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风建设现状与途径
——以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为例

2022-11-02

黑龙江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朋辈学风学业

韦 昱

(海南师范大学,海口 571158)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优良学风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为营造优良班风学风,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19年上半年发起优良班风建设活动,至2021年8月2018级本科生各班级参与时间已有两年半。为全面客观评估学风建设现状,发现问题并探索改进,学院于2021年8月上旬向2018级学生发起匿名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其反映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能对同类高校学风建设有所帮助。

1 学风建设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回2018级学生问卷150份,占年级总人数的60%,结合学生平均绩点与不及格现状(已通过补考重修的按及格记),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获得样本数据102份,样本数据与年级总体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本次调研形式以匿名问卷调查为主,同时也结合了对学生入学三年的学业成绩分析与学生访谈记录等对调研的深度与广度进行了拓展。具体情况如下:

从表1可以发现,制药专业的学生学业表现最好,平均学分绩点在3.0(平均分80)及以上的人数占比最高,为39.4%,且不及格率最低;其次为化学专业,而应化专业整体表现相对较差。

而从样本数据分析中可发现:①女生整体学业表现相对较好;②学生干部较非干部学生要好;③学生党员成绩明显优于非党员。如表2所示。

表1 分析样本与学生总体平均绩点与不及格情况分布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average grade point and failure distribution of analysis sample and all students

表2 不同群体学业成绩分布 单位:%Tab.2 Distribution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groups unit:%

2 学业表现影响因素探究

为探究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设计了一个排序题,学生就相应因素的影响力进行排序,排序越前表示越重要。综合得分按排序1~6分别赋值6~1加权计算获得。

由表3可知,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影响其学习动力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在于个人,随后依次是家庭影响、朋辈(学长学姐、同学好友)影响、 班风校风、教师引导与社会因素。以下对各影响因素分别展开探讨。

表3 学习动力影响因素排序Tab.3 Ranking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2.1 个人因素

本次问卷设计了几个问题,分别从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程度、大学阶段的发展目标、对大学生活有无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结合表4-表6数据可以发现,学业表现优异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有发展目标、有规划的比例会更高。

表4 不同群体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程度对比 单位:%Tab.4 Comparison of the degree of interests of different groups in their major unit:%

表5 不同群体在本科阶段发展目标对比 单位:%Tab.5 Comparison of development goals of different groups in undergraduate stage unit: %

表6 不同群体对学习生活的计划对比 单位:%Tab.6 Comparison of plans of learning life of different groups unit:%

由表7可知,从课堂表现与出勤情况来看,缺勤率基本较低,但总体来说专业必修课学生课堂表现最好,公共选修课最差。而以专业必修课为例,发现学业表现优异的学生总体课堂表现相对较好。

为了解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设计了一个排序题,学生就相应活动的时间分配进行排序,排序越前表示占比越高。综合得分按排序1~7分别赋值7~1加权计算获得。

表7 课堂表现与到课情况对比 单位:%Tab.7 Comparison of classroom performance and attendance situation unit:%

从表8可发现,学业表现优异的学生会投入更多时间在学习与参加学术、社团活动中,以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而学业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会将更多时间用于娱乐与休息。

表8 不同群体课余时间活动安排对比Tab.8 Comparison of activity arrangements in spare time of different groups

考风也是学风的重要反映,由表9分析可发现,有作弊念头甚至付诸行动的同学多是复习不充分的学生,而结合与学生的谈话记录可知,考场监管不严时更易有作弊的想法,可见加强平时的学习与考核以及加大监考力度可有效改善考风与学风。

结合本次问卷调研结果与学生访谈记录,综合分析可发现,目前学业表现欠佳的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②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态度不端正;③学习缺乏自觉性,自律能力较弱;④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较低。

表9 不同群体考前复习准备与应考心态对比 单位:%Tab.9 Comparison of review preparation before examination and examination psychology of different groups unit:%

2.2 家庭环境

学生的学业成绩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多从学生自身和学习环境(学校、社会、家庭)两大方面去分析。而从本次问卷结果显示来看(见表3),家庭环境这一影响因素综合得分位列第二,十分重要。

结合表10、表11数据,以及学生访谈记录,可发现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爱学习的父母会成为良好的示范,而家庭和睦的学生学业成绩受家庭矛盾的影响较小,家庭关系紧张的学生成绩受此影响较大。此外,还发现不少家长因对当前大学教育模式了解较少,且认为孩子已经成年,故而对孩子的关注多停留于物质层面,在大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参与度较低。

表10 学生父母学习积极性对比 单位:%Tab.10 Comparison of par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unit:%

表11 学生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对比 单位:%Tab.11 Comparis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family members unit:%

2.3 朋辈影响

“朋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同辈的友人或志同道合的友人”,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年龄相近,二是属性共同,更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其心理认同,从而提升教育效果。

朋辈群体对学生的学业影响综合得分,按影响力重要程度赋值5~1加权计算获得。

结合表12、表13数据可知:①室友好友与学生接触较多,对于学生的影响力较高;②学业表现优秀的学生会更主动地向学长学姐求教,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③虽然大部分同学对班级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学习态度较为认可,但这两个群体的影响力较低,侧面反映了需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其与学生群众的联系,带动同学共同进步。

表12 朋辈群体对学生学业影响的综合得分对比Tab.12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scores by peer groups and students

表13 学生对班内不同群体学习态度的评价 单位:%Tab.13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he learning attitudes of different groups in the class unit:%

2.4 班风校风

从表14可知,逾六成的学生对本校校风较为认可,86.2%的学生对学院学风评价较好,而在对班级学风的评价上,制药与化学专业学生对本班学风评价较高,应用化学专业相对较低,与相应班级整体学业表现基本相符。对于各班级开展学风建设的影响评估,设置了不定项选择,有80.6%的学生认为活动的开展增进了其学习积极性,71.4%的学生认为其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7.0%的学生认为其帮助自己优化了学习方法,68.4%的学生认为其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12.6%的学生认为活动开展对其无明显影响。

结合自学风建设开展两年半时间内的学生不及格情况分析(见表15),总体来看不及格人数及人次逐渐下降,可见班风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表14 学生对班风校风的评价 单位:%Tab.14 Students’ evaluation of class style and school style unit:%

表15 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2018级学生不及格情况对比Tab.15 Comparison of failure of Grade 2018 students since the launch of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2.5 教师引导

由表16可知,多数学生对本校教师的敬业态度、学术水平和授课能力是较为认可的,但也希望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与加强课堂管理方面有所提升。

表16 学生对本校教风的评价 单位:%Tab.16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 the school from students unit:%

表17 学生对教师对其提供帮助和产生影响的评价Tab.17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ers’ help and its influence

学生对教师对其提供帮助和产生影响的综合得分,按影响力重要程度赋值6~1加权计算获得。通常来说,学风建设活动主要是由学生管理队伍负责,但结合表17数据可发现:①从总体来看,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影响力最大;②对于学业表现较差的学生,实验室导师与辅导员会提供较多的帮助,影响力更高;③个别班主任对班级事务参与较少,许多事务由辅导员代理;④公共课教师对学生影响力相对较弱,结合表7的课堂表现情况与学生谈话记录,发现不少学生不重视公共课,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也很少与科任教师交流。

2.6 社会环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也对学生的求学态度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主要表现为:①许多学生读书是为了应试而非提升自我;②部分学生认为教学计划和社会需求脱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参与实习兼职等活动中。

3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对策探究

3.1 激发学生内源动力,实现生涯规划教育联动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与受益者,高校学风建设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全面激发其内源动力。从新生入学开始,一要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及时纠正思想偏差,端正其学习态度;二要充分挖掘学科内涵,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研究、应用价值和社会需求,激发学习兴趣;三要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动,帮助学生明晰个人发展目标,完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

3.2 开展家校合作共育,协力共助学生成才

在新时代开展家校共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充分运用QQ、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班级家长群,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并积极寻求家庭配合,增进家校双方对学生成长动态的了解;二是成立家长理事会,建立家校共育规范化组织,家长可借此向学校表达自己的建议,学校也可通过协会征求家长意见。

3.3 树立先进朋辈榜样,营造互助共进氛围

目前,朋辈辅导常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新生班级助理,或由一名党员或班级干部结对帮扶学业困难学生,但从本次调研可发现,这两种模式覆盖面较窄且持续时间较短,效果欠佳。因此,朋辈互助可考虑做如下改进:一是覆盖学风建设全过程,聚焦大一至大四各阶段特点,分别以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方法分享、规划未来航向等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朋辈交流;二是朋辈榜样的遴选多元化,让每一位学生都可在榜样库里找到与自己更贴近的朋辈榜样;三是营造互助共进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对帮扶小组定期考核,适度奖励,加强其与学生群众的交流互助。

3.4 塑造特色学风文化,健全评价激励体系

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具有化风成俗、持久激励的作用,可令置身其中的学生相互吸引,彼此约束,共同进步。要塑造特色学风文化,一要深入挖掘学校人文精神,弘扬优秀传统,促进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觉的精神追求;二要根据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树立精品意识,积极采纳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与学生的有益建议,丰富学风建设活动形式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要注重激励导向,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四要发挥学生社团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积极开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各类实践活动,发挥第二课堂对学风建设的协同促进作用。

3.5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应结合社会需要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的反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今高校在教师的考核、职称晋升等关键引导性政策中多以学术成果考核为主,导致大多数教师对教学能力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不足,应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增进师生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6 加强学风建设规划,建立学业辅导机制

学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层面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学风建设规划,借鉴先进经验,尽快建立全校统筹、院系协作、全员参与、运行有力的学业辅导机制,充分整合专业教师、辅导员、优秀校友和先进学生等资源,有针对性、分层次、有重点地做好对具有学习专长和独特学习需求学生的指导服务工作,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朋辈学风学业
大学准备与学业成功:美国“早修大学高中”项目的经验启示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朋辈教育制度的运用
业精于勤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
35
学风就是质量
论朋辈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