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精品意识 弘扬时代精神
——以创排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为例

2022-11-02崔恩君

人文天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吕剧先驱文艺工作者

■ 崔恩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指引一个国家昂扬前行的无穷动力。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2015 年10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了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共巡演27 场,得到广大观众一致认可,并荣获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该剧以党的先驱者王尽美为主题,展现了在峥嵘岁月中,日照本土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本文主要基于工作实际谈创排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的经验与思考,以期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精品意识,弘扬时代精神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的创排背景及历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王尽美等人为代表的革命历史人物,是革命文化的突出代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更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紧扣时代脉搏,着眼重大题材创作,坚持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排演,要时刻讴歌党的辉煌历史和历史人物,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做最好的注解。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这样一个重大时间节点上,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什么样的文化礼物,成为摆在文旅部门和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此背景下,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应运而生。2020 年12 月,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决定启动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创作排演项目,运用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吕剧演绎王尽美的革命故事,歌颂王尽美的奋斗精神,这是全市干部群众在百年建党的历史时刻对革命先驱王尽美最好的纪念,也充分体现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一部大戏的塑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必然要有高精尖的人才支撑。为讲好王尽美的革命故事,该剧排演汇集了来自全国、全省的众多杰出艺术人才,与日照本土优秀人才共同组成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主创团队,努力打造出一流的精品力作。主创团队一方面塑魂,将党的革命精神融入其中,为故事提供灵魂支撑;一方面铸型,打造优美的舞台艺术效果,为剧目提供艺术支撑。从创作到演出,在全体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下,该剧经过不断打磨、不断细化、不断推翻与重建,最终得以在舞台上精彩绽放。

二、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的剧目内容与特点

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是日照市为献礼建党百年推出的重点舞台艺术作品。该剧以出生于山东莒县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的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成长奋斗历程为主线,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和革命先驱“尽善尽美唯解放”的奋斗精神,是一部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全剧立体还原、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从“辞家投考”出发,历经“走进风雨”“济南成立党组织”“红船‘一大’”“纱厂喋血”,直到“英折青岛”的革命人生。通过突出王尽美同志作为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先驱的舞台形象,展现出早期共产党人为天下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壮志豪情,追求尽善尽美的崇高理想,以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该剧既把观众带回那个开天辟地的觉醒年代,让人们知党史、感党恩,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追求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中狠抓实干,担当作为,争做时代先锋。当然,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除了内容充实、感人至深以外,还要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

第一,采用新的原创剧本。文艺精品创作应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为做好剧本创作工作,专门邀请山东省吕剧院原院长、一级编剧刘桂成先生创作剧本,并组织召开了剧本研讨会,广泛听取省内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对剧本打磨提升,确保剧本的原创性,并经得起历史考验。

第二,剧目表现形式新颖。为做好该剧的排演工作,总导演卢昂确定“开天辟地、创寻光明”是贯穿全剧核心的“形象种子”,力求舞台表现形式创新,结合写实与写意、真实与象征、具象与夸张、幻觉与表现等多种舞台美术元素,运用戏曲唱腔、身段、雕塑般的人物造型,充分调动舞台特性,突出共产党人王尽美舍身取义的人物形象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新世界的决心与力量。

第三,大胆启用新人。优秀剧目的传承需要大量人才,后浪推前浪,代代接续发展。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在排演过程中大胆启用新人,主要采用“老带新”的方式,老艺术家们甘愿当配角,让年轻演员走到台前担当主角。期间,年轻演员们不负众望,刻苦钻研,学习前辈们对艺术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共同致力于打造出一部经典剧目。

三、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的创排启示

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不仅仅是一部艺术剧作,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信仰之光。该剧的成功创排既是文艺工作者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又是坚守精品意识、弘扬时代精神的一个具象展现,同时也是推动文旅事业发展的一次成功探索与经验总结,主要得出以下七点启示。

第一,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019 年3 月4 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红色精神的传扬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把握住时代需求就把握住了前进方向。通过讲述王尽美等革命先驱的故事,萃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崇高职责。

第二,坚持尊重文艺创作规律。艺术创作并非凭空想象,其源自于生活、根植于传统,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的创排过程中,时刻体现着以历史人物形象为基础所引申出的艺术加工,时刻展现着艺术的美与情感的真,由此而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必然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第三,坚持发挥文艺工作者主观能动性。艺术源于人、艺术依靠人。一部成功的舞台剧目,需要一批优秀的艺术家来支撑;同样,一部优秀的舞台剧目,也能够吸引优秀的演员来参与。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从无到有,凝聚的是主创人员及全体演员积极探索与高度负责的精神,更汇集了日照礼赞建党百年的满腔赤诚。同时,展现了全体演职人员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精神成果。

第四,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优秀的作品一定能经受住市场考验。近年来,红色作品越来越受到观众和消费者的追捧,一方面源自作品本身的极高艺术价值和艺术水准,另一方面则源于红色作品中所展现的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日照并不缺乏红色故事,但只有在高观赏度和深思想内涵的双重加持下,红色作品才能成为红色力量,成为文旅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第五,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统一。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清代赵翼《论语》中有言,“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是推动艺术事业发展的不竭源泉。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不仅保留了传统吕剧的原汁原味,还大胆在舞台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结合多种舞台美术元素,增强了舞台表现的活力与张力,给老观众以焕然一新的新鲜感,同时给新观众以眼前一亮的新奇感。

第六,坚持引进专业艺术人才与锻炼队伍统一。如今,戏曲人才青黄不接现象愈发严重,需要以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倒逼人才引进,破解人才引进政策瓶颈,搞活用人机制,提高戏曲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促进艺术创作与文艺演出繁荣发展。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依托现有戏曲人才,同时又以项目制形式吸引省内部分优秀青年演员加盟,力求在大戏中考察选拔优秀人才。经过一台大戏的磨练,一批优秀戏曲人才脱颖而出,将成为戏曲行业发展的有生力量,也为今后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七,坚持加大资金投入和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剧目的传承发展需要保障好资金和演出阵地,应加强对地方院团的扶持力度,精准施策、对症下药。譬如,找准资金缺口与场地缺失两个阻碍地方院团发展的症结:一方面,加大项目资金投入,设立艺术创作专项资金,让地方院团得以放开手脚搞创作,助推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专有演出场所,让创作出的文艺作品立得住、演得出、留得下。

猜你喜欢

吕剧先驱文艺工作者
瓜田篱下系列二十七——家乡的吕剧
吕剧进乡村
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苏兆征的遗嘱
My Hometown
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胡刚复
吕剧进校园 唱响家乡戏
致敬先驱 传颂经典
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
我爱吕剧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