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2022-11-04张荣贵
张荣贵
(霍邱工业学校,安徽六安 23740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乡村建设工作的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以及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农耕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耕经济容易受到气候条件、天气条件、市场要素影响,农业产值波动较大,易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在乡村最为突出。相较于城市而言,乡村在技术、资金、人才上存在欠缺,但乡村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生态旅游资源,这是乡村生态旅游业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天然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经济的有效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设计,加上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供人们观光、旅游、休养、增长知识、了解和体验乡村民俗生活的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形式。以乡村地区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打造乡村特色旅游生态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有助于推动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助于乡村地区环境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构建更加稳定、协调的乡村产业链,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在城市游客中广受欢迎,城乡短途旅游、家庭式旅馆、农家乐等能够使他们享受到农村的宁静。因此,从消费群体角度来看,乡村生态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对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社会治理、乡村居民收入增加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实现经济、技术、人力的引流,提高乡村地区产业科技含量,从而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改变乡村地区相对落后的生产模式,实现乡村地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提升乡村经济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对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二)有利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乡村地区有着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旅游、娱乐、餐饮、文化体验等设施建设,从而在保持乡村基本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将乡村地区打造为具有地方文化和景观特色的旅游景区。这意味着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展开的,其本质是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乡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乡村现代化治理的具体实践,有助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有利于加强乡村社会治理
加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整个开发过程的协同合作,是深度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必须实现各经营主体的合作与协调,使各个方面的作用与优势得以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二者矛盾,从而形成统一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乡村社会治理,有效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四)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收入
相较于工矿产业、劳动服务业,旅游业更加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仅能够避免乡村地区在资金、技术、人力上的局限,在有限的基础设施支撑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而且能够将乡村地区独有的生态旅游优势进行转化,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升、提高乡村地区经济稳定性,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未来发展“七大战略”之一,其受重视程度和发展前途巨大。在此背景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迅速,然而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呈现粗放型态势
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旅游景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十分重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缺乏长远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粗放型态势。部分景区由于缺乏对所在乡村地区的资源概况进行深入调研,盲目地进行资源开发,最终不但没有获得经济利益,还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破坏;有的旅游项目在数月乃至数年内因缺乏政府部门的扶持而搁置,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对社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一些项目仅是为了获得短期的收益,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与优质的服务,导致游客的体验感不佳,影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长期良性发展。
(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内涵彰显不足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中国乡土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重构中国乡土文化的重大举措,因此,旅游景区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彰显文化内涵,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很多景区的乡村生态旅游业已颇具规模,但从实践来看,其未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所在地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不够,在资源开发中的同质化程度较高,忽视了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形成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例如,景区虽然已初步建立了体系化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但未能将地区文化特色、乡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乡村生态旅游缺乏特色,吸引力与竞争力不足,不利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部分景区在其他配套服务设施上的建设力度也有所不足,如缺少文化娱乐设施、完善的餐饮服务设施等,游客在旅游中的体验性不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
(三)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不强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通常以当地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为主要开发对象。然而,为了获得经济效益,部分景区忽视了发展的实质,致使生态旅游资源被过分利用,较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一些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缺少有关部门的监管和监督,缺少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以及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不强,致使生活垃圾、污水等大量增多,危害了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了自然资源,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相背离。因此,旅游景区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当地自然资源和原生态的保护。
(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不足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就是明确“三农”的发展,而乡村的居民现状是老人和儿童较多,青壮年尤其缺少,导致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专业人才不足。因此,景区要进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尤其要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三、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政府部门主导,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将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地区的经济优势,因此其必然具有较强的市场特征,容易出现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问题,因此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景区要时刻坚持市场为导向与政府部门宏观指导的双重路径。政府部门应主导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保证乡村地区基本市场秩序稳定,确保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符合市场规律,更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政府部门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引进政府担保制度,强化公众舆论、社会监督,降低合作风险,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首先,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通过建立担保机制,增强农民对农民的信任,保证农民的基本权利,让农民有信心、有能力和开发商进行公平的谈判,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其次,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支持具有独创性的旅游项目开发,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再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社会舆论的监管力度,对资源开发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将资源开发风险降到最小。最后,政府部门还要加大补助力度,建立乡村网络信息库,强化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满足游客的合理需求,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乡村生态旅游综合竞争力,推动其产业化发展。
此外,政府部门还应持续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式的创新与变革,以促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在本地旅游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对旅游景区的资源配置、资源优化等方面进行导向,或者可以将中小型旅游景区合并,形成一个超大型的旅游集团,以此整合乡村的生态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延长产业生命周期。
(二)加强统筹规划,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过程中,旅游景区要做好统筹规划,根据所在地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订旅游资源开发规划。首先,景区必须对旅游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确定区域内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发展规划是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其他工业特征为基础的。其次,景区要加强对水利、电力、卫生、排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医疗、住宿等基础设施。再次,景区尤其要注意乡村劳动力的动员、资金的合理分配、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村民收入的提高,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乡村现有劳动力,通过组织培训,培养出一批具备旅游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带动其参与本地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最后,景区要合理安排资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前乡村生态旅游正逐步从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传统初级旅游模式向“轻资产”旅游模式转变,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升级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景区要力图使乡村居民的收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推动乡村居民和旅游、文创等产业的广泛合作与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双赢。
(三)重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
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乡村地区的特色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时,景区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协调好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妥善处理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时,兼顾生态保护,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景区必须加大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宣传和科学引导,以增强村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四)重视内涵式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在开发与设计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时,景区应以地区文化为基础,充分挖掘当地的风俗习惯,并将其与当地特色相结合,将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区域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之中,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品牌,以达到更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赋予乡村生态旅游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的文化魅力,实现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景区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要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方法,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技术本领,助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专业化和内涵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一项新兴的服务产业,其服务质量和差异化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时,景区的经营模式若过于单一、服务内容相近,将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降低其重游意愿,减少景区游客数量,从而对居民的经济收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景区不断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的服务质量,提高其内涵建设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语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有着深远的意义,其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可行路径,也是实现“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时期,旅游景区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力量,兼顾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加强统筹规划,重视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实现产业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