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第十期传记论坛举办

2022-11-02

传记文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墓志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

2022 年9 月22 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举办第十期传记论坛:“崔宾媛和她的家人——如何利用墓志讲述女性的人生故事”。本期论坛主讲嘉宾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的罗新教授。罗教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研究,也曾在土耳其等国家的大学与科研机构短期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北方民族史,专业代表作有《中古北族名号研究》《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王化与山险》《漫长的余生》,另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学术随笔《有所不为的反叛者》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喻剑南出席论坛。

论坛上,罗教授以在河北正定出土发现的几份北朝时期墓志为材料,挖掘并讲述志主崔宾媛及其家族的人生故事。首先,对该墓志的发掘、出土和流传情况作了介绍。其次,以对墓志文本的细致解读为中心,并以史籍中的相关记载为佐证材料,不仅对志主崔宾媛及其家人的身份、世系、族系、婚姻、人生历程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北朝时期重要历史事件、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等作了全面梳理和深入阐释,还对墓志作者崔巨伦的为人、为文、为官,特别是与墓志主人崔宾媛的亲缘关系作了详尽述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墓志文本解读过程中,罗教授对墓志的文体特征及其写法也作了阐述。罗新教授认为,崔巨伦为崔宾媛作志,采用一种“不顾墓志文体局限,大胆破格,直接闯入墓志叙事”的方法,这在北朝墓志里是极为罕见的一种书写方式。最后,罗教授总结道:“墓志是一种历史写作,墓志也是一种传记,传记就是一种历史。”因此,怎样理解和处理历史人物的个体生命史、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以及从各种历史资料去提取人生的故事,再从这些人生故事里面来读取其中的学科意义,都将是历史学研究中面临的新课题。

在对话、交流环节,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谈到中西方微观史学中的差异性,并就由此带来的研究效果向罗教授作了请教。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谷卿从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墓志作为一种文体的变体属性,关于文献的互校、互鉴与互文三方面谈了自己的听会心得。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执行主编王瑜瑜谈了自己在历史剧研究中的心得,并就艺术(文学)与历史、历史著作写作与读者定位问题向罗教授作了请教。

本期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焦天然博士担任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主任、《传记文学》主编斯日致辞。

论坛采用线上和线下同场推进模式,《传记文学》副主编胡仰曦、传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元珂、文物出版社编审王伟、团结出版社编辑陈梦霏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媒体单位的1000余名学者、学生、听众参与收听和交流。

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编辑部内设学术交流平台。自2020 年成立以来,本中心通过发布传记研究年度发展报告、课题立项、定期举办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已在传记研究和批评、传记资料整理和出版、传记创作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扎实的成果,初步打造了一本杂志、一个中心、一个论坛“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在未来,本中心将继续努力坚守“学术共同体”原则,积极与学术界同仁展开交流,致力于学术前沿问题跟踪、研究,为中国传记研究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墓志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
唐代诗人资料研究系统的更新与拓展
——评《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王菽一《大画西游》
别把八卦当传记
戚鑫宇《待》《纪念》
叶紫《家书》
年轻的时候要少听八卦
读失败者的传记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