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性品格

2022-11-03孙大伟

观察与思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同志文明生态

孙大伟

提 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深植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发现并加以检验的真理性认识。为新时代开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境界,我们要发挥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自觉,不断深化对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的身心关系的真理性认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考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备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理论品格——实践性品格。正是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性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也让我们对于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建设,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充满信心。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源起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在实践中得以发现、在实践中接受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性认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中就明确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也强调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由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深深植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

(一)在梁家河发现生态文明的大学问

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对生态问题有了初步认识。1969 年1 月,青年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插队,走出人生第一步。后来,习近平同志当选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从那时起,习近平同志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其中的一件好事就是带领当地群众开挖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梁家河地处偏远,烧煤要到百里外的煤矿去拉。一直以来,群众为了烧火做饭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农业发展,如果办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解放生产力,还能对厕所粪便进行处理,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更解决农业肥料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当年与习近平同志坐同一趟知青专列到陕西插队的艾平回忆说:“在陕北农村,习近平与农民朝夕相处,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习近平同志自己曾提到:“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因此,习近平同志正是在梁家河发现了生态文明的大学问。

(二)在正定开始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初步思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起步之地在正定。1982 年至1985 年,习近平同志先后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等职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也开始了初步思考。这期间,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时,习近平同志就已经开始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就资源讲,有一个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问题。……人类不能只是开发资源,而首先要考虑保护和培植资源。不能只是向自然界索取,而是要给自然界以‘返还’,使自然资源更长久地为人类所享用、所利用。……就生态环境讲,有一个生态战略问题。……人类从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土壤沙化、环境污染、海洋毒化、气候变坏、灾害频繁的严重后果中,越来越认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农业经济早已超出自为一体的范围,只有在生态系统协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稳定而迅速的发展。”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的程宝怀曾回忆说:“(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三年多,尤其是当县委书记之后,习近平同志把一个几百平方公里、几十万人口的县治理得很有起色、井井有条、蒸蒸日上,这对他的领导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考验。他后来很多思想,都可以在正定工作找到源头。”因此,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思考,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起源,奠定了最初的实践基础。

(三)在福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策源之地在福建。1985 年至1988 年期间,习近平同志担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组织制定《1985 年—2000 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其中最后一个专题为《厦门市城镇体系与生态环境问题》。据时任厦门市计委副主任兼战略研究办公室主任郑金沐回忆说:“现在他(习近平同志)老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实在厦门的时候就已经有这方面的深入思考了。那个时候我们只注重开发,把精力都放在城市建设上,哪里还会考虑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但他(习近平同志)就考虑的这么长远。”1988 年至1990 年,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带头“四下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规划了闽东林业振兴的蓝图:“苦战七年,确保1995 年实现荒山绿化任务,全区绿化程度达百分之七十,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五十一;分别比现在高出十四和十点八个百分点,达到或超过省定的指标。”历任宁德市委报道组组长、《闽东日报》主任记者、副总编辑、宣传部调研员的邱树添认为:“(习近平同志)从政生涯的宁德篇章,是他治国理政思想的理念萌发、理论雏形和实践源头,也可以说是重要策源地。……(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提出的绿色生态论述,既有总体思路,又有具体抓手,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造林热情,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1990 年至1996 年,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主持编制《福州市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特别注重统筹推进福州的生态保护工作。时任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永世回忆说:“你们现在到处都是青山绿水,这与习近平书记当年提出要做好生态保护密不可分。习近平书记的理念是统筹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做保护性开发。例如,他提出保护和扩大西湖,政府没有花钱,而是把当时乡镇(洪山乡)的土地作价,作为乡里的集体资产,乡里将公园门票、公园周边服务设施收入等作为长期收益。”1996年至2002 年,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后又担任省长,在更高层次上处理全省的事情,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时任福州市台江区宁化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杨木泽回忆说:“他(习近平同志)指出,棚户区改造千万不能破坏环境。环境保护是‘内核’,这个内核永远都不能忽视。内河水系一定要保护好,道路规划空间一定要留足。要给每个区域留出绿化空间,还要注意规划的合理性,千万不要把所有空间都占得满满的。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财富,留一定的空间给他们发展。拿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那就是断子孙路。如果环境破坏了,子孙后代再恢复起来就很难,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因此,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源起作了进一步的实践。

(四)在浙江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山”理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萌发地在浙江。2002 年至2007 年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担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委书记等职务。这期间特别是担任省委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准确把握党中央精神和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就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一系列战略思考和决策部署。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发表232 篇短论中直接谈论生态文明话题的就有19 篇,对于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绿色GDP”“生态文化”“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基本概念;特别是在2005 年8 月15 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的余村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此同时,习近平同志带领浙江人民坚持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紧密联系浙江的优势和特点,制定实施包括“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在内的“八八战略”。

历任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局长,台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的张鸿铭回忆说:“他(习近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省建设,亲力亲为,全程精心参与指导生态省建设的方案起草和体系设计,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推进始终不松懈,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因此,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正式提出的“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五)在上海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行先试地是上海。2007 年3 月至10 月,习近平同志担任上海市委书记,这个阶段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习近平同志成功组织召开上海第九次党代会,部署了一系列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根据时任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的吕民元回忆,习近平同志专程到上海市宝山区调研转型发展时曾指出,宝山区坚持生态恢复及文化重建理念将一个钢渣堆场变成“绿水青山”湿地公园的思路是对的,“宝山如果要转型,生态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党组成员、副市长杨雄提到:“习近平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和举措,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层面作出的指示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比如,2007 年他(习近平同志)到上海不久,就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服务经济比较发达、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资源消耗持续降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的新路。”因此,习近平同志在上海提出的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实际上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行先试。

(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2018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得以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的充分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总结指出:“党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建成中国式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的真理性认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发展并加以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球共赢观等“六项原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项原则”高度概括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规律和基本要求。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共同体的关系,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并进一步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的思想精髓,现在被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同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蕴含着中国特色的生态智慧,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象地说明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要方法思路对头是可以做到相互促进的,这极具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也就是“两山”理念,强调了环境保护的优先论,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与此同时,也体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论,表明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旨在表明环境就是民生,每个人都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可见,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是我们党的宗旨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强调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可见,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系统观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我们要善于从整体、长远、综合的视角推进各项工作,“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因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

(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严密法治观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解决我国生态保护中存在的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要求下,我国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严格实施考核,坚决纠治“形象环保”“口号环保”“数字环保”现象。因此,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严密法治观,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利器。

(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共赢观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可见,这不仅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而且关乎人类未来命运。“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世界各国精诚合作。我国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把主动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彰显了我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因此,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共赢观,是一场关于人类发展方式的自我革命,是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集体行动,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三、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不仅要求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还要求在实践中发展真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要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只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直接表现,严重的问题还在于人际和人心之中。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发挥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自觉,不断深化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的身心关系的真理性认识,开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境界。

(一)不断深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真理性认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础范畴。因此,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自觉,首先就是要深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真理性认识。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与动物不同的是,人通过劳动和自然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威廉·配第关于“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也指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已经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也产生了严重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

究其原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大部分是以剩余价值的形式归资本家所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一般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因此,正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工人遭遇严重的贫困问题。而生态问题的产生则要归咎于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提出,资本主义存在第二重矛盾,即资本无限的自我扩张与自然界自身有限性之间的总体矛盾,资本主义的无限积累和不平衡发展导致了两种类型的生态危机:一是资源衰竭,二是污染(分别用放干的水龙头和塞满的污水池来隐喻):“自然界是资本的出发之点,但往往并不是其归宿之点。自然界对于经济来说既是一个水龙头,又是一个污水池,不过,这个水龙头里的水是有可能被放干的,这个污水池也是有可能被塞满的。自然界作为一个水龙头已经或多或少地被资本化了;而作为污水池的自然界则或多或少地被非资本化了。水龙头成了私人财产;污水池则成了公共之物。”

我国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并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第二重矛盾,但是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职责体制不健全,导致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性事件屡禁不绝。为此,要按照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探索推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明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的权利、义务和职责。特别是要通过立法奖励植树造林、勤俭节约等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良好行为,严惩滥采滥伐自然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征服自然、奴役自然的违法行为,从根本上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不断深化关于人与人关系的真理性认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隐藏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要根本上理顺人与自然关系,必然要求深化关于人与人关系的真理性认识。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提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互相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演变为雇佣劳动,原本劳动是工人的生命活动,但是为了生活,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本,也就是说雇佣劳动牺牲了工人自己的生活,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异化的途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另外,乔尔·科威尔(Joel Kovel)描绘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情景:“生产是由自由联合劳动力开展的,使用的是以生态为中心的方式,实现以生态为中心的目标。”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要实现生产关系的改变往往是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完成的。约·贝·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就提到,在人类受到生态崩溃甚至文明消亡的威胁已经成为常识的今天,进行生态革命的必要性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同。而通向生态革命的唯一真正途径是社会革命,“必须变革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植于现存社会关系当中的社会结构。……这意味着要果断地走向平等和公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式,从而打破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秩序的逻辑。……这些变革包括基于文化革命以及经济和社会革命基础上的文明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当前,我国虽然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因此,“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必须主动改革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特别是分配制度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领域和环节。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开发保护、影响评价、补偿赔偿、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保证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们享受的权利、承担的义务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促进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对等交流、和谐相处。

(三)不断深化关于人的身心关系的真理性认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还要深化关于人的身心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之所以要关注人的身心关系,一是因为人最为复杂,仅就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层次就明显多于自然界其他成员。马斯洛(Maslow)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基本需要的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属于物质、身体层面的需要,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更多的属于人的精神、心灵层面的需要。二是因为人对自身的认识往往会影响甚至决定人对自然、人对人的认识。“人怎样认识自己,人就会怎样认识客观世界,怎让对待客观世界。人对外部世界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往往受制于人对内部自我的认识与把握。”关于人的身心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美国学者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归纳出唯物论、唯心论、相互作用论、副现象论、双重形态论、平行论、预定和谐论、偶因论等不同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人的身心关系属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范畴。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只有现在,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马克思认为,人最初跟动物一样,对自然界是一种纯粹的畜群意识,但是,人后来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的意识代替了人的本能,或者说人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本能。而这是因为,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因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可见,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现代工业文明内在的二元对立逻辑、同一化逻辑、进步逻辑和最大化逻辑等四大逻辑,虽然增强了人的力量,但是也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消费主义等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彻底颠倒过来:人对自然从最初的依赖、敬畏到后来的利用、斗争再到现在的滥用、奴役。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新阶段,也是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关键阶段。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短板和弱项,其中就包括任重而道远的生态环保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住绿水青山要抓源头,形成内生动力机制。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此,必须推动发展观发生深刻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要变革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和现代工业文明逻辑下形成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使人在发自内心、高度认同的基础上而不是功利的、算计的基础上认识自然、他人以及自身,把人拉回身心一体的生存方式中。

猜你喜欢

同志文明生态
漫说文明
FOR YOU, O DEMOCRACY
文明过春节
向雷锋同志学习
对不文明说“不”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文明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