筑史、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建筑工程测量等理论课程,以及建筑测绘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对河北地区乡村建筑产生浓厚兴趣,自觉深入地认识当地乡村建筑空间布局、建筑技艺、建筑材料等实际信息资料。结合专业课程对乡村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和测绘,了解乡村地域文化特点,在与村民的交流体会基础上,构思建筑设计理念,在真听、真看、真感受、真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周边现状、当地文化和材料,完成建筑方案设计,并给村民进行汇报沟通。

结语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建筑学专业一直坚持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理念,通过以永壁村为代表的实际项目,使学生全面深入社会实践,真正地将专业知识落地,同时认识地域文化,凝聚乡土情结。本次项目实践将部分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实训充分融合,最终以“真题真做”的实训方式进行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4年制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紧张的情况,对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创新。

猜你喜欢

技术型建筑学民办高校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