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墓志所见明代公主的丧葬礼仪

2022-11-04

中州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长墓志公主

董 粉 和 邢 鹏

首都博物馆收藏有明代公主(含长公主、大长公主)墓志8合,这些墓志中的很多信息是传世文献所未见的。本文尝试通过对这些墓志内容的解读,结合《明史》及相关文献,对这八位明代公主的死亡和下葬时间,墓志文的制作书写、格式以及公主墓地选择等问题略做探讨,以期对明代公主丧葬礼仪研究有所补益。

一、明代公主的下葬时间及丧葬礼

现存公主墓志记载了八位公主的死亡时间、下葬时间以及致祭礼仪,可以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足。

1.下葬时间

《明史·公主列传》中对有些公主的死亡时间缺乏记载,而墓志内容均有详细记录,如墓志记载顺德长公主正统八年(1443)正月十七日“以疾薨”,栖霞公主隆庆六年(1572)“九月二十八日薨”,永宁公主天启三年(1623)“七月初二日卯时薨逝”,怀宁公主天启四年(1624)“六月十九日午时薨逝”。

明代公主府第与一品官相同,“公主府第:洪武五年,礼部言:‘唐、宋公主视正一品,府第并用正一品制度’”。故本文据《明史》“品官丧礼”“乃择地,三月而葬”的记载推测公主下葬时间应是死后“三月而葬”,这与墓志记载相符,如顺德长公主,“八年正月十七日以疾薨”,“以薨之年四月二十三日葬于宛平县黑石山之原”;广德长公主,成化“甲辰八月二十一日薨”,“是年十一月十三日奉敕葬西山香山乡翠微山之原”;永康大长公主,嘉靖“丁未二月初六日公主以疾薨”,“以是年四月二十八日奉敕葬于顺天府大兴县下马社榨子口之原”;栖霞公主,“隆庆六年九月二十八日薨”,“以本年十二月初九日奉敕葬于都城西金山之原”。但嘉靖朝之后,公主死后下葬时间有所延长,有些长达五至六个月,如仁和大长公主,“嘉靖甲辰正月十四日薨”,“以是年六月初九日奉敕葬顺天府大兴县下马社榨子口之原”;永宁公主,“三年七月初二日卯时薨逝,以天启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葬于金山之原”;怀宁公主,天启四年“六月十九日午时薨逝”,“以本年十二月二十日葬于金山之原”。因永宁、怀宁二墓志中有“命所司卜得吉兆”之语,可知超三月而葬的情况或为依占卜结果而确定下葬日期所致。

2.公主的丧葬礼

据《明史》记载:“凡公主丧闻,(皇帝)辍朝一日。自初丧至大祥,御祭凡十二坛。下葬,辍朝一日。仪视诸王稍杀,丧制同,惟各官不成服,其未下嫁葬西山者,岁时遣内官行礼。”从此记载中可得知如下一些信息。一是公主的讣告要报告给皇帝。二是皇帝在闻知讣告后及下葬之日各辍朝一天,以示哀悼。三是在公主初丧至“大祥”期间,共御祭十二坛。据各公主墓志和《大明会典》,其分别应是在“讣闻”、七七(自死亡之日起计每七天为“一七”,共7次)、百日、周年、二周年、除服各一次。四是公主的丧仪及皇室与文武官员为公主服丧礼制都比照亲王,但规格比亲王略低。五是未出嫁(未成年)者葬于西山,并且每年忌日皇室都要派遣宦官去祭奠。

墓志记载已受封公主的丧礼,皇帝会“遣官致祭”,皇太后会“赐祭”,皇后、太子、亲王、寡居的亲王妃、平辈的其他公主等都要“遣祭”。如顺德公主亡后,“上深哀悼,辍视朝一日,遣官致祭”,“皇太后、皇后皆赐祭,中外亲王公主悉遣官祭”;广德长公主亡后,“上哀悼,辍视朝一日,遣官致祭”,“皇太后、皇后、东宫及公主以下各遣祭”。此外,皇亲外戚、公、侯、伯、文武官员、命妇等都“致祭”,仁和大长公主亡后,“上悼惜,辍视朝一日,遣官致祭”,“中宫、皇太子、裕王、景王、泾简王妃、永康等大长公主各遣祭,皇亲、公、侯、伯、文武官、命妇各致祭焉”;永康大长公主亡后,“上悼惜,辍视朝一日,遣官致祭”,“中宫、皇太子、裕王、景王、德清大长公主、泾简王妃各遣祭,皇亲、公、侯、伯、文武官、命妇各致祭焉”。而生前未受封者的墓志中就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栖霞公主仅周岁余即夭折,“薨之日宸情悼惜,特追封为栖霞公主”;永宁公主不满周岁即夭折,“皇情惋惜,于是追封为永宁公主,祭享秩数用成人之礼焉”;怀宁公主出生仅3月余即夭折,“皇情悼惜,于是追封为怀宁公主,享祀秩数用成礼焉”。可见,这应是当时的成年人丧礼与未成年人丧礼的重要区别。

二、明代公主墓的选址及修建

根据墓志记载,已受封公主去世后由皇帝下令筹备葬礼事宜,即“命有司营葬”,主要包括墓地的选址和修建。

1.明代公主墓的选址

北京的北部、西部、西南部为山区。“西山乃京西诸山之总称”,“金山乃西山之泛称”。明朝皇室将“金山”选定为被废皇帝(景泰帝)、妃嫔、诸王、皇子及未受封公主等贵族的墓葬区,“在当地有一个非常形象的俗称为‘一溜边山七十二府’”。据墓志记载,这些公主也都葬于附近,如顺德长公主葬于“宛平县黑石山之原”(出土于门头沟区三家店中街),重庆大长公主葬于“顺天府通州樊村庄之原”(出土于朝阳区十八里店公社西直河大队),广德长公主葬于“香山乡翠微山之原”(出土于石景山区福寿岭北京铁路局西山疗养院),仁和大长公主和永康大长公主葬于“顺天府大兴县下马社榨子口之原”(出土于朝阳区小红门公社肖村大队)。古代社会,女性出嫁后便成为夫家成员,一般葬入夫家祖茔,但“公主薨后,一般不葬入驸马祖茔”,而是与驸马“俱葬金山”,如广德公主、仁和大长公主、永康大长公主都是“奉敕”入葬。

2.明代公主墓的形制

据《大明会典》记载,公主坟茔由工部主持营造,“工部差属官一员造坟享堂等项”。根据南京明宝庆公主墓、福清公主墓考古材料中对墓室部分的记载,可为北京地区明代公主墓葬形制提供参考。如:宝庆公主墓室“为砖砌券顶结构”,“全长936厘米,由封门墙、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墓门门券弧形”,“下有长条形石门槛”,“石门内开”,“前后室之间有一过道”,“过道有石门一道,门向前室内开”,“在后室中央有石质棺床一座,用三层石条错缝平砌成须弥座形”,“条石大小不一”,“后室左、后壁残存一拱形壁龛”,“根据其它明墓推测,其右壁也应设有一壁龛。墓底部以一层长方形砖铺地”。福清公主墓,“墓长方形,前后砖室券顶结构,全长935厘米。墓门未见石门,仅用砖封砌;过道推测有木门一道。后室有平面呈长方形的棺床,外围用条石、中间用砖砌筑。后室两侧壁、后壁三面砌拱形顶壁龛。墓顶厚85厘米,用平竖三层组合砖砌成。墓底用方砖铺地。墓室内壁普遍涂刷白石灰。墓葬东西壁外围底部各砌高、宽40厘米的矮护墙”。由此可知,明代公主墓均为前后室砖室券顶墓;前后室之间有一过道,过道或设木门,或设石门,后室都砌有石棺床或砖棺床,后室三壁都砌筑有壁龛。这方面的内容弥补了传世文献的缺失。

三、明代公主墓志的制作

四、明代公主墓志文的书写

明代墓志文通常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首题”,即墓志文的题目。第二部分是撰文与书写者信息,即撰文者、书写墓志文楷书者和书写墓志盖篆书者的职务、籍贯与姓名。具体格式分别是:虚衔、实职、籍贯,姓名加“撰”字;虚衔、实职、籍贯,姓名加“书”字;虚衔、实职、籍贯,姓名加“篆”字。第三部分是“序”,其内容为墓主人姓名、乡里、三代、生年、卒葬月日及子孙、葬地。第四部分是“铭”,即以四字一句的韵体诗总结概括墓主人一生的重要事迹与德行。但明代诸公主墓志文内容与前述格式有所区别。

1.墓志的撰文

与明代宦官、官员等人的墓志不同,公主墓志文“首题”之后并无撰写人、书写人及为墓志盖书写篆字者的姓名与职务,这或许是因为墓主人属于皇族成员,而前述人物都是其臣民的缘故。

根据《大明会典》所记,公主墓志文由“翰林院撰祭文、圹志文”。怀宁公主墓志及首都博物馆藏明代妃嫔墓志结尾亦有“儒臣奉诏”字样,可知撰写者应是儒臣,这里的儒臣应是翰林院官员。据首都博物馆藏《明故内官监太监陈公(良)墓志铭》记载,墓主人陈良“用有司荐入内府,英宗命翰林儒臣教之”,可见,儒臣即是翰林,儒臣是就大臣的身份而言,翰林是就大臣的供职机构而言,两者并不矛盾。

2.墓志文的书写与体例

在书写格式方面,这8合公主墓志的志文行数与满行字数各不相同。

在文体格式方面,有三方面需要说明。一是公主墓志“有序无铭”,这与明代宦官、官员等人的墓志文不同。二是公主墓志文的格式相对固定。这8合公主墓志文(尤其是墓志文字结尾部分)的内容十分相似,可知其应有固定的体例和格式,撰写者套用即可。三是“抬头”格式特别。这8合公主墓志文在提及皇帝、皇室成员等尊贵人物时皆使用“双抬”或“单抬”的格式,均未见到“三抬”与“挪抬”格式。明代宦官、官员等人群的墓志文,也均未出现“三抬”格式的现象,可知“三抬”格式出现的时间应在清代。

在纪年书写方式上,当时通行形式是“帝王年号加继位年次”,如顺德长公主,“生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正统二年七月十五日册封为顺德长公主”。但因英宗皇帝从土木之变至夺门之变,有过一段被俘及被软禁的不光彩历史,所以自英宗复辟以来其记载方式有所变化,即将“帝王年号加继位年次”的形式改为“年号加干支”的纪年方式。如重庆大长公主为“生于正统丙寅十二月十七日,天顺辛巳九月初三日册封为重庆公主”。这种情况直到隆庆之后才有所改变,如栖霞公主,“隆庆五年七月初二日生,隆庆六年九月二十八日薨”。永宁公主,“天启二年十月十六日丑时生,三年七月初二日卯时薨逝”。而隆庆之前公主墓志的纪年方式仍如英宗时期,如仁和大长公主,“生于成化甲午八月十五日,弘治己酉十二月十九日册封为仁和长公主”,“嘉靖甲辰正月十四日薨”。

3.墓志的“自名”

五、结语

明代公主是一个特殊群体,不同于一般官员,但其丧葬礼仪又不完全等同于皇族,其丧葬礼仪基本比照亲王礼仪,但规格比亲王略低。这8合公主墓志,补充了文献之不足,明确了明代公主丧葬礼仪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和变化,如嘉靖前,明代公主下葬时间遵守三月而葬的规定,嘉靖后下葬时间则根据占卜确定,死后到下葬的时间有所延长;公主丧亡之后并不入夫家墓地,而是与驸马作为皇室成员葬于金山;公主坟茔的修建和墓志的制作由工部主持;其墓志文由翰林院书写,墓志文“有序无铭”,格式相对固定,名为“某某公主圹志”等。

猜你喜欢

大长墓志公主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史·公主表》补述
《爱哭公主》
粉红兔公主镜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我想拥有大长腿
小公主
赋与唐代墓志
传中国企业竞投《大长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