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陶斝初论
2022-11-03秦存誉
秦存誉 王 涛
(1.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内容提要〕 史前陶斝最早产生于豫西、晋南地区,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居民在大汶口文化陶鬶的启发下创制而成的。龙山早期陶斝主要分布于晋中南、关中、豫西、豫西北等地区,至龙山晚期遍布黄河中游及邻近地区,并形成了釜形斝、罐-盆形斝两大传统。早期陶斝一般作为炊器使用,晚期可能兼有储水、温酒等功用。陶斝的发展与传播带动了中原与周边文化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中原史前文化的繁荣兴盛。
陶斝,腹、足联通,分界明显,腹能容物,底附三空足,是中国史前时期一种造型独特且分布地域集中的生活类容器。从目前公布的考古资料看,史前陶斝主要见于龙山时代的黄河中游,对龙山时代诸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凝聚力,苏秉琦称其为“文明”火花的象征①。陶斝的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面貌和变革精神,是区际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的产物。因此,探索陶斝的分布、起源、传播等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黄河中游的文化互动与文明化进程问题。
一、陶斝的分布与形制特征
考古学语境下的黄河中游一般指河南、山西、陕西三省大部以及周邻地区,这里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区域。陶斝在黄河中游的龙山时代早、晚期遗存中均有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出土的陶斝,形制特征既有相似之处,亦有差异之处。
(一)龙山早期
龙山早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占据晋中南、关中、豫西、豫西北等地区,陶斝亦主要出土于这一区域,主要分A型(Aa)釜形斝、B型(Ba)罐形斝两类两型。Aa型斝,敞口,高领,扁腹,尖圜底,下接三锥形空足,器表多为素面,偶见篮纹或附加堆纹。Ba型斝,敞口,折沿或卷沿,圆腹,尖圜底,下接三锥形空足,器表普遍饰有纹饰,多为粗绳纹或泥条堆纹,沿下附鋬等装饰。以上两型陶斝,Aa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形制,亦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区别于周边其他文化的重要指征器。
就地域分布及演变规律而言,Aa型斝主要分布于豫西、豫西北、晋中南和关中东部等地区,数量较多,形态端庄、典雅。演变规律十分清晰,腹由浅腹渐变为深腹,折腹处棱角逐渐明显,三足或挺直或微弧,上部间距由近渐远,由腹中渐移至腹缘(图一,1—6)。Ba型斝主要分布于关中西部一带,数量较少,形态相对粗犷。演变规律主要体现在腹、足部,腹由折腹渐变为筒腹,再渐变为圆腹,整体由釜形渐变为罐形,三足由叠加于底正中渐移至稍外侧(图一,7—10)。颇值一提的是,关中西部亦有Aa型斝出土,形制特征与庙底沟、东关等早期阶段的陶斝基本一致,显然由后者传入。
(二)龙山晚期
龙山晚期,包括晋南、关中、陇东、豫西、豫中、豫北、冀南、晋中北、陕北、内蒙古中南部等地区在内的黄河中游分化出多支文化。陶斝在这些地区的文化中均有发现,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形制多样,主要分A型(Ab、Ac、Ad)釜形斝、B型(Bb、Bc、Bd)罐形斝、C型(Ca、Cb)盆形斝三类八型。
Ab型斝,敞口,高领,扁腹,圜或平底,下接三袋形空足,器表素面或饰弦纹,偶见绳纹等。演变规律:腹由扁圆渐变为扁折,底由圜底渐变为平底,三足渐趋肥硕,足上部由腹下渐移至腹缘(图二,1—5)。Ac型斝,敞口,斜领,扁腹,圜底,下接三袋形空足,足尖内勾,器身置单耳,器表饰篮纹、绳纹等。演变规律:腹由扁圆渐变为浑圆,足腹逐渐连为一体(图二,6—10)。Ad型斝,敞口,卷沿,高领,折腹,圜底,下接三锥形空足,足身挺直,尖锋锐,器表多饰绳纹等。演变规律:领渐高,腹渐深(图二,11—13)。
Bb型斝,大口,深弧腹,尖圜底,下接三肥袋形空足,足尖内勾,口下置双耳,器表饰绳纹、篮纹、泥条堆纹等。演变规律:口由敞口渐变为敛口,腹由圆腹渐变为深腹(图三,1—5)。Bc型斝,大口,圆腹,圜底,下接三锥形或袋形空足,口下斜置双鋬,器表饰绳纹等。演变规律:腹由斜直腹渐变为圆弧腹,器身由梯形渐变为半圆形,三足由锥形渐变为袋形(图三,6—9)。Bd型斝,大口,深腹,尖圜底,下接三肥袋形空足,足尖内勾,腹中置鋬,器表饰绳纹、泥条堆纹等。演变规律:口由敞口渐变为敛口,器身整体由罐形渐变为瓮形(图三,10—13)。
图三 龙山晚期Bb、Bc、Bd型陶斝
Ca型斝,大口,深腹,桶状,圜底,下接三肥袋形空足,足尖内勾,沿下置双耳,器表饰绳纹、弦纹等。演变规律:口由直口无沿渐变为侈口,再渐变为敞口卷沿,底由尖圆渐变为半圆(图四,1—4)。Cb型斝,大口外侈,浅腹,腹下部微折,圜底,下接三锥形空足,腹中置双耳或鋬,器表饰绳纹、粗泥条堆纹等。演变规律:口由折沿渐变为卷沿,器身整体由釜形渐变为盆形,三足由空足根渐变为实足根(图四,5—8)。
图四 龙山晚期Ca、Cb型陶斝
以上八型陶斝是黄河中游龙山晚期出土数量较多,且有一定演变规律的典型器。就各型陶斝的地域分布而言,Ab型主要流行于豫西东部、豫中、豫北、冀南等地区,Ac、Bd型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中南部及邻近的晋中北、陕北、冀西北等地区,Ad、Cb型主要流行于晋南及邻近地区,Bb、Ca型主要流行于关中及邻近的陇东等地区,Bc型斝主要流行于豫西西部、晋西南等地区。
二、陶斝的起源、演变与传播
关于陶斝的起源问题,学界观点较多。首先是源于何地,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在河套地区②;第二种认为在豫中地区③;第三种认为在伊、洛河流域及邻近地区④。其次是如何创制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将鼎、釜、小口尖底瓶等器物的特点糅合在一起制作出来的⑤;另一种认为是在陕、豫、晋地区釜或釜形鼎的基础上,受大汶口文化陶鬶的启发创制而成的⑥。以上观点各有合理之处,当然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根据各地的陶斝资料,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我们发现陶斝具有“一地起源、多地创制”的特点。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陶斝的出现标志着仰韶时代的结束和龙山时代的到来,庙底沟二期文化即是黄河流域龙山时代早期的一支代表性文化。诚如前述,Aa型釜形斝是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标型器之一,大体经历了腹部由扁折到圆鼓、三足由外侈到竖直的发展过程,从这类陶斝的演变规律看,庙底沟出土的陶斝(图五,3)应是釜形斝的初始形态⑦。持此观点者颇多,如卜工⑧、靳松安⑨、魏兴涛⑩、董霄雷等均在文章中将H569划归庙底沟最早段的单位,结合河套、豫中等地区罕见或不见龙山早期偏早阶段陶斝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陶斝(釜形斝)的始源地应在豫西、晋南地区。
图五 釜形斝创制过程推测
仰韶晚期,中原各地文化出现了明显衰落,在此背景下,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开始向中原挺进,为该区带来了新的活力。经过观察不难发现,庙底沟、古城东关出土的偏早阶段的釜形斝,上部具有秦王寨文化高领釜形鼎釜的特点,下部具有大汶口文化三空足鬶足的特点。这一现象恐非偶然,综合相关研究我们推测,陶斝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居民在大汶口文化陶鬶的启发下,融合鬶足与釜形鼎釜的特点制成的。需要注意的是,陶斝的产生绝非单纯意义上的仿制,而是摄入了更多的创新改制因素在内,反映了仰韶晚期中原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
陶斝在豫西、晋南地区产生后,随着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发展与扩张,逐渐传入关中、豫西北、晋中等地区。关中东部、豫西北、晋中一带出土的陶斝均为釜形斝,是庙底沟二期文化紧密团结这一区域的重要表现。关中西部距庙底沟二期文化核心区较远,釜形斝传入后未能流行起来,而是在当地文化因素的参与下演变出罐形斝。我们知道,仰韶时代的关中、豫西、晋南等地区一直是以平底器、尖底器等为用器传统的,那么陶斝这种空三足器能够流播到各地并被广泛沿用,无疑反映出一种较为强烈的变革与创新精神,也正是这种变革,昭示了一个新时代——龙山时代的到来。
龙山晚期,黄河中游出现了多支面貌有别的考古学文化。其中,豫西东部、豫中等地区为王湾三期文化,豫北、冀南等地区为后冈二期文化,内蒙古中南部、晋中北、陕北、冀西北等地区为老虎山文化(也有学者将这一区域的偏早、偏晚段遗存分别称为老虎山和大口一期文化),晋南地区为陶寺文化,关中及邻近地区为客省庄文化,豫西西部、晋西南及邻近地区为三里桥文化。根据以上文化的年代及陶斝形制,可将黄河中游龙山晚期的用斝传统分为两种:一种是釜形斝传统;另一种是罐-盆形斝传统。
釜形斝传统,主要分布于豫西东部、豫中、豫北、冀南及邻近地区。该区受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影响十分强烈,目前来看,洛阳、焦作一带很可能已被庙底沟二期文化所占据,新乡一带的孟庄龙山早期文化也可能是在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参与下形成的。龙山早期,洛阳、新乡等地就已出现Aa型斝或由其演变出的Ab型斝。龙山晚期,洛阳、郑州、许昌、平顶山、新乡、安阳、鹤壁、邯郸等地大量出现Aa、Ab型斝,并成为王湾三期和后冈二期文化的典型器。这就表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扩张是促成龙山晚期豫西东部、豫中、豫北、冀南及邻近地区形成釜形斝传统的直接原因。
罐-盆形斝传统,主要分布于关中、内蒙古中南部、晋中北、陕北、冀西北、晋南、豫西西部、晋西南及邻近地区。整体而言,关中客省庄文化Bb型罐形斝、Ca型盆形斝多为深腹,三足稍肥,足尖稍内勾,晋中北、陕北、冀西北老虎山文化Bd型罐形斝多为圆腹,三足肥硕,足尖内勾,晋南陶寺文化Cb型盆形斝多为浅腹,三足挺直,尖锋锐,晋西南、豫西西部三里桥文化Bc型罐形斝多为梯形或圆腹,三足圆锥形或袋形。以上五型陶斝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Aa型釜形斝差别较大,显然不是由其演化而来的,应是在当地文化因素的参与下派生出的新的器形。
内蒙古中南部岱海地区,以老虎山遗址群为代表的老虎山文化一般被研究者推定为龙山早期,约处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这里出土大量Ac型釜形斝,晋中北、陕北、冀西北地区亦有出土,但数量极少,年代也稍晚,表明岱海地区是Ac型釜形斝的始源地。从形制特征看,偏早阶段的Ac型斝矮领,扁腹,圜底,与偏晚阶段的Aa型斝十分相似。不仅如此,准格尔旗大口遗址出土的一件陶斝(T1-2⑥∶1、2),高领,扁腹,近平底,与偏晚阶段的Aa型斝更为相似。这些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阶段的影响范围很可能已经到达内蒙古中南部及邻近地区。
如果说偏早阶段的Ac型斝尚保留釜形斝的某些特点,那么偏晚阶段则出现了明显的罐-盆形斝风格,尤其是三足肥硕,足尖内勾的造型,俨然成为晋中北、陕北、冀西北等地区陶斝的标志性特征。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罐-盆形斝传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内蒙古中南部的龙山早期(偏晚),这一地区居民在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影响下,将Aa型釜形斝与当地文化因素融合,创制出了Ac型釜形斝。Ac型斝产生后,又在老虎山文化的扩张下流播开来。此后,晋中北、陕北、冀西北、晋南、豫西西部、关中等地区纷纷研制出具有当地特色的B、C型斝,进而形成了罐-盆形斝传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龙山晚期由于黄河中游诸文化之间一直有着频繁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所以,无论是釜形斝传统,还是罐-盆形斝传统,都未局限于某一区域。但相对而言,豫西东部、豫中、豫北南部主要流行釜形斝传统,晋中北、陕北、冀西北、关中西部主要流行罐-盆形斝传统。晋南、晋西南、豫西西部、豫北南部、冀南等地区处于两大传统之间,陶斝形态具有明显的“混搭”风格,如陶寺文化似釜似尊的Ad型釜形斝,三里桥文化似罐似瓮的Bc型罐形斝,后岗二期文化的罐式斝等。
三、陶斝的功用
关于陶斝的功用,因其质地主要为夹砂质,且器表有火烤之痕迹,学界一般认为是用来煮粥或烧水的炊器,如吕琪昌、吴伟等均持有这种看法。除此之外,另有学者如陈冰白认为,釜形斝的审美效果和实用性的高度统一是普通陶器所不及的,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礼器性质。我们详细整理了史前时期出土的陶斝资料,发现它们在埋藏位置、质地、流行时间和地域等方面皆有差异。
龙山早期,陶斝主要出土于遗址居址的地层或遗迹(地层、灰坑、房址等)当中,显示出一种较为浓烈的生活气息。陶质方面,绝大多数为夹砂质,泥质极为罕见。古城东关出土的陶斝,上腹为泥质、下腹及三足为夹砂,功用应与纯夹砂者类同。结合斝腹底部及三足多带有烟炱、内壁多残留水垢的情况我们认为,陶斝是当时的一种炊器。从实用性和便捷性看,斝足瘦长,内部空间狭小,难以进行快速清洗,因而不太可能是用来炊煮粒食的,用于炊煮块食(肉等)或烧水的可能性最大。若是用于烧水,那或可表明,中国史前人类早在龙山早期就有使用开水的习惯了。
龙山晚期,陶斝质地仍以夹砂质为主,但泥质陶斝已经有了明显增加。此期已经形成釜形斝和罐-盆形斝两大传统。釜形斝主要见于王湾三期和后冈二期文化,形制与龙山早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基本无异,功用也应相同。罐-盆形斝主要见于客省庄、三里桥、老虎山和陶寺文化,不仅形制复杂,而且装饰繁缛,功能可能并不单一。客省庄、三里桥、老虎山文化陶斝一般出土于地层、灰坑、房址等遗迹当中,上部为宽大的罐、盆体,下部为肥硕的袋足,腹底及三足内、外壁同样残留烟炱、水垢等,表明其同样具备炊器功用,但是,口部内敛的B型斝,外壁罕见烟炱等痕迹,可能是一种储水器。
陶寺文化陶斝在居址和墓地均有出土,以出土于墓葬者居多。经过对比不难发现,墓地与居址出土陶斝在尺寸、形制、制法等方面几乎一致,表明它们均属实用器。墓地出土的盆形斝中,有3件外壁附有烟炱,内部装有或全或半的猪头,这一发现为陶斝具有煮肉之功用提供了例证。尊形斝中,有7件外壁附有烟炱,内壁残留水垢,一般与觚、杯等饮酒器共置于墓主头端,发掘者推测它是一种温酒器。我们对此表示赞同,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实用器的陶斝,普遍随葬于墓葬当中,且与墓主紧邻,表明陶斝绝非普通炊器,很可能是一种与“礼”或“祭祀”有关的高级器物。
四、结 语
中国史前时期的龙山时代,是中原与周边文化之间和中原内部文化之间碰撞、交流与融合较为强烈的时代。无论是龙山早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还是龙山晚期的后冈二期、王湾三期、老虎山、陶寺、客省庄、三里桥等文化,陶斝均为代表性器物,同时也是彼此交流互动的实物载体。通过前文研究,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史前陶斝集中分布于龙山时代的黄河中游,具有“一地起源、多地创制”的特点。陶斝最早产生于豫西、晋南地区,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居民在大汶口文化三空足陶鬶的启发下,融合秦王寨文化高领釜形鼎的特点创制而成的。陶斝产生后,随着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发展与扩张而传播到关中、豫西北、晋中等地区,至龙山晚期在豫西东部、豫中、豫北、冀南等地区形成釜形斝传统。同样是在龙山晚期(或早期偏晚),内蒙古中南部、晋中北、陕北、冀西北老虎山文化、关中客省庄文化、晋南陶寺文化、豫西西部、晋西南三里桥文化居民在庙底沟二期文化用斝风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相继研制出罐形或盆形陶斝,进而形成了与釜形斝传统不同的罐—盆形斝传统。陶斝的功用并不单一,龙山早期一般作为炊器使用,龙山晚期可能兼有储水、温酒等功用。
[基金项目]本项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青年项目“洛阳地区古人类石器工业及其生存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9CKG005)的资助。
注 释:
① 苏秉琦:《纪念仰韶村遗址发现六十五周年》,《论仰韶文化:纪念仰韶村遗址发现六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法学会印刷厂1986年,第1—6页。
② 苏秉琦:《谈“晋文化”考古》,《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44—54页。
③ 张忠培:《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华夏考古》1997年第1期。
④ 蒋志龙:《釜形斝研究》,《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4期。
⑤ 柯昊:《斝、鬲渊源试探》,《北方文物》1990年第4期。
⑥ 罗新、田建文:《庙底沟二期文化研究》,《文物季刊》1994年第2期;魏兴涛:《庙底沟二期文化再研究——以豫西晋西南地区为中心》,《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5期。
⑦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⑧ 卜工:《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90年第2期。
⑨ 靳松安:《庙底沟遗址第二期遗存再分析》,《江汉考古》2000年第4期。
⑩ 魏兴涛:《庙底沟二期文化再研究——以豫西晋西南地区为中心》,《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