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艺术技艺的“守正”与“创新”
——以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当代传承为例

2022-11-02梁晓萍孙美棋

天工 2022年26期
关键词:漆器技艺传统

梁晓萍 孙美棋

山西大学

平遥推光漆器因其用天然大漆对各类胎体进行上漆,又待大漆阴干到一定程度后,以手工艺人的手掌推光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4200多年前帝尧时代的“白马彤车”,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让其拥有了多样化的技法与工艺,木胎加工、滤漆工艺、披麻刮灰、手掌推光(如图1)、大漆髹饰(如图2)等各项手工技艺纷繁复杂,正是这些独特的技艺让平遥推光漆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承续。技艺是传统手工艺的核心,也是制作平遥推光漆器的关键,技艺的守正与创新对平遥推光漆器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守好平遥推光漆器的关键便在于守好技艺,然而就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传承的现状来看,良好生态环境的缺失、技艺自身的限制、人才培养的困难以及现代技术的冲击等问题却让传统技艺的传承举步维艰。

图1 平遥推光漆器博物馆手掌推光技艺展示

图2 平遥推光漆器博物馆大漆髹饰技艺展示

一、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传承现状

技艺历来被视为传统手工艺的精髓,是传统艺术样貌得以维持、存续的关键,“就传统艺术本体而言,技艺是其核心,如果一门艺术的技艺消失了,这门艺术就已经消亡了”①王廷信:《技艺视角下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第4页。。因此,对于技艺与传统艺术的传承而言,技艺是传承的关键内容,传承好技艺也就意味着传承好了传统手工艺。要使传统艺术的传承得以顺畅、有效,我们不仅需要重视传承方法,而且需要重视传承主体、传承成本、传承生态等相关内容。就目前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传承来看,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传承方法方面,师徒口传心授之法的局限问题;传承主体认识方面,老一辈传承者思想观念与当代审美文化转变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习惯了短频快节奏的年轻承继者不愿静心承续的问题,传承成本方面,推光技艺学习耗时长,无法与现代工艺的流水化生产相匹敌的问题,传统艺术传承整体生态的恶化问题,其他如推光漆器原材料昂贵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市场产品参差不齐导致接受者心怀不满的问题,如此等等,构成了平遥推光漆器当代传承的现实障碍。除此之外,当前社会环境中历史文化、生产水平以及人们审美追求的转变;技艺流程众多,无法适应追求快速高效的经济效益;运用科学技术生产出的现代漆使部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都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程度地限制和阻扼着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当代传承。

第一,传承漆器技艺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再。漆器技艺的形成与发展受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时代人文风貌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性。明清时期,漆器技艺发展达到鼎盛,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彼时,农业的不断发展使手工业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使大众喜爱的“俗文化”不断崛起,手工业的兴盛与市民阶层的崛起共同促进了漆器技艺的繁荣,使得自唐代兴起的传奇、小说等文艺中的人物、故事广泛应用于漆器图案中(如图3),推光漆器便以此为出发点,从而创作出贴合时代需求的漆器作品。然在当今时代,机械化大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以手工为主的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传承难题。从接受群体的角度讲,当年热衷于手工漆器的市民阶层也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滋养并乐此不疲于图像、影视、网络的大众,更何况历来喜新厌旧之受众的审美追求不断变换,审美位移也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推光漆器发展的阻碍力,刻画在明清时期推光漆器上的人物,因时代之“隔”难以再吸引当代年轻人的审美眼光。

图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薛生金大师工作室漆柜作品局部

第二,传统推光漆器复杂的工艺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漆艺的传承。平遥推光漆器技艺技法多,流程多,想要全面且很好地掌握漆器技艺是相当困难的。一个人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年的功夫,才能掌握全部漆器技艺。传统师徒制是推光漆器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学习时,学徒往往需要全身心投入、静心学习两三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部分环节的技艺。虽然技艺复杂、学习耗时较长,但在农业时代,一则整个社会节奏缓慢,再则通过推光漆器技艺的习得能够提升人们的生存竞争力,能够凭漆器技艺维持个体生计甚至可以养家糊口,因此,学徒多能耐心学习,认真传承。然而,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其目标期待溢出了简单的维持生计,经济效益被排在首位,多赚钱、赚快钱成为多数人学习技艺的核心目标,大部分人以获得金钱的多少与快慢衡量学习的价值,而推光漆器这一传统手工艺却因耗时耗力的制作过程而无法快速形成产品,当然便无法实现较大且快速获取经济利益的梦想,因而被多数年轻人排除在技艺和职业选择之外。

第三,漆器制作人才培养面临多方挑战。漆器制作者的培养可以依靠师徒教习的方式进行,但受众较少,时间较长,难以培养大量漆器制作人才。学校开班授课是技艺传承的一种现代方式,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便请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传承人给整班学生上课,这种方式既拓宽了人才培养的途径,扩大了人才培养的规模,又通过学校系统地授课,使承继者的学习更为科学、全面和快捷。然而,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往往更关注理论学习,且限于条件,实践往往匮乏,加上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虽然传承人培养数量增多了,但是真正能精细掌握传统技艺的学生却很少。学习时间短、实践操作不够等成为学校培养制作漆器人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现代制造业迅速崛起,高智能、高效率生产方式的强势吸引,也让一些年轻人失去了学习传统手工艺的耐心与兴趣,如此种种,均构成了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传承的屏障。

第四,高度发展的科技改变了传统漆艺的制作工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推光漆器的质量以及部分人对推光漆器的接受度。当前社会,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传统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科技的加入让漆器制作有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也使漆器工艺在科技的影响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尤其在制作材料方面,因传统原材料大漆较难收集,价格昂贵,坊间“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谚语正谓此也,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平遥推光漆器的发展,人们转而以科技手段制作现代漆,并以现代漆代替传统大漆。现代漆原材料的获取简单,制作相对容易,价格比较实惠,很好地满足了市场供应需求,从而使推光漆器这一在古代少数人所拥有的工艺产品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现代漆以合成材料为主,相比天然环保、耐高温、易保存的传统大漆,在性能上有较大差距,用现代漆进行上漆工艺的漆器器具不利于保存,同时在色泽度上也会有差距,倘若工艺不合规范,漆器还会出现开裂等明显的瑕疵问题,从而降低了推光漆器的认可度与接受率。平遥推光漆器是国家级“非遗”,人们本就对其有较高的期待,然而相比传统大漆的制作产品,现代漆制作的漆器质量参差不齐,可见,现代科技的运用固然有其重要的价值,然亦尚需进一步精进技艺,才能使平遥推光漆器制材、烧制、推光等工艺更臻完善。总的来说,现代技术的参差运用给推光漆器工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针对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传承发展中的各类困境和问题,我们对平遥推光漆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的薛氏工作室、唐都推光漆器博物馆、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胡晓明工作室进行了调查走访。薛氏工作室位于平遥县娃留村,是由薛生金大师一手创办。目前85岁高龄的薛老依然在工作室为了漆器事业忙碌,作为推光漆器第一代传人,他已经培养出众多徒弟。在采访时薛老指出,当前推光漆器技艺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国家十分重视传统手工艺,对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传承大力扶持,但是仍然有失传的风险。他强调平遥推光漆器的传承核心在于技艺,只有将漆器制作技术和方法熟记于心,不断反复磨炼,才能真正掌握漆器技艺。位于平遥古城内的唐都推光漆器博物馆,能够很好地利用地域优势宣传推广平遥推光漆器,同时能够紧密贴合市场前沿,将大众的最新需求融入漆器的制作中,但是制作漆器的工艺复杂烦琐,传统技艺如描画图案、贴金、推光等,依然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因而进程较慢等问题局限了漆器的发展,在传统漆器手工技艺中适当加入现代科技手段很有必要。唐都推光漆器博物馆内设有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胡晓明的工作室,他主要在唐都公司做图纸设计工作,也会带一些徒弟,教授推光漆器的制作工艺,他对当前一些年轻人心绪太躁、难以静心的急功心态、偏离中国传统意境的创作方式等均心存担忧,认为就当前技艺的传承现状来说,学习者不想下功夫、纯手工制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发展。通过此次采访,我们更加明显地看出平遥推光漆器这一传统艺术在技艺守正与创新方面尚存在较大困境,但技艺传承势在必行,而守技艺之正则成为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关键。

二、技艺传承,守正先行

技艺,是富于技巧性的工艺,对于传统艺术的技艺,守正是关键;守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之正,最根本的要义便是坚守传统的制作流程,传承传统的技艺学习之法。只有坚守住技艺之本,才能顺应时代潮流追寻变化之新;只有将基础流程烂熟于心,才有可能保证技艺的纯正;在基础流程掌握之后,传承人只有以“精”“勤”“练”严格要求自己、反复地磨炼,方能守住正道;也唯有秉承师徒教习之道,并不断扩大传承者队伍,才能将推光漆器文化发扬光大。

守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之正,首先需要谙熟制作流程。推光漆器制作流程较多,如炼制天然大漆,先将大漆和天然桐油进行调和,后加入矿物质颜料调配颜色(如图4),又以木胎为基础进行多次披麻刮灰工序后,放入阴房内阴干,再在成型的各类胎体上进行描金彩绘、平金开黑、堆古罩漆等工艺,继而用细砂纸、滑石粉、头发丝等依次推光,最后在推光的平面上用镶嵌(如图5)、镂刻等技艺装饰。这些流程是制作一件推光漆器不可或缺的,每一步都是漆器技艺的具体体现,守技之正必须遵守并执行好每一步。守平遥推光漆器之正,还要依循传统的技艺学习之法,最直接、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模仿。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掌握通过模仿方可习得,且要大量地模仿,自觉地模仿,不断地钻研,唯如此,才能掌握漆器制作的基本方法,才能为平遥推光漆器的技艺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图4 平遥推光漆器博物馆大漆调配颜色所需材料展示

图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薛生金大师工作室学徒展示蛋壳镶嵌技艺

当漆器传承者明白制作流程以及学习之法后,技艺的守正就要依靠传承人自身的“精”“勤”“练”了。“精”,要求传承人精雕细刻地磨炼,精益求精地提升。“精”字的本义是指上等好米,延伸义为经过加工、挑选、提炼出来的纯度高、质量好的物品,将“精”字运用于手工艺的制作中,便成为一个衡量技能高低的价值范畴。“精”的技艺内涵既体现于熟练技法、精雕细刻的磨炼过程,又体现于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升华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传承人对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守正,要先经历精雕细刻的磨炼过程。大漆制漆、桐油炼制、披麻刮灰、漆栓制作、手掌推光等工艺都需要反复磨炼;在制作时,都要深入钻研技法,认真细致地刻画,细致入微地加工。

在精雕细刻、磨炼技能的基础上,技艺守正还应做到“精益求精”,精而又精,就是要在“精”的基础上更加精进,好上加好,永无止境,其目标是解牛之庖丁所谓的游刃有余。如果说精雕细刻阶段追求的是对制作技艺与流程的熟练的话,那么精益求精则更强调对漆器技艺与漆器产品的高质量呈现,两者既包含着“精”的态度,又分别体现为不同的“精”的要求。推光漆器技艺的守持需要精益求精,需要一道道工艺步骤的精准,需要每一个细节的精之又精。

精而又精是传统艺术技艺传承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手工艺者的高标准、严要求。从手工艺的核心层面来讲,做到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就做到了对平遥推光漆器的保护与传承,而要做到这一点,务必要传承者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执着专注,这些工匠精神,既是中华传统技艺世代传承的内在价值需求,也是各项优秀技艺能够于当代生存的时代发展需求。“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国书店出版社,1984,第16页。治疗骨质增生,打磨玉石,均需追求极致,漆器传承人在制作漆器时也应如此,时刻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创作,方可抵达“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②魏源:《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第5页。的艺术境界。

高效传承平遥推光漆器技艺,达至“精”的程度,离不开制作者的“勤学苦练”。《庄子·达生》中曾记载孔子前往楚国时,看见一驼背之人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便上前询问缘由,驼背人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③庄子:《庄子》,牧语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第279页。驼背人如此娴熟的捕蝉技能,靠的是其对“累丸”动作的长期苦练,正是因其长久地沉心静气,反复地磨炼,才达到“犹掇之”的技艺熟练境地。宋代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中曰:“道子画人物……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④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84页。吴道子画人物,之所以能够于法度中蕴藏新意妙理,固然离不开其独到的见解,更离不开其一次又一次的勤学苦练,而其新意妙理的获取,又何尝不是在“勤”与“练”的苦苦“寻觅”后,才在蓦然回首中见到了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平遥推光漆器的所有传承者是该手工艺留存于世并延续发展的重要主体,只有严格要求,认真实践,做到“精”“勤”“练”,才能实现更好的传承,才能将独具特色的漆器技艺达至精湛,无愧于国家“非遗”称号和四大名漆的美名。

如果说技艺是平遥推光漆器需要守护的“正”道,那么,在坚守的路径上,除了承继者制作技艺之守正、“精”“勤”“练”的制作态度、实践与方法之守正外,还需借鉴什么样的传统呢?我们认为,师徒间的技艺传授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守正内容。“师徒传授”强调因材施教,要求师傅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徒弟的专业特长、个性特点、发展水平等的基础上,灵活把握教学进度,因人而施教学方法,有针对性且手把手地传授,受此传授,徒弟自当习得技艺之正。不仅如此,在“师徒传授”的过程中,师傅言传身教,日日陪伴,其中的徒弟在习得制作技法的同时,更汲取着师傅的创作观念和专业态度,甚至为人处事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属于本真之技艺的一切“知性和操作”⑤技艺是维护中华传统艺术的本体存在和延续关键。技艺包括知性和操作两个层面。在知性层面,重在培养艺术家“以心感物”的素养及其对创作的认知能力;操作集中于艺术家对创作媒材的认知、对创作工具的掌握及对创作技巧的驾驭。王廷信:《技艺视角下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第4页。之内涵。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教授之法主要为师徒传授之法,内容和过程包括师傅(老师)对徒弟(学生)口传心授的技艺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徒弟(学生)在师傅(老师)指导下的自我实践。“口传心授”的过程中,一方口头传授,一方内心领会,师傅(老师)为示范者,徒弟(学生)则为心领神会和实践践行者。“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①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第318页。,学生读书,离不开师傅的口传手教,漆器技艺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师傅对徒弟的技艺传授。在这一过程中,以薛生金为代表的老一辈师傅将多年制作漆器的深厚经验悉心相授,通过言语表达、精心示范等方式教授徒弟漆器技艺,从而使后辈传承者能够掌握到正统的推光漆器技艺。在内容的传授方面,薛生金等平遥推光漆器师傅还不定期地教授徒弟,或走入学校系统性地教授学生漆艺理论知识,使徒弟(学生)能够实践联系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守好漆器技艺之正。

如上可知,守正之于平遥推光漆器的当代传承非常重要,守正的关键在于技艺本真的坚守。守技艺之正,并非固守老旧,不知发展,而是强调要固其根本,不失本来。对于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守正,从传承主体的维度来讲,既要坚持学习传统的制作流程,将基础流程烂熟于心,又要坚持精雕细刻,追求精益求精,反复磨炼,力争熟能生巧;从传承方法的维度讲,则要重视“师徒制”,重视师傅(老师)的口传身授和耳濡目染般的全方位影响,重视徒弟(学生)虚静之心的培养与沉浸般的深刻体验。“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②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第281页。,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守正之路亦同此理。漆器技艺既为技艺,又因其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而非仅为技艺,故通过技艺守正,不仅动态保护了中华传统手工艺,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平遥推光漆器技艺“守正”的意义重大,然仅有“守正”,还不足以实现该传统手工技艺的当代传承,“守正”的同时更需要“创新”这一手工技艺永远的主题③“中国手工技艺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创新是手工技艺永远的主题”。长北:《论手工技艺的创新与传承》,《中国农史》2018年第4期。的积极驱动。

三、技艺突破,创新引领

欲将平遥推光漆器打造成国家传统手工艺中极具有活力与带动力的产品,务必要在守正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④金景芳:《周易·系辞传》,辽海出版社,1998,第208页。,凡事唯变方通,唯通方久,“变”是“通”的必经之路,“通”为“久”的前提和保障。传统技艺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创新方能为传统手工艺开启一段新的生命历程,平遥推光漆器也只有不断寻求变化才能长久发展。而平遥推光漆器技艺要创新,当需明晓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即要基于漆器材料、审美风格、形态设计等因素,全面考量其当代传承的创新之径。

第一,尝试新型材料,促进工艺的融合新变。恰如一件艺术品的创作离不开物质材料一样,漆器技艺的创新亦可从所用材料上寻求突破。传统平遥推光漆器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胎体材料、装饰材料以及研磨材料等,胎体材料主要有木胎、皮胎等,装饰材料有蛋壳、金箔、螺钿等,研磨材料则有细砂纸、石灰粉、食用油、滑石粉等,这些材料在漆器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今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际上,自古以来,质料因⑤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有四因,即质料因(matter)、形式因(form)、动力因(agent)和目的因(end)。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6,第50页。便是事物之为所以该事物的重要根源,也是艺术之所以为该艺术的重要理由,只是一成不变的材料运用或多或少会制约平遥推光漆器等传统艺术技艺的发展。当今时代,各类现代材料日新月异,手工艺者需要在构思以及设计时,拓宽自己的创作思维,积极利用新型材料。例如,借鉴陶瓷技艺将陶瓷与金属、木材、玻璃等有机结合起来的创新形式,平遥推光漆器也可以在胎体材料上积极创新,与玻璃、金属、石块等相结合,利用不同的胎体材料特点去展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在装饰材料上亦可以融入宝石、珍珠等材料,丰富推光漆器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从而促进技艺创新。

第二,拓宽风格领域,丰富平遥推光漆器的技艺风格。在推光漆器大漆髹饰技艺中,以描金彩绘工艺最具代表性。描金彩绘主要是在阴干的漆面上进行绘画装饰的一种工艺,有彩绘勾金、平金开黑等技法。这些技法辅以大面积的黑或红的背景,使平遥推光漆器形成了以色彩绚丽、端庄沉稳为主的多元风格,如精致华丽风格,这类漆器工艺繁复、细致入微,材料选用金银加持,图案设计富贵绮丽;大气典雅风格,这类漆器黑色为底、庄重沉稳,祥瑞图案精心修饰,亭台楼阁雄浑大气(如图6);明亮鲜艳风格,这类漆器往往因手掌推光,色泽鲜明,人物形象多姿多彩,描金彩绘艳丽夺目(如图7)。这些风格的漆器图案往往以人物、花鸟、山水居多,具有古典特征,体现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对大自然的热爱,深受当时百姓的喜爱,时至今天,依然有一定的受众,然仅此,不足以满足当代受众的需求,何况一些风格与当代审美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让平遥推光漆器技艺在当代社会中拥有更多的受众,需要对这些技艺风格进行创新,使其更加多元,更具有时代审美价值。例如,色彩浓厚的风格不太能适应当代审美,在彩绘过程中可选用淡色系颜料,营造出风格迥异的意境美。又如,现代年轻人喜欢一些小清新风格或是撞色风格,追求个性化,强调后现代审美,手工艺者便可根据这些审美需求对漆器进行不同以往的髹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出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特征的漆器作品。可以将设计的元素、色彩、材料等简化到最低限度,开辟出简约风格;可以将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巧妙兼容,创造新中式风格;可以将不同材质或多样色系搭配到一起,开创奇特撞色风格;亦可以将淡色系颜料作为主体,创造清新淡雅风格,如此,不断拓宽漆器技艺的多元风格,以风格转变推动技艺新变,推光漆器的当代传承便可更上一层楼。

图6 《玉宇琼楼》 薛生金/作 平遥推光漆器博物馆/藏

图7 《唐宫伎乐图》 薛生金/作 平遥推光漆器博物馆/藏

第三,强化艺术设计,寻求技艺突破。“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①桓宽:《盐铁论》,陈桐生译,中华书局,2015,第122页。,艺术唯有因时而变,方可提高生存机会,传统漆器手工艺的设计和制作也需与时俱进,体现当代人的生活和时尚需求。设计创新在传统手工艺新变中是基础和源动力,通过漆器制作者的创新性构思,可赋予和激活漆器技艺新的生命力。将现代艺术设计与平遥推光漆器相结合,可以率先在图纸设计上进行尝试,尤可在胎体造型设计以及图案设计上多加创新。传统漆器胎体以圆形、方形的收纳盒、收纳柜以及长方形的屏风、漆画为主,在胎体造型上古往今来的改动较小,缺乏新意,故可在造型上进行创新突破,如可以动物样式、卡通人物形象等为胎体造型,还可以根据摆放位置设计一些奇特不规整的造型。在图案设计上,也可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风尚,突破常规思维,追求多样化图案,加入时尚元素,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图案。例如,结合现代艺术设计中出现的立体派、未来派、印象派、意识流等派别的思维方式,构思出不同以往的、新颖的图案,或将现代艺术设计中已经出现的受大众欢迎的图案运用到漆器当中。总的来说,结合现代艺术设计在胎体造型以及图案设计上做出改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传统漆器技艺的创新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技艺的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至上,不是割裂传统,而是在技艺守正前提下的创新,是尊重传统的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平遥推光漆器艺术的当代传承。只有不断加强加深对传统技艺守正的理解,真正守其“正”,才能使技艺的创新成为推光漆器发展与奋进前行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守正,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守正。

四、结语

平遥推光漆器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有机瑰宝,四大名漆之一的美称证明了其曾经的辉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映射着明清时期当地民众生活的鲜活印迹。技艺是平遥推光漆器的核心,对其传承,最为关键的便是守技艺之正,即要精心传承漆器技艺的各种制作流程,认真借鉴其每一个环节,用心领会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与精神,并在守正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使这一传统艺术技艺与当代人的生活紧密相拥,借着国家大力发展非遗的东风,通过新材料的运用、新风格的开辟、新样态的设计等创新之径,助力平遥推光漆器的当代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诉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不仅仅是历史的凝聚,更应该成为活态的文化,我们要赋予技艺以温度,守其正,创其新,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真正“活起来”。

猜你喜欢

漆器技艺传统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漆器收藏三问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