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层次创造美好生活,杭州的那些“文化+”

2022-11-02何乐乐

杭州 2022年17期
关键词:西溪畲族管家

文|何乐乐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文化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其表达与传递往往有多种呈现方式。从“送文化”到“育文化”再到“秀文化”,以艺术为载体的“乡建”,让艺术与乡村共生,唤醒了广袤土地的巨大潜能;在“文化管家”的助力下,文化礼堂里爆满的课程、丰富的活动,展现出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西溪湿地,一场穿越时空、沉浸式的江南美学演出,激发了文旅融合夜间消费的新动能……在杭州,文化叠加了丰富的元素,“文化+”有了不被定义的无限可能,这份温润的力量得以更加深沉持久。

▲ 百江镇联盟村:稻田音乐节

艺术乡建让古村落与现代艺术彼此激荡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画家马亮放弃去俄罗斯学习绘画的机会,瞒着家人来到乡村,用画笔将偏远的农村打造成游人心生向往的世外桃源。类似的场景不止在电影,在“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的杭州桐庐,艺术为乡村重构了崭新的发展画卷。

“莪山的变化太大了,浓浓的畲族艺术氛围配上蓝天、白云、青山,简直就是一幅画。”上海游客汪国章时隔多年再次来到桐庐莪山畲族乡,惊喜地发现,道路、民宿、景观都充满了畲族元素。畲族姑娘们身穿民族服装,伴着音乐跳起民族舞,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献上寓意吉祥的“彩带”。

热烈的欢迎仪式后,游客们走上莪山民俗特色街,观摩体验葫芦刻画、彩带制作等畲族传统手工艺,在飞梭走线、一丝一缕中感受特色民族风情;来到山水舞台欣赏畲乡戏,在动听的戏曲里听畲族百姓迁徙、生活的故事;走进莪山畲族馆里,听玻璃柜里的展品“讲述”杭州唯一少数民族乡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变迁……一条街、一台戏、一个馆,全景展现畲族服饰、风情、形象。民族特色艺术拨动了游客的心,也点亮了乡村发展的道路,冷清的山坳蝶变为火热的“网红打卡点”。2021年,莪山民族村共吸引社会资本4000 余万元,实现旅游收入2000 余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200 万元,村民可支配收入超3 万元。

民俗文化是桐庐以艺术赋能乡村共富、绘就艺术乡村画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桐庐从县域层面统筹谋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等工作,将音乐、书画、雕塑等艺术元素融入乡村特色民居、景观小品、文旅项目等,让乡村面貌更具艺术美和吸引力。

在梅蓉村,一幢幢老房经艺术改造后蜕变为艺术展厅、雕塑创作营地和乡村文创综合体,20件公共艺术作品星星点点散落在稻田里、老屋间、竹林中,与如画的乡野美景融为一体。舒羽山房·国际写作中心在旧县正式启用,乡村也有了诗和远方。横村镇白云村里,民谣音乐节与音乐桥、钢琴步道、音乐盒子等景观和弦共振。翙岗古村动漫艺术节上,千年古村落与现代动漫艺术碰撞出全新的魅力。

艺术离开了四面白墙的美术馆与展览馆,来到乡野间古宅里,融入乡村的每一寸肌理中。规划艺术乡村、深耕艺术工程、共享艺术资源、升级艺术效能,桐庐以艺术为主旋律,奏响了乡村富美的乐章:确立首批11 个试点艺术村、新建9 个乡村艺术场馆,为艺术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推出全省首笔“非遗工坊贷”,设立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一人一艺”专项资金,为艺术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实施校地合作艺术项目,引进50 余位文化名人,艺术资源得以在城乡间自由流淌……艺术与乡村,共生共融。

“文化管家”让村民们走进舞台中央

走进萧山区戴村镇大石盖村的文化礼堂,手持羽扇的村舞蹈队员们正在练习踩点和走位,“文化管家”和专业老师在一旁细心指导。在新塘街道,霞江村村民朱娇娥正守着微信群,等待“文化管家”陈颖斌通知开课时间,“热门的旗袍课五分钟肯定抢完。”

舞蹈课、旗袍秀,如今多彩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画卷,在数年前却几近空白。尽管文化礼堂设施齐全,但平日里少有人问津,文艺剧团的下乡演出也只短暂热闹过一两天。文化活动人气不旺,文化服务品质不高,文化人才素质不全,一系列的痛点亟需破解。

2018年,萧山区在戴村镇、河上镇、闻堰街道三地试点推行“文化管家”项目,将专业的第三方力量引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由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文化机构按照需求清单、以基层综合文化中心为阵地,让老百姓享受“管家式”公共文化服务。2019年,在试点成效基础上,萧山区政府每年投入500 万元采购“文化管家”区级服务,通过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向镇、街道派送专业人员和服务,社会文化机构每年为每个乡镇提供50 课时文化培训课,建立起三团三社(即艺术团、民乐团、合唱团、摄影社、文学社、书画社)六支队伍,向全区镇街推广。2021年,“文化管家”社会化服务向村社基层全面延伸,把文化的雨露撒播至每一处。2022年,萧山区提出构建全域“文化管家”,当年计划覆盖50%村社,力争三年实现全覆盖。6月,“文化管家”服务模式入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

与以往“送戏下乡”输送演出不同,“文化管家”的“群众点单”模式更贴心。从基层文化管理员变身为临浦镇“文化管家”的柴燕丹对此深有感触。一周里,她通常有1 天和其他管家一起在总馆进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问题交流与梳理,其余4天驻点镇村,走村入户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唤醒并激发他们的文化需求。

镇街综合文体中心亮起了灯,农村文化礼堂挤满了人,自“文化管家”开展以来,已助力镇、村组建文化团队973 支,开展各类活动1200 余场,挖掘打造特色文化品牌20 余项,线上线下累计艺术培训超21000 小时,服务群众70万人次。“自从有了‘文化管家’,村里的各种文化活动多了,我们到文体中心的频率高了,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笑语盈盈里,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

▲ 莪山民族村民俗活动

文化技能和素养提升后,群众实现了从“灶台”到“舞台”、从“素人”到“达人”的华丽转变。河上镇的文艺爱好者们编创节目,站上周末的“小镇剧场”舞台。戴村镇尖山下村的村民们以当地乡贤杨明赴贵州支教多年的故事为原型,创作小品《坚守》,并参加全省农村文化礼堂精品节目展演。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管家”打通了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参与和调动下,“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触手可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

文旅融合让游人与故事深切共鸣

一轮圆月冉冉升起,皎洁的光辉映照在碧波里。树上的点点灯光亮起,远远望去宛如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柿子。吟诗赏月话中秋,一场本是团聚的家宴却被洪皓手中的出使节杖所分离……日复一日,留守的妻儿盼来的只有一封封书信,始终没有熟悉的身影。15年后,洪皓终于返回了西溪家中,却早已物是人非。

2021年5月起,《今夕共西溪》在西溪湿地洪园上演,诉说着“钱塘望族”洪氏家族的真实历史——“宋之苏武”洪皓出使金国却被扣押15年,仍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妻子沈氏留守家中,秉行家训,教子有方,为国家培育了三个宰相。演出分为南北两线,从沈氏和洪皓两个视角展开。在观演过程中,游客没有固定的座椅,移步换景,在四幕场景的演绎与转换里穿梭。

▲ 《今夕共西溪》演出

湖边桥上,商人正在向观众吆喝着售卖青梅酒、展示精美的团扇。洪皓原定归家的日子里,洪府上上下下忙成一片,丫鬟们挂起灯笼,小厮们卖力地打扫庭院卫生,还和路过府前的行人招呼:“我们家老爷今天回来啦!”一瞬间,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从旁观者变为亲历者,变为行走在宋朝繁华街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变为期待洪皓归家的邻居们。

游客深切的沉浸感,源于《今夕共西溪》在布景、舞美、服饰、扮相等方面的精心制作。长桥的市集人物按照《清明上河图》进行还原,女演员脸上贴着的珍珠花钿是宋代流行的妆容,洪皓朝服上圆下方的“方心曲领”设计是宋代朝服最为显著的特点,作揖行的“叉手礼”在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有所记载。杭州西溪数艺文旅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夕共西溪》演艺项目负责人吴斌介绍,宋代是歌舞从宫廷走向民间的繁荣时代,演出中的灯笼舞、伞舞等都是在宋代常见的表演形式,轻盈优美的舞姿里,展现出宋舞“古、悠、慢、妙、美”的特点。

风雅处处是平常,自然、素雅、简洁的视觉元素始终贯穿全剧。演出不仅激荡着热烈的家国情怀,凝练了宋代生活美学和民俗风情,同时彰显出西溪湿地的自然生态之美。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湿地演出项目,《今夕共西溪》采用灯光晕染的手法,保留湿地静谧幽深、自然婉约的生态之美。机械升降、全息音响、仿真技术等多种高科技,传递出“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的江南美学意境。

值得期待的是,话剧版《今夕共西溪》、剧场全息声情景演出《今西何溪》、实景游艺沉浸空间《恋与洪园》等都在陆续打造中。白天逛景区,晚上看演出,西溪湿地持续完善新业态,文化、消费、旅游等多元化的矩阵初具雏形,是杭州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西溪畲族管家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这个冬季没去看芦花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凯旋归来,致敬英雄!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做自己的小管家
Artist Focuses on Beautyof Jiangnan
闲不住的小管家
伤口“小管家”
HAPPY LIFE创意管家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