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潮州工夫茶品牌”的塑造

2022-11-02杜一涵陈静容刘嫦云

福建茶叶 2022年4期
关键词:潮州文化

杜一涵,陈静容,刘嫦云

(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1 潮州工夫茶品牌研究现存问题与瓶颈

1.1 潮州工夫茶研究现存问题

李杰(2019)阐述品牌建设对于潮州茶文化具有持久性、深远性的重要意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文化品牌形象测量》中谈到潮州工夫茶文化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品牌意识,需要进行规范的指向和引导;《“互联网+”茶叶经营新思路》(2019)中提到,“绝大部分茶业产业链整体效率地下,市场狭窄,产业信息化滞后,信息数据利用率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潮州工夫茶文化品牌与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2017)中叙述了对于潮州工夫茶文化品牌的多种宣传方式,然而目前互联网作为一个发展热点,尚未有专门且全面的研究与论述,缺乏关于分析与探讨茶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研究,缺少有关茶产业大数据建构和应用的平台。在互联网为背景的时代契机下潮州工夫茶品牌塑造也暂未有较成熟的研究和理论基础。

1.2 迎合消费者需求不充分

《2017年中国承认健康管理白皮书》研究发现,89%的受调查者认为饮食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同时消费者对健康与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茶叶市场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茶叶消费由粗制茶走向名牌茶,由普通茶品走向保健茶品,由普通饮品走向风味纯正、包装新颖的茶饮料。潮州市目前茶饮品正在开发中,但其中的优质茶叶仅占10%,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的消费需求。

1.3 缺少专业发展战略

现阶段潮州茶业市场较混杂,茶企业素质不一,经营状况一般,缺少专业以及规范化管理;潮州茶业“前店后厂”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制约潮州茶业在生产、销售、技术上的发展;茶企品牌意识较薄弱,没有绝对优势的茶企业起带动作用;同时,潮州茶产业大部分缺乏在宣传方面的整体策划,从开展调查的结果来看71.5%的受访者表示喝过潮州凤凰茶,其中有60%的受调查者认为凤凰茶品牌宣传力度不足,30.2%的受访者对凤凰茶品牌没有印象或者印象不深刻。潮州工夫茶现在还未出现影响力较大的凤凰茶叶业品牌,知名度远远不及金骏眉、铁观音等茶业品牌。

1.4 产业链较短,缺乏多元化

潮州茶叶的个体户随处可见,家庭作坊式的小微企业,还大多数处于土特产粗加工状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茶叶行业的规模化程度低,能对茶叶进行精细加工的企业相对很少,与国内许多茶区相比开发力度仍然不足,其发展水平与潮州历史文化名城、茶文化底蕴的现状不匹配。茶产品不够多元化,缺少特色,类似于北京的评书茶馆这类特色茶馆少。

1.5 创新与吸引力不足

潮州工夫茶没有建立如长沙“文和友”,四川“海底捞”那样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可以推广,在品牌经营与销售服务模式上比较落后。同时经营者主要主要的环节投于硬件上,但在服务质量、文化层次的开发上、文化体验的层面投入较少,难以达到消费者与日俱增的精神需求。

2 互联网背景下潮州工夫茶品牌塑造的可行性

2.1 互联网为品牌宣传及塑造提供良好契机

《互联网+大数据 商标品牌占上风口》(2018)说明“互联网+”带来了市场对品牌塑造方式的巨大变革。品牌发展的存续和成功,不仅需要依靠设计智慧和苦心经营,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在时间、兴趣和金钱方面对品牌的投入。在当前互联网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潮州工夫茶产业大数据服务于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潮州工夫茶在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应与时俱进。李湘(2015)提出潮州工夫茶需要走确立文化品牌、优化生产与经营模式的茶文化经济发展之路。因此结合大众潮流,以新经济理念为支撑,实现工夫茶创新,用文化软实力输出,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与互联网联动合作,是潮州工夫茶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旨在让世界品到工夫茶香,听到茶都古韵,看到潮州之美。

2.2 共享经济创造新的消费热点

刘敏(2019)、王滢(2019)说明互联网时代为传统产业升级与创新带来的新机遇,同时强调了共享经济的优势及其对产品创新的特殊作用。目前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到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占GDP比重10%以上,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目前共享新领域的铺开向更深度的垂直细分市场和用户高频消费属性方向展开。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问世后,街电、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新形态又不断涌现,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工夫茶与共享经济相结合在交通枢纽、公园、旅游区等人流密集区有效利用消费者的闲散时间,有利于创造出新的消费热点。在注重工夫茶品饮工序以及文化传承的前提下,潮州工夫茶也可实现与共享经济有机结合。

2.3 潮州工夫茶销量及经济效益可观

从出口贸易方面来看,据潮州海关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潮州出口茶叶80.68吨、货值2581.6万元,出货量逐年递增。由此,工夫茶传统市场拓展新式的潮州工夫茶文化经济,已经具备较广阔的市场条件。

2.4 互联网与企业融合提高品牌竞争优势

杜颖(2018)曾说明互联网与品牌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品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王雨嫣(2019)提出电商购物节要在“扩展传播渠道、整合线上线下活动、仔细选择意见领袖、营销定位精准、节日品牌塑造、传播内容高质量、服务细致”七个方面做出更进一步的突破吸引消费者。利用互联网的传递性,自由性,汲取潮州工夫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融入品牌宣传中更易达到品牌塑造的效果,提高品牌竞争力。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潮州工夫茶品牌的形象,凸显其文化特征与个性,使品牌更具象征性,迎合当代大众消费口味,让消费者感受到浓郁乡情的潮州特色之余,又能感到工夫茶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互联网活动与工夫茶品牌深度融合在扩大消费的同时,促进潮州工夫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潮州工夫茶文化走出去。

2.5 依托互联网易于实现品牌战略多元化

潮州茶企品牌意识较薄弱,并没有绝对优势的茶企业起带动作用;同时,潮州茶产业大部分缺乏在互联网宣传方面的整体策划,潮州现在还未出影响力大的凤凰茶叶业品牌,知名度远远不及金骏眉、铁观音等茶业品牌。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交互性加强品牌在宣传文化、培育人才、举办活动等,提高茶企多途径协同发展的战略意识。在提高其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使潮州工夫茶产业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使茶企业摆脱停留在单一的线上销售阶段的现状。

3 潮州工夫茶品牌塑造

如今已步入“品牌形象塑造”时代,形象差异化也是识别地域企业文化产品的必由之路。企业结合互联网的优势,运用智能时代带来的资源,也是当下为产品推陈出新,不断前进注入新动力。

3.1 借助电商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性

依托淘宝、拼多多、支付宝等庞大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参考芭芭农场、蚂蚁森林等,实施“线上虚拟,线下互动”的种茶树模式,可利用“运动步数”或“日常消费所得积分”等与茶树种植或消费结合,让消费者通过互动的方式即可品尝到高品质潮州工夫茶产品或在茶园种下一棵实体实名的茶树,实现线上与线下串联,同时提高用户娱乐体验。当前潮州茶企在线上销售方式单一,缺少特色活动提高曝光度,通过借助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基础,利用线上推广的便捷性吸引有相关需求的用户群体,在提高消费者对潮州工夫茶的关注度,也可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

3.2 茶企合作举办茶产品电商购物节

竞争无法摆脱合作,因为竞争始终蕴含着合作的条件。如果企业之间无同种性质的活动参加,就可判定为没有合作,“与世隔绝”的企业不能形成有效竞争。在互联网将距离拉近的现在,工夫茶茶企可组织合作搭建区域工夫茶电商购物节。可借鉴京东“818手机节”、淘宝“双十一”的促销战略。借用互联网优势建立起新的茶产品营销观念和互联网对老顾客进行维护和开发新的潜在客户,将信息归类总结,突出潮州工夫茶主题风格,以此提高茶产品销量,以及促进潮州工夫茶周边产品的消费,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潮州工夫茶文化传播。

3.3 工夫茶共享茶室

利用共享经济提供的便利平台和消费者闲散时间,可设立便捷的工夫茶品饮形式——工夫茶共享茶室。利用互联网智能管理、AI服务等节省人力以及时间成本;在保留工夫茶原有冲泡工序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不一样的体验。可借鉴“机场共享休息室”的产品模式,为消费者提供私密性更加、性价比更高、更加便捷的品饮场所。同时,共享茶室设置在高铁站、飞机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处,对于潮州工夫茶的宣传与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共享茶室也可根据结合地域特色风格提供不同形式特色的共享型茶室,满足消费者弹性化的消费需求。

3.4 依托互联网提供企业论坛及反馈窗口

目前茶企对于用户的体验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回馈机制,且反馈渠道较少,导致我国的茶叶生产始终走在一个封闭的怪圈,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提升自己。信誉和口碑是一个品牌的助推剂,重视客户反馈是走向品牌化的必备条件。互联网正是为茶企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的渠道让顾客能够反馈意见的窗口。同时顾客极注重茶的口味及质量,潮州工夫茶品牌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的有效反馈窗口,有助于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优化自己的产品,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帮助识别忠实顾客,而互联网有效的数据也能使企业更加了解客户,同时对未来产品的定位具有参考价值,对品牌的建立和推广来说具有实质性意义。

3.5 潮州工夫茶周边文化创意产品的设置

在饮品方面,目前国内茶饮料,在大部分茶饮料的生产加工及包装设计方面给人留下了低端、口感非纯茶的印象,消费年龄层偏低。国内的纯茶、健康茶等概念的饮料产品市场占有率极低。反观日本茶饮料市场销售量却极大,消费群体涉及各个年龄段。日本茶饮料的火爆除与当地的饮茶习惯有关外,与其制造工艺也密不可分。日本茶饮料在产品的生产榨取上,已经拥有了多年积累的成熟经验和稳定技术。基本上茶饮料都能保持住原茶的营养与原汁原味的味道。我国茶饮料企业可以借鉴日本制造经验,注重营养与真实的口感,同时做好包装的保鲜、成本掌控以及茶包装的设计。拓宽茶饮料的消费群体。

在饮茶用品方面,潮州工夫茶对于茶具有着传统要求,茶具是潮州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依托潮州“中国瓷都”的美誉,推出品牌茶具有利于品牌企业利用地缘优势扩大相关产业链,拓宽品牌业务市场,同时也能起到与其它文化产品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品牌意识形态方面,结合当地潮剧、英歌舞等传统文化,加强品牌吉祥物与标语等文化符号的塑造。文化符号作为一个企业或品牌的代表或象征性的意识形象,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以及产品的消费欲望,好的文化符号有利于企业形象个性化的建立。结合潮州工夫茶特点与文化风俗,吉祥物的形象更有利于名称、文化意识、形象三者的统一。目前潮洲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在产品符号上注重结合当地“英歌舞”等文化精粹的工夫茶类新型饮品,主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深受消费者喜爱。

3.6 潮州工夫茶文创产品设计活动

依托工夫茶文化的核心,加强茶类文创产品的设计,以促进文创茶品牌产业的发展。依托互联网的优势举办线上工夫茶文创产品设计类比赛,例如品牌吉祥物、品牌连锁茶馆、品牌饮品与特色茶具等周边产品的文化形象设计比赛,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充分发挥民间的艺术力量。通过艺术加工和功能性设计的方式,将工夫茶周边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与潮州工夫茶文化联系在一起,将群众的创造力“引进来”也同时让潮州工夫茶文化精髓“走出去”。

综上所述,潮州工夫茶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饮茶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同时潮州工夫茶在品牌的建立和发展上也存在一些瓶颈,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潮州工夫茶品牌塑造与互联网经济相互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猜你喜欢

潮州文化
文化与人
潮州,有海有生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寻找潮州
谁远谁近?
古潮州府释道文化刍议
潮州文化与潮州文化精神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