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园林资源开展幼儿园美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2-11-02苏州市相城区陆慕中心幼儿园陈丽英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10期
关键词:花窗苏州园林园林

■文/苏州市相城区陆慕中心幼儿园 陈丽英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借助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进步、高尚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净化心灵、提高道德品质、增长知识技能、开发智力和增强体质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华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代表之一的苏州园林,建筑布局和谐,空间巧妙迂回,植物寓意深长,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意境,使人身心愉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丰富的美育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有这样的教学建议:“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陆慕中心幼儿园地处苏州,拥有丰富的苏州园林资源,生在这里的幼儿,若能从小深度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苏州园林的美,定会在他们心灵种下一颗美的种子,将会对其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扫描二维码带你走进幼儿园

一、植入园林元素丰富园所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幼儿生长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及精神空间。在幼儿园环境打造过程中,我们将园林中较明显的元素植入幼儿园环境的同时,注重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通过环境、氛围、材料等因素,不断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

幼儿园在近2000平方米的艺术区,利用圆形、弧形、转角、螺旋形等地形打造曲径通幽的效果,以草地、木屑、沙土、泥巴创设出土坡、竹林、泥塘、沙池等情境,在庭院中加入亭子、花卉、石桌、石椅等,供幼儿自主阅读、聊天、听评弹、制作小手工,在种植园中加入石子小路、茅草屋、玩石池、小池塘等,通过铺设彩虹小路,搭石头桥和写生茅草屋,种植睡莲、荷花、水八仙,饲养鱼虾和水生动物等各类丰富的活动,为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提供条件,在有围墙的广场投放砖块、大型碳化积木、瓦片、茅草、木板、KT板等多样化材料,供幼儿搭建苏州园林、苏州的桥、园林花窗。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内在感受的满足感强,在行动中构建了审美认知、能力和方法。

二、探赏园林资源体验文化内涵,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的美育功能还集中体现在园内各种假山、池塘、花窗、连廊等多个不同的建筑组合,这些建筑丰富多变,大小各异,或幽静典雅,或虚实有致,或轻巧舒展,或风韵雅致。幼儿置身其中,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欣赏,有条理地分析与选择,从而领会园林中亭台楼阁的布局美、假山池沼的配合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和近景远景的层次美。

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全面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对苏州园林的熟悉度、兴趣度、关注点等,通过统计和筛选,选择了狮子林、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四个园林进行实地探访,发现幼儿对狮子林的假山、拙政园的亭子、网师园的水池和沧浪亭的花窗兴趣尤为浓厚。教师及时梳理知识点、搭建支架,支持幼儿将这些兴趣持续到后续的实践活动中。同时,幼儿在边走边看边听讲解的过程中,除了特别留意艺术创作的美妙之处,还了解了很多园林建造过程中的人文故事以及建筑所传递的思想和内在情感,更好地体验了人与自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美学思想,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利用园林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建构幼儿的审美经验

虞永平教授指出:“经验是最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的,也是最适合幼儿需要的。”这里的经验“既可以指幼儿与他人或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可以指幼儿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认识、能力和情感等”。我国学者滕守尧认为,审美经验就是人们欣赏着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的一种愉悦的心情体验。因此,经验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结果,幼儿的审美经验必须通过自己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获得。

(一)注重活动多元化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个性化的创作表达,形象思维能力提升以及对多元表现方式的接纳等,因此幼儿园的美育活动所涉及的方面也应该是多元的,除了艺术领域外,更应该关注生活、自然、社会中各种具有美的形式和内容的挖掘,以丰富幼儿审美经验的积累。项目活动“小小石头玩出花”中,在新改造的水系游戏中,教师关注到幼儿喜欢用从水渠里捡出来的小石头进行各类堆叠、涂鸦游戏,于是鼓励幼儿到幼儿园、户外、大自然中找石头,进行观察、分类和比较,从而发现石头大小、形状、材质的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幼儿开展了叠、洗、搭、线描、彩绘、寻宝、建构等各类游戏。随后师幼一起阅读绘本《好神奇的小石头》,幼儿再次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发现,通过变换角度,变化颜色,可以将石头变成各种不同的物品。于是,幼儿利用图画表征、言语表达,愉快地描绘着自己的所思所想,把石头幻化成爱心、雨伞、金鱼、彩色气球、蘑菇、小老鼠等;用从各处收集到的石头进行建构游戏,搭建出了假山、公园、亭子,呈现出苏州园林的独特韵味……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全情投入,尽情表达情感与想法,享受游戏、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同时审美经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积累和建构。

(二)注重活动互动性

幼儿与环境、同伴、教师、家长、社区等发生互动,以此获得体验、认识、情感和能力。在项目活动“亲亲泥土”中,幼儿自己做计划,参观了幼儿园附近的金砖博物馆,对苏州的园林建筑格外关注,于是在大型建构场里自主生发了系列游戏。和家长一起游览苏州有名的建筑,设计调查表“我喜欢的建筑”,深入了解发现苏州的建筑特点,为主题建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随后,幼儿通过自主分组,分工合作,讨论建构内容,设计建构图纸,力求让自己的建构作品更完美。在建构中遇到问题时,如积木很大建构时容易破坏作品,怎样做到对称,保持屋顶倾斜平衡,怎样搭出一座可以进去休息的亭子,怎样快速找到需要的积木等,幼儿或自制材料,或和同伴协商、找教师帮忙,或找社区专业建筑师讲解技术性问题,通过与材料、同伴、成人的互动,不断地思考、探索、尝试解决问题,整合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并生成了新的经验。这一过程不仅是幼儿经验建构的过程,更是幼儿启迪智慧、深度学习的过程。

(三)注重活动的丰富性

幼儿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自由、放松、快乐地表达自我,充满自信与满足。教师应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将游戏精神渗透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中建构审美经验。在系列参观活动中,幼儿对于各种美妙绝伦的花窗分外喜爱,发现有矩形、圆形、六角菱形、十字花形、梅花形、海棠形、树叶形等不同形状,同时还了解到花窗的各种名称,有透花窗、花墙洞、合和窗、半窗、长窗等。教师根据幼儿掌握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花窗辩论活动、花窗的排序与组合、设计花窗、花窗的用处等,帮助幼儿梳理感性经验,以支持他们获得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发展。教师还投放了宣纸、KT板、瓦片、纸板、玻璃纸、陶泥、澄泥等多元化的材料,供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材料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多种表现方式的整合和运用,制作各种形态的花窗,进一步丰富创作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运用新材料进行了探索、欣赏和创作活动,如通过透视找到朋友,利用光影进行观影游戏,利用砖块进行花窗建构等,体验了艺术的多元与情趣。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的独特方式。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言:“儿童是以艺术的方式看待生活,儿童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是相通的。”幼儿园利用园林资源,唤醒了儿童与生俱来的审美和艺术本能,并通过各种视觉形象欣赏和创作,使幼儿在艺术世界的游戏、探索和体验中不断丰富与完善审美经验。

猜你喜欢

花窗苏州园林园林
传统花窗中“卍”字型的相关应用与研究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以绿城云栖玫瑰园为例,浅析中式园林的框景运用
我想成为你的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