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视域下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培养

2022-11-04蒋欣怡

幸福家庭 2022年7期
关键词:灶王爷共育视域

■文/蒋欣怡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培养个体习惯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的绘本阅读习惯,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教师应重视绘本的教育价值,利用绘本培养3~6岁幼儿的阅读习惯。同时,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绘本阅读习惯。本文分析了家园共育视域下培养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一、家园共育视域下培养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现实意义

绘本阅读对幼儿认知、想象、表达等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幼儿园应提高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程度,明确家园共育视域下培养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现实意义。

第一,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的主阵地,教师具备教育和培养幼儿的专业能力。家园共育视域下,教师能够组织幼儿开展阅读活动,为幼儿阅读绘本提供科学、专业的指导,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

第二,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场所,父母的思想和阅读行为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园共育视域下,家长需和教师沟通、合作,了解指导幼儿阅读的正确方法,并重视在家中陪伴幼儿阅读,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

第三,从幼儿角度而言,绘本阅读习惯的形成有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强其各方面的能力。在早期绘本阅读中,幼儿如果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便能感受到绘本阅读的乐趣,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家长增强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和家长形成合力,通过家园合作,齐心协力开展教育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

二、家园共育视域下培养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方法

(一)家园共创环境·熏陶阅读习惯

《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家园共育视域下,教师培养幼儿的绘本阅读习惯,首先要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绘本阅读环境。例如,教师可在班级创设“绘本阅读角”,投放各种各样的绘本,将绘本放在幼儿能够随手取放的位置。教师还可定期开展“阅读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协助教师布置活动环境,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对绘本阅读环境的布置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可以在家中创设类似的绘本阅读环境,以提高幼儿参与绘本阅读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开放日”活动,将绘本阅读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建立幼儿绘本阅读打卡制,促进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养成。

具体来说,幼儿绘本阅读打卡制是指教师利用微信群等与家长建立联系,合理安排幼儿在家中的阅读时间,设计“睡前绘本阅读半小时”“每周阅读一绘本”等计划,让家长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幼儿在家中的阅读状态,并在微信群进行反馈。这种方式既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增强其绘本阅读能力,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阅读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家园共育培养计划。

(二)家园共享资源·支持阅读习惯

家园共享绘本阅读资源,主要分为幼儿园帮助家庭、家庭协助幼儿园两种形式。第一,与幼儿园相比,部分幼儿家庭的绘本阅读资源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幼儿自由阅读的需求,也不利于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家园共育视域下,幼儿园应当根据现实条件,建立“家庭借阅”绘本阅读教育机制,制定合理的绘本借阅规章制度,如“约定绘本最长借阅期限,允许幼儿将绘本带回家与家长一起阅读等”。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使幼儿在家完成教师布置的绘本阅读任务。此外,对于一些愿意为孩子购买大量绘本的家长,教师可以利用其专业素养,为家长提出客观建议。比如,针对3~4岁的小班幼儿,可以选择内容短小、有趣,含有儿歌或童谣要素的绘本;针对4~5岁的中班幼儿,可以选择具有一定故事情节、语言优美的绘本;针对5~6岁的大班幼儿,可以选择具有一定难度,故事情节较为复杂的绘本。第二,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家中的绘本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交流,比如共同探讨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等。长此以往,幼儿不仅能够建立交流、讨论绘本的习惯,还能形成乐于分享的优秀品质。

(三)家园共探方法·生成阅读习惯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教师应与家长通力协作,引导幼儿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这是培养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关键。

1.区分绘本组成,认识绘本。认识绘本是幼儿阅读绘本的第一步,绘本封面能够向幼儿传递大量信息。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通过封面了解绘本的基本组成要素。以绘本《好喝的汤》为例,教师可先提醒幼儿观察封面,比如图画信息“大花猫”“小灰兔”“小黄鸡”“小黄鸭”“碗”等,引导幼儿思考“绘本故事可能和什么有关”“绘本中可能出现哪些角色”等问题。然后,教师再带领幼儿翻阅绘本,分享关于“按照什么样的顺序阅读绘本”“怎样判断与图画相对应的文字”等经验。最后,教师可向家长传授这些经验,帮助家长掌握指导幼儿阅读的方法,巩固正确的阅读方法。

2.大声朗读文字,感知故事。教师可利用“大声朗读法”开展家园共育幼儿阅读绘本活动,创设积极、活跃的阅读环境,鼓励幼儿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绘本文字,帮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内容,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以绘本《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为例,教师、家长、幼儿可进行合作朗读,过程如下。

教师(旁白,语气轻快):“有一天,大灰狼乌鲁走进午睡林。小猪们正在睡午觉呢。”

家长1(大灰狼乌鲁,语气惊讶):“哇,这么多!今天,运气怎、怎么这么好呢!1只,2只,3只,4只……”

家长2(大灰狼乌鲁,语气惋惜):“这么多,我一个人也吃不过来呀。今天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呢?”

家长3(大灰狼乌鲁,语气兴奋):“对了,我要去告诉大家!”

教师(旁白):“乌鲁笑嘻嘻地跑开了。”

通过上述过程,幼儿能够感受到朗读绘本时语言情绪与故事情节的关联,初步了解“大灰狼乌鲁在午睡林里发现许多小猪,它觉得自己运气好得不得了,决定与好朋友一起分享”的故事情节,然后模仿教师、家长的朗读方式,朗读后续故事情节中大灰狼乌鲁、哇呜、嘎鲁鲁、贝罗说的话,通过朗读将故事完整地串联起来,体会绘本所表达的情感。

3.观察分析插图,把握角色。一些绘本故事涉及多个角色,幼儿需要通过阅读理解不同角色的行为和语言,了解它们的个性特点。家园共育视域下,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插图的习惯,让幼儿利用插图了解角色特点。以绘本《打破杯子的鼠小弟》为例,此绘本包含“鼠小弟、大象哥哥、长颈鹿、海狮哥哥、小鸟妹妹、鼠小妹”多个角色,每个角色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故事情节相关联。比如,因为长颈鹿的脖子长长的,所以绘本中出现了“长颈鹿伸长脖子喝水,不小心打破了杯子”的情节。教师可提醒幼儿仔细观察插图,并引导幼儿主动描述绘本插图中小动物的不同特点,如“大象用长长的鼻子喝水;海狮的身体圆滚滚的,很难拿住小小的杯子;小鸟的翅膀总是拍打着”等。幼儿通过分析插图把握角色,能够扫清阅读和理解故事情节的障碍,为其日后阅读角色更丰富、情节更复杂的绘本奠定基础。

4.巧用绘画表达,解读绘本。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在幼儿学会用短句表达想法之前,教师可引导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以绘本《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为例,教师可带领幼儿阅读绘本中对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自我防护的描述,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病毒形象,并通过绘画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病毒防护方法。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他们可以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绘画较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进而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

(四)家园共建指导·巩固阅读习惯

家园共育视域下,教师与家长应提前阅读绘本故事,设置相关问题,以引发幼儿的思考,如开放性问题、悬念性问题、留白性问题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提问,激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以绘本《灶王爷》为例,教师与家长集思广益,可提前设计以下问题,使幼儿养成联想、发散思考的绘本阅读习惯。

第一,“小朋友们,谁知道灶王爷是谁呀?”

第二,“小朋友们,谁知道灶王爷为什么要睁着两个大眼睛看着我们呀?”

第三,“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如果没有灶王爷会怎样呀?”

第四,“小朋友们,你们心里的灶王爷是什么样子的呀?”

……

幼儿在积极思考和讨论的同时,也会向家长和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如“老师,你见没见过灶王爷呀?”“妈妈,你是怎样知道灶王爷的呀?”等。教师和家长要认真回答幼儿的问题,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而言之,培养幼儿的绘本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指导。教师应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通过家园合作共创绘本阅读环境,与家庭共享绘本教育资源,共同探索绘本阅读教育方法,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灶王爷共育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灶王爷的“脸谱”
敬灶王爷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