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物教育的幼儿园“中华文化体验馆”场域新建设
2022-11-01朱政山东大学幼教服务中心
文/朱政 山东大学幼教服务中心
近年来,幼儿园博物教育将博物馆资源延伸至幼儿园,博物馆的教育价值愈加受到社会的重视。博物馆教育是以实物组成的陈列及其他辅助形式对观众进行的直观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对幼儿园课程模式的新型探索,幼儿园结合3—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与成长发展规律,在博物馆直观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体验教育,尝试从幼儿园教育层面入手,打造有效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场域——中华文化体验馆,为幼儿、家长、教师乃至社区提供一个将传统文化高品质、具象化、多维度融入幼儿园日常教育的现实载体,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一、体验馆:从“陈列”走向“体验”
幼儿园中华文化体验馆保留了博物馆结构严谨、知识系统、形象完整等教育特点,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操作构建起了一个立体的实体空间。空间内不仅可以巧妙囊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更创新性地构置出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各类装备,打造全方位的游戏互动空间,配备完善的课程体系,将大而无形的文化概念具象地落实到幼儿的身边。重视幼儿的小组集体活动和个体自主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想法自主选择体验环节,自由组合搭档,在实现同一实体空间充分合理运用的情况下,为幼儿提供多重体验、多种组合的学习资源。中华文化体验馆在一定程度上还整合了文化教育环境,还原了传统的古法操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了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二、体验馆建设:打造专题体验区
根据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结合幼小衔接工作的精神,幼儿园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盖了“常用汉字”“浅近古诗”“传统节日”“传统礼仪”“经典民间艺术”等五大方面,引导幼儿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专题”为线索,将幼儿园中华文化体验馆的实体布局初步划分为12个专题体验区,包括孔门礼仪、茶道、琴棋、皮影、京剧、饮食、中药、剪纸编织、活字印刷、木板雕刻、书画、陶艺等。体验区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幼儿园中华文化体验馆的实体布局空间,赋予体验馆多样化、精细化的教育功能。
“孔门礼仪”“茶道”重在引导幼儿初步体验传统礼仪,从而知晓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孔门礼仪”体验区主要设置孔子像、汉服、投壶,旨在培育幼儿知拜孔子、感谢父母、尊敬师长、亲近同学的传统美德和礼仪素养。配以传统的投壶游戏体验,增强该区的互动性和游戏性,通过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加强对幼儿的情绪刺激。“茶道”体验区突出中国茶文化,包含“赏茶”“闻茶”“品茶”等多个活动组合。该区主要设置展示架、茶几座椅,配套投放六大茶类、不同材质的茶具、茶盘六君子等。
“书画”“木板雕刻”“活字印刷”重在使幼儿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水墨的晕染美和发明创造的智慧美。“书画”体验区设有“经典诵读”“书画之美”“文房四宝”等活动组合,主要设置私塾桌、学童桌、博古架,配备文房四宝、竹简、名家名作、文房四宝等器物陈列。“木板雕刻”体验区包含“锯”“劈”“钉”“画”等活动组合,设有桌椅、展示架,配备木头、锯子、锤子、钉子、砂纸等实操工具。“活字印刷”体验区包含“写字”“刻字”“排版”“印刷”等活动组合,设有专门的桌椅和展示架,配备可揭橡皮砖、垫板、印台、素材纸等材料,鼓励幼儿在亲手操作中感受古法技术的智慧。
“饮食”“中药”重在使幼儿初步感受家乡的生活习俗和节日风俗。“饮食”体验区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设有“包饺子”“滚元宵”“做月饼”“包粽子”“打年糕”“做糖人”“做糖葫芦”等活动组合。配备器材包括家用蒸锅、烘焙箱、料理机等,将古法制作与现代装备相结合,尽可能让幼儿在实操环节充分发挥自主性。“中药”体验区分为“识药”“配药”“泡药”“尝药”等活动组合,主要设有中药柜和桌子,配备常见中草药、药秤、捣药罐、泡药器具等。为了保证幼儿体验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主要投放枸杞、山楂等食药,鼓励幼儿依据简单的药方尝试配药、泡药、尝药。
“琴棋”“皮影”“京剧”“剪纸编织”“陶艺”重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和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美。“琴棋”体验区分为“乐器”“下棋”等活动组合,主要设置桌椅和博古架,投放古筝、笛子、二胡、葫芦丝、棋类等,配备专业教师,让“琴棋”不再束之高阁,而成为幼儿喜欢接触、自主接触的游戏项目。“皮影”体验区分为“观看”“表演”“自制”等活动组合,主要设有皮影戏台、桌椅和材料架,配备各种各样的表演道具和制作材料,使幼儿在玩赏并行的愉悦体验中真切体味传统艺术之美。“京剧”体验区分为“大舞台”“艺术展示区”“服饰装扮区”等活动组合,设有展示架、化妆台、衣架、镜子等,投放京剧服饰、道具、京剧脸谱工艺品等。“剪纸编织”体验区分为“欣赏”“操作”“趣味玩转”等活动组合,主要设置置物架、作品背景墙、操作台,投放剪纸作品、工具、编织机等。“陶艺”体验区分为“泥条盘筑”“陶艺拉坯”“泥板成型”等活动组合,主要设有拉坯机、桌椅、展示架,投放拉坯工具、陶泥、釉料,使幼儿在对陶土的自由形塑中展现创造力,尽情释放童真。
三、体验馆活动组织:联动12分区,融合启蒙教育
1.与古诗词启蒙教育相融合。
以古诗词启蒙教育为线索,以体验馆为载体,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的广泛延展,让古诗词更多地融入幼儿的感性认知和生活情趣。
择唐诗《寻隐者不遇》为例。我们充分挖掘诗中“松树”“童子”“采药”“山”“云”等显性元素,将其进一步延展至诗中“礼仪”“待客”等隐性教育元素,同时趣味性地展开木雕松树(木板雕刻体验区)、陶塑童子(陶艺体验区)、识配泡尝药(中药体验区)、水墨云山(书画体验区)、孔门礼仪(孔门礼仪体验区)、茶道待客(茶道体验区)等体验活动。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我们邀请本地民俗老艺人带领幼儿在剪纸体验区观摩剪纸作品创作、动手制作剪纸作品。在“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诠释中,带领幼儿在琴棋体验区中尝试“围棋斗黑白”。在“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带领幼儿在编织体验区扎风筝。巧妙运用体验馆中的丰富资源,最大化地将诗中的关键字词“物化”出来,引导幼儿去亲身体验诗中的“物景事”,唤醒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感官感受,引导其初步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感官认知之间的自然联系。
2.与中华传统节日启蒙教育相融合。
依托中华传统节日丰富深厚的资源,将体验馆打造为以幼儿视角体味节日欢庆的乐园,让节日整体化、全景式地融入幼儿的诗意思维和生活模仿。春节里,幼儿在体验馆里包饺子、画糖人、做糖葫芦、打年糕、摊煎饼、写福字、作对联、排大戏、剪窗花;在体验馆与园所户外场地形成的大串联中,邀请爸爸妈妈来园一起赶庙会、逛年集。元宵节里,幼儿在体验馆里滚元宵、扎灯笼、制灯谜,邀请小班龄的弟弟妹妹们一同享受元宵喜乐会。重阳节里,幼儿一起制作重阳糕、冲泡菊花茶、编织茱萸香囊,邀请周围社区的爷爷奶奶们一同分享佳节美食,一同登高望远。体验馆给予了幼儿自主节庆的充足空间和适宜设备,最真实地还原了成人的节日世界,让幼儿成为节日的主人,唤醒幼儿对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