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最暖年夜饭
——六年级跨学科学习创意设计

2022-11-02徐玉娟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31期
关键词:风俗家人交流

●徐玉娟

一、创意解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其中,作为重要课程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弥散在我们周围。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往往包含着多种学科思想、知识和方法,它们是以彼此交融的方式融为一体,共同发生作用的。这就对跨学科学习提出了具体而实际的要求。

除夕是中华民族最传统和盛大的节日,而年夜饭又是这一节日中的重中之重,它是最丰盛、最具仪式感的一顿家宴。一顿年夜饭成了中国人一年的牵挂、一年的回忆。无论是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一代人有一代人对年夜饭的记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年夜饭特色,一家有一家的年夜饭拿手菜……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离乡就业创业,离乡读书求学,已经成为常态。牵肠挂肚的年夜也由此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或困难,一边是家中老人翘首以盼,一边是在外地打拼、读书的儿女子孙难以返回;祖父辈特别看重年夜饭的团聚,有不少年轻人或者孩子似乎有点不以为意,甚至不理解;对年夜饭的饭菜,也出现了代与代之间的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

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更合理的吃年夜饭乃至过年的建议,如何传承好节日文化?这既是个现实的生活问题,更是一个关涉如何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因此,我们选取年夜饭这个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作为跨学科学习的话题,以“众说年夜饭”为任务,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梳理、探究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水平的提高。

二、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

1.收集、整理关于年夜饭的资料,尝试制作一道年夜饭中的菜,能富有创意地展示资料,呈现年夜饭的多种多样和意义的丰富多彩。

2.阅读、欣赏有关年夜饭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感受、体会年夜饭的文化意蕴,创作有关年夜饭的童谣儿歌或美术作品,与人分享交流对年夜饭的感受与理解。

3.调查、访问,整理、分析有关过年、吃年夜饭的风俗、聚会方式、礼仪等方面的信息,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消费观念、社会生活的变化。

4.针对现实存在的家人团聚过年、吃年夜饭的困难或冲突,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与家人沟通、交流。

三、学习任务设计

围绕“众说年夜饭”这个主题任务,进行整体设计,具体分为“年夜饭的故事”“年夜饭中的营养学”“我们家年夜饭的‘必备菜’”“年夜饭里的习俗”“年夜饭之我见我行”五个子任务。五个子任务从阅读、讲述与倾听,到调查、动手制作,再到探究与建议,任务之间梯级推进,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具有挑战性,能促进学生自觉运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多样化的实践中,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加深对年夜饭文化的理解,并在交流、分享中促进对年夜饭文化的传承。

?

四、学习过程

任务一:年夜饭的故事

具体要求:阅读莫言、王蒙、冰心、丰子恺四位名家描述年夜饭的文章,比较中认识不同地域的年夜饭的异同,感受年夜饭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与情感;采访并邀请家庭(或家族)中祖辈、父辈两代人讲一讲他们最难忘的过年吃年夜饭的故事,体会不同年代年夜饭的饮食特点、谈论的话题中包含的风俗和时代特点等;开展“朗读者”“讲述者”年夜饭故事分享活动。

过程指导:

1.阅读莫言的《过去的年》、王蒙的《过年》、冰心的《童年的春节》、丰子恺的《过年》文章选段,了解名家笔下的年夜饭,从饭菜特点、风俗、地域、年代、情感、言语表达等多角度进行比较,交流自己对“年夜饭”的发现。

2.独立或请人帮助,为自己选取的文章精华段落配乐,练习做“朗读者”,在班级诵读会上分享,传达年夜饭所包含的亲情、乡情等独特文化味道。

3.采访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至少在祖辈、父辈中各请一人,听他们讲述关于年夜饭的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主动提出疑问,交流感受,增进对年夜饭文化意蕴的理解。

4.举办班级“年夜饭”故事会,讲述、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是从长辈处听到的关于年夜饭的故事。

任务二:年夜饭的营养学

具体要求:搜集资料,统计自己家里年夜饭的菜品和主食;查阅资料或者请教营养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士,分析自己家年夜饭的营养搭配、饮食健康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面谈、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对自己家的年夜饭提出改进建议。

过程指导:

1.通过回忆和采访家庭年夜饭“主厨”等方法,调查、统计自己家近三年的年夜饭中的具体菜品和主食,按照饭店菜单的方式编制“我们家年夜饭菜单”,在班级板报栏或班级网络群中发表、分享。

2.搜集资料或者结合咨询营养学方面的专业人士,调查探究年夜饭的营养搭配、饮食健康、食物储藏等方面的问题。

3.对自己家的年夜饭提出合理化建议,以面谈、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人交流,根据家人的反馈作出回应或调整。

任务三:我家年夜饭的“必备菜”

具体要求:采访“主厨”或长辈,了解自己家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懂得这道菜的寓意,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意义;学习制作这道“必备菜”,了解其中包含了哪些“民间智慧”,撰写说明书等文本,介绍、推广、分享这道菜。

过程指导:

1.采访自己家年夜饭特别是必备的一道菜的“主厨”或者长辈,了解这道菜的菜名、食材、营养、制作方法、寓意等,感受家人对这道菜的深厚情感与寄寓的美好愿望。

2.为自己家年夜饭中最重要的那道菜写一份说明书,从食材、营养、制作过程、用餐礼仪等多方面来撰写。

3.在家人的帮助下,制作一道自己家年夜饭的“必备菜”,并起一个富有内涵的菜名。用相机记录下自己和家人一起制作的过程,尝试用“剪映”等APP进行剪辑,配上音乐和字幕,准备在班级展示。

4.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在班内开展分享展示活动,可以邀请年级内其他班级的同学前来参加。

5.活动结束后,把自己做菜的经历和体验写下来,写作有重点,写出自己的体验。

任务四:年夜饭里的风俗

具体要求:和长辈交流,了解自己家、家乡与年夜饭相关的风俗,理解风俗习惯中蕴含的中国人的亲情、乡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丰富内涵;欣赏影视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在审美活动中体验年夜饭风俗的仪式感、美感;参加相关风俗活动,在具身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仪式感和对年夜饭丰富的理解。

过程指导:

1.通过采访、实地观摩等活动,了解自己家、家乡与年夜饭相关的风俗,听长辈介绍风俗的内涵,并借助资料搜集加深理解。如年夜饭的菜品中的鱼,主食中的饺子等,祭祖、放鞭炮、贴春联窗花、给压岁钱等习俗,要说“吉利话”等规矩,要重点指导学生来了解。

2.选择欣赏林志炫的《团圆》、陈红的《常回家看看》等歌曲以及《春节序曲》等乐曲,观赏有关年夜饭的风俗画,朗读有关年夜饭以及春节的童谣童诗等活动,找一找其中的风俗习惯,说一说这些风俗习惯的文化内涵,和同学或家人交流自己的理解。

3.选择参加一项年夜饭风俗活动,注意观察大人们的表现,不懂的地方及时向大人请教,并主动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年夜饭风俗的理解,如画一画我家大年三十那天全家欢聚一堂的情景,创作一首有关年夜饭的童诗童谣等,作品可以通过班级板报栏或网络群等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

任务五:年夜饭之我见我行

具体要求:观看电影《过年》、纪录片《四个春天》,联系生活实际,针对保持团圆过大年的传统与现实困难之间的矛盾,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出适当的建议,与家人交流。

过程指导:

1.观看电影《过年》、纪录片《四个春天》片段、小品《站台》,找出故事中表达的保持过年、吃年夜饭传统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困难、冲突的地方,两代人之间对过年、吃年夜饭传统的不同观点,与同学或家人交流。

2.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周围人的生活,交流、分享现在一家人团聚过年、吃年夜饭的情况,以及人们对过年、吃年夜饭传统的做法与影片中的故事有哪些异同。

3.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合适的身份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议。

①《过年》中的大儿子的孙辈(孙子或孙女)是六年级学生,写信告诉爷爷奶奶今年回去过年,一起吃年夜饭。

②《四个春天》中陆庆屹的孩子写信,请爷爷奶奶今年到北京过年,来个贵州、北京年夜饭“七色拼盘”。

③给家里的年夜饭“主厨”发一封电子邮件或书信,详细说明自己对年夜饭的改进建议。

④面对“禁放令”“绿色祭祀”“文明过年”等规定或倡议,你认为怎样过年、吃年夜饭更有意义呢?请写一篇演讲稿,在家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

五、学习评价

跨学科学习任务中,学习目标不是指向某个学科的具体知识,而是聚焦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成长,每个任务群根据任务特点设

计过程性评价表和成果性评价表,既为学生提供了任务完成的目标指引,又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提供了衡量标准。旨在引导学生在多种评价中反思跨学科学习的方法与质量,加深对年夜饭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与传承。

针对五个学习任务,可以设计任务一到任务五这样一些评价任务。

任务一:“年夜饭的故事”学习过程评价表

任务二:“年夜饭的营养学”学习过程评价表

任务三:“我家年夜饭的‘必备菜’”学习成果评价表

根据任务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法,不同的评价表指向不同的任务目标,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教师实时关注学习过程,作出及时的反馈与调整。

任务四:“年夜饭里的风俗”学习成果评价表

任务五:“年夜饭之我见我行”学习成果评价表

针对“最美最暖年夜饭”整个项目的学习,侧重从团队合作、文化理解和创新创造几方面,设计了以下评价表(见下表),作为整个项目学习结束的评价,兼顾过程与结果,关注个体与团队,联系问题与解决,突出评价的整体性。

“最美最暖年夜饭”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表(用“☆”表示)

猜你喜欢

风俗家人交流
太平风俗美
如此交流,太暖!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交流平台
跟踪导练(四)4
完形填空三则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