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

2022-11-02吴元春

公关世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辨析科普情绪

文/吴元春

引言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新媒体世界充斥着焦虑,放大了人们心中的焦虑情绪,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太快,传播的内容太多,传播的内容也更加美好、新颖、有趣,和现实情况若不符,那么就会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一些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刻意制造出恐慌和挫败感,故意制造人的焦虑情绪,学校要做好对学生心理焦虑的调查和分析,随之制定缓解学生心理焦虑情绪的措施。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

1.新媒体传播信息良莠不齐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世界是非常杂乱的,人们能够从很多渠道获取信息,短视频、游戏、小说、新闻资讯……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给我们,甚至一些人们不想得到的信息,也会传达过来,比如说关注的公众号、资讯类平台推送的内容,比如说广告。人们获取的信息太多,却来不及一一消化,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感。还有新媒体世界太乱的问题,信息是海量的,但是信息却不是都正确的,一些网络文章、网络资讯等完全是错误的,制作者的门槛低,随便搜点东西凑成了一篇文章,传播也是非常方便的,这就导致我们想要在网络上寻找某一个信息,但是杂七杂八的信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哪个是对的,这也会产生焦虑。

2.新媒体阅读方式让人焦虑

新媒体传递信息是一种轻量化、碎片化的传递方式,以此来让用户获得更多的信息,比如小红书、抖音、B站等视频播放类平台,媒体形式越做越短,一个内容可能只有三五秒时间。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人们会越来越熟悉这种碎片化、轻量化的信息接受方式,让人不能沉下心来去做一件事,读一本书觉得太长不看,做一次饭觉得太麻烦不做,参加活动觉得太繁琐不去,成了“一眼定生死”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看的想得太多,而实际行动太少,这也会让人慢慢变得疲惫,变得焦虑,变得暴躁。罗翔老师说:“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有的时候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却在开始阶段就放弃,然后反思自责,又下决心去做,最后又放弃,就比如看书,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沉不下心去看书,反复拿起书本,反复放下,慢慢地就会变得疲惫和焦虑。

3.新媒体世界和现实不对称

新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对称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压力,这一点也是让学生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在新媒体世界中,在给人营造一种“全世界都过得很好”的感觉,特别是抖音,严重的加重了年轻人的焦虑感。焦虑感来源的最大原因是新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比,新媒体世界要想获得流量,必然就是最走极端、最能刺激眼球、最能挑拨用户情绪的内容。举个例子,抖音为了吸引眼球,都是各种各样炫富、旅游等拍摄的影像,这些都是年轻人可望不可求的,自然会让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再比如在小红书上都是物质极好、容貌极好的年轻女生,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容貌焦虑、物质焦虑;再比如知乎,知乎上有夸大的成份所在,如果不能正确分辨,可能会让一个原本阳光自信的人变得尖酸刻薄,变得没有自信、充满焦虑、没有目标。

4.新媒体让学业停滞甚至倒退

新媒体是奇妙的,网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网络衍生产品比如短视频、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等也新颖有趣,很容易让学生学习松懈,沉迷游戏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跟不上,学习信息下降等问题,与之同时学习竞争也非常激烈,有追求、有理想抱负的学生会因为学业停滞或倒退而感到自责和焦虑不安。

二、舒缓学生心理焦虑的措施

1.辨析新媒体世界

网络舆情管理以及心理焦虑舒缓是有必然联系的,就像是池水和鱼的关系,高校开展一些网络辨析教育或者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新媒体的价值以及新媒体与现实生活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有辨析性的去新媒体上获取信息,受到新媒体内容的影响就会变小。一定要谨记“堵不如疏”的理念,不能将其放任不管,不能将其强硬打压,而是应该及时舒缓学生积攒的负面情绪,要及时处理学生负面情绪所表现的行为。比如说知乎上人人月薪过万,人人都是知识达人的现象,是否有夸大意味呢?比如抖音上为了吸引眼球,都是各种各样炫富、旅游等等拍摄的影像,那么内容是否是真的呢?教导学生好坏信息都要看,然后综合唯物辩证分析,事物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要综合考虑,新媒体世界是有“信息茧房”效应的,它会一直给你推送你喜欢看到的信息,那么不妨将视野变开阔,不要局限于一点,去看到相反的一面,对于一些现象要去辨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这么做的本质、目的是什么?一些人故意制造矛盾好利用流量敛财。

2.洞悉新媒体和现实的区别

在辨析新媒体世界的时候,分析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获取信息,如何去分辨信息的正确与错误。另外,要对新媒体和现实生活进行辨析,新媒体内容和现实生活是非常不同的,新媒体中一些秀美貌的现象,少不了化妆和美颜发挥作用,新媒体中秀恩爱的场景,生活中也少不了磕磕绊绊,网络和现实本身就是有差异的,人与人也是有差异的,过好自己的生活,静心去做身边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生活上,而不是泛泛浏览网络讯息就被调动情绪。周国平曾说:“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看看别人,他有我没有,就焦虑了。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他要的一定是符合自己性情,秉性的,追求这些东西,他才会平静,从容。”

3.劝导学生沉下心来做事,静下心来学习

辅导员要做好和学生的交流互动,组织集体性的心理焦虑解决教育会,从积极、正向的角度说明心理焦虑问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劝导学生沉下心来做事,静下心来学习,着眼当下,多做少想,从纷扰的讯息中抽身出来。去拥抱宁静致远的生活本身,克服新媒体时代碎片化、轻量化阅读的特点,告诉学生正视自己身上“急功近利”的思想,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焦虑问题,而有的人将轻微的焦虑转化为了动力,让焦虑成了助力自己成长的磨刀石,而有的人却在沉重的焦虑中踟蹰前行,最终沦为焦虑的奴隶,只有自己内心足够强大,才能克服焦虑,克服自己心里明明知道的错误行为,该放下手机的时候就放下,该进入学习的时候就进入学习。可以采用短期刺激法,让学生去玩手机,去冲浪,一直玩到腻,体会和记住那种不想再玩的感觉。

4.用好新媒体

虽然新媒体对大学生造成不少的困扰,让大学生变得焦虑,但是新媒体也为大学生学习或者舒缓精神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解决方案,高校要做的,即是引导学生对网络中存在的一系列现象进行辨析,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正视新媒体对自身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新媒体的途径来加强学习,实现更好的学习。一个事物必然有好坏两面,如何用好用坏才是关键,在网络冲浪时候,根据兴趣爱好,去关注知识科普、社会调研等栏目,B站上有不少科普历史、科普文学、科普经济、科普国内外局势、科普动植物的内容,去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让自己获取知识,也会让自己精神变得充实,摆脱低级趣味。

5.高校加强精神文明教育

学生自我精神水平和新媒体影响的关系,就像是杠杆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因此,高校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会有很好的作用。比如组织线上线下双平台思政教育,对学生进行正向价值观引导,或者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对生活中一些专家、公知、不懂装懂现象的驳斥,比如说刘禹锡“私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言论,是对当下奢侈消费主义的一种驳斥。再比如开展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会、才艺表演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升。

结语

教导学生正确辨析新媒体环境,获取信息的时候切勿情绪化,在没有看到充分客观证据或者论证前,需要冷静的对待,洞察新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劝导学生沉下心来做事,静下心来学习,用好新媒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多措并举,来缓解新媒体环境对学生的心理焦虑情绪影响。

猜你喜欢

辨析科普情绪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正误辨析一例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