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账户金融赋能农业低碳转型研究
——基于LMDI 模型

2022-11-04王新

华北金融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温室账户金融

王新

(中国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 山西 阳泉市 045000)

一、引言

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来自农业排放,而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大国之一,因此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全球低碳转型以及我国“双碳”目标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升温,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也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资源向农村倾斜,支持农业低碳转型。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强调了金融服务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强化了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去支持乡村产业。

改变目前农业粗放型发展模式,将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处理农业碳排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人力、能源等要素的投入,而资金短缺是其面临的关键性因素。2022 年,人民银行印发了 《关于做好2022 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导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切实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 《关于2022 年银行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工作的通知》,强调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大对金融科技、“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研究和投入。从顶层设计引导上可以看出,国家在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向上越来越重视低碳农村的建设发展,逐步加强引导金融机构对绿色乡村振兴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人民银行探索指导金融机构建立的农业碳账户,将是金融系统发展绿色普惠金融的重要支撑。金融机构通过碳账户对企业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形成碳账户余额,并将碳账户余额和金融服务、用户权益挂钩,为企业提供特定金融服务,从而实现有效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经济领域,还将进一步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后发现,目前鲜有关于碳账户金融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影响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在综合考虑并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同时,从农业贷款规模和农业碳排放两个维度着手运用2010-2020年全国相关数据,通过对LMDI模型进行拓展和改进构建全国农业碳排放因素分解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创建碳账户金融体系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充实相关领域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广大学者围绕金融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问题开展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种研究结论:第一,“双碳”目标下农业转型面临诸多挑战。郭素玲(2014)认为传统的高碳农业生产对农业产值增长贡献巨大,但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低碳转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方咏仪等(2022)认为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农业帮扶政策,培养优秀人才并加大资金力度投入,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转型。何可等(2022)认为农业转型要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需要通过构建多元市场交易体系,推动农业低碳生产的成本投入与收益获取在边际上维持均衡,并使得以低碳农业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部门的价值与经济社会其他部门的“价值”相均衡。第二,农村金融对减少农业碳排放有正向作用。张跃超(2013)、徐文成等(2022)的研究认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碳排放有显著抑制作用。刘忍妹(2022)认为绿色金融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低碳技术的发展。仇冬芳等(2016)构建农业碳减排与农村金融支持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我国农业碳减排与农村金融支持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并提出促进农业碳减排与农村金融支持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三,碳账户体系建设有助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何起东(2021)认为碳账户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新拓展,从“碳维度”对经济主体的价值评估,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从而为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郭奕男等(2022)、谢安祺和谢咸颂(2022)、邵四华(2022)、骆彦佳(2022)认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发展的新路子,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浙江衢州市农业碳账户的核算方法,在定量测算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LMDI 模型对科技信贷碳强度、科技贷款比重、农业贷款贡献率、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总人口等影响农业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把握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本文没有考虑地膜、农药、能源等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

浙江衢州市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是参考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并结合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核算边界设为农作物种植与牲畜养殖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中各项投入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如稻田甲烷排放、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及氧化亚氮排放。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等于各排放过程的氮输入量乘以其相应的氧化亚氮排放因子;稻田甲烷排放量等于稻田种植面积与稻田甲烷排放因子的乘积;各种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等于动物的存栏数量乘以适当的排放因子;动物粪便在贮存和处理过程中甲烷的排放根据畜禽饲养情况和排放因子的乘积,最终将各种排放量求和得到总排放量。

(二)数据来源

本文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测算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农业调查队县域统计资料和年鉴,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以及经济产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农业科技贷款和农业贷款数据来源于Wind,牲畜养殖数量、化肥和农药、农村人口总数农业GDP 和农林牧渔业GDP 等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业二氧化碳当量由作者根据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计算而来。

(三)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LMDI 模型重点研究科技信贷碳强度、科技贷款比重、农业贷款贡献率、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总人口等因素对全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遵循LMDI 分析框架,全国农业碳排放总量用式(1)表示:

式(2)中,ΔC、ΔC、ΔC、ΔC、ΔC和ΔC分别表示各因素变化对农业碳排放变化的贡献值;式(3)中,D、D、DD、D和D分别表示各因素变化对农业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率。ΔC 表示从基准年0 年到目标年t 年的农业碳排放变化量,ΔC表示0-t 年科技贷款贡献率化对全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ΔC表示0-t 年科技贷款比重对全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ΔC表示0-t 年农业贷款贡献率对全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ΔC表示0-t 年农业产业结构对全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ΔC表示0-t 年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ΔC表示0-t 年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对全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中,农业二氧化碳当量由前文所述方法估算而来;农业科技贷款和农业贷款数据来源于Wind,农业和农林牧渔业GDP、农村人口总数等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四)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观察2010 年以来中国农业二氧化碳的排放变化,本文选择每两年为一个分析单位和每五年为一个分析单位两种方式。根据上述分解方法可以得出中国农业碳排放量变化及因素分解结果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中国农业的碳排放变化及各因素的贡献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从总体来看可以将六个因素分为两类:科技信贷碳强度、科技贷款比重、农业贷款贡献率、农村总人口为农业碳排放的抑制因素,而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农业碳排放的促进因素。2010—2020 年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导致的农业碳排放增量为3.57 亿吨碳,农业产业结构导致的农业碳排放增量为0.21 亿吨碳,而科技信贷碳强度、科技贷款比重、农业贷款贡献率、农村总人口的降低则共抑制了农业碳排放3.87 亿吨碳,其中科技信贷碳强度是农业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抑制了农业碳排放1.60 亿吨碳。

表1 2010-2020 年中国农业碳排放因素分解结果 单位:万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农业经济的发展将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从2010-2020 年农业产业结构、主要畜禽、农作物产量来看,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逐年增长,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同时,随着城镇化、家庭收入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蛋白食物例如乳制品、肉制品、水果和蔬菜将在中国膳食结构的比例继续增加,中国的反刍动物肉制品消费呈指数增长,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等物资的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这将导致中国农业排放量增加。

2.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金融支持有利于减少农业碳排放。从2010—2020 年农业科技贷款、农业贷款和科技信贷碳强度可以看出,农业科技贷款和农业贷款小幅增加,但与农业贷款的比重基本维持不变,且随着农业科技贷款投放小幅增长,农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震荡减少。这主要是由于现行技术应用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对降低碳排放的作用并不显著,因此要进一步在农业生产中推行削减碳排放的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推动企业建设和完善企业碳账户体系,促进绿色金融与农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创新金融产品,深化产融对接,推动农业碳达峰碳中和。

(二)建议

为有效控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农业排放强度,争取早日实现 “双碳”目标,要积极构建农业碳账户体系,综合集成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创新推出赋码管理的办法,配套形成绿色低碳导向的政策体系和监管模式,引领农业生产绿色低碳发展。

1.加快构建农业碳账户核算方法。农业碳排放的核算是建立碳账户的基础,从对已有课题成果及相关文件的研究来看,目前农业碳排放的核算参数不统一、要素不全面,缺乏统一的核算方法。要尽快建立一套管理部门、生产主体、碳交易主体共认的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为农业低碳转型获得差异化金融支持和进入碳市场奠定扎实基础。

2.形成助推农业碳减排的碳账户金融体系。金融机构要基于企业碳排放测算、核算和评价“赋码”情况、碳信用报告,以及依托碳账户的“农产品碳足迹”“农业碳汇”等探索开发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账户金融衍生品,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引导企业积极向低碳转型,对碳排放表现良好、降碳明显或有降碳潜力的企业给予信用贷款。政府要在税收上应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金融机构以低利率为低碳农业融资,并给商业银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参与低碳农业项目、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

3.建立碳账户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一是对于参与的项目,建立事前审查、过程跟踪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的全过程防范机制,防止低碳农业贷款被挪为它用。二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低碳农业项目贷款投保,将贷款风险转移。三是密切关注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和制度谈判的最新进展,加强低碳农业的研究.分析低碳农业发展趋势,防范政策风险。

4.建设农业碳账户数据库。要建立农业企业或农户、银行之间能够信息共享的数据库,将农业企业或农户碳账户的碳排放信用报告、核查报告或测算报告,以及以往申请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贷后跟踪的材料等纳入农业碳账户数据库。从数据库管理层面看,金融机构就能以系统对接方式动态掌握客户碳排放情况,并根据碳账户数据库平台信息开发相应金融产品。从数据库主体看,能够促进行农业企业或农户向低碳转型,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和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支撑。

猜你喜欢

温室账户金融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Windows10账户的删除、禁用与启用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上交所:将允许一人开设多个证券账户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投连险半月收益率红黑榜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