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与潮州文化精神
2009-04-19黄俊明
潮州文化的源流史、沿革史以及她的优秀历史传统,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论述。我只是从潮州文化研究的角度、从潮州文化的精神价值的层面上作一些补充阐述。
一、 潮州文化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区域性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尤盛,在中国,三晋文化、徽州文化、扬州文化、温州文化、泉州文化、海南文化、赣州文化以及省内的广府文化、五邑文化、香山文化、客家文化等都掀起了一个个研究热潮,潮州文化研究也应运而生。
(一)潮州文化概念的提法
“潮州文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规定性的专用名称,是一个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记号,是潮州人的祖先留给所有潮州人的“文化符号”以及共同享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财富。像英语并不是单单属于英国的语言一样,像韩江南流经澄海、汕头境内而仍然叫韩江一样。原广东省委书记、人大主任林若同志说得好,我们不能因为行政区域的分割而分割潮州文化。行政区域有分有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潮州文化作为几千年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是不可以分的。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要从历史的视角去看潮州文化。
目前,有一些人将“潮州文化”改称为“潮汕文化”,笔者认为,改成这种提法的人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但 “潮汕”一词的出现毕竟是短短一百年的时间,1906年(清光绪32年)潮州至汕头修成铁路开始叫起。而汕头开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问世至今也就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客观上讲,把潮州几千年的文化装在一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载体中去认知,这岂不是一种与历史背景、历史事实有悖的戴帽做法吗?
将“潮州文化”改为“潮汕文化”,结果很多历史上原有的固定的和约定属成的名称也改头换面了。如《潮州音字典》改为《潮汕字典》,“潮州陶瓷”改为“潮汕陶瓷”,“潮州大锣鼓”改为“潮汕大锣鼓”,“潮州音乐”改为“潮汕音乐”,“潮州菜”改为“潮汕菜”。但殊不知,有的潮州文化的专用名词是不可改的,比如潮州木雕,将它改为“潮汕木雕”,这就闹出笑话来。木雕一词我们到《辞海》中是查不到的,只有查潮州条目才能查到。“潮州木雕: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因产地潮州而得名。”可见潮州木雕从来就是一个专用的工艺品名称,我们怎么能随心所欲去改掉它呢?
(二)潮州文化概念的内涵
潮州文化发祥于潮州,并至少经历了六千年漫长历史的积淀,是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品质和人文价值精神本质的文化,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
首先,潮州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潮州地域内的自然条件环境影响下,在古闽越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融合潮州先民文化而逐渐形成的典型的岭海文化。
其次,潮州文化的形成是由原居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经过长时期的互相影响,互相吸引融合而成的。在自成体系之后,随着潮人的迁徙,潮州文化在向海外传播的同时也吸收其他文化因素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动态的开放型的文化体系。
第三,潮州文化具有独特的群体认同意识。一个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与周边其他地域文化有异,是由讲潮州话的民系所创造的文化共同体。
第四,潮州文化具备了历代潮州人所创造的具有潮州特色并影响古今中外的传承性、稳固性的文化成果、文化物标和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如潮州方言(潮州话)堪称古汉语的活化石。在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就曾请人用潮州话朗诵《离骚》等古诗词。潮剧(比京剧还早二百年)、潮州音乐、潮州工艺、潮州农艺、潮州饮食和众多的文化标物(古城、古寺、古窑等)。潮州文化形成过程中,还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潮州文化的文化名人。如潮州的“前八贤”“后七贤”、“明清十杰”,文、武状元、榜眼、探花以及现代的杜国庠、张竞生、许涤新、蔡楚生、饶宗颐,陈复礼等,这些人是潮州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潮州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潮州文化精神
潮州文化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潮州文化这种地域性的文化是具有长期性、稳固性、继承性的文化特征,更具有本地域本民系特有的文化心态、文化价值、文化精神。
(一)开拓拼博的精神
敢于开拓,勇于拼搏是潮州文化中突出的精神特质,也是潮州人历来引以自豪的一种传统价值观念。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潮州的先民“陈桥人”、“池湖人”就在荒蛮的海边小丘上生息繁衍,过着采野捕猎的生活,他们与天灾斗,与野兽斗,与海斗、与地斗,顽强地生存延续下来。古闽越国时期,大批于越人迁移潮州,这些先民就带有“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大无畏气概。秦汉以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潮州的先民多是由中原迁入潮州的,他们辗转跋涉,历尽千辛万苦,遭遇种种艰难险阻,来到潮州开荒拓地,建立家园,强悍的生命力和坚韧顽强的品格构成了开拓拼搏精神。
(二)勤劳自强的精神
勤劳自强是潮州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潮州自古远离中原地处南海一隅,偏僻闭塞,得不到中央政权的关照,更是流放朝廷命官的地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潮州先民,祖祖辈辈依附在这片土地上,靠着勤劳的双手,自耕自作,自给自足,养成了勤劳的自发心态,自强的心理素质。“惰(只有)吃唾”是潮州人教育小孩的一句口头禅。说明潮州人把好吃懒做,投机取巧视为恶习,与潮州人勤劳自强的品格是格格不入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轰动全国的“三分地上闹革命,夺取亩产千斤稻”的奇迹就出在潮州陈桥乡。
(三)开放兼容的精神
潮州文化是开放兼容的,是典型的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融合而成的。早在古闽越文化时代就已具开放性。据《史记》载,闽越人多是“山行水处”,来往于海洋一带。后来,随着汉人的入主和农商文化的发展,开放性的文化内涵才有了质的变化。隋唐开始,潮州就已经与域外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加之潮州濒临大海,属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一代又一代的潮州人被迫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生,这就使外来文化成就了潮州文化的催发性。客观事实证明,潮州文化的排它性并不严重。历朝历代的潮州官吏绝大部分都不是潮州本地人,宋代到潮州任知府有121人(北宋31人,南宋90人),其中福建籍74人,占60%。这些外来官员带来的文化与潮州本地文化兼容并畜,使本土固有的文化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经世务实的精神
经世务实,重商求富是潮人共同的秉性,这是在海内外所公认的。潮州人经商之道除了敢于搏击、开拓、创新、进取之外,讲诚信、讲实效、讲义气更是潮州人的优秀品格。精打细算、勤俭立业、刻苦经营使潮人在商界人才辈出,在海外华人富豪中潮州人数居榜首。前段时期有关汕头特区打击走私、制假的诚信阴影笼罩着中国大地,似乎潮州人已陷入诚信危机。其实,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步入尚不规范的市场经济过程中,投机行为、短期行为并非是我们潮人才有的,大凡经商做生意的人在那种环境下以及利益的驱使下,导致急功近利行为是惊奇的。问题在于潮人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回到潮人经世务实,诚与商、信与富的优良传统上来。我们不能“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活跃在商海大潮中的潮人,不管是生意家、实业家、金融家仍然是闻名于世的商业骄子。
(五)尚学崇教的精神
尚学崇教是潮州历来的优秀传统,也是造就潮州文化的基础。潮州历史上,不管是务农为生或是经商为业,从来不轻视教育。韩文公祠里苏轼所写碑文写道,“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师,由是潮之士笃于文行……”。苏东坡没有调查研究就下了“始潮人未知学”的结论是不准确的。东汉(公元196年)潮州已出吴砀,举孝廉出任长沙郡守,距韩愈来潮有623年的时间。韩愈来潮州时,已有进士海阳人赵德,比韩愈早中进士14年。在韩愈贬潮之前的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已有唐代第一位被贬为潮州刺史的宰相常衮,“抵潮兴学校,潮人由衮知学云”。当然不可质疑韩愈刺潮后,潮州教育在韩愈的倡导、推动下有了空前进步。宋朝潮州一共出过172位进士,占广东的1/3。建业二年(1128年)广东中进士14人,潮州占了8人。淳熙四年(1177年)广东中进士3人、全部是潮州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广东登进士10人,潮州有7人。南宋1267年,潮州当时的人口不过70万人,而那一年竟有1万人参加贡举考试。宋代潮州先贤王大宝尚书(科登榜眼)当宋孝宗皇帝问他潮州的风俗若何时,他高度概括地回答:“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习尚至今。”清乾隆年间周硕勋的《潮州府志》有这样的记载:“……家有千金,必构书斋。”《潮州黄氏家训·隆师道》中提到“师道为教化之本,隆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立书斋、办学堂的风俗在潮州已有悠久的历史,足见潮州人尊师重教的尚学精神在优秀的潮州文化中起重要作用。
三、 对潮州文化研究的思考
在挖掘整理潮州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发现潮州人具有“互相矛盾”的性格和文化心态。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运用扬弃的哲学观点去研究潮州文化。既要大力弘扬潮州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要摒弃潮州文化中落后的、封建的、不合现代意识的文化糟粕。
潮州市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升格扩大区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猛,这是有目共睹的。但经济总量还是不如人意,上规模大企业还是不多,据统计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只有百分之几。究其原因,除了潮州一直地处“省尾国角”,投资环境跟不上外,还可以从文化现象、文化心态上找原因。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在潮州为党政干部上课时指出“以未致富,以本守之”的观点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地点到潮州人的文化心态和潮州文化的劣根性上。潮州人敢为人先,拼搏创业,然一旦成功,事业有成,就容易满足既得利益,瞻前顾后,守住江山、守住家业,有的则“树大分叉”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合作者各奔前程。这种下意识的保守的文化心态,影响了已有发展和正在发展的潮州企业家,缺乏大手笔大气度大胆略把企业办大办强的想法,可能与这种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态不无关系。
自古以来,潮州人就存在着浓厚的边陲意识。在历史上,虽然创造了自成体系的辉煌的潮州文化,但与中原文化相比,还是有差距。随着时代的变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环境大变,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如果还停留在“边区文化”的认识阶段,那是不客观的、不明智的。要打破因循守旧的落后意识,以优秀的潮州文化为载体,以现代文化为统领,发奋图强,振兴潮州文化教育事业。在历史上,潮州出过文、武状元,榜眼、探花,历朝科举考试中,潮州人总是名列前茅。潮州的教育事业,历史上曾经首屈一指,我们应该在珍惜之余,创造更佳的业绩,以辉映优秀的潮州历史文化,传承潮州的尚学文化精神,使潮州教育事业在我省乃至全国风骚再领。潮州是文化名邦,面对辉煌的文化历史,丰富多彩的史迹逸闻,有血有肉的典型原貌,独特风格的民风民俗,生动活泼的历史场面,呼吁众多的潮州文人唤起文心,唤起灵感,唤起责任,执着一点,放开一点,艰苦一点,钩沉历史,创造力作、大作韦编、为繁荣潮州的文化而努力耕耘。
潮州人知书达礼,这已在历史上留下了口碑。正统的儒家思想在潮州传播久远,根深蒂固。儒道释一套宗法伦理道德在潮州几乎是家喻户晓,比中原诸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宋代已有“海滨邹鲁”之称了。我们要承借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当前进行的“八荣八辱”的教育,培养“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发扬潮州的人文精神,注入先进的文化内涵,才能使潮州人与时俱进,人人争当具备潮州时代精神的新人。反映在潮州人身上的优秀传统很多,但作为潮州人的身上也反映了许多与优秀文化相矛盾的糟根性。精明的潮州人被称之为“东方犹太人”,但缺乏大气量、大视野、大手笔的胸怀,精打细算,畏首畏尾,柔顺保守,容易满足,安于现状,归随大流,怕当“出头鸟”。这种文化现象很难在本土出现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小家碧玉”的文化也出不了气势恢弘的“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以及“精英文化”。我们在建设“活力潮州,文化潮州,生态潮州,法治潮州”中,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城市文化力、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使潮州文化发扬光大,永远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著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黄挺.潮汕文化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廖绪发.潮汕文化杂谈[EB/OL].http://bbs.crlm.cn/viewthread.php?tid=9632.
[4]谢荣.潮汕文化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EB/OL].http://bbs.crlm.cn/viewthread.php?tid=9632. [5]柯汉琳.关于文化与经济社会——兼谈潮州文化的现代化 [EB/OL].http://bbs.crlm.cn/viewthread.php?tid=9632.
[6]潮汕风情网.我最热爱潮州文化[EB/OL].http://bbs.crlm.cn/viewthread.php?tid=9632.
(作者简介:黄俊明,副研究员。曾任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潮州市志》副总编辑,潮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潮州文化研究》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