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求解“治城”
2022-11-02高明勇
文/高明勇
在2021年8月20日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晋城作为5个交流发言的试点地区之一交流经验,晋城凭什么能?
前段时间,有朋友说,你一直关注城市治理问题,晋城这个地方值得去看看,相信你会有所启发。2020年8月,山西省城市工作会议在晋城召开,当时就有个疑问一闪而过,这个会为何在晋城召开?
想到就做,正好有空去走一下。临行前,顺手查到一条最新的新闻:8月9日,晋城市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入驻单位协调会召开。会议核心意思,就是“真正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中心从空间整合向工作融合”。
苏东坡说,上党从来天下脊。在晋城,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谈,笔记记得不多,然而思考却不少,除了之前的疑问,还有更多的思考萦绕心头:晋城是如何求解“治城”的?
晋城求解“治城”,对于基层治理问题,到底提供了什么思考?对于这样一个“非典型城市”来说,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治理就是要解决痛点问题
晋城,位于山西东南,东依太行,西望黄河,南面中原,北通幽燕,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素有“三晋门户、太行首冲”之称。一般来说,省份边界地区,流动人口较多,社会情况相对复杂,城市治理压力会更为突出。
根据经验,检验一个城市治理水平的标尺之一,就是火车站。我们一行在晋城高铁站下车——晋城东站,2020年12月12日投入使用,看起来与其他高铁站大同小异,崭新,整洁,秩序井然。
车站广场的多功能“智慧警务室”让人眼前一亮:功能齐全、智能先进,宛若一座移动的“作战指挥部”,高音喇叭不时发出一些提醒,还有无人机在低空巡逻。据警务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智慧警务室”设立一年多以来,此区域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警务站工作人员解答旅客咨询问题数千次,帮助旅客找到身份证150余个,救助特殊人群数十人次。
类似这样的“智慧警务室”,在晋城已经成为一道风景。在市区白水东街“一门通办”民生岗亭调研时,巡逻到此的特巡警支队负责人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晋城市公安局着力打造的“城市快警”综合警务服务站,目前市区已建成24个,实现城区“三警融合”(民警、交警、特巡警),不但能快速出警,还能就近办理户籍、交管等相关业务。
材料显示,晋城市公安局破案率连续两年大幅上涨,特别是刑事案件破案率提升22.8%,命案积案库存量山西全省最低,破获电信诈骗案件47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0名,为群众挽回损失1005.96万元,电信诈骗立案数连续9个月环比下降。
这些数据背后,是民众一个又一个“痛点”问题的解决。治理就是要解决现实中的“痛点”问题,即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尤其是在体制机制层面解决这些问题。
在晋城市,“聚力社会治理,优化高质量发展新环境”被列入八项重点工作之一,晋城市委书记王震认为,“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问题”。“不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努力把网格打造成发现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从而,让城市更有“颜值”“气质”和“温度”。
也就是说,解决“痛点”问题,不仅仅是公安的职责,更是一个城市治理生态如何构建的问题。
治理就是要因地因时制宜
一个区域治理的好与坏,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是否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并上升到制度化层面。
车到高平,这里是历史上“长平之战”的发生地,也是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晋城市禁毒教育基地”就在高平。在这个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由旧厂房改造的基地里可以看到,简约却不简单,功能分区设计合理,禁毒宣传系统完善,处处体现精心策划,创新性地加入了VR体验与投影互动等科技手法,宣教与互动结合,寓普法于欢乐,很接地气。
高平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冯文虎介绍说,晋城市禁毒教育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对于深化晋城市禁毒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防毒、禁毒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阳城县著名景区皇城相府大门的对面,专门设立了一个“皇城平安文化馆”,设立于2020年10月,展出面积350平方米。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甚至可以理解为在景区门口设立的一个游客免费歇脚处,游客们可以在休息喝茶的同时,学学法律知识、听听反诈宣传等。
阳城县公安局皇城相府景区派出所所长刘勇介绍说,几年来,皇城相府的游客逐年增加,当地一方面考虑如何探索平安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考虑如何向游客普及平安意识,所以打造了“皇城平安文化馆”。
近年来,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相关材料可以看到,2020年山西省城市工作会议结束后,晋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治理驶入快车道,在强化城市治理、追求高效运转、升级城市品质方面卓有成效。
社会治理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深入理解治理精髓,深入借鉴“枫桥经验”,深入调研乡情民意,深入掌握智能手段,创新治理方式,因时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治理方法,严把城市“安全关口”,牢记城市“民生底线”,聚焦城市“生活品质”。
治理就是要遵循底层逻辑
调研中发现在沁水县有个“赵树理调解室”。当了解到这个调解室设在嘉峰派出所时,我有些不解——赵树理和派出所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赵树理和“调解”有什么关系?
走访时发现,这个“赵树理调解室”在当地影响力不小,口碑不错,成功化解了很多疑难问题。
沁水县公安局嘉峰派出所所长韩学文介绍说,赵树理是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尉迟村就在嘉峰镇,嘉峰派出所以故乡名人“赵树理”为调解室命名,想着将“枫桥经验”和“树理文化”融汇贯通,经过研读赵树理的著作,创造性提出“要树理、更要树礼”的理念,在发扬“自治”的基础上,融合“法治”“德治”,提炼出一系列的具体调解方法,如“五先五后”、“四理六象”、“三环七步”等,在调解中既晓之以理,讲清法理、以理服人;又动之以情、引领乡礼,以礼待人,希望探索出一条新时代乡村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之路。
调研结束后,我一直在思考“赵树理调解室”的价值与意义。全国公安都在学习“枫桥经验”,于各地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深度理解其精髓,发挥首创精神,创造性转化,既想方设法探索城市治理形态,也要考虑到如何保护并激发社会活力。
这个角度说,“赵树理调解室”的现实探索初见成效,学理阐释也能自成体系,在融媒体时代,本身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治理抓手。
据了解,晋城市在山西省率先推出了“三长会商”机制,简单的说就是强化“一庭两所”对接,成立“3+N”(基层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民政、治保会、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网格员、专职村干部)联席会商小组,建立矛盾纠纷流转衔接、联合化解、周通报、月研判、法律宣传、业务培训“六项机制”,形成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联动联调、优势互补的机制。“赵树理调解室”正是这一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当然,具体操作中,调解室的有些职能本该由社会组织自身承担,实现“自治”,毕竟“无形之手”也有边界问题,否则时间久了,不但自身会有难以承受之重,民众的“自治”意识如何培育,也是需要考虑的。
治理就是要从抽象到具体
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中,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行为。对于“上层”来说,更多的是抽象化的理念,而对于“基层”而言,更多的是具体化的行动。
对于基层治理来说,治理就是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不管是治理者,还是治理服务的对象,面对的都是具体的人。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摈弃、漠视、遗忘“具体的人”,对治理的理解必然出现偏差或者误解,具体效果可想而知,严重者南辕北辙。
回京途中,朋友问,你认为晋城是如何求解“治城”的?
我在手机上简单写下一段话:粗浅地说,这是一场“静悄悄的变革”。
近年来,晋城公安通过优化统一指挥布署,警力下沉,警务上街,加强联合、联通与联动,注重协调、协作与协同,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与民意口碑,尤其是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赋能与科技兴警,合理配置资源,安全关口前移,未雨绸缪,化解矛盾。
当然,这个问题还需要从更为宽阔的视野来考虑。
2015年12月20日,中央专门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抓城市工作,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汾河太原段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
城市治理,牵一发而动全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概念,更值得细细揣摩。
据了解,自2020年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期试点城市”以来,晋城市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健全风险隐患排查预警机制,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2021年8月20日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晋城作为5个交流发言的试点地区之一交流经验。
2021年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晋城市被表彰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2021年,在山西11个地市中,增速最高的是晋城市,高达11.6%。
的确,“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