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申君·春申乡

2022-11-02◎陈

江苏地方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嘉定

◎陈 益

(江苏昆山215300)

众所周知,吴地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是“春申”。这个雅号,与先秦楚人黄歇密不可分。

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张仲清译注《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载:黄歇(?—前238)“楚考烈王时任令尹,前248年封于吴,号春申君。”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说法。或说楚地黔中(今湖南常德)人;或说郢(今湖北江陵、荆州一带)人;或说潢川人,系黄国族人后裔。

黄歇的封地,最初近于国都陈郢(今河南淮阳)。大约在战国后期的公元前248年,黄歇请封于江东,建都邑于故吴墟(今苏州古城区一带)。年逾花甲的他,带领族人别离故土,来到吴地疏通河道、改造粮田,使昔日的蛮荒之地面貌大变。

读清人王之春的《椒生随笔》,见有“黄堂”一则称:“黄堂,太守所居,犹三公之黄阁也。《缃素杂记》:天子曰黄闼,三公曰黄阁,给事舍人曰黄扉,太守曰黄堂。见《姑苏志》。或谓黄堂即吴郡厅事,乃春申君之假殿,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焉,天下郡治仿此。又谓以黄歇之姓名堂者。二说皆非也。”由此大概可以推断,地方官员办事的厅堂名之黄堂,从黄歇在苏州借用的殿堂开始。由于屡次失火而四周涂以雌黄,或者是以他姓氏命名黄堂,尽管未必可信,但天下郡治都以此仿照,逐渐衍成风尚,且历来皆有记载。

苏州地方史料表明,纪念黄歇的春申君庙,原本是在子城(皇宫)内,明洪武四年(1371)移至王洗马巷。清康熙、乾隆年间两度重修。咸丰十年(1860)遭毁,同治五年(1866)重建。庙门书额“春申君庙”四个金漆大字。庙内有古戏台,以前百姓每年在庙里演戏给春申君观看,称之酬神。戏台前后有两进殿堂,面阔三间,内供春申君神像。自唐代以后,苏州人把春申君尊为城隍,苏州城隍庙内供奉的神像正是黄歇,春申君黄歇成为护佑一方百姓安康的神祇。

地处长江入海口南岸的上海,早先受多处太湖泄水口和海潮影响,形成大片泥沙淤积,土地呈现荒芜和沼泽状态。春申君黄歇带领民众兴修水利,卓有成效地开启了农耕文明和水上航运文明。疏浚黄歇浦(即黄浦江),将太湖、淀山湖与长江出海口连通,是一项值得称道的工程。曾经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的黄浦江,后来被赞誉为上海的“母亲河”,黄歇功不可没。不仅如此,他还为当时比较落后的吴越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冶铁技术和纺织技术,为这里日后成为江南鱼米之乡、丝绸纺织之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时常出现在地方志中的春申乡,究竟在何处呢?

借助于今天的行政区划大致可看出,当时春申君的封地以苏州为中心,西到镇江,东到上海,南到太湖,北到长江。这恰恰是今天我们称作“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苏沪一带至今仍然有无数与春申君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比如,苏州相城区黄埭镇,有当年筑堤围堰的遗迹春申湖。无锡惠泉山的春申涧又名黄公涧,传说黄歇在此放马饮水而得名。《越绝书》载:“春申君,立无锡塘,治无锡湖。”江阴的申港、黄田港、黄山,也与之有关。古城“太仓”地名的来历之一,就是因为春申君在古娄江畔设立粮仓的结果。而一直到近代,上海除了黄浦江、春申江,还用黄浦区、黄申路、春申村等名称纪念这位“开申”之祖。嘉定的黄渡镇地名与黄歇渡过吴淞江出巡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春申乡。按一般规律,这里当是黄歇族人或是其后裔的聚居地。黄炎培先生1929年在昆山县花桥施行实验区时所写的《徐公桥晓行》五首中,有“楚歇荒祠庙,徐公尚有桥”的诗句,意味着距今90年前,春申乡修建的祭祀黄歇的寺庙尚有遗存。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的由来。南宋嘉定七年(1215),平江知府赵彦棣呈《请分嘉定县疏》。为便于地方管理,3年以后,朝廷析两浙西路平江府昆山县东部之春申乡、临江乡、安亭乡、平乐乡、醋塘乡5个乡,置嘉定县,以年号为县名。县城所在地嘉定镇,置县时也归属春申乡。南宋嘉定十一年(1219),春申乡改称守信乡。明正德年间易名州桥市。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称练祁市,归属守信乡。

据2002年版上海市《嘉定地名志》记载:嘉定建县时从昆山县划入的5个乡,包括春申(守信)、临江(依仁)、安亭(服礼)、平乐和醋塘(乐智)。乡与乡之间基本上以河流为界。乡以下的都、图、圩也基本上以河流为界。文史工作者根据嘉定历代县志有关乡、都、图的记载,以及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嘉定县志·嘉定县镇都总图》、清康熙十二年(1673)《嘉定县志·嘉定县四境水利图》、清光绪八年(1882)《嘉定县志·县境旧图》、民国19年(1930)《嘉定县续志·乡域图》,由北往南,逐一考明了区划界址如下:

北界绕泾、娄塘,即循义乡南界;西界,第一段顾浦,以钱门塘南北的顾浦为界,第二段盐铁塘,在今施晋村李家浜东口起,过外冈、方泰到达浅江(今蕰藻浜);南界,钱门塘、沙泾、第二塘、马陆塘、周家浜、沙浦等。第一段在钱门塘南连接顾浦的濮家泾,往东接黄泾、陆泾,在管家村(聚落)西面折北至李家泾,沿李家泾往东至盐铁塘。第二段在今盐铁塘蕰藻浜处往东接浅江,过陆家巷接第二塘,由第二塘往东北接周家浦、小漳浦、沙泾达横沥,由横沥南行至第二塘,沿第二塘往东至陈汶泾,沿陈汶泾北行接马陆塘,沿马陆塘往东达杨泾,越杨泾在广福集镇接周家浜,沿周家浜东行至狄泾,沿狄泾南行至沙浦,沿沙浦东行折东北越泗塘、采淘港,东北行至练祁口达长江;东界长江。今宝山区境内之罗店、盛桥、广福、刘行、月浦都在春申乡境内……

在嘉定建县800余年历史中,春申乡地名及行政区划发生了许多变化,然而,有几个要素始终是清楚的:一是位于太湖主要泄水通道吴淞江沿岸,与苏州城一衣带水;二是今天的嘉定镇(嘉定区政府所在地)和马陆、徐行地区,以及宝山区的一些乡镇,当时都归属春申乡;三是位于今江苏省最东侧,紧邻昆山市花桥镇,如今上海轨交11号线贯穿其间。

春申乡的变迁告诉我们,沪苏之间永远是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的。

相传信阳潢川是春申君的诞生地,民间或称河南信阳是“小申城”,上海则是“大申城”。申城之“申”,显然是为了纪念春申君。人们将黄浦江称作春申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清代吴伟业《赠陆生》诗曰:“木叶山头悲夜夜,春申浦上望年年。”陆伯生《广舆记》载:“黄浦一名春申浦,春申君所凿。”而唐代杜牧的诗《春申君》“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则令人陷入深沉的思考。

春申君黄歇一生活到76岁,在那个年月确实是很长寿了。历代的史学家曾对他有过不同的评价。客观地看,黄歇显著的功绩,主要是在其领地上开创了先秦地方文化。这种地方文化,融合了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等多元文化,为近代上海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了先河。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不正是熔多元文化于一炉,在包容一切中创造一切吗?

岁月荏苒。距离黄歇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2300多年了。春申君昔日的封地,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中华大地最具改革活力、最为繁荣富庶的区域。今天,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伟大战略决策时,我们重温春申君的历史,必然会获得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嘉定
忆校史 学党史
忆校史 学党史
忆校史 学党史
孙致弥早期诗作的情感意蕴分析
“四责协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路径选择
嘉定紫藤园紫藤的栽培和养护
弘扬乡贤文化 助推当代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
嘉定:未检“七色花”微官网正式上线
重要引擎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