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在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11-02章海华张承广盛俊霞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造口出院协同

章海华,张承广,盛俊霞

结肠造口术是结直肠癌患者常采用的治疗方式,能有效切除病灶并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但生理方式的改变和疾病本身的痛楚给绝大多数患者的自我认知、情绪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1-2]。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在多学科专业小组基础上进行的多学科人员合作协同、规范、系统的疾病康复期干预方式,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4]。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在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造口患者60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结直肠癌,并首次行结肠造口术;(2)年龄≥18岁;(3)神智正常,阅读和交流能力正常;(4)生活能自理,并能定期回医院复查和随访;(5)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研究获得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非原发性结直肠癌者;(2)神智障碍、酗酒或药物成瘾者;(3)术后预计生存期<6个月者;(4)不同意参与研究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55.1±4.4)岁。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2~68岁,平均(54.2±5.1)岁。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实施包含症状、心理、饮食和出院指导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在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评估,造口术后健康教育、造口伤口护理、出院后电话随访和定期举办联谊会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1)合作协同护理小组组建。包括初、中及高级职称医师3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1名、高级职称外科专科护士1名、责任护士3名、营养保健师1名和心理医师1名,进行造口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讨论并制定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案,进行方案的多次分析、反馈和措施改进。(2)干预措施。①术前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造口方法和过程的详细讲解,协助患者模拟佩戴造口袋;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术前评估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知识讲解,行心理指导,确定患者潜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及评估效果。②院内护理:术后予常规护理、鼓励患者对造口进行自我观察和触摸,指导患者自行排放造口袋内气体,详细向患者讲解造口袋更换技能和注意事项,动员家属一起参与护理,讲解造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患者可能发生的心理变化,指导患者相应的解决策略,制定造口护理训练计划书,每天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及家属操作能力调整训练内容,跟进造口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营养保健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和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正常排便;心理医师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羞耻感和负面情绪进行及时疏导;责任护士对造口进行定时评估,及时更换底板并观察造口及周围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请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处理,避免造口伤口感染和周围皮肤出现发炎等情况。③出院指导: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师对患者进行造口知识掌握程度、饮食和心理情况摸查,组内开会讨论制定,由患者自行进行并家属监督的出院后患者自我护理计划书;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和随访,出院后1月内随访频率为2周1次,出院后2~3个月随访频率为4周1次,每月最后1周对患者出院后情况、饮食和心理状况进行组内讨论和小结,及时调整自我护理计划;对于出院后在多数患者中出现的较集中或出现频数较高的问题,小组举办定期讲座,集中解决问题;出院后,定期举办患者联谊会,患者间进行互相沟通和鼓励,增加战胜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比较出院当天,出院1及3个月两组造口护理知识、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造口护理知识采用自行设计的包含6个条目的问卷对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知识调查[5],采用Likert等级评分,1分为不了解,2分为部分了解,3分为了解,4分为非常了解。造口自我护理能力[6]采用台湾学者高启雯设计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测定,包括自我意愿、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3个维度。生活质量评估[7]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GQOL-74)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4个维度。

1.4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出院当天,出院1及3个月造口护理知识掌握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30) 分

2.2 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出院当天,出院1及3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30) 分

2.3 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院当天,出院1及3个月GGQOL-74评分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GGQOL-74评分比较(=30) 分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造口护理知识掌握,造口护理技能量表中的自我意愿、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生活质量GGQOL-74评分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顾佳妮等[8]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对结肠造口患者的干预效果良好。分析原因如下:(1)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模式重视造口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护理特征,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人员间的有效配合,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为患者的有效恢复提供了护理基础。(2)造口知识具有繁琐复杂的特性,对患者进行造口知识的培训和详细讲解,患者及家属进行模仿和学习,提高患者对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终患者学会自我护理,不仅有利于护理效率的提高,也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羞耻感和焦虑感。(3)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多学科人员的综合评估和各方面的针对性专业指导,定期进行随访和问题改进,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更加全面理性地认识和理解造口护理知识,做到有效预防并发症。(4)通过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患者对造口知识的了解和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角色依赖性,帮助患者正确面对身体结构和功能改变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造口出院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低位直肠癌结肠造口的术后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