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实践研究
——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1-02裴志晨
文/裴志晨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彰显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时代风尚,秉持工匠之心、厚植工匠文化、塑造工匠典型更是一种现实诉求和时代责任。职业院校作为探究知识的殿堂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承载着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时代重任,如何在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指引下,将新时代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职业教育中,厚植工匠文化、培养大国工匠,是当下中国职业教育所面对的重难点问题,也体现了如何培养有竞争力的新时代职业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培养有中国特色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打下坚实基础,更好地促进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以及制造强国的目标实现。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何种途径有效的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值得我们探寻。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最初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和实践,后来演变成一种职业精神,它不仅是职业能力的体现,更展现了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四方面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彰显的是一种踏实专注的人文气质。所谓踏实专注,就是做事认真,心无旁骛,就是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心理状态。踏实专注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做的事情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提供保障。
“工匠精神”还彰显的是对精致和完美的一种追求。精致和完美指的是精巧细致,完美无缺。这是对做一件事情最高境界的一种追求。凡事只完成大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确保精度,在一定时间内将精度从99%提升到99.99%再提升到极致的100%,这1%和0.01%的提升真的很难,可能会花费之前完成99%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更多才能达到,但也只有完成了这最后的0.01%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二、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1.有助于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每一所高校的立身之本。职业教育在培养社会人才的时候也需将立德树人灌输于教育的每个环节,职业教育需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其中,工匠精神就是德育的重要体现,培育学生内化于心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落实其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2.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
工匠精神是每一位从业者必备的素质,其内涵无论是敬业、精益、专注,还是创新精神,都是各行各业所需的发展动力,也对每一个青年大学生性情的养成、格局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帮助其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地立足社会,绽放光芒实现人生价值。
3.有助于增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工匠精神是当今社会进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不仅在我国,也是放眼全世界都通用的法则,如西方现代化工业体系较发达的国家,都依靠这种核心价值信念,致力于不断地提升劳动者的素质。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进行优化改革,从而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培养优质劳动力。
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发放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对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20、21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542份,男生471人,占比30.54%;女生1071人,占比69.46%。其中42.67%的学生来自江苏,其余分别来自西藏、浙江、青海、广东、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区。调查覆盖对象较广,调研具有广泛性、科学性以及真实性。
2.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由整理后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
首先,对于新时代工匠精神及其内涵,16.17%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0.12%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有33.90%和9.81%的学生表示有一些了解和不太了解。这表明该校学生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及其内涵的具体内容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了解不够透彻。
在工匠精神作用价值的问题上,83.36%的学生认为“所有从业人员都需要工匠精神”,11.37%的学生认为“只有技术人员需要”,有5.27%的学生认为在工作中“不需要工匠精神”。由此看出该校学生对工匠精神在以后就业工作中价值作用还是非常肯定的。
对于“您认为学校哪种方式让您对学习工匠精神起到作用”这个问题,有52.17%的学生选择“思政课程”,有56.22%选择“专业课程”,有48.66%选择“实习实训”,26.26%选择“主题班会”,22.31%选择“技能竞赛”,8.96%选择“校园景观”,24.59%选择“大国工匠进校园”,17.52%选择“校园官方网站、微信、微博”,11.47%选择“校园广播、公告栏”,8.06%选择“学生社团活动”,3.72%选择“无”。从中可知,在该校开展工匠精神融入学校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专业课、实习实训、思政课还是三大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其次,在工匠精神融入第二课堂活动中显示,有28.54%的学生表示“经常开展”,有 68.85%的学生认为“偶尔开展”,2.61%的学生认为“没有开展”过工匠精神的校园活动。从中可以显示,学生在活动感知体验中,工匠精神的文化活动熏陶还是不足,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有限的。超过40%的同学希望能丰富工匠精神融入学习活动的形式与方法,希望自己有机会多参与。
在校学生对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成效满意度总体表现良好,非常满意为21.61%,比较满意为49.13%,一般满意为19.55%,总体满意度为90.29%。由此看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合理,能够让绝大部分学生认同。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比较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从课程教学、校园活动中该校在融入程度上还不够深入。
四、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学生个人及家庭层面:
(1)学生自身原因
现代的青年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养尊处优惯了,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自我评价有偏差,总是眼高手低,不愿吃苦,不愿从基层开始历练,同时自我心态调整不佳,没有将工匠精神扎根心底,在学校时没有做好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毕业后在社会立足时,往往四面碰壁,烦杂的外界诱惑太多,大学生们的内心也太过浮躁,没有一颗能沉的下的心,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恒心,这样到职场中难免会经受挫折,看不到自己职业发展的前景。
此外,由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陷入一定困境,生源质量不高,而大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有一种低普通高校学生一等的错误价值观,使其进入职业院校后也很难树立远大清晰的目标,他们认为技术技能的培养才是关键,对自身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等不够重视。
(2)家庭环境因素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职业院校,他们千方百计想让孩子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在他们的认知里进入本科甚至更好的大学毕业后才能有机会找到好工作,以后的人生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家长的价值观和意愿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择业观、人生观。
2.学校层面:
(1)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力略显不足,相关教育资源有待补充,实践活动载体途径缺乏。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资源受限制,对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把握不够足,课程教学融合度不高,对工匠精神的融入缺乏系统性规划,也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培养机制及评价体系,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一线教学的紧密结合度不够。此外在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载体途径也不丰富。
(2)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缺少真正双师型教师
学校教师缺乏去企业学习培训的机会,缺少对企业一线生产实践环节的了解,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校内学习的知识技术水平跟不上科技发展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且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主要采用企业案例给学生进行讲授,不能做到言传身教,无法将企业的职业行为、职业精神通过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教育学生,学生无法引起内心的共鸣,从而工匠精神对学生的影响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持久性不足,内化性也不够。
3.社会环境相关方面:
(1)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弱,经费不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地方政府大力的支持,包括师资、经费和政策方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不会一蹴而就,帮助各高职院校一起联系合适的企业,由政府出面搭建平台,共同做好培养规划,要落在实处不能流于形式,同时政府在对愿意进行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优惠,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让企业有动力愿意为社会人才培养出一份力。
(2)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认可度不高,制约职业教育发展。
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职业价值观,不少人认为手艺人、技能劳动者社会地位不高,不体面,都是体力输出,由于很多行业需要,工作环境较差,风吹日晒,没有办公职员环境舒适,这样的歧视与偏见让进入该行业的劳动者即使去做了这份工作,他们也不会踏实专心工作,更谈不上热爱奉献、精益求精了,都是任务完成式的机械应付,更缺乏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因而恶性循环,越是如此越会被社会所淘汰。
五、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学生应提高主动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想要将新时代工匠精神很好的融入职业教育,首先要从培育主体高职学生入手,青年大学生应端正学习动机,提高自身主动性,加强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与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平时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除了课堂学习外多参加校企合作项目实践,为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2.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传承匠心精神
要抓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有不可估量潜移默化的影响,打造有学校特色的匠心育人校园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如打造校园工匠之星宣传栏、行业大工匠展示长廊,开展匠心铸魂征文赛、技能报国主题班会、匠心故事宣讲会,形成工匠精神传承有我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感召。学校要充分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体载体,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动员广大师生群体,组建宣传交流平台,广泛宣传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典型事迹。定期邀请各行各业杰出大工匠来校讲座,用自身匠心传承的经历感染学生,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内容,利用学生社团这个育人载体以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带动大家广泛积极地参与其中,亲身感知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工匠精神渗透的广度和深度。
3.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多样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建立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项目,搭建实习基地和平台,高频率开展企业师傅进校园宣讲活动,与企业制定合理地、系统化的育人计划,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更好的融入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企业作用,邀请企业专家定期进课堂指导教学,并建立企业导师制度,让学生不仅要在学校跟着校内导师学习必备的文化专业知识,还要跟着企业导师走出课堂进行实践技能操作,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有效的提升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
4.加快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育人力量
高职院校需加快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工匠精神宣传,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鼓励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教师创造企业一线实习培训的机会,定期与企业高级技师交流探讨匠心育人的有效途径,打造思政课、专业课匠心育人全模式,加强课堂吸引力,身体力行,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教学追求感染学生,树立身边榜样,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学生心中,提升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