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中漫步还是退而却步*
——论社交媒体与文艺评论的转型

2022-11-04

中州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评论者百科圈层

胡 疆 锋 刘 佳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即“一系列建立在Web2.0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网络应用,它允许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创造和交换”。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和智能手机、无线互联网、移动支付系统的发展,人类已经处于“永远在线”的状态,生活实现了网络化,彼此的连接也达到了最密切的程度。

从网络的属性看,社交媒体属于互联网发展的第二代。在它之前是第一代互联网,属于“功能型”,个人通过网络与工作、生活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在线社区或支持离线群组,如电子邮件、网上书店、报刊网络版等。第二代互联网属于“社交型”,也被称为“新新媒介”,网络开始加入各种通信媒体应用程序,在线服务从提高网络通信质量转变为交互式双向的网络社交工具,把强大的信息生产力交到每个人手里,人们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这一新的能力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和游戏的方式。第三代互联网属于“虚拟型”,用户借助虚拟的数码化身或代理,在虚拟世界里生活、娱乐、工作,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元宇宙”就属于这一形态。作为最新潮的互联网形态,第三代互联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离普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第二代互联网还将长期伴随着人类,主要代表有:博客(Blogger,1999)、维基百科(Wikipedia,2001)、Myspace(2003)、脸书(Facebook,2004)、Flickr(2004)、YouTube(2005)、豆瓣(2005)、推特(Twitter,2006)、百度百科(2006)、优酷(2006)、微博(2009)、B站(Bilibili,2009)、Instagram(2010)、LINE(2011)、微信(2011)、快手(2011)、抖音(2016)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当代文艺的生产和消费,对中国文艺评论影响巨大。借助社交媒介的赋权,文艺评论拥有了强大的包容力和渗透力,确立了新的知识权威,开辟出新的展示路径和文风。新媒介也直接催生和影响了新的文艺评论主体、评论方式、语体风格,文艺评论获得了宽广的展示空间和强劲的发展活力。与此同时,在社交媒体的连接和反连接之间的摇摆运动中,文艺评论也出现景观化和圈层化的发展趋势。

一、社交媒体语境下的云端文艺生活

社交媒体是中国当下最主流的网络媒体,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和惊人的使用规模。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占网民的比例为99.7%,使用微信、QQ等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07亿,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视频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用户规模达9.34亿,微博的月活跃用户为5.73亿,平均日活跃用户为2.49亿,各种网络直播用户(游戏、真人秀、演唱会、电商直播等)规模达7.03亿,网民人均每天上网超过4个小时。

在社交媒体语境下,一个关注当代文艺的中国学者或网友的数字化生活或许会是以下的场景:

清晨,他打开自己申请的或经常关注的公众号,查看或转发最近更新的学术论文,并与留言的读者互动,同时在公众号、朋友圈上发布最近完成并发表的评论文章。

上午,作为523名“百科蝌蚪团”成员的一名,他阅读了百度百科的新兴概念“元宇宙”,并热心地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接着,他在知乎上回答了网友的一个问题:“《雪崩》真的是最早的元宇宙作品吗?”顺便在微信和QQ里回复了编辑、同事或学生的一些提问,在线接收了需要校对或审读的书稿或论文。

下午,按照约定时间,他打开腾讯会议室,以“网剧《开端》不是无限流”为题进行了演讲,同时在B站开了直播。期间,他又忙中偷闲在微博上发布了对2022年春节电影档的回顾和展望。

晚上,他打开起点中文网和番茄小说,通过付费或免费的方式追看了一直关注的几部作品,并在“本章说”里留下了自己的评价。接着,他又浏览了豆瓣上《雪中悍刀行》的小组讨论,作为原著党他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打了分,他注意到评分的人已超过14.4万。然后,他阅读了一些书评公众号,通过京东和当当订购了一些最新出版的书籍。最后,他刷了一会儿抖音和视频号,浏览了朋友圈的微信和视频,点赞或转发了几条,在文艺评论的几个微信群里表达了对同事发表或出版新著的祝贺。此时手机的电量已经不足,忙碌的一天就这样逝去。

如上的媒介体验,是当代文艺评论者在网络时代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缩影。虽然各自的密度和频率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个人都获得了社交媒介的充分赋权。

美国学者彼得斯在《奇云:媒介即存有》一书里,深刻地揭示出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作为生命“元素”的作用和赋权功能:“媒介构成了城市、蜂巢、档案和星群。”“我们可以将互联网视为一种存在方式,它在塑造环境的基本能力上,在某些方面已经类似于水、空气、土地、火或以太。”彼得斯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网络时代人们常常把新媒介和云联系起来,如云储备、云服务、云计算,等等。彼得斯分析了网络媒介和云的很多共性:云是人类的生命元素,“云是人类家园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层”。云既飘忽不定,缺乏边界,难以呈现,又饱含意义,代表着一种创造性的虚无,天然地具有抵抗本体论的功能。这些和网络媒介、社交媒体的特点和功能是相似的。这些观点充满智慧和哲思,对我们理解社交媒体的“存有”和魅力有着直接的启发。社交媒介具备彼得斯所说的“元素型媒介”的功能,它允许用户生成内容,鼓励用户进行内容创造和交换,这天然地形成了一种“赋权”之道,让评论者得以在云中漫步。社交媒体悄然改变了当代文艺的生态结构,影响着日常生活的审美形态和审美体验,也促成了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的转变。

二、社交媒体与当代文艺评论的转型

1.文艺评论体系中出现新的标准:网民权威

在社交媒体兴起之前,在文艺作品的评价体系和场域中,职业批评、艺术家批评的知识或话语经常占据着上风或主流地位。借助社交媒体的赋权,职业批评形成的“把关人”角色随着社交网络上浩如烟海的大众点评、跟帖等互动评论而趋于边缘化,文艺评论变得非职业化。社交媒体不仅支持网民以前所未有的参与者身份出现在文学领域,还重新分配了这一领域内部的权力和规则,让曾经是被动的消费者—阅读者有机会提供生动、真实、多元的文艺评论,参与到文学领域的认定和评价过程中。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在线百科全书的出现和发展,也揭示了社交媒体时代知识权威的变化。以百度百科为例,作为内容开放、自由的在线百科全书,百度百科最主要的特点是“大众参与”。和维基百科类似,它不是通过点赞、加好友、关注与趋势等人气原则来进行网络社交,而是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中立原则的分享平台来实现该目标。自2006年上线以来,截至2020年10月,百度百科已经收录了超2100万个词条,参与词条编辑的网友超过717万人。百度百科倡导“专业精英+热情网民”的编辑模式,核心撰写者是百科蝌蚪团和百科热词团队,普通网友只要注册,也可以参与词条的编辑和修改。在其中广大文艺评论学者大有可为,比如“艺术百科”和“秒懂百科”的撰写就需要艺术类协会机构、艺术院校、学术期刊的学者,文艺评论学者可以在创建、修改、完善百科词条中完成知识的分享,满足大部分网民迅速获取权威、可信的知识的需求。类似的平台还有知乎,只不过它把“词条”变成了“问题”,其对知识权威的重构与百度百科一致。

2.社交媒体催生新的文艺评论语体和话语风格

社交媒体上的文艺评论类型非常丰富,既有论证严密、史论结合的长篇论文,也有大量松散、随性的评论帖。前者如著名网评家Weid(段伟)的《网上阅读十年事(1998—2008)》《一部标签的丰富史,一则原创小说类型谈——试论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陆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与演变》、裴培的《网络文学二十年:让我们从头认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巨大市场》等,就发布于“龙的天空”“互联网怪盗团”等论坛和公众号上。后者如“龙的天空”之类的专业网络文艺评论平台上的短评。截至2022年2月8日,“龙的天空”仅“网文江湖”“原创评论”“推书试读”等核心板块上的帖子总数就超过115万,多数是只言片语的短评,宛如古人诗文评传统的复兴。知乎的影视区板块延续了类似“如何看待……”的知乎式发问,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点评与讨论;豆瓣网以评分、短评、长评构成多元的大众网络文艺评论阵地。在B站、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中,许多吐槽式的文艺评论采用视频、文字、弹幕、跟帖融合的方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语体。

3.社交媒体为文艺评论开辟更广阔的公共空间

日趋活跃的社交媒体提供了和读者直接对话交流的空间,塑造了学者、网友或学术期刊敏锐而专业的文艺评论形象,成为其从事文艺评论、积累文化资本的公共空间。以公众号为例,公众号是用户在微信上申请的应用账号,可以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受众的点赞、分享和转发不仅扩大了文艺评论的影响力,及时传播了新近的学术信息,也促进了作品、学术研究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增添学者、网友和作品的人气。

奇云之奇,在于其千变万化而魅力无穷,正如社交媒体。借助社交媒介的赋权,文艺评论得以在云中漫步,天马行空,姿态万千。

三、社交媒体的反连接与文艺评论的景观化、圈层化

连接媒体生态系统所出现的“锁定”“隔离”“退出”等反连接现象,对文艺评论的负面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旨在获得注意力、流量或商业利益的“锁定”,不再具有互联网开放精神的“隔离”和无法选择的“退出”,使文艺评论出现景观化和圈层化的趋势,让文艺评论难以在云中漫步,只能退而却步。

1.文艺评论的景观化趋势

2.文艺评论的圈层化趋势

对圈层成员而言,圈层文化形成某种舒适区和同温层,使得圈层内的评论者对圈层文化也产生更为强烈的认同感和排他性。社交媒体的强连接或过度连接,也使得人们对圈层过度依赖,加速了审美固化的形成。圈子里的人对不符合自己这个“圈子”的见解,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打压。评论者很难脱离不同圈层之间所建构的标签化的观念藩篱。于是我们看到:即使“快手”上苦练街舞的萌娃已经登上了2022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也无法消弭很多评论者在提及“快手”与“抖音”差别时对前者的“低俗”嗤之以鼻的刻板印象。即使在同一圈层,评论者也面临着论争时的认同难题。在2021年“清朗行动”整顿饭圈文化之前,圈层内外的粉丝一言不合就互撕、控评的乱象,让人记忆犹新。文艺评论者想表达质疑的权利和自由在实际上被剥夺了,除了退圈、退群、退组、屏蔽朋友圈、注销账户,实现“反连接”,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但这注定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在社交媒体兴盛的时代,文艺评论者既要接受连接的赋权,也要直面反连接的困境;既要敢于云中漫步,也要舍得退而却步。只有这样,文艺评论者才能适应新的互联网法则,完成自己的使命。

猜你喜欢

评论者百科圈层
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基于情感特征和用户关系的虚假评论者的识别
基于评论关系图的垃圾评论者检测研究
超有趣的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