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税支持下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和财务公平影响研究综述

2022-11-02钟凤英

商业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相关者财税公平

王 宁,钟凤英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一、引言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维护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主要表现,恰当地履行社会责任可将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转变为企业的经济利益。2021 年《社会责任白皮书》要求企业要积极承担责任,更加重视低碳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经济下行压力、食品安全和生态破坏等不良事件频出背景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会脱颖而出,促进财务绩效有效增长。

主流的公司财务学强调单边治理,注重在财务活动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与财务绩效的提高,却忽略了财务分配的公平公正。而外部条件的变化要求企业关注财务公平,必须要处理好核心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剩余索取权中的分配问题。员工作为重要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发展有着基础性的影响,探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劳资财务分配的影响,有利于构建公平和谐的劳资关系,促使企业关注财务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能否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对于政府行为到底是“扶持之手”还是“掠夺之手”仍有较大争议。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一)正相关关系

依据社会影响假说,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会美化自身形象,社会责任起到了和广告相类似的作用,可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忠诚度及购买欲望 (Lev&Petrovits,2010)。社会责任也可被视为企业风险管理工具(Braune&Charosky,2019),企业面对负面事件或遭遇危机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而积累的声誉有助于减轻法律制裁或缓解负面效应,进而降低经济损失。众多国内学者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探讨企业满足各利益方的价值需求对绩效的影响。苏武俊、晏青(2020)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债务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会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改善融资环境最终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齐秀辉、孙政凌(2021)厘清了企业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会注重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及不断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财务绩效。祝丽敏、赵晶和孙泽君(2021)以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为背景,研究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参与精准扶贫有助于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提升企业信心。若从社会责任缺失视角探究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看,企业发生不良事件后会向利益相关者传递消极的信号,严重者会遭受政府的行政处罚,企业也需花费很长时间和资源挽救已损的社会形象(钟鹏、吴涛和李晓渝,2021)。由上可见,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缺失的结果均印证了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负相关关系

基于代理理论,履行社会责任消耗企业经济资源的同时会产生管理效益,同时若管理者存在自利主义倾向,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是追求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Barnea&Rubin,2010),无疑会增加企业代理成本;基于成本理论,履行社会责任会直接增加企业当期成本,也会增加管理成本。Friedman(2007)认为承担社会责任会消耗企业稀缺资源,这不符合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当竞争对手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履责的不利影响将会放大,因此承担社会责任是对股东的不负责任,社会问题应交给政府解决。Maignan(2004)认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存在不同甚至矛盾的价值诉求,迫于一些利益方的压力,企业可能会采取有损其他利益方的行为,进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何宜庆、万珍和李政通(2018)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受到公司规模和股权结构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也影响企业绩效,因此社会责任的影响效果有较强的内生性,且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稳健性不足。王宾(2019)通过理论分析认为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存在利己主义倾向的管理者,会利用企业资源过度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个人声誉,此行为与企业发展战略无关最终会降低财务效率。

(三)非线性相关关系

Franco&Caroli(2019)认为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存在U 型关系,只有与利益相关者建立牢固的关系时,履行社会责任所负担的成本才会转化为效益。

温素彬、方苑(2008)发现费用化的社会责任支出会降低当期财务绩效,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积累社会声誉、形成潜在的社会资本,在时间作用下逐渐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因此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李茜、熊杰和黄晗(2018)则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倒U 型关系,而社会责任缺失与财务绩效呈U型关系。承担社会责任最初会降低企业行政成本,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多时会处于竞争劣势。当企业经营不善时,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会降低企业行为成本,不少经营者会利用此降低短期成本,扭转财务困境。

冯锋、张燕南(2021)将企业绩效分为会计性和市场性绩效指标,分别探究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计性绩效指标采用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市场性绩效指标采用托宾Q 来衡量,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与资产收益率呈倒U型关系,与托宾Q 正相关。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公平

王文兵和干胜道(2013)指出,我国现行利润分配遵循股东至上原则,有损财务公平,企业利润分配理论基础应从“独享”意识转变为“分享”意识,从股东至上转变为兼顾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各方利益均衡。企业要实现财务分配公平,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合理地衡量人力资本劳动报酬。干胜道团队(2015)首次将衡量财务公平的拉克尔法则引入研究,从实证研究的经验数据出发研究发现,由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盈亏由国家负担而民营企业的股东是经营的实际受益者,民营企业更注重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同时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管理者为获得员工支持会支付更高薪酬来保证自己的权力地位,而民营企业会尽力减少投入保证经营效率最大化,因此国有企业财务公平会优于民营企业。王宾(2019)分别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股东至上理论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公平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

四、财税支持对企业的影响

政府财税支持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现金形式的政府补助,一种是以降低税率或减免税基等形式给予企业的税收优惠。政府给予企业的财政支持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动机:改善就业等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激励企业经济,促进辖区内经济发展;干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一)财税支持的社会效益

政府拥有大量的财政资源和优惠政策决策权 (黎文靖,2011),企业无法通过市场获取全部发展所需的资源,政治联系成为企业重要的社会资本 (罗党论、唐清泉,2009)。同时政府在选择补助对象和规模时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周黎安,2007),当政府在政策上向积极维护政企关系的企业有所倾斜时,获得好处的企业必然会付出实际行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替政府分担社会职能缓解其经济压力以满足政府期望(李四海,2012)。

李四海(2012)和熊朗羽、温明振(2020)分别以亏损企业和技术创新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获得政府补助越多的企业基于互惠交换原则会有更积极的慈善捐赠行为。翟华云、刘柯美(2019)对进行过社会捐赠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上年的政府补助与下年的企业捐赠显著正相关,且在被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企业中更加明显。唐鑫、陈永丽(2016)考察了财税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影响,财税补贴使农业上市公司发挥其外溢正效应,在获得补贴当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高社会投资总额。陈晓珊(2021)构建了民营企业相互竞争的寡头市场模型,研究发现低频数、中等额度的政府补贴更激励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刘建秋、杨艳华(2021)基于寻租理论和政治成本理论研究认为政府补贴使企业政治成本和道德赤字有所上升,因此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且对公共资源的占用天生暗含了企业应承担对社会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二)财税支持的经济效益

部分学者认为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支持方式都会促进净利润的增长,使公司财务绩效提升。王一舒、张琪(2019)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探究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绩效的影响,得出两种财税支持形式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都有激励效果的结论。崔也光、刘禹晴(2021)认为重污染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会增强企业环保投入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增加环保投资和研发支出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也有学者认为政府补助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形成恶性循环,使企业过度依赖财政支持并花费大量精力维护政企关系最终造成经济效益低下(赵兴明、孔颖、刘胜强,2020)。步丹路、黄杰(2013)发现京东方进行了大量的非效率投资,其目的是向政府寻租,政府也确实对其辖区内的投资提供了巨额的财政支持。但寻租产生的非生产性的收益会扭曲经济资源的配置,造成企业社会资源浪费。闫华红、廉英麒等(2019)比较了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税收优惠作为间接的调控手段,有利于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市场做出最佳资源配置,而政府补助的直接性和计划性降低企业的主观操作,因此税收优惠相比政府补助更能发挥积极作用。

五、结语

通过梳理政府财税政策对企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财务公平的相关文献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受研究行业、经济背景、指标衡量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公平的影响研究较少。而政府财税政策一般都会激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对企业的经济影响有较大分歧。后续可将社会责任、财务绩效、财务公平以及财税支持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以及政府财税政策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相关者财税公平
公平对抗
财税资金如何“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效益高”
财税资金如何“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效益高”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商业模式设计:从共生体出发
对我国高校财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