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7 例影像学分析

2022-11-01刘冬晓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颌骨下颌骨下颌

刘冬晓, 王 伟

(1. 东莞健力口腔医院牙周科,2. 口腔颌面外科,广东 东莞 523000)

Stafne 于1942 年首次报道了35 例下颌骨舌侧骨皮质凹陷的病例,并提出这种病变与囊肿疾病不同,同时将其命名为“下颌角附近的骨腔”[1]。 此后,陆续有学者报道了该病变, 并出现了不同的命名,如Stafne 骨缺损、下颌骨发育性缺损(SBC)等。

在影像学表现上,SBC 表现为位于近下颌角或位于下牙槽神经下方的透射影像,可伴有局部硬化边缘,与颌骨囊性病变类似。 所以单纯应用曲面断层片进行判断,存在将SBC 误诊为颌骨囊性病变的可能。 因此,诊断此类疾病时,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及放射科医生应足够重视。 同时,伴随下颌骨骨皮质的缺失,下颌骨抗力减弱,病理性骨折风险随之增加。 本文对7 例SBC 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发生位置、范围的特点。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回顾性分析东莞健力口腔医院2017 年1 月—2020 年 6 月行 锥形束 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的患者。调阅患者的 CBCT,共收集了下颌骨骨皮质凹陷改变的病例7 例, 符合SBC 诊断标准。 同时回顾这7 位患者于我院不同就诊时间所产生的历史影像学资料,发现其中6 例患者在我院进行了多次曲面断层片或CBCT 的检查。

1.2 方法

对7 例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缺损范围。本文为描述颌骨缺损的程度,引入如下3 个概念:下颌骨厚度缺损率、下颌骨高度缺损率、下颌骨缺损系数。 下颌骨厚度缺损率:在垂直于下颌骨长轴的断层中,下颌骨缺损最大深度所占下颌骨厚度的比率;下颌骨高度缺损率:在垂直于下颌骨长轴的断层中,下颌舌侧骨皮质缺损最大高度占下颌骨高度的比率;下颌骨缺损系数:下颌骨厚度缺损率乘以下颌骨高度缺损率。 详见图1。

图1 下颌骨缺损的范围与其相同位置颌骨对比Figure 1 The comparison of the SBC extent and jaw at the same position

2 结果

7 例患者中男性 6 例, 女性 1 例; 最小年龄为42 岁,最大为80 岁,平均年龄59.1 岁;均发生于下颌骨舌侧,4 例发生于下颌骨右侧,3 例发生于下颌骨左侧,右侧多于左侧。 从下颌骨缺损范围看,3 例下颌骨缺损区域未波及下颌骨颊侧骨皮质(图2);4 例下颌骨缺损与下颌骨颊侧骨皮质接触(图3);1 例下颌骨缺损导致部分下颌骨颊侧骨皮质部分缺失(图4);2 例缺损范围波及下牙槽神经管,引起相邻下牙槽神经管骨壁部分缺失,但此2 例患者均无对应口角区麻木症状。 从下颌骨缺损情况看,下颌骨缺损范围波动较大,缺损区域的高度和深度均有较大差异。 同样,下颌骨缺损系数波动范围也较大,最大为0.389,最小为0.041。 下颌骨缺损系数最大的1 例患者,在缺损区下颌骨穿通,并在垂直高度上有较大缺损。 患者资料详见表1。

表1 SBC 患者临床特点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BC

图2 影像资料显示下颌骨缺损未累及颊侧骨皮质及下牙槽神经Figure 2 Radiographs showed SBC were not involved the buccal cortex and the mandibular canal wall

图3 影像资料显示下颌骨缺损累及颊侧骨皮质及下牙槽神经Figure 3 Radiographs showed SBC were involved the buccal cortex and the mandibular canal wall

图4 影像资料显示下颌骨缺损伴有颊侧骨皮质缺失Figure 4 Radiographs showed SBC was accompanied with buccal cortex defect

调阅6 例在我院有复诊影像学资料的病例,复习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就诊时的曲面断层片或CBCT,并对同一患者时间间隔最大的上述影像资料进行对比。 这6 例患者拍摄的影像学资料最大时间间隔为18 个月,最小时间间隔为2 个月。 将这6 例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影像资料对比,均未发现这些患者下颌骨缺损范围有扩大情况。

3 讨论

SBC 多无自觉症状,患者常因其他主诉来院就诊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由于其常发生于下颌骨磨牙区及下颌角处,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并且在影像学上可见硬化边缘,因此,其常与颌骨囊性病变相混淆。但SBC 颌骨缺损范围多位于下颌骨舌侧,偶有颊、舌侧贯通或颊侧骨皮质形变的情况,所以通过CT 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易将SBC 与颌骨囊性病变相鉴别。

从病变发生特点来看,SBC 好发于近下颌角处舌侧,缺损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2],也有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态的报道[3-4]。缺损范围长径多为1~3 cm[5],缺损区域边界处常可见硬化边缘。 发生于下颌骨前份或下颌骨升支的病例较为少见, 偶有发生于下颌骨升支、下颌骨前份的报道[6-8]。 大多数病例为单发,多发较为少见[7,9]。 SBC 可引起下颌骨骨皮质的吸收,甚至部分病例下颌骨颊侧骨板发生了吸收、移位、缺失[6,10]。 部分SBC 病例中,下颌骨缺损的范围会波及下牙槽神经管壁, 引起下牙槽神经管壁的吸收,但未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报道。 本文报道的病例中就有2 例患者下颌骨缺损侧的下牙槽神经管壁不完整。

从缺损位置与缺损范围来看,下颌角作为下颌骨的生理性薄弱区, 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区域之一,同时也是SBC 的好发区。伴随着下颌角颊侧、舌侧骨板吸收范围增大, 下颌骨缺损系数增大,SBC患者下颌骨骨折风险也会相对增加。当对SBC 患者进行下颌骨有创治疗时,需额外考虑下颌骨骨折的风险。 Kao 等[11]和 Friedrich 等[12]报道了 SBC 病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情况。

下颌骨缺损区域内容物多为颌下腺腺体[13-14],少部分为淋巴组织、脂肪组织、横纹肌或纤维结缔组织等[15]。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SBC 是后天形成的,是由涎腺肥大压迫下颌骨,从而引起下颌骨骨皮质吸收所致;Friedrich 等[12]和 Prechtl 等[16]报道了部分下颌骨缺损病例中缺损范围持续增大的情况,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但本文所回顾的病例中,下颌骨缺损范围无明显增大,可能原因为统计样本量小及拍摄的间隔周期短。

从疾病发生率来看,相关研究认为SBC 的发病率为0.1%~0.4%[17]。但在不同时期及地区,SBC 的发病率存在差异。 在一些考古学颌骨标本的研究中,SBC 的发生率有差异,学者们报道了考古学尸体标本中,SBC 的发生率较高,为 1.82%~2.80%[14,18]。 在一些海岛地区,SBC 的发病率也较高, 为 2.57%~3.32%[19-20]。 因此,部分学者认为SBC 是人类进化中颌下腺不同发育程度的一种临床结果。

一般认为SBC 为发育性疾病,不需要治疗。 但需注意的是,下颌角处骨皮质的缺损会导致病理性骨折风险增大。 因此,对于SBC 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观察下颌骨缺损范围变化情况。 对于颌骨缺损范围较大的患者, 应告知患者有下颌骨骨折的风险,必要时予以手术干预[16]。

综上所述,SBC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左右无明显差异, 与颌骨囊性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接近,需临床医师及影像学医师鉴别诊断。 SBC 是一种颌骨发育的异常,一般不需要行特殊治疗,但应警惕部分患者缺损范围可能会逐渐增大,有下颌骨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猜你喜欢

颌骨下颌骨下颌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三种不同上部结构应用于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比较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与展望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